茶与书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1-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过淅淅沥沥的雨,去一条安静的街。
  宽大的原木色茶桌,他坐在主人椅上。初次见面,也只是微微颔首,然后递过来一杯茶。透明的玻璃小茶杯,黄亮的茶汤。饮下去,饱满的口感,杯底留香。
  他轻声问:“能品出来是什么茶吗?”
  我稍有犹豫:“老班章?”
  他点头,带着赞许的神情。
  淡淡地讲起自己此前忙于建材等生意,后来与茶、与老班章结缘,于是有了这样一个叫“可以兴茶宴”的清静地。
  这期间,有多少曲折,要到后来朋友都齐了,在二楼的雅间推杯换盏时,才逐一道来,竟是颇具豪气、信义和传奇感的故事。正如老班章的滋味,是厚重的、浓烈的,如伟岸的汉子,风骨刚健,气势雄浑,及至回味,才感受到一种绵长细腻的风情。
  夕阳斜斜地照在茶桌上。
  放了很多茶宠的茶桌,有小兽、有瓜果。她一边聊天,一边颇有兴致地摆弄着。
  我一杯接一杯地品着紫笋茶,借袅袅茶香和心底升腾的暖意来御寒。
  在偌大的大唐贡茶院,在遍布人文风景的诸暨山,在“茶圣”陆羽写下《茶经》的浙江湖州,在“寒沙梅影路”的冬日江南,仿佛只有我们两个人。两个在他乡不经意间相遇的故乡人。
  她曾于广州、深圳等地打工,后来因为亲戚,来到此地,经营茶具生意。这个年轻的女子,似乎享受着这份略显寂寞的工作。细细地介绍着身边的每一把壶,每一盏杯,像是珍藏的宝贝。
  那个下午,当我在大唐贡茶院古色古香、恢宏古朴的建筑群里徜徉,走过东廊、西廊,走过陆羽阁、吉祥寺,看贡茶制作的全部过程,和遍地的茂林修竹对视,在一派寂静悠远的意境里,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
  始建于唐朝大历五年(770 年)的大唐贡茶院,曾是督造唐代贡茶顾渚紫笋茶的场所。陆羽《茶经》中这样写:“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顾渚紫笋茶被陆羽推为“茶中第一”,也因为他推荐而成为贡茶。自唐朝广德年间开始以龙团茶进贡,至明朝洪武八年(1375 年)“罢贡”,并改制条形散茶,前后历史600 余年。大诗人杜牧曾在湖州做官,写下“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的诗句,提到贡茶之事。
  那天,有幸品尝了顶级的紫笋茶,也啜饮了一大袋子装的最普通的紫笋茶,种种滋味,都如洒落在身上的阳光一样,如和相契的人面对面安静地坐着一样,让人觉得欢喜。
  我们并不常见面,但有相聚的机会,他总随手带了什么书送给我。有时是博尔赫斯的《布罗迪报告》,有时是安部公房的《砂女》,有时是自己的或朋友的新著。他是在自己的天地安静读书、观察和写作的长者。
  在“可以兴茶宴”相聚那次,他带去了张新颖的《诗札记》,还有一本平出隆的《猫客》,让我转给另外一个爱猫的女子。
  忍不住翻看了几页《猫客》,便被吸引。吸引我的倒不是可爱的猫“小小”,似乎也不是那种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而是一种心境、情境。主人公原本是出版社的编辑,在目睹故交诗人相继离世后,醒悟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了集中精力创作,他下决心辞去工作,与妻子到乡下一栋幽静老宅借居。就是他下定决心那一刻,对妻子说的,要做好准备过清贫的日子了;就是在老宅里,那种慢下来的感觉,周围的万事万物都入了眼底、心底,于是看到了猫,更加感受到了自然、命运、悲喜……就是这略微的痛,微妙的爱,深深吸引了我。
  而那本《诗札记》里,散落着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物,或许是一阵风,或许是一棵倒掉的树,或许是街灯的光,它们安静地待在那些动人的诗句产生的时间河流里,我们溯流而上,去解读那些关于诗歌和生命的谜团。也许那些诗,那些人,也一直在等待着一个能解谜的人。安静地去读,去理解,也许真的就能触碰到一些本质的东西,把握住一些把握不住的事。
  仍是在雨中,茶宴主人热情地邀我们到门口,仔细看一看门楣上挂着的“堂后”牌匾,以此说明这个处于省人民会堂后街的位置如何闹中取靜。
  是的,即便在我们的闲聊话题中,也谈到了诸多热闹的往事,这几十年,我们所在的这个位置的归属和流变,这个城市的变迁,个人生活的辗转,所供职单位的如烟人事等。热闹的浮世和流动的时间绵延不绝,永恒和不变的到底是什么?
  如今,“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的情景颇难实现,但至少三五友人相聚,“听汤响松风,观旗叶枪芽,洗器涤盏,分享茗香,以一瓢消磨半日”这样的“茶约”,还是可以实现的。
  想起明朝作家、戏曲家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记载的一件事,他的朋友顾僧孺于病中写了一副帖子,向张大复道出心愿:一则思嗅梅花,意甚切;二则愿得秋茗,啜之尤佳。然而不凑巧的是,帖子送到之时,张大复正好外出访客,归来看到《乞梅茶帖》时,朋友已经去世,留下永久的遗憾。
  张大复本人极爱读书,博学多识,为人旷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他理想的人生是:一卷书,一壶茶,一溪云,一潭水,一庭花,一林雪,一枕梦,一片石,一轮月,逍遥三十年,然后一芒鞋,一斗笠,一竹杖,一破衲,到处名山,随缘福地。但事实上,他的理想和朋友最终的心愿一样,大都停留在纸上。
  也有一些特别的时刻,比如他和朋友们在月下游破山寺,想起了一句话:“天上月色,能移世界。”大地变得深邃,草生木长洁净透明,一时忘却尘世繁杂,不知今夕何夕。又比如,40岁那年便失明的他,在极度的静谧中听到“一鸠呼雨,修篁静立”“童子倚炉触屏,忽鼾忽止”,于是“念既虚闲,室复幽旷,无事坐此,长如小年”。
  此时,生命归于沉静。在这般沉静中感受到的,即是永恒的刹那吧。
其他文献
初秋,采菌时节一到,村里人便挽着竹篮,拿着撬棍,三五成群地上山,一路扒寻。  某天,我和小堂哥一起去采菌子。我们翻山越岭走了很远,来到一座农家屋后的小山,我们刚准备分头采菌子,一条土黄色的小蛇蜿蜒着爬过来,拦住了我们的去路,小堂哥立马扬起手中的撬棍,对准蛇头,狠狠地打过去,小蛇当场毙命。山林里有些蛇的颜色与雁窝菌相近,不细看,一不小心就会踩到或摸到身体软软冰凉的它们,胆小的孩子被吓得心惊胆战,长期
期刊
时间能使记忆消退,还能尘封或遮蔽真实。我不相信,我觉得流逝的时间绝不能改变记忆的本质,更不会抹去那历久弥新的深情。  我和老同学赵志敏是初中、高中相处六年的同窗。打从1963年7月高中毕业分别后,相互间中断了联系,50多年来音讯全无。在那个年代,同学们之间如若不是存在着工作关系、亲戚关系或是恋爱关系,是不会互通信息、互相走动的,也从来不会去多打听别人的。这就是我和志敏高中毕业后,一直没有联系的主要
期刊
1986年春天。  在油菜花金黄的季节里,我怀着勉强的心情来县戏校当音乐教练。两年前,我在这里教过学生,但由于地方戏剧的落伍以及收入的不景气,使我对文艺事业产生了悔心与失望,于是辞职回家,准备另干一番事业,一心想做生意。  但是,同行人偏来打搅,戏校校长翩翩而至。他来了三次,最后一次来竟然说道:“你也得了想钱疯,要知道,埋没自己的才能是一种犯罪!地方戏再不振兴就完了,走吧,为了孩子们……”他滔滔不
期刊
不知道为什么,每到生日这天,我都是伤感的。人家说“ 孩儿的生日,娘的苦日”,这天苦日的娘,我没见过,甚至无从想象她的模样。一把屎一把尿拉扯我长大的娘,如今长眠于地下。我来到这世界和这世界最初的联系,都化作尘埃,甚至连尘埃都不在了。  昨天我若不提起,连老公都忘了这个每年都和我有关的日子。今天接到的第一个真人发来的祝福,是一个在几年前的饭局上偶遇的、只见过一面的人。他怎么知道我49 岁生日的?我不知
期刊
很多人都说,生蚝是来自大海的“牛奶”。但在我们湛江,生蚝却是贱卖的。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湛江大大小小的蚝摊儿上,生蚝卖得几乎都是白菜价,一分钱一个,6 分钱任意吃到饱。多年来,我对于生蚝味道的所有想象,一直停留在小镇的生蚝吆喝声里。后来,去一趟硇洲那晏海石滩,我才真正了解生蚝的前世今生。  那晏海石滩,一头连着千年古道,一头连着百年古塔。海石滩上布满或灰褐或深黛的礁石,礁石上又长满或淡黄或褐红的生蚝
期刊
他是一个干净明朗的孩子,有着自然卷曲的黑色头发,清俊的眉眼,两个不清晰的小酒窝,随着脸上绽放的笑容若隐若现,显得那么天真活泼。  每一天,他都形影不离地跟着我。我不喜欢他总是鹦鹉学舌,却意外地发现,他学什么都那么快,无论儿歌还是童谣,只要听过两三回,他就会唱了,而且还唱得那么好听。大人说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那是小山村一个普通的黄昏,层层乌云遮住了绚烂的晚霞。一群孩子在篮球场玩儿,静背着她的弟弟
期刊
那天中午好冷!第一阵南下的寒潮来袭,冷得让人头皮发麻,我昏昏沉沉地从这个城市体育场路的省报大院出来,手里攥着省“新闻监督评议中心”于年末照例赠予评审员们的两张报卡。瑟瑟冷风吹得我一阵激灵。猛然间我意识到:这些报纸,从今年开始已经没人看啦——啊!爸爸不在了呢。一阵鼻酸,一下心颤,眼泪瞬间模糊了双眼。父亲,已永远地长眠在家乡的“航坞人文园”里。  女儿说:“给外婆订吧!外婆也要看的呀!”我明白女儿主要
期刊
清 明  石碑衰老了  还固执地立在坟前  不肯低头。如弥留之际的祖先  在人间保存最后的硬朗  逝去的人,不再有阴影和纠缠  如云卸下雨水  如风最终从密林挣脱  只是哀思重枷一样  套在幸存者头上  来回跑动着不谙世事的孩子  每个,都是我们当年的身影  烟花辞  那些灿烈烟云,拖着时间的长尾  从黑暗的心脏炸裂并跳脱出来  世界仿若鸿蒙初开  身处茧房的人类  喜欢以发光之物擦亮天幕  试图
期刊
晌午过后,直奔莫高窟。来之前只知道这是四大名窟,张大千曾在里面临摹几幅壁画便成就绝代名家,王道士偷卖了几幅经卷,竟为海外列为绝世珍宝。只知去敦煌,必访莫高窟。  我们随着讲解员开始入窟,听说,如今文物的颜色已与十年前大不相同,即使对窟内的湿度、温度和游客行为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和约束,他们的容颜还是以不可逆转的速度衰老下去。讲解员很用心,没有按照常规路线,而是在征求游客意见的同时躲避人潮,让我们尽可能
期刊
一缕阳光破窗而来,天已大亮。卷帘,推窗。近观,“观山居”外的村道上杳无旅人身影。远望,“十里铁甲龙”似横卧窗前,数十巨岩似整装待发的铁甲,气势恢宏,“铁甲龙”笼着袅袅的轻烟,一排排树木耸立在山崖上,恍如士兵列队。  这是冬日清晨一个名叫后岸的村庄给我的第一印象。  从二楼步入村道,白天与夜色中连绵的音乐声止息于夜色中。清冽的晨风,唤醒了小村的早晨。远处,早起的几个摊主正在张罗着,为一天的生意做着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