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翘袖折腰”作为汉代舞蹈中的典型舞姿,贯穿了整个汉代舞蹈的发展,在汉代舞蹈中占据重要地位。“翘袖折腰”舞姿不但反映出汉时人们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且对后世舞蹈风格、审美意蕴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翘袖折腰”舞姿进行概述,对徐州乐舞汉画像石中“翘袖折腰”舞姿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翘袖折腰”舞姿所体现美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深入探究徐州汉画像石中“翘袖折腰”舞姿的美学价值。
【關键词】徐州汉画像石;“翘袖折腰”舞姿;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识码】A
一、“翘袖折腰”舞姿概述
“汉代舞蹈承袭的主要是楚舞,以楚舞为其渊源。”[1]楚舞大多具有长袖、细腰的形态特征,轻盈飘逸、浪漫自由的风格特征,及舞乐结合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楚舞的高度发展为汉代舞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高祖刘邦尤爱“楚声”,在他的推崇之下,当时宫廷楚声风靡,楚舞盛行。《西京杂记》中有载:“汉高祖宠姬戚夫人多才多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2]何为“翘袖折腰”,“翘袖折腰之舞”即为“长袖舞”?袁禾老师在《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一书中有明确界定,“翘袖折腰自然不是一个舞蹈的名字,而是以腰、袖的各种动势为基本语素的舞类。”[3]王克芬老师在《中国舞蹈发展史》一书中写到“所谓’翘袖折腰’之舞,不是舞蹈的专名,而是一种以舞袖、折腰为主题动作的艺术舞蹈,是注重腰功与袖式变化的舞蹈形式。”[4]因此,将其直接定义为“袖舞”或“翘袖折腰舞”是不准确的。此处“折腰”非我们通常所见的向后下腰或简单的弯曲旁腰,而是腰肢向左或向右倾折近九十度角;与此同时,舞人面朝前,两臂张开,通过甩袖向折腰方向(图1)或向折腰相反方向(图2)延伸,两袖自然下垂,形成“折腰翘袖”之态。
二、徐州汉画像石中“翘袖折腰”舞姿的美学特征
“翘袖折腰”舞姿美学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汉代舞蹈艺术对“楚舞”的继承与发展,纤腰、长袖是“楚舞”的特色,轻盈、飘逸是“楚舞”的风格基调,折腰、舞袖是“楚舞”的动作语汇,“楚舞”在中国古代舞蹈中极具代表性,对汉代舞蹈乃至现今中国古典舞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其形态风格奠定了中国古代女性舞蹈基本的形态规范。其次是受汉代“以大为美”审美文化形态的影响,汉代是集大成时代,是尚大的时代,汉代乐舞艺术通过生拙飞动、宏放大气的外在形式来表现充实丰盈、蓬勃奔放的精神内涵。“翘袖折腰”舞姿的动作特征在其舞袖及细腰之上。徐州汉画像石中的袖舞形象很多,有前俯后仰的形态,有拧腰腆胯的形态,有冲向斜前的形态,但左倾右折“翘袖折腰”的舞姿形态较少。其中徐州栖山汉墓出图的车马·六博·乐舞汉画像石(图3),画面左侧刻有楼阁,楼上坐有二人对弈,楼下有侍者,楼阁旁刻有一对门阙,门阙前有配剑的阙吏迎宾,右侧下方刻有车马出行的画面,右侧上方有两组人物,一组是乐舞表演,另一组是庖厨。画面中的两舞人,一人向右旁折腰,一人向左旁折腰,身体面向正后,往后回头,舞人顺势双袖平甩,呈现翘袖之态。
汉画像石中的“翘袖折腰”舞姿不仅体现了高难的技巧性,而且还蕴含了“物人合一”的艺术特性。《汉赋》中有载:“振飞縠以舞长袖,袅细腰以务抑扬。”[5]由此可见,长袖、细腰是汉代舞蹈的典型形态之一。“袖”是作为舞者肢体的延伸,舞者通过手臂发力带动“袖”体舞动,从而达到轻、柔、长、飘的舞蹈美感,同时也利用袖的流动感表达舞者的思想情感,“袖”的巧妙运用,使服饰与舞者肢体动作紧密结合,展现了“物人合一”的时代特色。此外,“袖”的舞动与“腰”的发力是相辅相成的,“袖”的延伸需要以“腰”为轴牵引身体动态,舞袖幅度的大小,受双臂及折腰程度的影响。“翘袖折腰”舞姿通过舞者腰肢的旁折,左、右贯穿的身体形态和平飞的两袖,将横线构图手法得以体现,通过折腰的形式,突出“细腰”之美,再加上“袖的”柔和,更充分表现了女性温柔秀丽、风姿卓越的“S”形体态特征,“腰”与“袖”的协调搭配,更形成了局部曲线美与整体飘逸、轻柔、大气的舞蹈审美特征。
三、徐州汉画像石中“翘袖折腰”舞姿所具有的美学价值
首先,源于汉代先民们的原始宗教信仰,图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先民们对自己生命起源的假设及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徐州汉画像石中,多出现龙、凤、虎等珍禽异兽的形象,它们体现的是汉代先民对“天”的崇拜及对“飞”的理想。人们生前无法飞升,便将希望寄托于死后的灵魂之上,“翘袖折腰”舞姿中,以“袖”来象征“鸟翼”,以“翼”来实现飞的理想,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汉画像石中出现了许多具有引灵升天能力的形象。其次,从静态性审美形象的层面去思考,“翘袖折腰”舞姿体现了汉代先民对生命价值追求的精神意识,蕴含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哲学思维,其以“象”表“意”,将外在形象与内在意识形态相结合,突出“翘”与“折”两个动作的主体性,同时体现“袖”与“腰”的象征性。再者,从动势层面去分析“翘袖折腰”舞姿,则更强调了人在审美活动中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相互融合,从本质上说,它可以达到动态性“心物融合”的境界。舞人运用袖的飞动感帮助自己形成身体上的舞姿,使袖与人体结合起来,而不是单一依靠人体本身,其既有外在舞袖与折腰相结合,奔放大气的飞动之美,又有内在精神内涵与意识形态相统一,虚实相生的审美情趣。从汉画像石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翘袖折腰”舞姿由力量、运动及速度构成的气势美,无论是由外部形态表现内在力量的,或是展现其运动形态,都体现了汉代舞蹈的大气飞动之美。最后,“翘袖折腰”舞姿的当代价值体现在对后世舞蹈艺术发展的启示。“手足并重”、“足蹈盘鼓”是汉代女乐舞蹈的显著特征之一,“翘袖折腰”舞姿不仅出现在袖舞题材的汉画像石中,也多出现于建鼓舞、盘鼓舞及百戏等表演形式中。当代“翘袖折腰”舞姿的呈现方式以汉唐古典舞作品为主,如汉唐经典剧目《踏歌》,舞者纤腰、细身,作品中多次出现“翘袖折腰”的舞姿形态(如图4),编导以拧腰、松胯、松膝作为基本体态,在作品动作的编排中突出古典美,在袖的运用上以行云如流水的舒袖为主,以抛袖作为动作的突转,在动作转换的过程中有幅度较大的重心移动,以形成失重之势,从而将端庄典雅、曼妙俏丽的女性形象体现的淋漓尽致。
四、结语
徐州汉画像石中“翘袖折腰”舞姿体现了一种“飘逸灵动”的审美观、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及“死后升仙”的宗教观等。它不仅在汉代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更对当代舞蹈的再创作及风格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柳雅青.荆楚舞蹈[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4.
[2]孙颖.中国汉代舞蹈概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
[3]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全汉赋校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孟影,女,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汉乐舞。
【關键词】徐州汉画像石;“翘袖折腰”舞姿;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识码】A
一、“翘袖折腰”舞姿概述
“汉代舞蹈承袭的主要是楚舞,以楚舞为其渊源。”[1]楚舞大多具有长袖、细腰的形态特征,轻盈飘逸、浪漫自由的风格特征,及舞乐结合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楚舞的高度发展为汉代舞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高祖刘邦尤爱“楚声”,在他的推崇之下,当时宫廷楚声风靡,楚舞盛行。《西京杂记》中有载:“汉高祖宠姬戚夫人多才多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2]何为“翘袖折腰”,“翘袖折腰之舞”即为“长袖舞”?袁禾老师在《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一书中有明确界定,“翘袖折腰自然不是一个舞蹈的名字,而是以腰、袖的各种动势为基本语素的舞类。”[3]王克芬老师在《中国舞蹈发展史》一书中写到“所谓’翘袖折腰’之舞,不是舞蹈的专名,而是一种以舞袖、折腰为主题动作的艺术舞蹈,是注重腰功与袖式变化的舞蹈形式。”[4]因此,将其直接定义为“袖舞”或“翘袖折腰舞”是不准确的。此处“折腰”非我们通常所见的向后下腰或简单的弯曲旁腰,而是腰肢向左或向右倾折近九十度角;与此同时,舞人面朝前,两臂张开,通过甩袖向折腰方向(图1)或向折腰相反方向(图2)延伸,两袖自然下垂,形成“折腰翘袖”之态。
二、徐州汉画像石中“翘袖折腰”舞姿的美学特征
“翘袖折腰”舞姿美学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汉代舞蹈艺术对“楚舞”的继承与发展,纤腰、长袖是“楚舞”的特色,轻盈、飘逸是“楚舞”的风格基调,折腰、舞袖是“楚舞”的动作语汇,“楚舞”在中国古代舞蹈中极具代表性,对汉代舞蹈乃至现今中国古典舞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其形态风格奠定了中国古代女性舞蹈基本的形态规范。其次是受汉代“以大为美”审美文化形态的影响,汉代是集大成时代,是尚大的时代,汉代乐舞艺术通过生拙飞动、宏放大气的外在形式来表现充实丰盈、蓬勃奔放的精神内涵。“翘袖折腰”舞姿的动作特征在其舞袖及细腰之上。徐州汉画像石中的袖舞形象很多,有前俯后仰的形态,有拧腰腆胯的形态,有冲向斜前的形态,但左倾右折“翘袖折腰”的舞姿形态较少。其中徐州栖山汉墓出图的车马·六博·乐舞汉画像石(图3),画面左侧刻有楼阁,楼上坐有二人对弈,楼下有侍者,楼阁旁刻有一对门阙,门阙前有配剑的阙吏迎宾,右侧下方刻有车马出行的画面,右侧上方有两组人物,一组是乐舞表演,另一组是庖厨。画面中的两舞人,一人向右旁折腰,一人向左旁折腰,身体面向正后,往后回头,舞人顺势双袖平甩,呈现翘袖之态。
汉画像石中的“翘袖折腰”舞姿不仅体现了高难的技巧性,而且还蕴含了“物人合一”的艺术特性。《汉赋》中有载:“振飞縠以舞长袖,袅细腰以务抑扬。”[5]由此可见,长袖、细腰是汉代舞蹈的典型形态之一。“袖”是作为舞者肢体的延伸,舞者通过手臂发力带动“袖”体舞动,从而达到轻、柔、长、飘的舞蹈美感,同时也利用袖的流动感表达舞者的思想情感,“袖”的巧妙运用,使服饰与舞者肢体动作紧密结合,展现了“物人合一”的时代特色。此外,“袖”的舞动与“腰”的发力是相辅相成的,“袖”的延伸需要以“腰”为轴牵引身体动态,舞袖幅度的大小,受双臂及折腰程度的影响。“翘袖折腰”舞姿通过舞者腰肢的旁折,左、右贯穿的身体形态和平飞的两袖,将横线构图手法得以体现,通过折腰的形式,突出“细腰”之美,再加上“袖的”柔和,更充分表现了女性温柔秀丽、风姿卓越的“S”形体态特征,“腰”与“袖”的协调搭配,更形成了局部曲线美与整体飘逸、轻柔、大气的舞蹈审美特征。
三、徐州汉画像石中“翘袖折腰”舞姿所具有的美学价值
首先,源于汉代先民们的原始宗教信仰,图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先民们对自己生命起源的假设及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徐州汉画像石中,多出现龙、凤、虎等珍禽异兽的形象,它们体现的是汉代先民对“天”的崇拜及对“飞”的理想。人们生前无法飞升,便将希望寄托于死后的灵魂之上,“翘袖折腰”舞姿中,以“袖”来象征“鸟翼”,以“翼”来实现飞的理想,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汉画像石中出现了许多具有引灵升天能力的形象。其次,从静态性审美形象的层面去思考,“翘袖折腰”舞姿体现了汉代先民对生命价值追求的精神意识,蕴含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哲学思维,其以“象”表“意”,将外在形象与内在意识形态相结合,突出“翘”与“折”两个动作的主体性,同时体现“袖”与“腰”的象征性。再者,从动势层面去分析“翘袖折腰”舞姿,则更强调了人在审美活动中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相互融合,从本质上说,它可以达到动态性“心物融合”的境界。舞人运用袖的飞动感帮助自己形成身体上的舞姿,使袖与人体结合起来,而不是单一依靠人体本身,其既有外在舞袖与折腰相结合,奔放大气的飞动之美,又有内在精神内涵与意识形态相统一,虚实相生的审美情趣。从汉画像石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翘袖折腰”舞姿由力量、运动及速度构成的气势美,无论是由外部形态表现内在力量的,或是展现其运动形态,都体现了汉代舞蹈的大气飞动之美。最后,“翘袖折腰”舞姿的当代价值体现在对后世舞蹈艺术发展的启示。“手足并重”、“足蹈盘鼓”是汉代女乐舞蹈的显著特征之一,“翘袖折腰”舞姿不仅出现在袖舞题材的汉画像石中,也多出现于建鼓舞、盘鼓舞及百戏等表演形式中。当代“翘袖折腰”舞姿的呈现方式以汉唐古典舞作品为主,如汉唐经典剧目《踏歌》,舞者纤腰、细身,作品中多次出现“翘袖折腰”的舞姿形态(如图4),编导以拧腰、松胯、松膝作为基本体态,在作品动作的编排中突出古典美,在袖的运用上以行云如流水的舒袖为主,以抛袖作为动作的突转,在动作转换的过程中有幅度较大的重心移动,以形成失重之势,从而将端庄典雅、曼妙俏丽的女性形象体现的淋漓尽致。
四、结语
徐州汉画像石中“翘袖折腰”舞姿体现了一种“飘逸灵动”的审美观、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及“死后升仙”的宗教观等。它不仅在汉代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更对当代舞蹈的再创作及风格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柳雅青.荆楚舞蹈[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4.
[2]孙颖.中国汉代舞蹈概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
[3]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全汉赋校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孟影,女,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汉乐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