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研究方法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自然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实验能力是高考物理学科要考核的五个能力之一。 物理教师搞好教材上学生实验的基本内容教学,可为学生获得物理实验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上的学生实验,可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学生通过实验设计题的训练,可巩固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是我们物理教师面临的一大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呢?结合大纲,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以下八条实验中的研究方法。
   一、理想化法
  影响物理现象的因素往往复杂多变,实验中常可采用忽略某些次要因素或假设一些理想条件的办法,以突出现象的本质因素,便于深入研究,从而取得实际情况下合理的近似结果(通俗他说就是抓大放小)。例如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假设悬线不可伸长,悬点的摩擦和小球在摆动过程的空气阻力不计;在电学实验中把电压表变成内阻是无穷大的理想电压表,电流表变成内阻等于0的理想电流表等等实际都采用了理想化法。
   二、平衡法
  物理学中常常利用一个量的作用与另一个(或几个)量的作用相同、相当或相反来设计实验,制作仪器,进行测量。例如测量中的基本工具弹簧秤的设计是利用了力的平衡,天平的设计是根据力矩的平衡;温度计是利用了热的平衡。 
   三、放大法
  在现象、变化、待测物理量十分微小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放大法。根据实验的性质和放大对象的不同,放大所使用的物理方法也各异。例如:在《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中所便用的螺旋测微器:主尺上前进(或后退)0.5毫米,对应副尺上有5n个等分,实际上是对长度的机械放大;许多电表如电流表、电压表是利用一根较长的指针把通电后线圈的偏转角显示出来。又比如在《卡文迪许扭实验》,其测定万有引力恒量的思路最后转移到光点的移动(跟“库仑静电力扭枰实验一样),都是将微小形变放大方法的具体应用。
   四、累积法
  将微小量累积后测量求平均的方法,能减小相对误差。实验中也经常涉及这一方法。例如,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需要测定单摆周期,用秒表测一次全振动的时间误差很大,于是采用测量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T,从而求出单摆的周期T=t/n(n为全振动次数)。又如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若没有螺旋测微器时,也可把金属在铅笔上密绕若干圈,由线圈总长度来测出金属丝的直径。
   五、转换法 
  某些物理量不容易直接测量,或某些现象直接显示有困难,可以采取把所要观测的变量转换成其它变量(力、热、声、光、电等物理量)的相互转换进行间接观察和测量,这就是转换法,还是以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定万有引力恒量实验》为例:其基本的思维方法便是等效转换。卡文迪许扭秤发生扭转后,引力对T 形架的扭转力矩与石英丝由于弹性形变产主的扭转力矩这就是等效转换,间接地达到了无法达到的目的。本实验中转换法还应用于石英丝扭转角度的测量上,这个角度不是直接测出的,而是利用平面镜反射光在刻度尺上移动的距离间接测出的。 转换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方法。是对事物本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才产生的一种飞跃。如变曲为直实际上就是该方法的应用。 
   六、控制变量法
  在高中物理中的许多实验,往往存在着多种变化的因素,为了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先控制一些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是《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实验,我们研究的方法是:先保持物体的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综合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合外力及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当然本实验还涉及到各种系统误差的产生,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
   七、留迹法
   有些物理现象瞬间即逝,如运动物体所处的位置,轨迹或图像等,设法记录下来,以便从容地测量、比较和研究。例如: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实验中,就是通过纸带上打出的点记录下小车(或重物)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位移)及所对应的时刻,从而可从容计算小车在各个位置或时刻的速度并求出加速度;对于简谐运动,则是通过摆动的漏斗漏出的细沙落在匀速拉动的硬纸板上而记录下各个时刻摆的位置,从而很方便地研究简谐运动的图像;又如利用闪光照相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等实际。都采用了留迹法。
   八、模拟法
   有时受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对某些物理现象送行直接实验和测量,于是就人为地创造一定的模拟条件,在这样模拟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例如在《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实验中,因为对静电场直接测量很困难,故采用易测量的电流场来模拟。又如在确定磁场中磁感线的分布,因为磁感线实际不存在。我们就用铁屑的分布来模拟磁感线的存在。
   由于高考内容日趋拓宽求深,知识交叉部分(特别实行理综考试)越来越多,能力要求也就更加突出。通过学生实验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完善设计方案,丰富设计内容。同学的启示和教师的点拨丰富了解题的思路,启迪了思维,通过交流点拨使每个同学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实验能力从本质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每个学生实验都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教学探究,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物理实验能力,为了巩固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还必须经过一定的强化训练。强化物理实验设计训练,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必经之路。学生在明确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后,只有通过必要的实验设计训练,才能真正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提高实验能力。可以收集典型习题进行剖析或者进行专题训练等方式,强化巩固教学效果。 
  总之,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从点滴做起,不僅要重视教材上的学生实验,还要对学生实验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讨论,对某些实验进行改进、变换、重新设计新的实验方案等,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加强训练交流,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最终必将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其他文献
   英语是中外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学英语不仅仅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语言知识与别人进行交流,传递和获取信息。然而,由于所方面的原因,我们农村中学的许多学生口语发音不准,说话不流利,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即“哑巴英语”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县在七、八年级全面推行了口试,教师对学生的口语更加重视,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英语口语能力正在逐步增强。在农村,学校几乎是
期刊
  【摘要】 探索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有效教学,这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推进化学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树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观,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把爱心、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格调,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氛围,使课堂上的教与学活动产生最佳效益。  【关键词】 新课程;有效教学;课堂效率   在新课
期刊
  【摘要】 我们教学英语时就得想方设法做好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使教学活动变成生动、直观、兴奋的过程,才能有利于改变单调的教学格局,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方法   一、情景设计  1、运用直观教具  在教授单词时,最好多用图片、模型、实物等,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在直接感触中记忆单词。一个苹果,一瓶汽水
期刊
   类比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性上的相似,推理出它们在另一些特性上也可能相似的思维形式。应用到物理学习中,就是将陌生的物理现象与你熟悉的相似的物理现象进行比较,从而揭示出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的本质。许多物理概念都是在大量现象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抽象建立起来的,在这一抽象过程中,如果适时地运用类比,将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形成和理解。物理学发展史告诉我们:很多关键时刻,科学家巧妙地运用了类比推
期刊
  【摘要】 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都赋予生物教育新的内涵,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利用生物实验教学这个领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自然科学
期刊
  【摘要】 化学过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关键词】 科学探究;问题情境;情感教育   初中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動。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
期刊
  【摘要】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体现寓教于乐,应多一些兴趣,少一些约束;多一些探究,少一些验证;多一些疑问,少一些结论;多一些观察,少一些灌输。  【关键词】 物理教学;创新;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怎样体现教师的教法改革,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一直是物理教师努力工作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几年的教学经历中总结以下几点:   一
期刊
   初中物理讲的是一些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定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如何上好物理课是每个物理教师应积极思考的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的氛围,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兴趣,对课程产生兴趣,从而有效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疲劳,使教与学和谐融合,互相促进。如何营造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心理氛围,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物理学的学科特点,艺
期刊
   概念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的第一个起点。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一、提供真实、鲜明、主动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概念  反映物质本质特性概念的实验,教材中作了统筹安排。为了深刻说明物质特性的概念,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
期刊
  【摘要】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课堂提问;初中物理;好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