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小布狗的曼谷女孩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mour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1995年12月初、我所工作的金星轮在靠曼谷港后的第一天傍晚,我在艇甲板上,见到了那个女孩。她仅15岁,齐耳的短发又黑又密,清秀又白皙的苹果脸上泛着天真稚气的微笑,她的身子很单薄很瘦弱,穿着一件杏黄色的连衣短裙,白色的长筒袜紧箍着她的小腿,她的背上是一只土黄色绒毛的布制玩具小狗,小狗脸朝她的背,耳朵无力地耸拉着,它的两眼是黑纽扣的,流露着黯然无光的眼神,它的脸上是一副沮丧失望的表情,似乎它对主人不让它在船上自由自在地跑动而失望。那女孩子站在老李的背后,小手很利索地按摩着他的脖子。老李五十多岁了,坐在椅上面朝船头,手扶艇甲板的栏杆坐着,半眯着眼睛,很舒服很惬意地享受着姑娘的服务,他光着的背黑黝黝的。
  小姑娘刚来船时,曾打问了好几个人,他们都不想按摩。后来,她对老李说:“老先生,你不妨先试试,不好不要钱行吗?”老李见她孤独又无助,心里怀着同情犯起了犹豫。恰在这时,船上雇聘的泰方看船人就插话了:“你试试吧,她是来挣学费的,按摩的水平也不错。一个小时仅两美元,很值。她母亲病故了,父亲又残疾失业了,她为了学业,不得不在下午放学后,到外来船上挣钱了……”老李听罢,就爽快地答应了。这就是当时老李接受小姑娘按摩的经过。他想姑娘这么小,甭指望她有多高的按摩水平,只是可怜她年幼家贫,而且,看到她就好象见到了久违的女儿,与其是说消受她的服务,倒不如说给她一个挣钱机会,也暂时缓解一下对千里之外的女儿的挂念……
  出乎意料,老李很快就被姑娘高超的技艺所征服了。
  “舒服吗?感觉如何?”女孩问,她的拳头就象两把小布锤,很轻柔很温情地在老李的肩部轻轻捶打。老李顿感筋松骨软,欢喜地从心里笑到脸上,直伸着大拇指,叫道:好,好,痛快——
  大副见了,就说老李的欣赏水平太洼。那小姑娘听罢,转身在大副的肩头背上轻敲慢拿几下,谁知大副象中了魔法似地,马上叫起好来……
  以后的几天里,这小姑娘常来船上。没有生意的时候,她就静静地坐在餐厅里,看着电视,等别人来找她按摩。后来她和船员们见面多了,就混熟了,便常常跟我们聊天。
  有一个夜晚,已是12点多了,我和几个船友从市里回来,在沿着码头回船的时候,只见惨淡的路灯下,一个高头大马的白人船员从一条远洋船上走下,他在码头上站定,搜寻猎物般的目光向周围逡巡片刻,最后他盯住了走近来的一个娇小纤弱的身影……
  在曼谷港,一些外籍船员留当地的色情女子在船上过夜,是很常见的事情,我们原本并不稀奇。可是,迎面走来的女孩,她的身影是那么熟悉,这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尤其是看见那个白人挡住她的归路,在强行逼迫她同意什么事的情形下。我们走近了,看清那个女孩正是到我公司的船上做按摩生意的姑娘,此刻,她正面带难色,再三地对那个人解释她是良家女子,只按摩,不做任何色情交易。她一边说着,一边急急地绕过那人,想要逃走。她向左,那人的身子也移向左边,还伸出指头说:三百美金。那女孩子不答话,又向右走,那个白人也移身向右,又说四百——那女孩子不耐烦地拒绝了,并高声让他闪开,但那个白人仍试图纠缠,我们几个船友对视一下,就高声招呼女孩,那个白人吃惊地转过头来,小女孩就趁机跑过来了,她的眼神里带着感激,跟我们打着招呼,然后,喊着谢谢与拜拜,就急急慌慌地跑远了。
  那个高个白人气恼地攥起了拳头。我们也攥起了拳头,心想如果他胆敢冒犯,就敢把他揍扁。不过他没有,他瞪着眼,和我们对视几秒,就转身走了……
  又一个夜里,曼谷港区外的一片贫民窟里着了大火,紧挨着火的居民区是一座立交桥,桥上堵满了车辆,挤满了人,还有许多车辆被阻在了周围的路段,连摩托车也不能通过了。我和几个船友也跑到桥上观望,那里除了救火的消防队员、维持秩序的警察,就是看热闹的人们、从车上下来的乘客与司机。着火的居民区里,盖着一间挨一间的小房,这些房子低矮、狭小、阴暗,三角形的屋顶上覆着瓦片。起初,火是从一家小房的房顶冒出来的,后来蔓延到四邻。本来在这片民居与立交桥之间,有条小路,但因路窄,消防车辆不能通过,所以,扑火的消防车只能停在桥上灭火。那些戴白色头盔的消防队员站在桥上,顽强地用水枪朝火猛扫,但是,射出的水柱都达不到失火的房屋。火越来越大,很快地向四周蔓延,桥上的人们还有那些消防队员干着急却没办法。眼看着这片居民区化为废墟。那些居民们在烟熏火燎中,抱着被褥、家俱仓慌而逃。
  在一条小巷里,我看见了那个刚从港里打工回来、背着小布狗的女孩,正逃走的人们吆喝她、她似乎没有听见,拚命地往正着火的家里跑,中途她曾挣脱了两三个企图拉她走的妇女。大火已烧来了,她家的屋顶上冒出腾腾烟雾,有火苗在窜出。她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撕心裂腑般地喊叫着爸爸,跑进了家里。不久,她吃力地蹬着一辆三轮车拐到了小巷,车上坐着她截去两条小腿的老爸,还放着几个包袱,尾随着的一位邻居帮端铝锅,锅里盛满了东西,沉甸甸的……
  第二天,我们再到这里的时候,那片居民区已化做一片残垣断壁,显得静寂荒芜,平时的喧嚣与嘈杂销声匿迹了。那个女孩从此再没有去船上按摩,我猜她随那些失去了家的居民迁到别处了。但我却比平时更盼望她来船了,我想如果她来了,一向对按摩不感兴趣的我,一定给她机会,并多来几次……
  (摘自《笑看人生航海系列作品集》)
  阳子
其他文献
那年,初三,新班主任就是丁老师,代语文,“老土”的绰号可谓大名鼎鼎。  上课铃响起,丁老师前脚一踏进教室,同学们齐刷刷地起立,他九十度地深深一躬,说一声:请坐!  丁老师站在讲台上,半转身在黑板上写个“丁”字,粉笔与黑板摩擦,吱吱有声,接着自我介绍道:“我姓丁,甲乙丙丁的丁。”有嘻嘻声在教室的一角发出,他环视一下大家,也跟着微微一笑:“别看我是丁老师,我要把你们都带成甲等的学生。”课堂一片大笑声。
期刊
若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在电视和网络雄霸视野的当下,有座城市还蛰伏着一座场场爆满的老皮影戏馆。  它就是座落在云梦县城的“梦泽影戏馆”,馆主是著名的云梦皮影艺人秦礼刚。  皮影戏,民间管它叫做“皮影子”,也称“灯影戏”,由艺人站在一块白色的幕布后面,双手操纵用驴皮或纸板剪制的戏曲人物唱述故事,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这种古老的表演形式在我国流行范围极广,湖北的江汉平原也是皮影戏繁盛之地
期刊
提升并不等同于幸福。提升会超越感觉,与道德之美相对应。  正如我们看到其他人(或自己)道德败坏、品行恶劣时会感到恶心一样,当我们发现对方正直善良、行为端正时,也会感到一种与之相对应的、令人振奋的情感。以研究厌恶而开启事业的海德特将这种情感称之为“提升”。如果一栋建筑的阁楼是提升,那么从地下室中渗透而入的便是厌恶了。  作为自我超越的情感之一——其他两种为敬畏和崇拜——提升是镜像神经元系统中最神秘的
期刊
李大叔最近很是兴奋,退休这几年来终于新潮了一把,买了电脑上了网。按说这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只是放在李大叔身上,就是大事了。他烧了一辈子锅炉,没什么大文化,却也把儿子供出了大学,如今在广州也混得风生水起的,这让他很是欣慰。  李大叔老两口就这么一个儿子,现在离得那么远,难免挂念。儿子李然也很懂事,说再过两年买了房子就把他们接过去。李大叔一听都是连声说不,李大婶知道后也是一个劲儿地摇头,他们可不想离家乡
期刊
过去一年,我暂别报社,旅居爱丁堡。我的寓所对面有所小教堂,一天下午,阳光很好,我和朋友乔纳森坐在教堂门前的台阶上。他是美国人,虔诚的基督徒,在小教堂帮忙,常向我普及基督教知识。那天下午,也许他觉得机缘已到,就问我:“你现在每天祷告吗?”我告诉他没有,然后用蹩脚的英语向他解释:  “很抱歉,恐怕我今生当不了基督徒了。从小我就被要求服从,不能有别的想法。长大后我开始厌恶服从,认为被别人控制思想是可耻的
期刊
兄弟4个,在父母的眼里,4个孩子,有3个孩子都混出了个人样,只有老大没有混出个人样。父母很少对人提起老大,提起其他3个孩子,父母眼里总是闪现出幸福的光芒,仿佛看到远处一道绚丽的美景。  看到人家露出羡慕的神色,并发出啧啧赞叹声,父母脸上就会露出更加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好像格外清澈、明媚。  兄弟3人,都在城里有着体面的工作和身份,只有老大还一直在乡下。据说老大小时候学习一直很好,由于家贫,看到父母
期刊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有些话,总能让人禁不住怦然心动。万物肃杀的季节已去,冰雪早融化在暖风里,此时,陌上的花开了,鹅黄嫩紫,青草萌绿,怎不令人眼前一亮?而“可缓缓归矣”,仿佛又以别样的深情和延宕的心绪,诉说着百转千回、欲扬还抑的思念,让人心驰神移。  写下这个句子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君王钱镠。史载:钱镠“少年起兵,骁勇绝伦,身经数百战,而不摧”。不过,这位横刀立马、成就天下的乱世英雄,被
期刊
那年,她刚从哈尔滨一所大学毕业,因为专业不好,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好不容易,才在一家小公司里谋到了一份文员的工作。公司小,不能提供住宿,她就在附近城中村的民房里租了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房子。  她和他经常碰面。两人就住在一栋楼里,而且都靠近楼梯道,不同的是,他住在四楼,她在三楼。有时,是她洗完衣服去楼顶晾晒,途径他的房间,看见他正在里面聚精会神地看书;有时,是他下楼倒垃圾,从她的门前过,发现她正
期刊
十年前,我去北京进修,冬季游香山,不巧植物园闭园。我只能坐在缆车上,居高临下朝那方向瞄了几眼,心中甚是遗憾。今年夏六月,我们夫妻俩终于如愿来到香山脚下,游览了北京植物园。  这一天极热,33℃,阳光普照大地,草木欣欣向荣。在入口处,我看到导游图中有“梁启超墓地”这个景点,心情顿时兴奋起来。当年教中学语文时,我不止一遍地教过他的《少年中国说》。可是,梁墓在植物园的深处,几里地远的东北角上。  原本打
期刊
我曾在外交部礼宾司任职,期间亲历亲闻不少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轶事;加之又曾三次派往国外常驻,数次随我国国家主席或其他领导人访问其他国家,亲见东道国隆重热烈欢迎中国领导人的场面。印象最深的是美、英、法、俄四大国的国宴,颇具特色。  美国“全副武装”的豪华盛宴  美国国宴最早始于1874年,是美国总统给予外国政要最珍贵和最正式的荣誉。1979年1月28日至2月初,邓小平副总理应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访问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