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342829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推进,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衔接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剖析了当前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动物科学(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高职本科分段培养为例,通过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构建并实践了动物科学(饲料动物营养)专业的高职与本科衔接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本科教育;分段培养;课程体系;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36-02
  国家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其中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形成合理教育结构,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建立、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江苏省教育厅也出台了《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在2012年选择了9个专业开展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试点项目。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自2013年开始于扬州大学合作,开展动物科学(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即三年高职专业为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在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实施;2年本科专业为动物科学专业,在扬州大学实施。项目实施以来,按照“专业对接、课程衔接、实践导向、专本一体”的建设思路,依托行业、联合企业,与对接本科院校共同制订了具有特色的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贯通衔接的课程体系。
  一、高职与本科课程体系衔接存在问题
  1.高职与本科阶段课程缺乏贯通。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由高职与本科两所院校共同实施,必然存在课程体系衔接问题及分段处理问题:分段培养如何制定分阶段的专业培养目标?在实施中,高职阶段与本科阶段课程容易出现重复,如何構建高职与本科贯通的课程体系?如何能保证高职课程与本科课程所有学生都能具备升入本科院校学习的能力?这些均是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2.现有出版教材无法适应高职与本科分段需求。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处于试点阶段,目前尚无出版的教材或编制的讲义。而其学习目标及要求与三年制高职学生和四年一贯制的本科生又有所区别。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应高于普通高职学生,以适应本科阶段的理论和更高级别的技能学习;学生经过2年的转段学习,成为具有系统的、深层次专业知识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学生的专业技能应明显高于普通本科学生。实践中,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开发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或讲义。
  3.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教学团队缺乏互动。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因分别在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分段实施,容易出现教师互不参与在对方院校实施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制及教学,学生在高职阶段完全由高职院校的教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本科阶段由接口本科院校教师制定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双方未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导致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不贯通。
  二、国外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衔接借鉴
  1.澳大利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具有完善的中高职衔接体系,主要通过“培训包”模式来完成课程衔接。“培训包”是一套国家认可的、用以认定和评价技能的职业标准和资格的体系,由政府、行业、企业与教育机构共同研发,分为不同的层级,与资格框架相对应,每个层级的内容与相邻层级间都相互联系。“培训包”的开发与使用促进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和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标准化。
  2.美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美国职业教育通过社区学院实施,学生完成社区学院的学分即可申请转入本科教育。其课程体系根据面向就业岗位实际需要的技能,由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有严谨的课程管理程序,由不同的组织负责课程的开发和质量检查,课程定期维护和更新。
  3.英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英国教育课程衔接采用资格与学分框架制度(Qualifications and Cred it Fram e work,QCF),QCF包括三大内容:学习单元、学分、资格。学习单元有颁证机构、行业技能委员会、专业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共同开发,内容包括名称、级别、学习结果和评估标准;学分是根据学习结果而授予的,根据学分分值大小的不同,资格与框架证书中的“认证”为1~12个学分的学习,“证书”为13~36个学分的学习,“文凭”为37个及以上学分的学习;在资格与学分框架中,根据难度水平对应资格证书的等级,从入门级到8级,每一级依据知识水平、应用技能和自主与责任等能力的综合标准而划分。
  三、动物科学(饲料动物营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1.动物科学(饲料动物营养)专业课程衔接保障机制。针对动物科学(饲料动物营养)专业分段培养,学院专门成立了由行业牵头、企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共同参与的专业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共同参与完成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就业岗位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订、课程教学实施。制定了专业理事会制度和章程,定期组织召开理事会会议,监控高职与本科培养教学全过程。
  2.动物科学(饲料动物营养)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路径。课程体系开发首先要进行广泛调研,对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进行分析,剖析工作岗位上的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将职业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在进行岗位分析时,高职与本科课程存在区分点,需要进行逐层分析,区别高职与本科对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同时,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不是将高职课程体系和本科课程体系进行简单的融合、剔除重复课程,要将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有序的调整。如,设置一些衔接课程,将本科阶段的一些基础课程下放至高职院校,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本科阶段打下基础;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在高职阶段设立一些选修,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方式获取科研或科技应用学分,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四、动物科学(饲料动物营养)专业分段培养的实践
  1.动物科学(饲料动物营养)专业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实践。动物科学(饲料动物营养)根据学生就业的主要工作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任务及职业成长、认知规律递进重构了分段培养课程体系,将企业特色课程(企业文化)融入课程体系,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与教师课题或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及科技应用能力。课程体系同时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合作院校共同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完善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保证各环节的实践效果;同时积极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运用多样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如,可以引用典型案例学习,通过分析案例和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巩固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制作的虚拟软件、仿真软件展示动物解剖、饲料加工等操作过程,加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采用情境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项目案例、视频录像、自测系统等网络资源实施开放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开发适应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教材。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处于试点阶段,尚无与之配套的教材,其课程体系与普通高职和本科不同,课程设置也有所区别,部分课程的课程标准也有差异。目前出版的高职教材和本科教材无法适应课程需求,也未有专门的教材出版。动物科学(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二级理事会根据衔接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要求,开发了相应了教材、讲义,建设了部分核心课程的课程资源网站,学生可以再网站开展自主学习,满足教学需要。
  3.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师生互动。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过程中,区别于传统的“专接本”、“专升本”教学模式,即高职阶段课程由高职院校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本科阶段课程由本科院校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我院与扬州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组建了专门的教学团队,共同完成高职和本科阶段的教学。在我院实施的部分课程由扬州大学教师承担,定期邀请扬州大学教师来我院做专题讲座,并承担部门课程的教学,同时组织学生到扬州大学参观、交流,学生能尽早参与扬州大学教师科研课题,让学生提前感知本科院校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高職与本科分段培养在我院已实施两年,通过实施衔接的课程体系可以看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较普通高职毕业生更扎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学习氛围和兴趣更浓厚。主要在于设计课程体系时,面向学生从事的职业岗位,注重将专业理论基础的扎实和技能的完整进行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了科学、合理的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衔接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朱云峰,季本山.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4,(5):29-32.
  [2]徐国庆.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设计[J].江苏高教,2013,(3):139-140.
  [3]邵元君.英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及其借鉴意义[J].职业技术教育,2012,(32):82-87.
  [4]龙洋.“3 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5):67-70.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国内尚无一部单独流通的“《史记》文献学”教材,吴淑玲教授的《史记文献学简纲》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规范、学风扎实的《史记》文献学教材。此书组织具有科学性,体例具有系统性,内容具有普及性,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学界的研究都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系统规范;教材;吴淑玲;《史记文献学简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2-0046-0
摘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不仅可作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可作为教育学生的契机,运用自我效能理论指导班级参赛学生的选拔、指导和心理疏导,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和兴趣,提升职业素养。  关键词:职业素养;自我效能;高职学生;技能大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30-02  一、教育探索背景  每年举行一次的江苏省护理技能大赛对于护理专业
摘要:为了构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外部行业评估体系,通过选择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模型对陕西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外部评估体系进行分析和构建。主要评估者为IT企业和行业协会,评估对象为陕西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目的是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实施培养质量管理和控制,进一步对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中心任务,创新教育要从小抓起,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是有层次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适合学生的不同的方法,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使学生敢于创新;其次训练学生具有创新思维,使学生主动创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善于创新。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主动性
摘要:在高校自身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持续有效的办学质量自评体系与问题反馈机制是提高办学质量、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高校开展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教育质量评价,完善院系评价体系,促进自身发展。通过开展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调查,了解各方对学校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分析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学校发展规划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并对二级学院进行评价,促其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办学质
摘要:本文基于B/S的体系结构,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学生档案、学生课程、学生成绩、学生宿舍、用户管理几方面阐述,在认真调研学生工作的基础上,理清各学生管理工作条块,根据功能需求所使用和需要的相关技术,对本系统所涉总体架构、数据库以及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  关键词:B/S结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
摘要:在法学实践教学中,传统的本科生导师制存在师生比偏低、指导内容单一且重理论輕实践、导师法务实战经验缺乏等问题,结合笔者所在学院法学专业办学历史、专业特色以及师资力量,打破原有陈旧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地构建了协同创新式“321团队导师制”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很好地回应并解决了传统法学教育难题。  关键词:法学;团队导师;协同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
摘要:“六位一体”的研究生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开展“启发型”、“互动型”、“实证型”、“技能型”、“开放型”和“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实践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循序渐进过程,通过这六个方面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培养真正适合国家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关键词:六位一体;人才培养;化学;现代仪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
摘要:近几年,云南省技工教育发展迅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初中级技术人才,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庭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仍存在误区,技校生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教育难和管理难的问题。本文以云南冶金技工学校学生为例,分析和归纳中职学生学习、恋爱及消费的现状与成因,就如何抓好中职学生教育,改善中职学生各种行为习惯中的不良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基本现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摘要:林业技术专业是林业类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处于建院初期,借鉴其他林业高职院校的成功做法,发展壮大林业技术专业势在必行。《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为探索切实能培养出适于广东苗木发展需要的零距离上岗人才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本文结合广东苗木生产实际,研发出具当地生产特色、针对性、指导性强的实验实习指导书及配套用书,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