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辅助治疗后癌细胞超微结构和DNA合成的改变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m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对40例可切除直肠癌病人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分别于术前给予5-FU乳剂直肠腔内化疗、20Gy快速放疗和放疗化疗联合治疗。通过对治疗前后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核DNA合成变化的比较最后发现:(1)术前化疗后癌细胞超微结构及核DNA合成的变化不显著;(2)快速放疗(NSD为1140 ret)的病人则有明显的癌细胞退行性改变,核DNA合成亦明显低于治疗前:(3)放疗化疗联合治疗后癌细胞均有核固缩、细胞自溶,半数还出现点状坏死,癌细胞核DNA合成的降低率也显著高于术前放疗或化疗组。结果提示放疗联合化疗对癌细胞杀伤作用最为显著,可作为直肠癌术前辅助治疗的参考。

其他文献
期刊
杂种犬12只,分别以15、30、45µg/kg尼莫地平静注,使用手术期高血压降至安全范围。所有犬均置动脉套管和Swan-Ganz导管,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其它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三种剂量应用后,MAP下降19.44%~33.62%,降压期间;心输出量(CO)增加和总外周阻力下降(SVR)。因此我们建议,尼莫地平可试用于围手术期高血压的治疗和冠心病的预防。
选用19只家犬,依组织学检查分为:增生组10只,非增生组9只。对其前列腺组织的胃亚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D活性进行测定,并观察其去势一周前列腺组织萎缩后这两种酶活性的变化。增生组前列腺组织胃亚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D活性均明显低于非增生组(P<0.01),去势一周后,前列腺组织不同程度萎缩(光镜下观察),组织蛋白酶D活性较去势前明显增高(P<0.05),胃亚蛋白酶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胃亚蛋白酶和组织
我们通过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进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试驗及其细胞形态学观察,预测人骨肉瘤的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驗检出率为75%(15/20)。并根据药敏谱选择敏感药物方案进行术后化疗,它可以延迟肺转移的发生及死亡。该法对于临床医师避免盲目投药,减少药物的毒副反应,提高骨肉瘤的疗效具有一定价值。
为了证实腹膜孔作为腹水吸收的主要通路,我们应用扫描电镜和透视电镜对16例人体样本的腹膜孔进行观察。并作动物实驗。结果表明:在人体壁层腹膜中,腹膜孔仅位于膈腹膜立方形间皮细胞之间,其形态多不规则,呈簇状或带状分布。腹膜孔基底面无基膜,借一薄层结缔组织与丰富的毛细淋巴管相毗邻。这种位置关系使腹水的吸收更为有利。我们还观察到注入家兔腹膜腔内的台盘蓝颗粒被腹膜孔所吸收,提示腹膜孔是腹水吸收的主要通道。
以38只体重2~2.5kg青紫兰家兔为研究对象,经静脉输注一定浓度的菊粉、对氨基马尿酸,并将单位时间内从肾脏排出这些物质的总量与血浆中的浓度相比较,在2~3小时内测出兔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及相对钠重吸收率,并求出了三者95%的可信限范围,从而建立了较传统方法准确、迅速、灵敏的检测手段。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