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军校计算机教学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存在的问题,分析培养学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聚焦实战化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以“紧贴一线、注重应用、突出实践”为导向的“两个课堂一体化”培养体系,阐述该培养体系的优势。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两个课堂一体化”;聚焦实战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4-0146-02
1 背景
为推进军校教育向实战化聚焦、向部队靠拢、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军校计算机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的培养方案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信息类课程的核心。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向“能打仗、打胜仗”的实战化聚焦,优化计算机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一直是军校关注的热点话题[1-2]。
2 计算机类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类基础课程是军队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群,在培养学员的信息技术素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军队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目前计算机课程教学距离“能打仗,打胜仗”的总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个方面。
2.1 课程设置情况
我校计算机基础的课程设置虽然经历数次优化,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课时量严重不足。表1是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我校计算机同类课程的对比[3-5],我院在同类课程及要求不变的情况下课时数少之又少,拓展类课程一共16个学时不及普通高校的四分之一。按照我校课程的设置,课时数也仅仅够理论讲授,众所周知,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缺少了实践根本无法达到大纲要求的目标,更无法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需要,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数条件下能够达到大纲要求,又能聚焦实战化向实战靠拢,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难题。
2.2 教学内容实战化不足
目前来看,军队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与实战联系不紧密,课程教授的内容和普通高校一样,一方面是教员,教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员大都毕业普通高校,接受多年的普通大学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教员尤其是讲授计算机通识课程的教育几乎没有机会到一线部队代职锻炼,使得教学内容无法紧贴一线,课程教学内容实战化不足,大量实战化理论和前沿技术不能很好地与课堂接轨。
2.3 实践教学薄弱
一直以来,我校对于通识计算机类基础课程的教学采用大班教授课,存在学员多教员少的问题,导致教员在有限的时间内顾及所有的学员。另外因为课时和场地的原因,授课方式大都采用单一课堂讲授方法和传统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战化的要求,也不能激发学员的自主学习热情。而且学员过多导致组织的课程实践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3 基于“两个课堂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遵循的规范。针对我校学员人数较多,教学资源紧张,课程学时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想全面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聚焦实战化,向“能打仗、打胜仗”靠拢,就必须强化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开创新的教学模式。
“两个课堂一体化”是指包括课内(第一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其中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基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课内学,课下练”的教学训练环境和教学方式,使理论教学、课堂演训和课下实践相结合如图1所示。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员巩固课程所学知识,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根据军队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我校学员的特点,基于“两个课堂一体化”的计算机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要从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一体化联动机制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1 教学目标体系
“两个课堂一体化”教学模式围绕教学工作“聚焦实战化”的总体目标,培养学员“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贴部队需求,结合学院、专业及学员的特点,明确“两个课堂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教学内容,确保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理论实践知识有着良好的内容衔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实现很好的拓展和延伸。
3.2 教学内容设置
对于“第一课堂”方面,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以“能打仗、打胜仗”为指导,重点培养学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实施小班小学,坚持采用“主讲 辅导”的授课模式,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为提高动手能力,教员精心选取素材,设计案例组织阶段性和模块化训练。“第二课堂”方面,着重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课内教学(第一课堂)中使用案例驱动及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且实践项目之间应具有连续性,问题是一系列、进阶式的。第二课堂应以第一课堂为导向进行拓展和延伸,不应该是一次性活动,应是连续性的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化,确保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衔接和渗透关系。
3.3 教学评价体系
为全面考查学员的学习情况,采用形成性综合评价体系,第一课堂主要依托电子教室,灵活提问,学员抢答、学员讲解演示、课程设计等形式。第二课堂著重学员在实践环节的参与程度、贡献大小和收获多少。只有建立严格的考评体系并形成科学合理的量化测评方法才能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并且有利于培养学员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其信息技术素养。
4 结束语
“两个课堂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个全新的计算机基础应用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军队对学员“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需求。本文从“两个课堂一体化”视角入手,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提高学员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使学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模式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换,建立一个综合性、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考查学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两个课堂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提高学员信息素养、增强学员动手实践能力,聚焦实战化方面已初见成效。
参考文献:
[1] 卢信允, 李湘森. 试论教学实战化与武警初级指挥人才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4, 37(6): 4-8.
[2] 何秋燕, 范丽萍, 钟诚. 浅谈军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2(11): 48-50.
[3] 孙咏梅, 李敏, 周明红. 基于第二课堂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J]. 办公自动化杂志, 2014(18): 40-42.
[4] 唐大仕, 刘志敏. 以计算机应用设计大赛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 计算机教育, 2014(23): 8-10.
[5] 张昕, 王新国, 吴迪. 关于加强军队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实践紧贴部队需求的几点思考[J]. 计算机教育, 2015(6): 93-96.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两个课堂一体化”;聚焦实战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4-0146-02
1 背景
为推进军校教育向实战化聚焦、向部队靠拢、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军校计算机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的培养方案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信息类课程的核心。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向“能打仗、打胜仗”的实战化聚焦,优化计算机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一直是军校关注的热点话题[1-2]。
2 计算机类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类基础课程是军队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群,在培养学员的信息技术素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军队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目前计算机课程教学距离“能打仗,打胜仗”的总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个方面。
2.1 课程设置情况
我校计算机基础的课程设置虽然经历数次优化,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课时量严重不足。表1是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我校计算机同类课程的对比[3-5],我院在同类课程及要求不变的情况下课时数少之又少,拓展类课程一共16个学时不及普通高校的四分之一。按照我校课程的设置,课时数也仅仅够理论讲授,众所周知,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缺少了实践根本无法达到大纲要求的目标,更无法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需要,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数条件下能够达到大纲要求,又能聚焦实战化向实战靠拢,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难题。
2.2 教学内容实战化不足
目前来看,军队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与实战联系不紧密,课程教授的内容和普通高校一样,一方面是教员,教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员大都毕业普通高校,接受多年的普通大学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教员尤其是讲授计算机通识课程的教育几乎没有机会到一线部队代职锻炼,使得教学内容无法紧贴一线,课程教学内容实战化不足,大量实战化理论和前沿技术不能很好地与课堂接轨。
2.3 实践教学薄弱
一直以来,我校对于通识计算机类基础课程的教学采用大班教授课,存在学员多教员少的问题,导致教员在有限的时间内顾及所有的学员。另外因为课时和场地的原因,授课方式大都采用单一课堂讲授方法和传统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战化的要求,也不能激发学员的自主学习热情。而且学员过多导致组织的课程实践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3 基于“两个课堂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遵循的规范。针对我校学员人数较多,教学资源紧张,课程学时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想全面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聚焦实战化,向“能打仗、打胜仗”靠拢,就必须强化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开创新的教学模式。
“两个课堂一体化”是指包括课内(第一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其中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基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课内学,课下练”的教学训练环境和教学方式,使理论教学、课堂演训和课下实践相结合如图1所示。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员巩固课程所学知识,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根据军队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我校学员的特点,基于“两个课堂一体化”的计算机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要从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一体化联动机制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1 教学目标体系
“两个课堂一体化”教学模式围绕教学工作“聚焦实战化”的总体目标,培养学员“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贴部队需求,结合学院、专业及学员的特点,明确“两个课堂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教学内容,确保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理论实践知识有着良好的内容衔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实现很好的拓展和延伸。
3.2 教学内容设置
对于“第一课堂”方面,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以“能打仗、打胜仗”为指导,重点培养学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实施小班小学,坚持采用“主讲 辅导”的授课模式,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为提高动手能力,教员精心选取素材,设计案例组织阶段性和模块化训练。“第二课堂”方面,着重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课内教学(第一课堂)中使用案例驱动及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且实践项目之间应具有连续性,问题是一系列、进阶式的。第二课堂应以第一课堂为导向进行拓展和延伸,不应该是一次性活动,应是连续性的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化,确保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衔接和渗透关系。
3.3 教学评价体系
为全面考查学员的学习情况,采用形成性综合评价体系,第一课堂主要依托电子教室,灵活提问,学员抢答、学员讲解演示、课程设计等形式。第二课堂著重学员在实践环节的参与程度、贡献大小和收获多少。只有建立严格的考评体系并形成科学合理的量化测评方法才能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并且有利于培养学员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其信息技术素养。
4 结束语
“两个课堂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个全新的计算机基础应用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军队对学员“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需求。本文从“两个课堂一体化”视角入手,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提高学员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使学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模式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换,建立一个综合性、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考查学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两个课堂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提高学员信息素养、增强学员动手实践能力,聚焦实战化方面已初见成效。
参考文献:
[1] 卢信允, 李湘森. 试论教学实战化与武警初级指挥人才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4, 37(6): 4-8.
[2] 何秋燕, 范丽萍, 钟诚. 浅谈军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2(11): 48-50.
[3] 孙咏梅, 李敏, 周明红. 基于第二课堂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J]. 办公自动化杂志, 2014(18): 40-42.
[4] 唐大仕, 刘志敏. 以计算机应用设计大赛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 计算机教育, 2014(23): 8-10.
[5] 张昕, 王新国, 吴迪. 关于加强军队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实践紧贴部队需求的几点思考[J]. 计算机教育, 2015(6): 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