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失乐园》是17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约翰·弥尔顿的代表诗作,自出版至今,它被视为西方世界少数不可企及的伟大史诗,堪与荷马的《伊利亚特》、维吉尔的《伊尼德》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丰富的隐喻性表达是成就这部鸿篇巨制的关键。本文意在用认知诗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来解读《失乐园》中的黑暗隐喻,即邪恶是黑暗和悲伤是黑暗,并以此展现弥尔顿创作时的认知思维状态,从而有助于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诗人独具匠心的创作技巧,和欣赏这部长篇史诗的丰富美学内涵。
关键词:约翰·弥尔顿 认知诗学 《失乐园》 黑暗隐喻
引言
约翰·弥尔顿,被誉为是继杰弗雷·乔叟和威廉·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文学中第三位最重要的诗人,他强大的艺术魅力跨越了时间的界限和空间的藩篱,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永恒瑰宝。《失乐园》作为约翰·弥尔顿的代表作,被誉为一座艺术丰碑,而隐喻是成就这座丰碑的关键。隐喻是诗的语言,而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诗歌隐喻是语言精华的再精练。诗人使用的隐喻性的叙事策略为修辞学、语言学和文学研究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 认知诗学
认知诗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起来。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Tsur(1983)用“认知诗学”这一术语最初用于阐释诗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认为诗歌阅读所使用的概念隐喻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系统。这一阶段的认知诗学研究强调对心智活动进行认知分析。第二阶段,将认知诗学研究与认知语言学结合起来,运用认知理论去探讨心智活动在文本上的体现。第三阶段,认知诗学研究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文学文本的阅读是研究的目的,并强调文学阅读的体验性、互动性和文学语境性。总的来说,目前的认知诗学研究是借用认知科学的相关理论解读文学文本,是一种以文本为导向的阅读模式。认知诗学认为,文学不是少数人的阳春白雪,只不过是人类日常生活经验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和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特殊体现方式(Gavins & Steen,2003:1)。文学植根于语言,语言植根于日常生活。因此,对于文学的研究应该植根于对语言的研究,而对语言的研究则应该植根于对人类认知的研究。
二 隐喻认知观及其运用
1 隐喻认知观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隐喻一直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方式,直到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作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后,我们逐渐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随后,隐喻被正式纳入认知科学领域。L&J指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还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我们的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我们用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是以隐喻的形式界定和建构的,隐喻大多体现在语言表达的概念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构成了概念隐喻,这两个域之间具有方向性的互动称为映射。概念隐喻就是将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用源域的属性、特征去理解和构建目标域。通常源域中的概念是较具体的,而目标域中的概念是较抽象的。隐喻作为跨越源域和目标域的表达手段和概念化方式,为诗歌意象的表达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2 《失乐园》中“黑暗”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黑暗是人类的基本经验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们说话或进行隐喻性思维时,黑暗经常充当一种自然现象和感觉现象。因此,黑暗在构建我们的抽象概念,例如,邪恶和悲伤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黑暗”与“光明”相对,指昏暗无光。“光明”与“黑暗”概念的形成最初用来指日出日落,昼夜更替的自然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人们充分利用“黑暗”这一具体概念来理解并扩展出更多的抽象概念,例如,邪恶、悲伤等。在《失乐园》中,弥尔顿使用黑暗意象去描写从天堂被打入地狱的撒旦和恶魔们。黑暗象征着他们邪恶的报复上帝的计划。与“光明”的天堂诗节比较,黑暗的地狱成为了堕落天使撒旦公然接受的典型,代表着邪恶和恶意。
撒旦公开声称:“他的逃避只有地狱一条路(IV,75)”并且傲然宣布:“他宁愿选择地狱作为上帝的敌对王国。”他能把每个地方都变为复仇的、毁灭性的地狱。地狱,弥尔顿所使用的另一种至关重要的场景,用于指代上帝的对立面——叛逆天使们的住所。在天界战争惨败后,上帝把地狱划为恶魔的栖身之地。黑暗的地狱代表着邪恶、憎恶和怨恨。邪恶仿佛成了真空地带,和平、安息和希望绝不在地狱停留(I,65-7)。全能神上帝给了战败的撒旦和他的同伙们无穷的痛苦,让他们忍受着地狱中的苦难景况。地牢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充满诅咒和黑暗的地方,如同一个火炉,烈火四射,但火焰却不发光,周围是灰蒙蒙的一片(I,62-3)。撒旦惨败的痛苦根源于“顽固的傲气和难消的憎恨(I,58)”。地狱是正义之神为那些叛逆之徒准备的,让他们永不见天日。
地狱之王——撒旦,是煽动恶魔们反对上帝的主角。始终以全能神为敌,鼓吹“他的暴怒也罢,威力也罢,绝不能夺去我这份光荣(I,110-1)”,撒旦他们坚信:绝不会在地狱猛火的中心像在天堂那样为上帝干苦活,当奴隶;绝不会去讨好天堂的暴君(I,151-2)。因此堕败的天使们成立了万魔殿——一个为恶魔们提供宿营或商讨会议的地方。“喷着火焰”、“涡卷的烟尘”、“发出荧光”、“硫磺焚化”这些对魔鬼宫殿场景的描写,迎合了天使们的嗜好,揭示出他们性格中丑陋阴暗的一面。
在新建的万魔殿里,撒旦和叛逆天使们开始商讨会议:是对天堂又一次发动危险的战争?还是去搜寻天堂中另一个新创世界预言的真谛,去寻找与之平等或稍优于他们的另一种生物?撒旦,作为他们的首领,独自承担了探寻人类夫妇的任务且有意夸大他完成任务的天资和能力。恶魔们富有成效的会议预示着他们对上帝成功地实施报复。地狱会议结束后,撒旦的同伙们欢呼着太阳光艳的照耀以迎接无敌首领的归来。
纵观上述诗行,我们能够用概念隐喻:邪恶是黑暗来理解,也就是,用具体的可感知的自然现象“黑暗”概念去理解抽象的不可感知的“邪恶”概念。黑暗意象暗示着恶魔势力和叛逆行为;是堕落的象征;是魔鬼们恶毒和诡计的最佳表述。我们能领悟到弥尔顿将叛徒和地狱描绘得愈阴暗,他就愈加体现出恶魔的苦难。关于黑暗的恰当描述在诗行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卷1中62-77行,撒旦饱受苦难的境况;同卷中670-77行,万魔殿环境的描写和卷2中地狱会议召开前后的天空描写的对照(II,488-91)。综观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黑暗意象用于描写魔鬼们如何计划和实施他们恶毒的诡计,即用已知的具体的“黑暗”概念去理解无知的抽象的“邪恶”概念。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巧妙的用“黑暗”意象谈到自己亲身体验的英国革命和1660年王政复辟。在隐喻的理解过程中,源域的某些特征向目标域映射或转移,成为目标域特征的一部分,目标域因此而获得新的理解。作为17世纪英国最伟大的革命诗人,弥尔顿力挺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共和政府,他一直写政论文章强烈谴责国王查理一世的君主政体。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其后,反对势力日益猖獗,共和党的骄奢腐败和国会形成严重的政治分歧,资产阶级最终向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二世妥协,实施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英国革命以失败告终,因此,封建王朝复辟了。这一时期,英国人民黑暗的生活状况的特征成为复辟王政的一部分,弥尔顿这位革命作家在写诗时,是在针对王政复辟后的政治局势,以撒旦作为其代言人,用撒旦的反抗言辞表达对复辟王朝的愤怒和对残暴统治者的深切痛恨。 下面所摘录的诗节,在夏娃和亚当偷食禁果后,用其对“大地”和“自然”的描写:
大地因而觉得伤心,“自然”从座位上
发出叹息,通过万物表示
灾祸临头,一切都完蛋的悲哀。(IX,782-4)
……
从内部震战,“自然”再度呻吟,
空中乱云飞渡,闷雷沉吟,
为人间原罪的成立痛哭而洒泪雨。(IX,997-1004)
上面诗节中无生命的东西,例如,“大地”和“自然”,具有人类的特征:“大地伤心”、“自然叹息”、“大地震战”、“自然呻吟,痛哭洒泪”,诗人使用了拟人的手法,用人类的特征去理解“大地”和“自然”的一些特征。我们可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表层的隐喻来解释这些特别的语言例子,例如,悲伤是一种疾病;悲伤是一种物质力;悲伤是一种自然力。但这些隐喻不能解释为什么所有的人类特征映射到“大地”和“自然”上指的是些具体的悲伤,例如,“伤心”、“痛苦”、“震战”和“呻吟”等。根据Werth(1994),有一种叫根隐喻或拓展隐喻,例如,悲伤是黑暗,此隐喻为文本表层上出现的小隐喻提供了一些“暗流”。根隐喻:悲伤是黑暗与“大地”和“自然”概念之间的联系是靠借代建立起来的,这里的“大地”和“自然”代表其居民,一般而言,居住地代表了其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即夏娃和亚当)。如果大家认为“黑暗”概念经常充当“悲伤”概念的源域,这个根隐喻:悲伤是黑暗就变得特别有趣,因为悲伤被视为一种疾病,而患有疾病会使人处于一种阴郁情绪,所以,悲伤也可以看作是阴暗的。诗人将所观察到的“大地”、“自然”之物和亲身体察的感受与自己内心世界形成关照,相互映射, 达到了虚实结合的意境, 明暗对比突出。1649年,弥尔顿担任英国革命政权的外文翻译秘书,致力于写政论文章与欧洲大陆上的保王派文人进行笔战,同年,他受国会委托撰写抗辩书为弑君者辩护。1660年王政复辟后,保王派疯狂地实施报复,那些煽动并为弑君辩护的人被纠集起来,斩首或予以绞刑。在新政里,尽管弥尔顿在有权势的朋友帮助下,躲过一劫,但弥尔顿的晚年过得非常凄楚,整日惊恐于来自抵制克伦威尔潮的报复和攻击。弥尔顿用概念隐喻:悲伤是黑暗,不仅增强了史诗的表现力, 而且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结语
认知诗学认为,诗人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借助自身相应的世界经验,进行认知加工而形成的。文学阅读不是消极被动的,读者绝不仅仅是一个与文本世界无关的旁观者,文本阅读是一个动态和在线的过程,需要“隐含作者”、文本和读者的循环互动。读者通过隐喻从诗人的认知层面去解读《失乐园》时,看到了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的思维状态,即认知过程。可以说隐喻为诗歌意象的表达创造了无限可能,而诗人又通过营造隐喻意境给读者一个充分的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蒋勇军:《试论认知诗学研究的演进、现状与前景》,《外国语文》,2009年第2期。
[2]Gavins,J.and G.Steen.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 [C].London:Routledge,2003.
[3] 蓝纯:《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读唐诗宋词》,《外国语文》,2011年第1期。
[4] Lakoff,G &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李艳飞、窦伟莉、王成珍:《〈失乐园〉中隐喻的认知诗学解读》,《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6] Raymond W.Gibbs,JR.The Poetics of Mind:Figurative Thought,Language,and Understanding[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 李莉莉:《认知诗学视域下的视点分析——以〈黑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为例》,《外国语文》,2013年第2期。
[8] 弥尔顿,朱维之译:《失乐园》,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李艳飞,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关键词:约翰·弥尔顿 认知诗学 《失乐园》 黑暗隐喻
引言
约翰·弥尔顿,被誉为是继杰弗雷·乔叟和威廉·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文学中第三位最重要的诗人,他强大的艺术魅力跨越了时间的界限和空间的藩篱,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永恒瑰宝。《失乐园》作为约翰·弥尔顿的代表作,被誉为一座艺术丰碑,而隐喻是成就这座丰碑的关键。隐喻是诗的语言,而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诗歌隐喻是语言精华的再精练。诗人使用的隐喻性的叙事策略为修辞学、语言学和文学研究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 认知诗学
认知诗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起来。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Tsur(1983)用“认知诗学”这一术语最初用于阐释诗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认为诗歌阅读所使用的概念隐喻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系统。这一阶段的认知诗学研究强调对心智活动进行认知分析。第二阶段,将认知诗学研究与认知语言学结合起来,运用认知理论去探讨心智活动在文本上的体现。第三阶段,认知诗学研究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文学文本的阅读是研究的目的,并强调文学阅读的体验性、互动性和文学语境性。总的来说,目前的认知诗学研究是借用认知科学的相关理论解读文学文本,是一种以文本为导向的阅读模式。认知诗学认为,文学不是少数人的阳春白雪,只不过是人类日常生活经验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和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特殊体现方式(Gavins & Steen,2003:1)。文学植根于语言,语言植根于日常生活。因此,对于文学的研究应该植根于对语言的研究,而对语言的研究则应该植根于对人类认知的研究。
二 隐喻认知观及其运用
1 隐喻认知观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隐喻一直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方式,直到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作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后,我们逐渐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随后,隐喻被正式纳入认知科学领域。L&J指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还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我们的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我们用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是以隐喻的形式界定和建构的,隐喻大多体现在语言表达的概念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构成了概念隐喻,这两个域之间具有方向性的互动称为映射。概念隐喻就是将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用源域的属性、特征去理解和构建目标域。通常源域中的概念是较具体的,而目标域中的概念是较抽象的。隐喻作为跨越源域和目标域的表达手段和概念化方式,为诗歌意象的表达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2 《失乐园》中“黑暗”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黑暗是人类的基本经验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们说话或进行隐喻性思维时,黑暗经常充当一种自然现象和感觉现象。因此,黑暗在构建我们的抽象概念,例如,邪恶和悲伤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黑暗”与“光明”相对,指昏暗无光。“光明”与“黑暗”概念的形成最初用来指日出日落,昼夜更替的自然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人们充分利用“黑暗”这一具体概念来理解并扩展出更多的抽象概念,例如,邪恶、悲伤等。在《失乐园》中,弥尔顿使用黑暗意象去描写从天堂被打入地狱的撒旦和恶魔们。黑暗象征着他们邪恶的报复上帝的计划。与“光明”的天堂诗节比较,黑暗的地狱成为了堕落天使撒旦公然接受的典型,代表着邪恶和恶意。
撒旦公开声称:“他的逃避只有地狱一条路(IV,75)”并且傲然宣布:“他宁愿选择地狱作为上帝的敌对王国。”他能把每个地方都变为复仇的、毁灭性的地狱。地狱,弥尔顿所使用的另一种至关重要的场景,用于指代上帝的对立面——叛逆天使们的住所。在天界战争惨败后,上帝把地狱划为恶魔的栖身之地。黑暗的地狱代表着邪恶、憎恶和怨恨。邪恶仿佛成了真空地带,和平、安息和希望绝不在地狱停留(I,65-7)。全能神上帝给了战败的撒旦和他的同伙们无穷的痛苦,让他们忍受着地狱中的苦难景况。地牢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充满诅咒和黑暗的地方,如同一个火炉,烈火四射,但火焰却不发光,周围是灰蒙蒙的一片(I,62-3)。撒旦惨败的痛苦根源于“顽固的傲气和难消的憎恨(I,58)”。地狱是正义之神为那些叛逆之徒准备的,让他们永不见天日。
地狱之王——撒旦,是煽动恶魔们反对上帝的主角。始终以全能神为敌,鼓吹“他的暴怒也罢,威力也罢,绝不能夺去我这份光荣(I,110-1)”,撒旦他们坚信:绝不会在地狱猛火的中心像在天堂那样为上帝干苦活,当奴隶;绝不会去讨好天堂的暴君(I,151-2)。因此堕败的天使们成立了万魔殿——一个为恶魔们提供宿营或商讨会议的地方。“喷着火焰”、“涡卷的烟尘”、“发出荧光”、“硫磺焚化”这些对魔鬼宫殿场景的描写,迎合了天使们的嗜好,揭示出他们性格中丑陋阴暗的一面。
在新建的万魔殿里,撒旦和叛逆天使们开始商讨会议:是对天堂又一次发动危险的战争?还是去搜寻天堂中另一个新创世界预言的真谛,去寻找与之平等或稍优于他们的另一种生物?撒旦,作为他们的首领,独自承担了探寻人类夫妇的任务且有意夸大他完成任务的天资和能力。恶魔们富有成效的会议预示着他们对上帝成功地实施报复。地狱会议结束后,撒旦的同伙们欢呼着太阳光艳的照耀以迎接无敌首领的归来。
纵观上述诗行,我们能够用概念隐喻:邪恶是黑暗来理解,也就是,用具体的可感知的自然现象“黑暗”概念去理解抽象的不可感知的“邪恶”概念。黑暗意象暗示着恶魔势力和叛逆行为;是堕落的象征;是魔鬼们恶毒和诡计的最佳表述。我们能领悟到弥尔顿将叛徒和地狱描绘得愈阴暗,他就愈加体现出恶魔的苦难。关于黑暗的恰当描述在诗行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卷1中62-77行,撒旦饱受苦难的境况;同卷中670-77行,万魔殿环境的描写和卷2中地狱会议召开前后的天空描写的对照(II,488-91)。综观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黑暗意象用于描写魔鬼们如何计划和实施他们恶毒的诡计,即用已知的具体的“黑暗”概念去理解无知的抽象的“邪恶”概念。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巧妙的用“黑暗”意象谈到自己亲身体验的英国革命和1660年王政复辟。在隐喻的理解过程中,源域的某些特征向目标域映射或转移,成为目标域特征的一部分,目标域因此而获得新的理解。作为17世纪英国最伟大的革命诗人,弥尔顿力挺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共和政府,他一直写政论文章强烈谴责国王查理一世的君主政体。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其后,反对势力日益猖獗,共和党的骄奢腐败和国会形成严重的政治分歧,资产阶级最终向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二世妥协,实施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英国革命以失败告终,因此,封建王朝复辟了。这一时期,英国人民黑暗的生活状况的特征成为复辟王政的一部分,弥尔顿这位革命作家在写诗时,是在针对王政复辟后的政治局势,以撒旦作为其代言人,用撒旦的反抗言辞表达对复辟王朝的愤怒和对残暴统治者的深切痛恨。 下面所摘录的诗节,在夏娃和亚当偷食禁果后,用其对“大地”和“自然”的描写:
大地因而觉得伤心,“自然”从座位上
发出叹息,通过万物表示
灾祸临头,一切都完蛋的悲哀。(IX,782-4)
……
从内部震战,“自然”再度呻吟,
空中乱云飞渡,闷雷沉吟,
为人间原罪的成立痛哭而洒泪雨。(IX,997-1004)
上面诗节中无生命的东西,例如,“大地”和“自然”,具有人类的特征:“大地伤心”、“自然叹息”、“大地震战”、“自然呻吟,痛哭洒泪”,诗人使用了拟人的手法,用人类的特征去理解“大地”和“自然”的一些特征。我们可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表层的隐喻来解释这些特别的语言例子,例如,悲伤是一种疾病;悲伤是一种物质力;悲伤是一种自然力。但这些隐喻不能解释为什么所有的人类特征映射到“大地”和“自然”上指的是些具体的悲伤,例如,“伤心”、“痛苦”、“震战”和“呻吟”等。根据Werth(1994),有一种叫根隐喻或拓展隐喻,例如,悲伤是黑暗,此隐喻为文本表层上出现的小隐喻提供了一些“暗流”。根隐喻:悲伤是黑暗与“大地”和“自然”概念之间的联系是靠借代建立起来的,这里的“大地”和“自然”代表其居民,一般而言,居住地代表了其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即夏娃和亚当)。如果大家认为“黑暗”概念经常充当“悲伤”概念的源域,这个根隐喻:悲伤是黑暗就变得特别有趣,因为悲伤被视为一种疾病,而患有疾病会使人处于一种阴郁情绪,所以,悲伤也可以看作是阴暗的。诗人将所观察到的“大地”、“自然”之物和亲身体察的感受与自己内心世界形成关照,相互映射, 达到了虚实结合的意境, 明暗对比突出。1649年,弥尔顿担任英国革命政权的外文翻译秘书,致力于写政论文章与欧洲大陆上的保王派文人进行笔战,同年,他受国会委托撰写抗辩书为弑君者辩护。1660年王政复辟后,保王派疯狂地实施报复,那些煽动并为弑君辩护的人被纠集起来,斩首或予以绞刑。在新政里,尽管弥尔顿在有权势的朋友帮助下,躲过一劫,但弥尔顿的晚年过得非常凄楚,整日惊恐于来自抵制克伦威尔潮的报复和攻击。弥尔顿用概念隐喻:悲伤是黑暗,不仅增强了史诗的表现力, 而且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结语
认知诗学认为,诗人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借助自身相应的世界经验,进行认知加工而形成的。文学阅读不是消极被动的,读者绝不仅仅是一个与文本世界无关的旁观者,文本阅读是一个动态和在线的过程,需要“隐含作者”、文本和读者的循环互动。读者通过隐喻从诗人的认知层面去解读《失乐园》时,看到了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的思维状态,即认知过程。可以说隐喻为诗歌意象的表达创造了无限可能,而诗人又通过营造隐喻意境给读者一个充分的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蒋勇军:《试论认知诗学研究的演进、现状与前景》,《外国语文》,2009年第2期。
[2]Gavins,J.and G.Steen.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 [C].London:Routledge,2003.
[3] 蓝纯:《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读唐诗宋词》,《外国语文》,2011年第1期。
[4] Lakoff,G &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李艳飞、窦伟莉、王成珍:《〈失乐园〉中隐喻的认知诗学解读》,《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6] Raymond W.Gibbs,JR.The Poetics of Mind:Figurative Thought,Language,and Understanding[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 李莉莉:《认知诗学视域下的视点分析——以〈黑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为例》,《外国语文》,2013年第2期。
[8] 弥尔顿,朱维之译:《失乐园》,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李艳飞,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