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深入课程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课程改革 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065-02
  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当前所面临的教学改革的重点,其改革成效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对课程改革进行积极探索实践,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大刀阔斧地开展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学能力有很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课程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障碍,影响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改革的实效性有待提高。本文分析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并对深入课程改革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地进一步更有效实施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中的关键问题
  (一)明确课程改革目标。《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落实到具体的课程目标,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岗位需要作为课程架构的底线。但是,如果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仅定位在就业导向,以专业知识与技能“够用”和“实用”,能上岗、能就业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就会弱化对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忽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换岗能力的培养,显然不能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及自我提升能力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定位应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向学生传授具有通用性、可迁移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高度专门化、狭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观应从原先单一的技能型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把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各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确定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课程模式。课程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基础上,编制课程计划的方式及确定课程的结构体系的范式。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对课程模式进行大量积极的改革探索。目前,我国高职课程模式通过借鉴发达国家高职课程模式,结合我国高职职业教育实际,探索出适合中国高职的课程模式。例如,“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行动导向课程模式等。但传统的“三段式”和学科课程模式课程注重的是学科的系统化和知识的完整性,这些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言是不够的。职业教育应转变思维方式,根据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的机会。目前高职院校主要实施的是姜大源提出的行动导向课程模式。行动导向课程借鉴了德国行动导向的思想,突出实践导向,能力核心,高职教育课程目标应具有“定向性”,内容具有“应用性”,实施与评价具有“整体性”。行动导向课程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行动导向课程模式并不是课程的唯一模式。课程模式的选取应该结合专业的特点,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以行动导向课程模式为主,此外,还可以是多种形式结合。
  (三)加强建设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应重视“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案及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双师型”教学团队则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建设一支能规划改革方案、开发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教学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学团队,是专业课程改革的第一要务。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校企合作、专兼结合、‘双师型’结构合理”,核心是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良好的师资队伍是课程改革实现的保证。目前,“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直接脱胎于学科本位的培养,缺少行业经验,对职业能力应当具备的知识、素养难以把握,在课程知识选择与编排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打造迫在眉睫。
  (四)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教学设施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依托,进行课改特别是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意味着教学要大量依靠实训、实习,必然需要购买更多的教学设备,教学设备不增加很难实现课程改革的效果。怎样在经费紧张、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积极进行实验实训室的建设,提高实训室的使用率?教学改革在成本投入的度上如何把控?教学改革中教学设施的适度建设应引起关注和重视。
  (五)完善课程改革保障机制。课程改革的动力需要进一步激发。课程改革除需要在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的理念指导下开展外,课程改革的成功还取决于教师课程改革的动力。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课程结构建立、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的工作,甚至有些课程体系需要重构,教学之外的改革工作量很大,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教师的传统的工作模式,部分教师存在观望、抱怨的情绪。因此,完善教学管理上的机制,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动力,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迫在眉睫。
  二、深入课程改革的建议
  课程改革除需要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目标明确、师资队伍强大、教学设施等能满足要求外,还需要高职院校在教学组织管理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还要与科研协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以使课程改革深入并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加强学习,明确目标。课程改革在教学改革中牵涉教学的方方面面。深入改革必须对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改革。课程改革不是对课程简单的修修补补,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与参与及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应通过深入学习,使教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目标,统一思想,为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当前,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化发展,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模式、教学方法等成为专家学者进行研究的前沿。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在课程开发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成果在教学实践中还未真正得到深入地推广运用,这导致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难以深入进行。课程改革可以先在重点专业的建设试点,并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学习示范校先进的经验,聘请有关专家到学校指导,有步骤地推进。
  (三)加强课程改革工作与科研的结合,确保课程改革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要减少改革带来的弯路,应大力开展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应整合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科研资源,通过科研,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及课改方案。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课程开发指导手册及标准,建立课程改革的规范,确保课程改革的效果。
  (四)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课程改革必须以教师为主体。从课程改革实践来看,改革的困难,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师主体地位的缺失。要提高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就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例如,解决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及绩效问题,职称、学历提升问题,帮助教师及时将课程研究与开发的成果提炼、转换和实现,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总之,课程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推进与实现受到高职院校设施设备、师资的专业水平、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如果课程改革脱离高职院校的实际,没有教学制度,缺乏有效的管理保障,则改革就会落在理念上,停留在文件中,不具有实施的意义。同时,课程改革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要有积极的热情,又要有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雷正光.高职课程及其体系和目标研究[J].职教论坛,2005(6)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
  [3]陈旭辉.浅议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4]蒋乃平.职教课程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再论之十六[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责编 苏 洋)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2006年2月~2008年9月乳腺门诊就诊的经过临床检查、红外线扫描、彩色B超及必要的x线铝钯摄片检查均诊断为乳腺增生的500例女性病人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年龄19~58
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 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管理活动,渗 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是 企业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子系 统。因此,深化企业财务改革,提高 财务管理水平,
目的:探讨奎硫平对酒精依赖患者稽延性戒断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男性酒精依赖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进行1周
请示汇报是领导活动中的经常性工作。如何请示汇报,是每个领导者都要认真探讨研究的问题。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请示汇报的“八不要”。
<正> 注音扫盲是加快扫盲速度、巩固扫盲成果和提高广大劳动人民文化水平的有效办法。我省从去年9月起,在荣县、自貢、瀘州、隆昌、富順等县、市,进行扫盲的試点工作,获得显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长企业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执行期限的通知》(财税[2006]41号)中规定,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
<正> 运用声音,表情达意朗读,就是把文学作品读出来,使文字变成语音。这就需要用合适的语言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仅仅照本宣读是不够的,还要符合“表情朗读”的要求。在“深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率提高,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社会严重的疾病负担。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可治疗的,使用已获美国FDA批准的痴呆症治疗药物治疗
<正> 看到很多从事科学工作的同志,热烈讨论关于科学符号中拉丁字母的读法问题,我们基本上同意各位主张用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来读科学符号的同志们所发表的意见,并认为这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