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多元化的生活实践课程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x10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教育中,生活化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小学科学教学改革中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他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本文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为核心,从兴趣培养、引导思考、提升理解、实践应用四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与研究,同时结合多个教材实例,为小学科学开展生活化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对小学生的启蒙教育以及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使懵懂的学生形成对科学、对自然的初步了解与认识,从而与自然和谐相处。将小学科学教育与生活实践相融合,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智育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更快更易地获取科学知识。因此,小学科学老师应当开展多元化的生活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与热情,降低学习与掌握科学知识的难度,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学得会。
  一、以生活化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只有在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他们才会选择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效果也随之提升,否则即便被动学习,最终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对于枯燥复杂的小学科学教学来说,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更非易事。生活化教学方法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好奇心理与探索欲望,将复杂陌生的科学知识转换为现实中熟悉常见的生活现象,使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更为具体与形象,也更易理解与掌握,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与欲望。在开展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活动时,合理利用学生的兴趣,从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中提炼出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化的现象转换,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抽象的科学原理。如,在讲解五年级下册“环境与我们”单元中的第六节课《让资源再生》时,学生对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认知较模糊,对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也比较陌生,因此老师在对该课进行讲解时,应当从生活中挖掘可利用的现象或案例。如,课本中涉及的纸就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物质,学生对纸的了解相对更为深入,因此老师可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内容,结合再生纸的案例给大家讲解造纸过程中涉及的科学知识,以及我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与运用,使学生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造纸术等概念有更深入、具体的理解与掌握。纸这种具体、熟悉的事物能拉近学生与科学课堂的距离,且简单的上手操作过程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大大地调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因此,小学老师在开展科学教学工作时,应时刻保持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找寻生活中能与教学过程有效结合的真实现象,尤其是要挖掘能引起学生兴趣与热情的生活素材,使学生对复杂陌生的科学知识形成熟悉感与亲切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知识的学习之中。
  二、以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科学源于生活,小学科学教育尤其应注重对生活常见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寻求科学问题的答案。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此阶段老师应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深奥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可采取生活化教学的方法,通过设置生活化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问题驱动教学法即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抛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学习经验的教学方法。将问题驱动教学法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利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探讨,一方面避免了枯燥复杂的理论知识削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况,另一方面降低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难度,使学生通过对生活问题的思考,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如,在讲解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六节课《食物链与食物网》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观察生活中绿豆苗的作业,包括观察绿豆苗的生长状况、周围的动物等。在正式授课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观察绿豆苗的成果与体会,同时讨论绿豆苗周遭动物与绿豆苗生长状况的因果关系,以及其中存在的食物链与食物网,也可让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一种生物,并通过手拉手的方式形成圆环来表示食物链,并从链条中随机减掉一种生物,向学生抛出“食物链会发生什么变化?每个学生扮演的生物是否会受到影响?”的问题,通过问题来驱动学生思考各种生物的关联性,从而将食物链有机结合,最终形成食物网。以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针对具象化问题进行思考,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与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驱动教学法有效地扭转了单向性传授与接收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建立正确有效的思维方式及学习习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以生活化情境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得到发展。传统课堂只是一股脑儿将科学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虽然通过死记硬背成功应付了考试,但对知识的理解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盡管近年来有不少老师尝试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但由于创设的情境脱离了学生生活,因此对教学的促进效果非常有限。鉴于此,老师首先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学习新知识带来帮助。依托具体的教学情境,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协作搜集资料、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并验证,最终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消化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如,在《定滑轮与动滑轮》一课教学中,很多同学没有使用过滑轮,如果开门见山地教学,学生往往很难理解滑轮蕴含的科学原理。因此,笔者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升旗的动画短片,并要求学生观察滑轮在升旗装置中起到的作用。很快有学生发现,升旗手以向下的力拉动绳子,但国旗却一路向上。此时,笔者再引出定滑轮相关知识,学生结合教学情境基本了解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的特点。同样,笔者又先后列举了几个动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来思考动滑轮的特点。在教学情境的辅助下,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轻松被突破了,学生对两种滑轮蕴含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总之,情境教学法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对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帮助。而将生活化教育理念与情境教学法有机结合,更加凸显出“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小学科学老师应积极创设生活化情境,以这种深入浅出的方式给学生讲授知识,简化他们理解知识的过程。   四、以生活化实践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小学科学教学普遍存在注重理论知识积累、忽视实践应用的问题。学生虽然在考试中屡获佳绩,但却并不具备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无疑违背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必须鼓励学生开展生活化实践,通过实践将知识内化迁移为能力、素养,真正给他们今后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设计生活化实践活动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首先,实践活动应与教学内容高度契合,即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能够巩固、夯实当堂所学知识,只有这样实践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实践活动要遵循难易适度的原则,一方面要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确保学生有所收获,但又不能超出学生现有知识能力太多,以免令实践活动形同虚设;最后,科学实践活动应常态化,不能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长期的训练下让学生养成运用所学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
  如,在学习《分类和回收利用》这节课时,光是各式各样的垃圾就足以令学生头晕眼花了,分类标准和回收方法更会让他们一头雾水。在学习完这节课知识后,学生仍然不具备分类和回收垃圾的能力,时间一长甚至连所学知识都会遗忘殆尽。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设计了“校园垃圾分类和回收”实践活动,在周五的大扫除后,要求学生结合本章节所学知识,对垃圾进行分类。很快学生将废旧纸张、金属和塑料等可回收垃圾整理到一起,而枯枝落叶、餐厨垃圾等不可回收的直接丢弃,还有破碎的灯管、电池等有害垃圾则放置到专门的垃圾桶,由環卫工人处理。在分类过程中,有的学生主张将玻璃归到有害垃圾一类中,也有学生认为玻璃可再利用,应当属于可回收垃圾。笔者给学生解释,利用生材料制造玻璃需要极高的温度,而旧玻璃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即可融化,因此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通过这次实践,学生对每种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方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了知识的应用能力,这对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老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生活化教学策略与课本内容、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确定与学生思维方式、身心发展相匹配的科学知识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使学生在感受科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本文提出:以生活化现象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生活化问题启发学生,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以生活化情境促进学生理解,实现意义建构;以生活化实践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小学科学教学枯燥乏味的课堂现状,显著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其他文献
在教育中,把面向每一个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出发,分层递进,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去,主动学习知识,增长技能,让各层次的学生都产生主动探求新知的欲望。  一、固本追源,教学必须面向全体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 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这是由教育本身的
期刊
黄河侵淮往往致使淮北地区泽国千里,灾黎百万,是南宋以降延至民国时期黄淮关系的焦点.1933年初,旅津同乡电告皖人,称河南省建设厅有引黄河经皖北入淮河之计划.这一消息的传布,在皖北引起极大恐慌,并引发长达近两年的“导黄入淮”纠纷.其间,无论是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有关机构还是河南省政府,始终坚称相关工程主要系地方灌溉之举,无危害皖北之虑.事实上,导黄入淮是国民政府治理黄河的重要设想,有改良豫东盐碱地以增加国税的诉求,也是河南省政府试图缓解黄灾、发展灌溉等维护地方利益的主要举措.理论上,此次事件中,地处淮河中下游并
韩迎春:小学科学特级教师;湘科版科学教科书编写组成员;山东省名师名校长专委会会员、教师队伍建设专家库人选;滨州市名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小学科学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主编教科版、青岛版、冀人版《课程标准新教案》15本。  2001年,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六个改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
期刊
朱家骅1934年秋在家乡创办鹤和小学.这间小学耗费了朱家骅大量心力,并牵涉诸多人员.鹤和小学为私立,办学经费部分来自朱家骅私产,更多来自劝募、政府拨款、赈济等.朱家骅虽以私人名义筹款,但事实上在用公职身份为之背书.朱家骅创办鹤小之举,公私纠葛伴随始终,也折射了当时国民党人若干行止特征和观念意识.
我的衣柜里有一件被叠得方方正正的小毛衣.这件小毛衣是外婆用红、黑两色的毛线织成的,远看像是炉火,又像是黄昏时的太阳,让人感觉暖暖的.rn每当看着这件小毛衣,我便会想起外婆牵着我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耐心地给我介绍身边的一切的情景.“宝贝,看,这是\'床——单\',那是\'电——视—一机\'……”我就跟着外婆一字—句地学着:“床——单,电——视——机……”
期刊
李余仙:小学科学特级教师,荣获全国创新型优秀教师称号;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荣获广东省十大最具影响力科技教师、十大科学传播达人、十佳科技辅导员称号;广东科创与STEM教育实验教师;广东教师资格证考官;广东教育学会科技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先后主编或参编了6册省级教材。  在我国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时俱进的STEM教育在我国遍地开花。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
期刊
正常情况下城市很安全rn《决策》:从城市治理来看,如何看待不同类型灾害的发生?rn吕德文:简单说来,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城市灾害,具有典型的风险社会特征.其核心特征有二:一是灾害的发生,虽源自于自然危害,却是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比如,疫情的扩散,和人们紧密的社会交往有关;城市内涝,则和城市交通设计等有关.
期刊
每当我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就感觉自己像在母亲的怀抱里一样温暖,心中感到无比激动.rn这也让我想起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1984年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上拼搏夺冠的故事.那时候人们的生活不像现在这么富裕,整个弄堂里的人围着一台黑白电视观看赛事转播.女排队员每一次得分,观众都欢呼雀跃.此情此景,让我深深体会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如今30多年过去了,人们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变得更加强烈,为国家的富强感到更加自豪.
期刊
“啊!儿子,快来看!”正躺在温暖被窝里的我,听到妈妈的喊声,忙一个鲤鱼打挺跳下床,飞奔到了客厅。  “妈妈,怎么啦?”“你快来看手机,外婆家的邻居罗丽川姨妈去都安瑶族自治县支援抗疫了,我得给她打个电话问问情况。”此时,妈妈的手机里正在播放采访姨妈的视频……  “上抗疫前线一直是我的愿望。”这是多么质朴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姨妈高尚的医者之心。这让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去年在外婆家过暑假时发生的事。当时我因为
期刊
京沪深汇聚了国内头部创投机构和创业公司,注册备案的私募股权、刨投基金管理人占全国近半,资金管理规模占全国近6成,孵化了国内近半的独角兽公司;长三角是当下创投机构重仓区域,此次有10座城市上榜,数量远超珠三角和京津冀两大城市群;中西部创投新势力加速崛起,资金和资源逐步向成都、武汉、长沙等中西部核心城市倾斜,获投资金规模逐年增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