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祥福“辛以润之”论治膜性肾病经验

来源 :浙江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454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祥福主任中医师长期从事肾病治疗工作,在治疗膜性肾病(IMN)方面有独到体会.现将运用辛润法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浅述如下.rn1“辛以润之”理论基础rn“辛以润之”语出《素问·脏气法时论》,如云:“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曰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提出“燥”是秋冬时节,寒气当令,阳气收敛于内,气化失司,水津不布的病理表现.对于燥的观点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认为“肾燥”是指肾阴虚相火偏旺,主张以黄柏、知母润之,如《六腑五脏用药气味补泻》“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另一种认为“燥”是指肾阳虚燥证,主张以肉桂、细辛等润之[1].高祥福认为燥当属肾的阳气不足所致之肾阴凝结,真阴不得气化,使得津液无以输布.《类经》曰:“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盖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唯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之燥.”“辛以润之”是一句使动语句,即“使之润”.用辛味的药物治疗或调理,使腠理开发,津液正常输布,从而间接达到滋润的目的[2],即“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其他文献
1933年承淡安于无锡创办《针灸杂志》,这是民国时期最早公开刊行的针灸学专门期刊.该期刊以研究针灸学术、阐扬针灸价值、解除民众疾苦为宗旨,为近代针灸科学化贡献了坚实的力量.该刊设有论文、专载、杂著等众多栏目,刊载大量针灸学者的研究论著、秘笈秘法、验案等,是民国时期古代针灸向现代针灸转型的摸索与真实写照,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占甲状腺癌的1%~2%,其死亡病例占甲状腺癌致死病例的大多数.目前,主要采用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本文根据最新的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指南和近年相关文献,阐述ATC的综合治疗方式以提高ATC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笔者对70例骨折术后患者实施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康复疗效,现报道如下.rn1 一般资料rn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3月期间,来我院骨伤科接受治疗并处于恢复期的14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22~63岁,平均42.53±0.45岁.对照组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24~67岁,平均43.57 ± 0.35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P>0.05).
国医大师葛琳仪辛勤耕耘于杏林六十载,临证倡三位合一,衷正本清源,主用药简练,力求量少轻灵、法捷效速.治肺系病,善用清法,倡衷中参西、分期论治;治脾胃病,立论和法,重视气机斡旋;治老年病,主补虚泻实;治疑难杂病,主正本清源;治未病,重视体质辨识,以“适龄以养”“适体以调”为原则.积淀诸多验方医案,文章将葛老临证常用之验方清肺止咳方、降逆平喘方、理气和胃方作一简单介绍.
金子久是清末民初著名中医理论家、临床家.章通过研究《金子久医案》并结合第四代传承弟子沈之嶒、吴渭人两位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的数十年处方集,总结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结合体质改变,重视三因治宜;中西互参,为中医所用;善用不同中药剂型,扩大膏方防治作用;用药精简轻灵,细察辨证,究其病根;合理配伍各种药对,强化药物协同增效;调节气机升降,从肝论治,兼顾脾肾;重视临床医患沟通,增强中医养生宣教.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笔者在临床中运用自拟中药方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6例,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rn1 一般资料rn72例患者均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门急诊及住院临床治疗后诊断为急性或非常严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伴随症状、生命体征、疾病史以及在内窥镜下观察后进行诊断即可确诊.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内科学》[1]血证中吐血、便血之脾胃虚寒的证候.两组均大便潜血阳性,并排除肝硬化等原因所致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及胃肿瘤出血的病例.全部
溃疡性结肠炎是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笔者采用补肾泻浊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该病患者28例,获效理想,报道如下.rn1 临床资料rn选取2019年8月~2021年4月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6例为观察对象,符合纳入标准:年龄18~65岁;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草案)》[1]诊断标准;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肠道恶性肿瘤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有家族遗传史或严重并发症者;有精神病史或认知功能障碍者;中途退出或拒绝配合者;临床资料不全者.根据抽签法将其
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胃与食管,病因与脏腑气机升降密切相关,临床主要病机为脾胃升降失调,肝肺不调,心肾不交等,且阳虚、土湿、水寒也是其重要发病因素.故在临床上以调节脏腑气机、和阴阳为主要原则,升脾降胃、升肝肃肺、交通心肾为主要方法,结合温阳化气,温通行气,进而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方法和手段.
目的:分析通络生发方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脂溢性脱发效果及对临床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9月我院80例门诊确诊的脂溢性脱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非那雄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络生发方,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症状、脱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5.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脱发、低热盗汗、口干咽痛、腰膝酸软、心悸及肌肉酸痛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舌诊作为中医望诊的组成部分,对临证辨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剥苔是临床常见舌象,表现为舌面本有舌苔,疾病过程中舌苔全部或部分脱落,脱落处光滑无苔[1] ,主要包括花剥苔、类剥苔、地图舌、镜面舌等.纵观古今医家对剥苔的认识,《伤寒论》提及“舌上胎”,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对“无苔”有了记载.明清时期,《察舌辨症新法》对各种剥苔特征进行了描述,《辨舌指南》阐释了剥苔的病因病机,标志着剥苔理论日趋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