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儿童学习一篇课文,从开始到结束,思维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本文作者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注意掌握这个过程,并引导学生经历这个过程。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思维训练 认识能力
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时,必须以发展学生的认识为特点,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语言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呢?
一、把认识事物、体会思想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认识事物、体会思想感情三者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语言文字掌握得好,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就深刻,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就更真切,并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教育。在引导学生体会思想感情时,注意一定要以文章的词和句为依据,并把词和句放到语言境中去加以体会。
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从头读到尾,脑子里就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学生有了一个整体印象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理解,这就是从整体到部分;一部分一部分理解后,再回到整体上来理解。后一个整体理解比起前一个整体理解,认识提高了、加深了,因为它经历了概括提高的过程,获得的认识也就更完整、更深刻。
教给学生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学习步骤,不仅能使学生掌握逐步深入的学习方法,而且能使学生初步懂得:认识事物既要看整体,又要看部分,还要看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样就能逐步为提高认识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我在教《雷雨》一课时,先引导学生抓住雷雨的主要景色,從整体上观察图画。有了总的印象后,再指导学生对照,一部分一部分地仔细观察,逐段学习,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每学完一部分,帮助学生概括一下,使学生的认识上升一步,同时又与下一部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最后从整体上来一个回合,使学生从雷雨的出现、发展、变化进程中概括出雷雨的特点,初步了解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这就是一个认识上的飞跃。
二、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课堂教学中设计提问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是把作者、教师、学生三条思路揉合在一起,像一把钥匙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觉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怎样设计课堂提问呢?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基本功训练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好几个主要问题,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自己设计的问题结合进来,统筹安排在课堂提问之中,一步步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的思维推向前进,促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地理解课文,提高认识水平。教师的提问要抓住重点,尽量做到少而精,要有启发性,问题的语言要浅显、明白、儿童化。比如《种鱼》这一课,是由三幅图组成的看图学文。通过小猫种鱼这一有趣的故事,学生能懂得小猫为什么收不到鱼的道理。
首先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农民把玉米种在哪儿?(2)到了秋天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收了很多玉米?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把玉米种到地里,到了秋天是会有收获的。然后设计了三个问题:(1)农民把花生种在哪儿?(2)玉米和花生为什么在种在地里?(3)到了秋天怎样?通过上述问题,把玉米和花生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玉米和花生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植物,把它们种在地里,是会有收获的。接着设计了三个问题:(1)小猫看见农民种玉米、花生心里怎么想?又是怎么做了?(2)小猫能收复到很多鱼吗?为什么?(3)小猫怎样才能收到很多鱼呢?通过这几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事物的规律:玉米、花生和鱼的生长条件是不一样的,玉米、花生是植物,要种在地里;鱼是在水里的动物,是不能种在地里的。最后问:“小猫怎样做,才能收到很多鱼呢?这一问,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与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认识能力
向前发展。
三、注意提高儿童的认识水平
儿童学习一篇课文,从开始到结束,思维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我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注意掌握这个过程,并引导学生经历这个过程。
以《一粒种子》为例,我着重抓了三点:(1)抓事物之间的联系;种子发芽跟温度、水分、土质的联系;春天与万物生长的联系。(2)抓事物的发展变化;种子发芽出土经历了四个阶段,有意识引导学生注意这四个阶段的变化。(3)抓词汇、句、段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抓住重点段落,从词、句到段落之间的联系,从中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和经过。
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挺一挺”。每次挺一挺都说明种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成长,反映了种子发芽的主要变化过程。我就抓住这四个“挺一挺”,启发学生思考:什么叫“挺一挺”?种子为什么要“挺一挺”?种子每次挺一挺,自己有什么变化?大地上又有什么变化?从中提示了种子发芽的过程,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以及跟季节气候的关系。当学生对种子发芽的经过有了具体印象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对现象加以综合概括,抽象提高,让学生说说:种子是怎样发芽的?种子发芽需要哪些外部条件?学生经过思考、消化,懂得了气候温暖,水分充足,泥土松软是促使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具体的感性认识,又上升到抽象的理性概括,他们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初步了解一点植物常识,而且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认识能力。
《大海的歌》这篇课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文字,描绘海港繁荣的景象和大海美丽的景色,歌颂欣欣向荣的祖国,歌颂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教学这一课时,我采取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看图读文,跟随作者步入画境,同时抓住描述海港景色的关键词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心情跟随作者的感情在激荡,耳边仿佛鸣奏着大海澎湃的涛声,听到了大海在欢快地歌唱;大海在欢呼在跳跃,在歌唱,歌唱伟大的祖国像初升的太阳蒸蒸日上,繁荣昌盛。这是一曲赞美伟大祖国的颂歌,是一曲振兴中华,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凯歌。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层层推进,步步加深,师生都沉浸在爱国主义情感的海洋之中。
综合以上的观点,教师利用这些方法对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发展学生的个人素质,是教师神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思维训练 认识能力
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时,必须以发展学生的认识为特点,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语言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呢?
一、把认识事物、体会思想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认识事物、体会思想感情三者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语言文字掌握得好,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就深刻,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就更真切,并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教育。在引导学生体会思想感情时,注意一定要以文章的词和句为依据,并把词和句放到语言境中去加以体会。
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从头读到尾,脑子里就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学生有了一个整体印象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理解,这就是从整体到部分;一部分一部分理解后,再回到整体上来理解。后一个整体理解比起前一个整体理解,认识提高了、加深了,因为它经历了概括提高的过程,获得的认识也就更完整、更深刻。
教给学生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学习步骤,不仅能使学生掌握逐步深入的学习方法,而且能使学生初步懂得:认识事物既要看整体,又要看部分,还要看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样就能逐步为提高认识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我在教《雷雨》一课时,先引导学生抓住雷雨的主要景色,從整体上观察图画。有了总的印象后,再指导学生对照,一部分一部分地仔细观察,逐段学习,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每学完一部分,帮助学生概括一下,使学生的认识上升一步,同时又与下一部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最后从整体上来一个回合,使学生从雷雨的出现、发展、变化进程中概括出雷雨的特点,初步了解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这就是一个认识上的飞跃。
二、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课堂教学中设计提问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是把作者、教师、学生三条思路揉合在一起,像一把钥匙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觉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怎样设计课堂提问呢?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基本功训练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好几个主要问题,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自己设计的问题结合进来,统筹安排在课堂提问之中,一步步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的思维推向前进,促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地理解课文,提高认识水平。教师的提问要抓住重点,尽量做到少而精,要有启发性,问题的语言要浅显、明白、儿童化。比如《种鱼》这一课,是由三幅图组成的看图学文。通过小猫种鱼这一有趣的故事,学生能懂得小猫为什么收不到鱼的道理。
首先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农民把玉米种在哪儿?(2)到了秋天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收了很多玉米?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把玉米种到地里,到了秋天是会有收获的。然后设计了三个问题:(1)农民把花生种在哪儿?(2)玉米和花生为什么在种在地里?(3)到了秋天怎样?通过上述问题,把玉米和花生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玉米和花生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植物,把它们种在地里,是会有收获的。接着设计了三个问题:(1)小猫看见农民种玉米、花生心里怎么想?又是怎么做了?(2)小猫能收复到很多鱼吗?为什么?(3)小猫怎样才能收到很多鱼呢?通过这几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事物的规律:玉米、花生和鱼的生长条件是不一样的,玉米、花生是植物,要种在地里;鱼是在水里的动物,是不能种在地里的。最后问:“小猫怎样做,才能收到很多鱼呢?这一问,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与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认识能力
向前发展。
三、注意提高儿童的认识水平
儿童学习一篇课文,从开始到结束,思维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我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注意掌握这个过程,并引导学生经历这个过程。
以《一粒种子》为例,我着重抓了三点:(1)抓事物之间的联系;种子发芽跟温度、水分、土质的联系;春天与万物生长的联系。(2)抓事物的发展变化;种子发芽出土经历了四个阶段,有意识引导学生注意这四个阶段的变化。(3)抓词汇、句、段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抓住重点段落,从词、句到段落之间的联系,从中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和经过。
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挺一挺”。每次挺一挺都说明种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成长,反映了种子发芽的主要变化过程。我就抓住这四个“挺一挺”,启发学生思考:什么叫“挺一挺”?种子为什么要“挺一挺”?种子每次挺一挺,自己有什么变化?大地上又有什么变化?从中提示了种子发芽的过程,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以及跟季节气候的关系。当学生对种子发芽的经过有了具体印象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对现象加以综合概括,抽象提高,让学生说说:种子是怎样发芽的?种子发芽需要哪些外部条件?学生经过思考、消化,懂得了气候温暖,水分充足,泥土松软是促使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具体的感性认识,又上升到抽象的理性概括,他们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初步了解一点植物常识,而且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认识能力。
《大海的歌》这篇课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文字,描绘海港繁荣的景象和大海美丽的景色,歌颂欣欣向荣的祖国,歌颂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教学这一课时,我采取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看图读文,跟随作者步入画境,同时抓住描述海港景色的关键词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心情跟随作者的感情在激荡,耳边仿佛鸣奏着大海澎湃的涛声,听到了大海在欢快地歌唱;大海在欢呼在跳跃,在歌唱,歌唱伟大的祖国像初升的太阳蒸蒸日上,繁荣昌盛。这是一曲赞美伟大祖国的颂歌,是一曲振兴中华,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凯歌。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层层推进,步步加深,师生都沉浸在爱国主义情感的海洋之中。
综合以上的观点,教师利用这些方法对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发展学生的个人素质,是教师神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