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高中研究性学习模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e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的信息化、设备的数字化以及通信网络的网络化是当今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对于信息化社会来说,要将信息的获得、存储和利用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掌握。在教育中,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不断实现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因而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上。
  【关键词】信息技术 研究性学习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50-01
  一、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概述
  在我国,素质教育被逐步的推行和落实,很多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开始对传统的“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力求将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育部曾经给出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确切的概念:研究性学习即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选择和确定关于自然、社会或者生活的专题进行集体的研究和探讨,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主动获取和应用,最终能够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在我国目前正在发展或者形成的教育理论来看,对于这一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
  (1)是一种学习方式。从广义来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模仿科学研究的程序、方法与形式。从本质上来看,所谓的科学研究是人类探究未知世界,在进行探究性活动的过程中,人们会运用一些方法诸如逻辑、实证、想象、假设等,从而对世界进行不断深入的探究与认识,最终获得真理。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学习者会对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模仿,对问题提出并尝试解决。举例来说,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如社会调查、实验操作、模拟体验、方案设计、课题研究以及专题讨论等,对于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现象与问题进行探究。[1]
  (2)是一门独立课程。为了对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使得普通高中的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我国教育部曾在2000年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国普通高中的基础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与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与体验,从而实现直接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不断培养和提高当今高中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这类综合实践课通常包括四部分内容: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基础学科的教学之外,研究性学习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3)无论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独立课程,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积极的、探究的,而作为一门课程,它是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为基础的,同时作为一门课程载体能够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得到更好的、更全面的实施。[2]
  二、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一词作为专业词汇使用频率非常高。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政治等诸多领域,信息技术都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信息技术”一词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被众人知晓。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进行整合,从实质上来看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课程理论和实践进行研制,也就是有机的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结构、资源和实施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个高中课程的改革能够更加趋于优化。
  而所谓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也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或者生活经历中选择感兴趣的、有研究意义的专题,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和解决。[3]
  1.指导学生确定选题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选题的确定是第一步。主讲教师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运用,将学生组织进行进行集中的讨论,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洞察学生的兴趣点;启发学生将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与本课程相结合,紧跟学科前沿。
  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选题进行集中,教师首先完成初步的筛选工作,排除一些太大或太小、太抽象或者笼统以及可行性较低的选题,保留科学性、价值性、可行性、目的性和创新性等都较高的题目提供给学生进行选择。学生在这些经过筛选的题目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更进一步的汇总与归类,将相近的选题进行合并,从而得出选中频率较高的选题。
  2.协助学生形成学习小组
  从一般原则上来讲,选择相同研究题目的学生自然形成一个研究小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有权利进行自由的结合。师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商与沟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完成,从而确立最终的合作学习小组。
  3.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要进行必要的文献检索与查阅,它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自己选题的研究情况有初步的了解,对相关的事实与思想有初步的把握,还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断拓展学生的信息量,获得更大的启发。[4]
  研究性学习小组以自己的选题为中心,按照事先做好的计划安排,对研究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实施,最终得到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成果。
  4.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
  对研究成果进行展示的过程事实上是成员对自我进行发现、对他人进行欣赏的过程,在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方式对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诸如可以指导启发学生利用软件制作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出来,以此为基础进行成果展示的演讲,实现研究成员内部的相互交流和促进。多媒体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给人多种感官上的刺激,有利于更好的保持获得的信息。[5]
  三、小结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注重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作用,尊重学生作为学生主体的地位,使得学习探究的过程能够更加的生动有趣,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对信息进行及时的获取、分析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创造性研究成果。我们要明确的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合理选题是前提条件,教师的有序组织是保障,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是关键,评价的丰富性与多角度性是动力,而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学习者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EB/O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国使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的通知教基[2009]3号
  [3]曲维枝.信息产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张正德.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靖继鹏.应用信息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随着教学的发展和进步,我国教育已初步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制和教学理念,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得到加强和完善。构建评价机制,进行课堂评价与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The research is presented as a validated memory and defended before a jury of professors.It is in this perspective that we reflect on the study on customer loya
随着我国零售业的全面开放,市场格局变得更加日益国际化,我国零售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竞争日趋激烈,国内零售企业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依靠本土
【摘要】高效的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前提,但是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种种弊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为此本文对如何构建高校的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探讨。  【关键词】构建 高效 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46-01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语文一直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科目,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和丰富。在现代教
期刊
为研究矩形截面铝合金梁的受弯性能,对剪跨比为1.5、2、2.5的9根铝合金梁进行单调加载试验,分析各试件的典型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和峰值荷载,对比其极限承载力计算值和实
摘要:基础会计是电大会计学、金融学入门课程,着重讲述会计的基础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但对于初学者学起来却很累,所以面授课的辅导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行之有效的面授不仅能够引导学生采取适宜的学习方式,建立互动式学习方法,提高远程开放学习的效率,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构建终身学习适应力。  关键词:基础会计 开放式教学    近十年来,我国的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是以教材为教学内容,以课堂为教学场所,培养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活动和过程。课堂教学上既传授语言知识又训练语言技能,既传授语用规则又训练言语能力,目的是
期刊
【摘要】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方面,高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在课程改革后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有着更加丰富的参考价值。课后练习系统对教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许多教师对课后练习的处理表现的并不积极或对其处理方式不正确。这无疑反映出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问题,他们对课改的理解及执行程度并未全然到位。本文试图通过高中语文练习来看课改下语文老师的素养问题,以此来体现改革的理念、改革的要求
期刊
本文以2000年——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市净率高企的原因,以2007年半年报、2007年年报和2008年半年报数据为样本,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市净率的影响
学位
完善金融高管薪酬制度,建立健全金融高管薪酬激励体系,避免过度冒险的短期行为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高管的不合理薪酬更被认为是刺激危机发生的诱因。在这样的薪酬激励体制下,金融高管的薪酬结构和激励机制与企业的风险管理、长期业绩相脱离,形成“道德风险”。金融高管为了获取高额的短期回报,采取激进的市场战略、高风险的投资行为。金融工具、金融服务方式和融资技术的过度创新,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