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合理的鼓励,让学生在探索知识时,自己动手养成学生问题的意识,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享受,才能快乐成长。
【关键词】问题意识 探索 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256-01
一、联想要合理——给予鼓励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只有通过联想才能把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有合理的沟通和联想,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复习“比和比例”时,为了找到比和分数、倍数之间的关系,笔者先出示了一个条件:花生与大豆的种植面积之比是3:2,再让学生思考:你认为花生和大豆的种植面积还可以怎么表达,学生联想已经学过的知识,提出:“大豆和花生的种植面积为3:2,也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达花生的面积是总面积的3:5,也可以说,花生面积是大豆面积的3:2,大豆面积是花生面积的2:3……接着,笔者添上了一个又一个条件和问题,同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用多元的形式解答:李大爷家中种了84亩的花生,花生和大豆的种植面积比3:2,大豆是多少平方面积?学生由于掌握了多种的数量关系,能够想出了整数、分数、比例分配等多种方法,学生的思维就变得更广了、更灵活了,这样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巩固,而且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还会有新的发现和创新。
二、实践操作——需动手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而且直观形象的思维几乎充盈着学生的头脑。操作需动手是他们直观思维的主要方式。而抽象思维如果离开了动手操作的直观感性的支持,就会产生障碍。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发现,从中在最大程度上来发展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梯形公式”时,笔者就鼓励学生把自己准备的学具拿出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剪剪、拼拼,找到梯形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关系,这样学生在剪拼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一幅幅的堤坝图案,你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
生1:老师,可以加固防水。
生2:可以节省材料。
生3:可以让堤坝更牢固。
师:是的,梯形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有办法计算它的面积吗?想想我们学过的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转换的成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计算。你能把梯形转化成什么图形?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梯形的面积。
(学生分组讨论)
生1:我们A小组是这样做的: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边说边操作,并演示)这样,两个梯形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形四边的底就是梯形的上、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得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同学们他们这个小组的方法,有什么问题吗?
生2:为什么要除以2?
生1:因为是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拼成的一个四边形,所以这两个梯形的面积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即(上底+下底)×高/2
生3:我们B小组是这样的,沿着梯形的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学生演示),他们的面积就是上底×高/2和下底×高/2,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生4:我们C组是把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学生一边说一边操作),梯形的面积就是(下底-上底)×高和上底×高/2,所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下底+上底)×高/2
生5:我们D小组的方法是沿着中线剪开,拼成一个平形四边,这个平形四边的底就是梯形上、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用多元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看大屏幕,老师把你们刚才推导的过程梳理一下,就是S=(上底+下底)×高/2……
由此可见,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实践操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贴近生活的实际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他们熟悉的固有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的现在的常识和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让学生能较快地感知和理解数学。
例如,笔者在教学加法的运算定律时,不是直接在多媒体上呈现要讲授的例题,而是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教室内课桌的擺放,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立刻巡视着班级的课桌的排数及人数,学生能根据排数和每排做的人数很快计算出全班的人数,这样的问题显然学生比较轻松,这时,笔者接着问道:“各排的人数合并起来,看看和我们刚才算出的总人数之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再让学生从左边挨个计算班级总的人数,反过来再从右排逐个计算总的人数,问:为什么刚才我们按不同的顺序加,结果不变呢?这样学生的切身体会到不管几个数相加,他们排列的次序和相加的顺序,与得数的大小毫无关系,这样就把这些数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理解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的概念。把数学的知识转换成生活的知识现象,通过观察、分析思考,上升为数学的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而且还能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1年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关键词】问题意识 探索 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256-01
一、联想要合理——给予鼓励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只有通过联想才能把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有合理的沟通和联想,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复习“比和比例”时,为了找到比和分数、倍数之间的关系,笔者先出示了一个条件:花生与大豆的种植面积之比是3:2,再让学生思考:你认为花生和大豆的种植面积还可以怎么表达,学生联想已经学过的知识,提出:“大豆和花生的种植面积为3:2,也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达花生的面积是总面积的3:5,也可以说,花生面积是大豆面积的3:2,大豆面积是花生面积的2:3……接着,笔者添上了一个又一个条件和问题,同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用多元的形式解答:李大爷家中种了84亩的花生,花生和大豆的种植面积比3:2,大豆是多少平方面积?学生由于掌握了多种的数量关系,能够想出了整数、分数、比例分配等多种方法,学生的思维就变得更广了、更灵活了,这样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巩固,而且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还会有新的发现和创新。
二、实践操作——需动手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而且直观形象的思维几乎充盈着学生的头脑。操作需动手是他们直观思维的主要方式。而抽象思维如果离开了动手操作的直观感性的支持,就会产生障碍。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发现,从中在最大程度上来发展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梯形公式”时,笔者就鼓励学生把自己准备的学具拿出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剪剪、拼拼,找到梯形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关系,这样学生在剪拼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一幅幅的堤坝图案,你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
生1:老师,可以加固防水。
生2:可以节省材料。
生3:可以让堤坝更牢固。
师:是的,梯形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有办法计算它的面积吗?想想我们学过的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转换的成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计算。你能把梯形转化成什么图形?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梯形的面积。
(学生分组讨论)
生1:我们A小组是这样做的: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边说边操作,并演示)这样,两个梯形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形四边的底就是梯形的上、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得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同学们他们这个小组的方法,有什么问题吗?
生2:为什么要除以2?
生1:因为是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拼成的一个四边形,所以这两个梯形的面积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即(上底+下底)×高/2
生3:我们B小组是这样的,沿着梯形的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学生演示),他们的面积就是上底×高/2和下底×高/2,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生4:我们C组是把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学生一边说一边操作),梯形的面积就是(下底-上底)×高和上底×高/2,所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下底+上底)×高/2
生5:我们D小组的方法是沿着中线剪开,拼成一个平形四边,这个平形四边的底就是梯形上、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用多元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看大屏幕,老师把你们刚才推导的过程梳理一下,就是S=(上底+下底)×高/2……
由此可见,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实践操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贴近生活的实际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他们熟悉的固有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的现在的常识和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让学生能较快地感知和理解数学。
例如,笔者在教学加法的运算定律时,不是直接在多媒体上呈现要讲授的例题,而是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教室内课桌的擺放,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立刻巡视着班级的课桌的排数及人数,学生能根据排数和每排做的人数很快计算出全班的人数,这样的问题显然学生比较轻松,这时,笔者接着问道:“各排的人数合并起来,看看和我们刚才算出的总人数之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再让学生从左边挨个计算班级总的人数,反过来再从右排逐个计算总的人数,问:为什么刚才我们按不同的顺序加,结果不变呢?这样学生的切身体会到不管几个数相加,他们排列的次序和相加的顺序,与得数的大小毫无关系,这样就把这些数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理解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的概念。把数学的知识转换成生活的知识现象,通过观察、分析思考,上升为数学的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而且还能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1年小学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