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界扩散型(Tb,Nd)FeB磁体的结构与性能

来源 :金属功能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Mi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烧结钕铁硼磁体表面沉积一层Tb镀层,然后进行晶界扩散热处理,制备出晶界扩散型(Tb,Nd) FeB磁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分析仪和磁滞回线测量仪分析了晶界扩散前后磁体的微观结构与磁性能.结果 表明:与NdFe磁体相比,采用晶界扩散方法制备的(Tb,Nd) Fe磁体具有更宽的晶界相,且晶界相在主相晶粒周围连续分布,起到了去磁耦合作用.并且分布在主相晶粒表层的重稀土元素Tb形成了磁晶各向异性场更高的(Nd,Tb)2 Fe14B相.(Tb,Nd) FeB磁体的内禀矫顽力Hcj得到显著提升,其Hcj由NdFe磁体的15.98 kOe提高到23.78 kOe.
其他文献
为提高架空输电线路杆塔金属电偶腐蚀行为特征提取的准确性,提出架空输电线路杆塔金属电偶腐蚀行为特征提取方法.制备试样,模拟腐蚀环境参数,开展模拟加速试验,通过腐蚀产物微观形貌及成分分析,在暴露试验架设计下测定腐蚀表面形貌分形维数,根据计算的分形维数值,利用Photoshop6.0图像处理软件对所得电偶腐蚀行为特征图像进行提取处理,从而完成架空输电线路杆塔金属电偶腐蚀行为特征的提取.结果 表明,此次研究的架空输电线路杆塔金属电偶腐蚀行为特征提取方法能够准确分析电偶腐蚀速率情况与失重情况,提高了电力输送的安全性
银纳米团簇(AgNCs)是尺寸介于金属原子和纳米颗粒之间的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因其具有超小的尺寸、光稳定性好、表面易于修饰、荧光性质可调节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等优势,在生物成像及生物传感等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近年来关于银纳米团簇的研究,总结了其在合成、性质、功能化和应用的现状,重点介绍了银纳米团簇在荧光性质以及生物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最后,还对功能银纳米团簇的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试样用400 g/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高氯酸蒸馏分离杂质元素并富集氟元素,调节蒸馏试液为中性,以丙酮为稳定剂、茜素氨羧络合腙为显色剂,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白炭黑中氟量的方法.考察了样品称样量、溶解条件、发色体系等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精密度试验和加标回收试验表明,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9%~2.04%(n=11),加标回收率在97.32%~100.2%之间.方法 用于白炭黑中氟量的测定,精密度好稳定性高.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SHPB)对碳钢焊接接头进行应变速率为1000~3500 s-1范围内的动态力学试验,获得了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利用金相显微镜对压缩后的接头组织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碳钢焊接接头的应变速率强化效应不明显,但是表现出显著的应变强化,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材料发生局部塑性变形更加剧烈,并采用修正的Johnson-Cook本构方程拟合了Q345/304不锈钢焊接接头在高应变速率条件下的本构关系,拟合曲线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基于燃煤机组SCR系统普遍出现的性能不稳定、氨逃逸超标等问题,以具有代表性的某660 MW超临界煤粉锅炉SCR脱硝系统为例,拟结合喷氨格栅和驻涡型喷氨混合器特点,进行多维度的驻涡脱硝喷氨混合装置优化改造研究,并分析了烟气在烟道各位置流动、变化和相互混合的过程,提出了基于分级多效混合、多排分区、强制整流的优化方案.依据CFD模拟计算结果,提出的SCR脱硝系统的流场优化方案可以充分实现流场分布和NH3/NOx混合分布均匀的要求,即反应器内第1层催化剂入口截面NH3/NOx混合不均匀性低于5%;烟气气流速度不均
为了更好地反映燃煤粉尘的脱除效果,通过烟气温湿酸灰耦合试验台,采用酸化蒸发法,测试了模拟烟气在降温过程中耦合增湿、酸化及改变飞灰颗粒物浓度的不同工况下,除尘前后模拟烟气中颗粒物的脱除效率及粒径的变化,进行了亚微米细颗粒物的团聚及脱除性能试验研究.将绝对湿度4.20%、飞灰颗粒物质量浓度72.362 μg/m3、温度120℃的模拟烟气,降温冷凝到极限80℃工况的过程中,调节烟气湿度、酸度、飞灰颗粒物质量浓度分别为8.90%、4.183×10-6、385.27 μg/m3的最佳工况下,亚微米细颗粒物体积分布平
以FeCl3·6H2O、Na3 PO4和NaAc为原料,以乙二醇与水的混合物为溶剂,通过溶剂热法在210℃的条件下反应8h制备了铁的磷酸盐纳米颗粒.通过改变溶剂中乙二醇与水的量、Na3PO4的量、NaAc的量可以得到不同尺寸的铁的磷酸盐纳米颗粒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手段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研究.
RFe12 (R为稀土元素)型稀土永磁材料具有稀土用量少、内禀磁性能优异的特点,在节约稀土资源的同时也能达到较高的磁性能,最有潜力成为下一代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但是,如何将其内禀磁性能实现为外禀磁性能,即在各向异性微结构中实现高矫顽力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这限制了RFe12型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近年来,通过替换元素、掺杂和改进合成工艺来稳定RFe12相结构提高内禀磁性能是学者们的主要研究方向.从RFe12型稀土永磁材料的晶体结构(ThMn12结构)出发,就不同晶位元素替换的效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时讨论了模拟计
采用电镀技术在建筑用Al-Cu-Mg硬铝合金型材上制备了Ni涂层和Ni/GO涂层,对比分析了基材和涂层的显微形貌、硬度、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 表明,铝合金表面涂层中未见气孔或者裂纹等缺陷,整体较为致密,Ni涂层的C和O原子质量分数和原子分数都远小于Ni/GO涂层;表面镀Ni涂层和Ni/GO涂层都有助于提升表面硬度,Ni/GO涂层的硬度约为基材硬度的1.43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结果表明,Ni涂层和Ni/GO涂层的耐蚀性能都优于基材,且Ni/GO涂层的耐蚀性最好;不同载荷作用下,Ni涂层和Ni/
为解决钛合金/不锈钢配副中,钛合金耐磨性差,摩擦系数高且不稳定的问题,结合表面织构技术和复合固体润滑涂层技术对TC4(Ti-6Al-4V)进行表面改性,利用扫描电镜、摩擦磨损试验机、三维形貌仪等仪器对材料的表面形貌、成分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表面织构与复合固体润滑涂层的协同作用可以显著改善钛合金的摩擦学性能,摩擦系数最低可以降至0.08左右;对于同一孔径织构面,面积率在20%~30%区间表现出最佳的耐磨性能,对于同一织构面积率,织构孔径越大耐磨性能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