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隐者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g3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①嘴里丰盛的食物

  褐头鸫为鹟科鸫属的鸟类,俗名费氏穿草鸫。分布于缅甸、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北京等地,多生活在海拔1500~1900米阴暗、潮湿的混交林缘,特别喜在小山溪的空地上活动以及常隐匿在溪流或树丛间。

寻“隐者”不遇


  徒步落葉松林,想要拍到褐头鸫,就需要简单了解和体验一下在针叶林中行走的感受,尤其当落叶松的种植密度非常大时,低处枯死的树枝会伸展到旁边的树上,就好像张开手臂互相缠抱,阻挡了树木之间的通道,为了能用力挤压出一条通道,我必须倒着走,这样的话树枝才不会打到我脸上,更重要的是不会刺入眼睛。
  对于观鸟人来讲,真正的意图是发现潜藏于树间,那些等待我们探知的隐秘精灵。置身于这样的黑森林中,我不免生出几分胆怯,突然,一种极具穿透力的声音,一连串短促多变、婉转柔和的颤音在这黑魆魆林中深处若隐若现,我心想:是褐头鸫,一定是褐头鸫。
②伫立在枯树上的褐头鸫
③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如果你细细研究山西的鸟类,就会发现,这里最珍稀最有名的就是“二褐”——褐马鸡和褐头鸫。有人不免好奇,怎么如此默契都是“褐”字开头的鸟类呢?这与华北地区的环境有关,这里主要分布的是拥有褐色树干的华北落叶松和油松,而且土壤和松针的颜色也都是褐色,钟情于华北山地的这两种鸟自然也演化成以褐色羽毛为主的体色。其中的褐马鸡大家都很熟悉,是中国4种“马鸡”中最稀有的种类,但对于我来说,见到它的难度并不大。而褐头鸫就不同了,它只有繁殖季的5月下旬到8月下旬在中国,从遥远的中南半岛跨越3000公里飞到华北山区海拔1000米以上的华北落叶松林中繁殖,根据我的观察,褐头鸫尤其喜欢海拔1800~2500米的华北落叶松林。在华北这个海拔区域往往人迹罕至,而褐头鸫又数量稀少,性情诡异,这些是褐头鸫一面难求的原因,也是我深入寻找褐头鸫之前做的功课。
④褐头鸫是密林中神秘的隐者

“鸟运”撞上“黑森林”


  2019年6月9日,第一次上芊林背,在海拔2450米的华北落叶松林中,我首先感受到落叶松林内部环境的巨大反差,下部阴暗潮湿,上部干燥清爽,走进来裤腿立马被露水打湿,地面铺满了自然掉落的松针,透气性极强。
  带着满满的信心,我提着相机开始寻找褐头鸫,突然看到一只鸟飞过去了,我想今天的“鸟运”爆棚,一来就看到了,接下来想必不愁拍一张吧!我慢慢地向着鸟儿的落点靠近,森林中的环境异常复杂,笔直高大的落叶松下,是密密麻麻的野草,上面附着着潮湿的露水,各种可怕的昆虫随时会亲吻裸露的脸颊和手臂,蜱虫会钻入你的肉中,让你哭笑不得,但对我来说,最可怕的还是蛇。
  仰头望去,什么也看不清,只有落叶松黑乎乎的树干和密不透风新长出来的针叶,下半层是枯干的树杈横七竖八地挡着所有的视线,褐头鸫又一次从我眼前飞过,消失,再飞过,再消失
  第二天,落叶松林中总是有一种音调诡异的鸟鸣声,它像极了恐怖片中阴冷的笑声,四面八方都回荡着褐头鸫阴冷的嘲笑声,我的汗毛顿时竖了起来,小心翼翼地走进褐头鸫生活的华北落叶松林中,我居然害怕了起来。到了下午阴云密布,我急忙下山。
⑤褐头鸫在落叶松林中相处的日子里,常常感觉到褐头鸫在落叶松树干后面悄悄地盯着我

  第三天一早,伴着褐头鸫诡异的叫声我再次走进这片落叶松林中,昨夜雨后,湿气更重了,裤腿瞬间湿透,褐头鸫的叫声明显又多了一些,我知道,它们很喜欢这样的天气,果然,经过几个小时的观察,发现褐头鸫比前一天又活跃了一些,在这密林中一点点微小的声音都被无限地放大,在林中不断寻找的我,已经感觉到附近褐头鸫的存在,可是一次次,我只能看到快速又无声地飞过的魅影,我发现它们在悄悄地观察着我。第4天、第5天……一直到第8天,我与褐头鸫仿佛棋逢对手一般彼此咬牙较劲,看谁先投降,它们仿佛落叶松中的幽灵一般飘来飘去,在幽深的落叶松林下部它们最熟悉和喜爱的环境中和我玩着捉迷藏,人就是这样奇怪,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是好奇,越是不服气,本来未见得多么想拍这种鸟,但八天落叶松林中的亲身经历,使我突然喜欢上这“黑森林”了,就像有某种联系,撕扯不断,究竟是褐头鸫在密林飘忽不定的魅影让我难以放下,还是这挺拔而密不透风的华北落叶松让我难舍,这两者我其实已完全混淆,难以分辨。
  不得不承认,这八天我彻底地败给了褐头鸫,乖乖地回到家。一种挫败感反而更加强烈,自己像憋着一口气一般,脑海中一直在想着我不能就这样被打败。

再“战”褐头鸫


  过了半月有余,我又整装待发,继续挑战褐头鸫,之前是我轻视了褐头鸫,这一次我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一定不会输给它。
  这次我发现褐头鸫的状态有一些不一样了,它们开始在地面捕食。用了三天时间,我摸清了褐头鸫捕猎的场所,于是我开始跟着它们的猎场,用了“埋伏战”加“游击战”的双重战术来拍摄。在一棵跌倒的落叶松下有一片相对开阔的区域,这里距离褐头鸫捕食的灌木丛和草丛都不远,有时它们喜欢在这里观察猎物的动向,然后一头扎下去捕食,我在这里把自己埋伏起来。
  不出所料,经过耐心的等候,褐头鸫果然登场了,在观察猎物时还呆呆地待了一会,我迅速按下了快门,有了第一张褐头鸫的影像。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我在这里一动不动。终于,奇迹发生了,一只雌鸟先跳了上来,之后一路往上跳,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雄鸟也登场了,还是两只一起!我屏住呼吸,疯狂地按着快门,这个时候我忘记了呼吸,憋着气,它们仿佛在商量着什么,持续了5秒,雄鸟走了,我松了一口气。哇,这一刻太惊喜了,超乎了我的想象!看它嘴里丰盛的食物,它一定是在喂小鸟,我试图观察和寻找它的生境,但失败了。
  几天的苦战让我更加了解褐头鸫,它的隐秘超出了我的想象,褐头鸫曾经被认为是白眉鸫的一个亚种,事实证明它与白眉鸫完全不同,极度钟爱华北落叶松林的褐头鸫,跨越3000多公里来华北地区繁殖,冷清的落叶松林因褐头鸫而热闹起来,落叶松林也回馈了褐头鸫肥美的蚯蚓等各种昆虫美食。
  与褐头鸫在落叶松林中相处的日子里,常常感觉到褐头鸫在落叶松树干后面悄悄地盯着我,偷偷地观察我,这是多么聪颖的鸟类呀,也许是了解过后,它对我放松了警惕,卸下了防备。
  拍摄褐头鸫的魔咒被打破,但我仍然心存余悸,看着这些真实又虚幻的图片,我都怀疑自己这么多天和褐头鸫的相处是多么不真实,它就像魔幻小说中的幽灵,永远在漆黑的森林深处看着我急于想拍摄它又拍不到的样子,嘲笑我这股不服输的憨劲。
  褐头鸫,是怎样飞跃3000公里来到华北这片落叶松林中繁殖的?它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一切,还等着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⑥褐头鸫生境
其他文献
引言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随着涉外旅游业飞速发展,各国都在努力开发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以吸引外国游客。而景点解说作为游客了解旅游景点相关信息的一个重要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的旅游开发者的重视。为了吸引外国游客,成熟的旅游景点一般都配有英文景点解说。  注释型英文景点解说是英文景点解说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它主要是对旅游地景观、景点、陈列品的背景、价值、
期刊
在二十世纪浩浩荡荡的世界环境运动中,许多生态著作以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对美丽荒野的细致描绘、对危机和灾难的忧患意识、对现代生活的深刻反思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而罗马俱乐部发布的《增长的极限》是其中一部不得不提的经典。  二战后,面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被称为“未来学悲观派”代表的罗马俱乐部发布了《增长的极限》,预言了如果世界经济继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毫无节制地“放任自流”,最后人类面临的
期刊
引言  2015年,《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印发后,全域旅游开始进入创建井喷阶段。全域旅游是依托特定的行政区域,以文旅产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培植新业态,实现区域范围内资源的有机整合,引导产业深度融合,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文旅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甘孜州全域旅游发展起步较早,是中国藏区中第一个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区域,甘孜州关于“全
期刊
引言  全域旅游是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国家旅游局先后公布2批共5
期刊
中国擁有全球最华丽的金丝猴家族: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怒江金丝猴。怒江金丝猴以新物种引人关注,黔金丝猴以“世界独生子”令人疼惜,而滇金丝猴像人一样有笑肌、有红嘴唇,因“长得最像人”而惹人喜爱。相对而言,川金丝猴是更加名副其实的“金丝猴”——它们毛色金黄,在阳光下闪若金丝。它们智力高超,是一个异常灵慧的灵长类族群。  川金丝猴与大熊猫、朱鹮齐名,同为国宝,是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们分布在秦
期刊
引言  在国家“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延邊州要充分发挥节点作用,承担对外口岸的交流重任。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大力发展以民俗文化为主,结合生态服务、红色历史、边关风景等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既要加强本地区的旅游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建设、提升品牌形象,又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起到应起的作用,在政府政策的助推下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框架中去,实现“延龙图”“长吉图”等板块的协调发展与完美衔接。
期刊
一、廊坊市大运河文化带发展现状概况  (一)大运河廊坊段的基本情况  北运河,古称白河、潞河、御河,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北段,其上游为温榆河,源于军都山南麓,至通州与通惠河相汇合后始称北运河,然后流经河北省香河县、天津市武清区,在天津市大红桥汇入海河,全长186千米,流域面积5300平方千米。  北运河上段属北京市管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2月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
期刊
引言  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战略发展中不可忽略的部分。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无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因此农业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关乎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公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旅游业在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2020年,我国一度跻身于全球最大客源接纳国与国内旅游国之一。乡村旅游业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特色旅游之路,发展“农业+文化+生态旅游”不
期刊
引言  近年来,各地积极挖掘“非遗”资源,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探索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以此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在2020年5月9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文化和旅游部高度肯定“非遺+旅游”扶贫模式。文旅融合趋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既有利于旅游的发展,也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本文以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葛竹坪镇
期刊
引言  红色旅游是以红色资源为载体的文化产品,文化凸显其内涵,资源铸就其载体,是红色教育与绿色体验的生动诠释,以其市场优势、产业活力、巨大拉力,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了总体部署,强调要加强内涵式发展,突出红色旅游的脱贫攻坚作用,提高红色旅游发展质量,提升红色旅游的经济影响力。红色旅游消费作为新常态下新的消费热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