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保肝“三好”垂盆草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前,江苏句容的一位女士因年轻时卖血而不幸感染了丙肝,到我门诊求诊。我为其开了一张不到800元的一个月的处方,却让她发了愁。原来她的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一个月300元钱都承受不了。那天正巧我从家中带来了些垂盆草来,就给了她一小把,嘱咐其回家后插入于菜地,待其长大后即取其嫩苗,每天约半斤左右,可煮水喝,亦可凉拌食用,亦可如韭菜、菜秧等直接炒食。我告诉她,垂盆草可保肝降酶,食用一个月后查肝功能如肝功能好转,可长期食用。
  3年后,这位女士来门诊复查,结果肝功能全部正常,B超显示肝脏也正常。她十分感激地告诉我,自从食用垂盆草后,不但肝功能化验正常了,就连多年的便秘、口臭、口腔溃疡也都没有了。现在她们村里的人均视其为神草,每家都在菜地里种植一小块,冬天天冷时就用一塑料棚盖上,以防冻伤。有些人家则将垂盆草直接种在花盆中,结果发现比吊兰等花卉还好生长,基本不用管理,一年四季鲜绿无比,十分赏心悦目,真是好吃、好看还管用!
  我岳母知道我的患者主要是肝炎患者,因此在我家阳台上种植了一大盆垂盆草,经常采摘后让我带到门诊,送给那些肝病患者回家栽培。许多患者因为家里有了鲜的垂盆草,我在中药处方中就可以不用专门的降酶药物了,只要嘱其每日采摘一小把垂盆草(2两左右)直接加在中药中一起煎煮就行。这样不但给患者省了中药费,而且还提高了疗效。由于垂盆草新鲜多汁,不少患者说还改善了中药的苦涩味。所以,我经常对我的患者说:上帝为肝病患者开了一间药房,垂盆草就是上帝恩赐给大家的“三好草”。
  垂盆草是何东东
  垂盆草是一种“可药、可食、可观赏”的植物。它是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多生长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向阳山坡、石隙、沟边及路旁湿润处,极易栽培,对环境要求不严,喜温喜湿,家前屋后均可种植,也可盆栽,通常采用分株繁殖。四季可采,晒干或鲜用。
  垂盆草生成后其枝叶下垂于盆沿,外形赏心悦目,通体翠绿,故可作为观赏用盆景。
  垂盆草营养丰富
  垂盆草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垂盆草所含氨基酸达8.4%,人体所需18种氨基酸,垂盆草中含有16种。锌、硒、铜、锗、锰等5种微量元素含量要高出日常蔬菜、水果类食物3~10倍。叶、茎纤维少,脆嫩滑润,甘甜爽口,风味鲜美,可以做汤、炒食、凉拌、做陷等。垂盆草味甘、淡,性凉,故食之如青菜类,有淡淡的、清清的味道,性偏凉而不会上火。因此,亦可以做为食疗材料,供体质属于肝胆湿热的人群,或者配合辛辣饮食食用,防其上火之弊。
  垂盆草有良好药用价值
  垂盆草的药用始载于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现被收于《中国药典》,为常用中药材。其味甘、淡,性凉,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三大功效。可内服,也可捣敷,或研末调搽,或取汁外涂,或煎水湿敷。
  1、水火烫伤。可用新鲜垂盆草洗净捣汁外涂,适合轻微烫伤。
  2.痈肿初起。除煎汤内服外,同时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可消痈退肿。痈就是疖子、青春痘、毛囊炎之类疾患。民间亦有用于乳腺炎(妇女产后排乳不畅容易患的疾病,乳房局部红肿热痛)。老年人丹毒、带状疱疹均可捣汁外敷治疗。南京人称其为蚊子草,夏季儿童被蚊虫叮咬后出现皮肤痛痒红肿时,老人常会摘取几片垂盆草叶放在孩子皮肤上搓揉,很快就可达到消炎止痒的目的。
  3.解蛇毒。可单用鲜垂盆草草半斤,用冷开水洗净,捣烂绞汁内服,每日一至二次;也可配合半枝莲、野菊花、鬼针草、车前草、生大黄等药煎汤内服,并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
  垂盆草是护肝“标兵”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垂盆草含甲基异石榴皮碱等生物碱、景天庚糖、果糖、蔗糖等,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减轻肝纤维化程度。研究还发现,垂盆草总氨基酸是降低转氨酶的主要活性物质,其生物碱对降低ALT、控制乙肝和丙肝病情发展有效。这些均证明了垂盆草具有独特的治疗肝病作用,垂盆草是肝病科医生治疗肝病的神秘武器。
  垂盆草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肝炎,包括各种传染性肝炎、脂肪性肝炎、免疫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不但可以促使肝功能好转,而且可使患者的口苦口粘、食欲下降、小便黄赤等湿热症状减轻或消除。临床上,垂盆草的使用剂量一般较大,干品一般要用到30~60克,鲜品量可用到90~180。
  当然垂盆草性味偏凉,因此一般仅适用于肝胆湿热证的患者(此类患者往往有肝区胀痛、口干口苦、大便秘结、毛囊炎、性情急躁易怒、舌质红、舌苔黄腻等)。而有慢性胃肠病、怕冷、容易腹泻者一般要避免食用。
  特别提醒
  要注意垂盆草与佛甲草的鉴别,不能吃错了。佛甲草与垂盆草同为景天科植物,两者均为三叶轮生,十分相似。但两者在形态上仍可区别,一般说来佛甲草叶片较狭小、细长甚至针形,垂盆草叶片较宽大,长椭圆形;佛甲草味甘,而垂盆草微酸。
其他文献
老花#眼病  闭眼活动5小时,爱眼从现在开始  2015年6月6日,世界爱眼日来临,北京心灵之窗举行了主题为“闭眼活动五小时,爱眼从现在开始”的爱眼活动,有1236位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参与。结果显示,超过300名参与者,在活动进行2小时后纷纷选择了放弃;超过700名参与者,在活动进行3小时后也相继选择了放弃;只有不到10名参与者,坚持到活动结束。参与者纷纷感叹:“没有眼睛的日子根本无法生活,以后要
盛夏“骨寒、骨刺”潜伏,冬季变本加厉——  顺应天时 远离“老骨病”  据统计,我国患有骨病的人数已超过1.2亿,每年以2.4%速度增长,每年约有10万患者因骨病死亡,120万患者因骨病致残,造成终身残疾。有人建议,夏季正是养骨、护骨的好季节!  盛夏:骨病症状减轻,是“老骨病”真的好了?  关节酸痛、腿脚不便、腰背疼痛、容易骨折、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这些都是不少老骨病患者的切身体会。但是
急诊室的故事  凌晨时分,急诊室里来了一位由青年男性,由家人陪着,看上去很虚弱。“医生,我肚子很难受,恶心,想吐,心慌、头晕得厉害。”病人有气无力地说,“今天公司聚餐,大家在一起喝了不少酒,回家后就觉得肚子痛,恶心,呕吐了一次,好像是咖啡色的。我平时时常感觉胃不舒服,但没有去医院检查过。”听完病人的叙述,医生为其做了详细的体检,听诊心脏,测量血压,检查腹部有无压痛,怀疑其可能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立即
人工肾脏#胃间质瘤   我因胃外壁间质瘤于半年前进行了手术切除。最近,我看到《大众医学》杂志有一篇文章中写道:“胃间质瘤手术后容易复发,低风险级别的胃间质瘤经完整切除后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50%~65%)。”这是不是说明胃间质瘤完整切除后5年后能存活下来的只有50%~65%?这种“生存率”不是比一般癌症还要低吗?有人说,50%~65%不是5年生存率而是5年治愈率。到底哪种说法是对的?   上海
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街道“高工谈心会”的陆诚老先生是一位离休干部,今年79岁。多年来,陆先生践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精神愉快、思维敏捷,完全不像年近八旬的老人。他自豪地说:“和同龄人相比,以及从一年一次的体检来看,我是一位健康的老人。”  获得正确的健康知识  陆先生1994年退休后有很多空闲时间读书看报、学习新知识。1996年,他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白头吟》,文
睡眠缺乏:应当远离的新型“流行病”  3月21日是 “世界睡眠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发布数据称,美国一年有5000万~7000万成人没有得到充足睡眠(每天经常睡5~6小时,甚至更短)。睡眠缺乏同样是中国人的“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全球27%的成人有睡眠缺乏问题。专家分析,现代人睡眠缺乏与工作学习繁忙、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等因素有关。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认为,经常性睡眠缺乏
生活实例  王老伯今年67岁。3岁那年,一场意外使王老伯的双腿被烧伤,经过治疗虽然保住了双腿的功能,但留下了难看而瘙痒难忍的瘢痕,持续的瘙痒使他不得不经常搔抓,严重影响了王老伯的生活质量。最近,王老伯发现膝关节处的瘢痕时有破溃、感染,经久不愈,形成一个溃疡面。去医院就诊,医生根据王老伯的病情,切除了一小块瘢痕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发现王老伯此处的瘢痕已经转变成“瘢痕癌”。王老伯很疑惑,瘢痕也会变成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晒的是年轻妈妈在旅途中用焖烧杯为宝宝做饭,或米饭、或白粥、或青菜、或虾仁,居然全部是用杯子焖出来的。惊叹之余感慨:要是早知道焖烧杯有这特异功能就好了,就可以免去多少途中误点无饭可吃、在国外看见汉堡就想吐之苦。  当晚,我就翻出家里闲置不用的焖烧杯,临睡前淘上一把白米,灌上滚烫的开水,盖好盖子。第二天一早开盖,果然粥香四溢。初战告捷,我不由斗志高昂,只可惜近期无途可旅。 
2013年6月下旬,美国最大的医生组织美国医学会在芝加哥召开的年会上宣布:把肥胖划入疾病之列。上述宣布,使得美国超过7800万成人、1200万儿童成了病人。美国医学会认为: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建议采取多种措施与肥胖症作战,将有助于转变医学界处理这个复杂问题的方式,将有助于人们与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作斗争,因为这些疾病都与肥胖有关。  美国医学会的决议一经宣布,引起了轩然大波,争论接踵而至,而且不乏重
激素常让人望而生畏,有一种激素“瘦素”却令肥胖者欣喜。“瘦素”自1994年被发现至今,短短22年就引起了科研人员和普通大众的高度关注。网文推荐“吃富含瘦素的食物”来减肥,瘦素保健品商家更是抛出“燃脂、塑形、抑制食欲”等诱人卖点吸引肥胖买家。  瘦素到底是什么?既然它已被发现二十多年,据称也可以掌控人体胖瘦“大权”,为何肥胖者不减反增?  发现瘦素廿年,胖子为什么还瘦不下来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