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湾区概念如火如荼,不靠海的济南显得有点儿尴尬。不过,湾区城市并非单纯的沿海城市,在争取融入大湾区的趋势中,济南亦有其后发优势。北上环渤海,南下粤港澳,中间突破小清河入海,济南的一系列动作,为其在大湾区建设潮流中寻找一席之地。
小清河百年风景线
羊口港,曾是济南伸向大海的一枚橄榄枝。
那时候,逡巡于济南小清河畔,能嗅到莱州湾的海腥味。连绵不绝的航船,运来大海的消息。
1891年到1892年,山东巡抚张曜责令盛宣怀负责治理小清河,最终征集了几十万民工,历时两年,花费70多万两白银,将小清河上游疏浚、挖宽,下游改由羊角沟入海。这次疏浚以后,小清河的盐运出现了一段空前的繁荣。
1903年,英辖威海卫租地行政长官骆任廷乘坐小火轮至此,换乘帆船沿小清河去往济南;第二年,山东巡抚周馥也是从这里入海,出访德国占领的青岛。一幅幅老照片,向我们展示了小清河曾经的荣光。
随着胶济铁路建成通车,还有公路的发展,小清河的航运显著衰退。水源逐渐不足,导致水浅,航道不畅。到上世纪80年代,河水污染严重,加上连年干旱等原因,小清河的航运越来越艰难。直到1997年,山东航运主管部门宣布,小清河内河的航运全部停止,只保留海河联运部分。
之后一些年,小清河作为一条“臭水沟”而存在,济南人唯恐避之不及。河水流经之地,污浊不堪,鲜有生机。2007年,济南市着手实施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2011年10月1日,小清河济南段在断航20年后試水通航,部分重现了昔日小清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秀丽景色。
小清河自辉煌下跌,以至于退出舞台的一百年间,京沪线和胶济线在济南对接,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来自海洋的先进文明,通过铁路源源不断输送过来,保证了济南在近代不至于衰落成为保定、开封那样的城市。
2月14日,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开工建设京杭运河山东段升级改造工程和小清河复航工程。
小清河复航工程起点为济南市荷花路跨小清河桥下200米处,终点为潍坊港西港区羊口作业区,拟建Ⅲ级限制性航道169.2公里,新建、改建通航建筑物4座,改建、改造跨河桥梁36座,其中国省道公路桥10座、农村公路桥25座,张东铁路桥1座,以及跨、临河建筑物的改建和航道支持保障系统的配套建设等内容。
小清河复航工程完成后,每年可分流超过4000万吨大宗货物运量、将小清河全线防洪能力从2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可增加就业岗位10万人以上。此外,小清河复航对沿线经济发展、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实现交通行业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具有推动作用,将极大推动“生态山东”的建设。
当然,现在的河运早已不及铁路,小清河复航工程,作为一种情感的依托,其本身就不只是货物运输那么简单。届时,从济南乘船出海,领略渤海风光,将成为一道风景线。
从环渤海到粤港澳
1993年,济南、威海、德州一起加入到成立于1986年的“环渤海联席会议”。2016年8月,国务院原则同意《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按照规划,济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430万人以内,保泉也被写入了规划。
这是济南第一次被定义为“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
2018年7月24日下午,济南全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强调要做好“九个用心”,第二个“用心”是用心对表对标,努力招大引强,全市在国内要与深圳、杭州对标定位,抓紧实施创建国家中心城市行动,全面对接京津冀,主动服务雄安新区,打造环渤海大湾区重要增长极,将济南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的国际大都市。
在王忠林的讲话中,济南要对标的第一个城市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深圳,第二个是杭州,而杭州是被专家们提及的环杭州湾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在环渤海大湾区中,济南由于经济体量和区位劣势,并不是最核心的城市,但亦有自身的特色。
2019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济南、青岛、烟台要率先突破、辐射带动,打造主引擎,带动全省协调联动发展,形成三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的动能转换总体格局。2019年,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化多规合一,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济南市要在数字经济、健康医疗、量子通讯,青岛市要在现代海洋、智能家电、轨道交通,烟台市要在核电装备、虚拟现实等领域,布局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标志性大项目。
“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成为济南的新方向。这个GDP刚跃升为山东第二的省会城市,继续发力。在山东半岛大湾区里面,成为一个重要的增长极。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地理位置偏于西部,济南在山东半岛都市圈中的位置相对尴尬。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中,济南也没有可作为的地方。而以济南及周边城市为代表的济南都市圈,和以青岛为代表的青岛都市圈,作为长期以来山东的两大龙头,依旧会继续长期存在下去。
向北、向东之外,济南还向远在南方的粤港澳伸出了“友谊之手”。
2018年9月,济南高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此次签约的15个合作项目协议投资总金额达133.8亿元,涉及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科创载体平台、智慧物流、资源交易所及招才引智等诸多领域。当日,济南高新区(深圳)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中心揭牌。
据悉,该促进中心旨在借助深圳极具活力的创新产业生态,深化与深圳的优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战略合作,推动项目、资金、人才向济南高新区集聚,搭建两地间资本、技术、人才等产业要素无界流动的友谊桥梁,为助力济南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深圳的企业协同发展和资源整合做好服务。
这可以看作济南对标粤港澳,深入合作、学习的具体体现。
小清河百年风景线
羊口港,曾是济南伸向大海的一枚橄榄枝。
那时候,逡巡于济南小清河畔,能嗅到莱州湾的海腥味。连绵不绝的航船,运来大海的消息。
1891年到1892年,山东巡抚张曜责令盛宣怀负责治理小清河,最终征集了几十万民工,历时两年,花费70多万两白银,将小清河上游疏浚、挖宽,下游改由羊角沟入海。这次疏浚以后,小清河的盐运出现了一段空前的繁荣。
1903年,英辖威海卫租地行政长官骆任廷乘坐小火轮至此,换乘帆船沿小清河去往济南;第二年,山东巡抚周馥也是从这里入海,出访德国占领的青岛。一幅幅老照片,向我们展示了小清河曾经的荣光。
随着胶济铁路建成通车,还有公路的发展,小清河的航运显著衰退。水源逐渐不足,导致水浅,航道不畅。到上世纪80年代,河水污染严重,加上连年干旱等原因,小清河的航运越来越艰难。直到1997年,山东航运主管部门宣布,小清河内河的航运全部停止,只保留海河联运部分。
之后一些年,小清河作为一条“臭水沟”而存在,济南人唯恐避之不及。河水流经之地,污浊不堪,鲜有生机。2007年,济南市着手实施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2011年10月1日,小清河济南段在断航20年后試水通航,部分重现了昔日小清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秀丽景色。
小清河自辉煌下跌,以至于退出舞台的一百年间,京沪线和胶济线在济南对接,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来自海洋的先进文明,通过铁路源源不断输送过来,保证了济南在近代不至于衰落成为保定、开封那样的城市。
2月14日,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开工建设京杭运河山东段升级改造工程和小清河复航工程。
小清河复航工程起点为济南市荷花路跨小清河桥下200米处,终点为潍坊港西港区羊口作业区,拟建Ⅲ级限制性航道169.2公里,新建、改建通航建筑物4座,改建、改造跨河桥梁36座,其中国省道公路桥10座、农村公路桥25座,张东铁路桥1座,以及跨、临河建筑物的改建和航道支持保障系统的配套建设等内容。
小清河复航工程完成后,每年可分流超过4000万吨大宗货物运量、将小清河全线防洪能力从2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可增加就业岗位10万人以上。此外,小清河复航对沿线经济发展、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实现交通行业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具有推动作用,将极大推动“生态山东”的建设。
当然,现在的河运早已不及铁路,小清河复航工程,作为一种情感的依托,其本身就不只是货物运输那么简单。届时,从济南乘船出海,领略渤海风光,将成为一道风景线。
从环渤海到粤港澳
1993年,济南、威海、德州一起加入到成立于1986年的“环渤海联席会议”。2016年8月,国务院原则同意《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按照规划,济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430万人以内,保泉也被写入了规划。
这是济南第一次被定义为“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
2018年7月24日下午,济南全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强调要做好“九个用心”,第二个“用心”是用心对表对标,努力招大引强,全市在国内要与深圳、杭州对标定位,抓紧实施创建国家中心城市行动,全面对接京津冀,主动服务雄安新区,打造环渤海大湾区重要增长极,将济南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的国际大都市。
在王忠林的讲话中,济南要对标的第一个城市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深圳,第二个是杭州,而杭州是被专家们提及的环杭州湾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在环渤海大湾区中,济南由于经济体量和区位劣势,并不是最核心的城市,但亦有自身的特色。
2019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济南、青岛、烟台要率先突破、辐射带动,打造主引擎,带动全省协调联动发展,形成三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的动能转换总体格局。2019年,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化多规合一,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济南市要在数字经济、健康医疗、量子通讯,青岛市要在现代海洋、智能家电、轨道交通,烟台市要在核电装备、虚拟现实等领域,布局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标志性大项目。
“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成为济南的新方向。这个GDP刚跃升为山东第二的省会城市,继续发力。在山东半岛大湾区里面,成为一个重要的增长极。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地理位置偏于西部,济南在山东半岛都市圈中的位置相对尴尬。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中,济南也没有可作为的地方。而以济南及周边城市为代表的济南都市圈,和以青岛为代表的青岛都市圈,作为长期以来山东的两大龙头,依旧会继续长期存在下去。
向北、向东之外,济南还向远在南方的粤港澳伸出了“友谊之手”。
2018年9月,济南高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此次签约的15个合作项目协议投资总金额达133.8亿元,涉及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科创载体平台、智慧物流、资源交易所及招才引智等诸多领域。当日,济南高新区(深圳)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中心揭牌。
据悉,该促进中心旨在借助深圳极具活力的创新产业生态,深化与深圳的优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战略合作,推动项目、资金、人才向济南高新区集聚,搭建两地间资本、技术、人才等产业要素无界流动的友谊桥梁,为助力济南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深圳的企业协同发展和资源整合做好服务。
这可以看作济南对标粤港澳,深入合作、学习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