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辉祖堂审拒办冤案

来源 :派出所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84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案再现
  清代道光年间,浙江平湖县有个刑房(相当于刑警队职能),典吏(相当于刑警队长)由县令刘冰斋的一个得力幕僚汪辉祖兼任。汪辉祖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调查分析的精明官吏,清代名著《佐治药言》就记载了他办理的一个典型案例。
  壬午年(1822年)腊月,与平湖相邻的孝丰县发生一起抢劫商船案件,多名劫匪乘夜登上一条商船,持刀威胁并抢劫了船上的一个商人,还打伤了他。得手后劫匪仓皇逃窜,很快消失在夜幕中。
  真是无巧不成书,平湖县在接到协查命令后,在当地搜捕抓了一个叫盛达的逃兵,刑房捕役连夜审讯,他承认自己就是抢劫正犯,随后供认出其他7个同伙。
  刑房捕役连夜出动,将7名嫌疑人一并抓获。由于案情重大,刘县令派人将在家休假的汪辉祖接回主办此案。
  汪辉祖回衙后立即查阅了供词,他发现里面的有关案情笔录清楚无误,其中像起意、结伙、行抢、伤人、劫财,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无懈可击。问到赃物时,众口一词,都说是盛达包了一个包袱,逃离时掉到河里了。另外,衙役还搜到一条蓝色棉被,被害人指认是自己的东西。当夜,汪辉祖请示刘县令,他要亲自聆听在押嫌疑人的口供。刘县令派人将嫌疑人一个个押上大堂,汪辉祖则在大堂后面静听。嫌疑人一一接受讯问,他们看起来很坦然,没有一点害怕的意思,均是老老实实、一五一十地供述自己的罪行。在大堂屏风后倾听的汪辉祖听了劫匪的供述产生了怀疑,为何他们每人的供述都像事先背好了似的,八个人的供述没有一句话有出入,出奇的一致。
  汪辉祖请示刘县令,将八个人分别提审,假言告知他们的涉案罪行轻重,重的说可以判他死刑,轻的告诉他说只要老实交代就可以当堂释放。随即又分别重新审讯,结果是有的承认,有的不承认,八个人的口供就全不一样了,还有的甚至当堂喊冤。汪辉祖又命令衙役按照受害人指认的那条自家的棉被的颜色和新旧程度借来十几条相似的被子,每条棉被上都做了记号,然后把受害人指认的被子混在一起,让他再次辨认,可这回,受害人居然懵懵懂懂地认不出哪条是自己的,结果随便认了一条,竟然是借来的被子。汪辉祖接着又重审这几个嫌疑人,他们都不承认自己犯了罪。
  几番审讯汪辉祖已经大致弄清了案情的真相:原来盛达在被捕到官时,觉得自己是逃兵,又是以抢劫罪名被抓,肯定没活路了,为了免予被刑讯挨打,就随口应承下来,说是自己干的。那天衙役们捕获的其他逃兵,当晚关在一起,他就约定大家承认下来,说反正也不够判死刑的。盛达是这伙逃兵的头领,在兵营平时就有点小威望,这么一说,大家都愿意跟随。那条被子实际上是他自己的,他交代说是他的老娘给他缝制的。至于那个受害人认为反正劫匪已经都抓到了,衙役叫指认赃物,想着胡乱说被子是自己的也无碍。
  案情大致清楚了。汪辉祖几次上报要求释放盛达和这几个逃兵,可是整个衙门都议论纷纷,说汪辉祖歪曲法律,放纵罪犯,不顾县令大人的政绩,只想自己邀功请赏。他听到這些议论,便向刘县令提出辞职,刘县令不肯接受。汪辉祖说:“如果大人一定要我留下,那就非要解脱盛达他们几个人的罪行不可。此案丢失的财物很多,现在只凭一条真假不清的棉被就要判死刑,岂不是枉杀?我不愿意拿我的子孙后代永远骂我换取这个职位。再说,为您着想,没有确凿证据,稀里糊涂地定案恐怕您今后也会有大麻烦的。”刘县令深知汪辉祖为人正直,办案谨慎细致,赞同他的看法,可是为了平息县衙的舆论,还是只命令将几个从犯保释出去了,盛达以逃兵役的罪名依然关押在牢里,说是待找到证据查明真相,再行释放。
  过了两年,刘县令治政有方,被朝廷提升为知府,到省城上任了。就在这时,这起抢劫案的正犯赵四在元和被捕获。他如实交代了两年前的这起商船劫案是自己所为,同时赃物也被起获,并且由被害人认定。他的几个同伙也在不久后被缉拿归案。刘冰斋奉命去苏州参加此案的会审和定案事宜,他在苏州见到汪辉祖时感慨地说:“两年前你极力解脱盛达,真是明智之举。我听了你的话,幸亏当时没有定性此案,否则的话我真是如你所言,惹大麻烦了。”不久后,盛达以逃兵役的罪名被轻判。
  点评借鉴
  汪辉祖办案不是靠用刑逼问,而是靠亲临现场,多次参与审讯,细致分析,从中发现案情的蛛丝马迹,同时他敢于“逆流而上”,在县衙反对意见占主流的情势下,坚持己见,直谏领导,不办没有确凿证据的糊涂案,难能可贵,值得尊重和效仿。
  因此,我们民警办案时一定要注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对笔录中嫌疑人的供述,要多推敲、多分析,运用事实推理、研判其真伪,关键是一定要与证据相吻合,才能确认案件性质。另外,在讨论研究案情时,即使你的意见和看法不占多数,也不要轻易放弃和随大流。记住,要出于公心,坚持以事实和证据主导自己的思维和论辩,有时真理确实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其他文献
主持人:  前阵子,有个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说派出所是最“迷信”的地方。比如:  在值班前必须要查一下值班当天的天气情况。要是晴天,心里一定会祈祷天气预报不准。要是下雨,肯定心里乐开了花,最好越大越好。  几乎是所有派出所值班组的高压线,那就是绝不能说一句话——“今天很安稳啊!竟然一个警都没有!”一讲准有大事发生,百试百灵!  传言更有“神人”,值班前必须沐浴更衣,穿上红内裤保辖区平安……  
期刊
我们所的值班禁忌,是非常特殊又是屡试不爽的,那就是值班的人不能吃饺子,否则,从吃饺子那一刻起,警情就遍地开花,还都是打群架、失踪、跳楼等难缠的警情。  曾经有段时间,所里食堂决定每周二吃饺子,因为一直有这个禁忌,当天值班的人一般都忍着不吃,但是有个老民警暗下决心要挑战禁忌,于是晚餐偷偷吃了两个饺子,结果,那一晚警情大爆发,值班组5人,一晚上连眼皮都没合一下,要知道,平时半夜也就三四个警。早上看著大
期刊
派出所名称:江苏省如东县公安局岔河派出所。  建所时间:1966年2月。  辖区状况:派出所由岔南、岔北、古坝及岔河四个派出所合并而成,下辖金桥、银河、振河等25个村(居)委,辖区面积141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8.1万人、暂住人口4120余人,房屋出租户653户,各类行业场所128家,企事业单位250余家。  警力配备:现有民警19名,平均年龄42.4岁。  荣誉:1999年,岔河派出所被江苏省
期刊
我们所的黄哥,人送外号“金不换”。说来也怪,每次轮到黄哥值班的时候,警情就特别少。如果哪天黄哥或者其他民警有事换了個班,原本黄哥的那个班的警情就多了起来,而黄哥新换的那个班,警情骤降。久而久之,大家就发现了这个“规律”。经常有民警拿着水果去“讨好”黄哥:“老黄,到我们班上来压一压呗?”“不行!坚决不行!”和黄哥一个班的小孟听到这话后立马蹦得三尺高,第一个跳出来反对。黄哥经常受宠若惊:“在家里,老婆
期刊
“彦哥”是我们所的社区民警,性格温和,但却是我们所出了名的“霉神”。“彦哥”每次值班时,是我们警情最多,也是最忙的时候。一般来讲,我们其余三个班值班当天最多也就五六个警情。但是“彥哥”这个组基本上每次值班警情数都得上到十位数。还有,去年几次辖区的非正常死亡事件都是“彦哥”去处理的。年末,我统计这些数据时,把“彦哥”叫过来开玩笑说道:“你看,去年你们这个班警情最多了,所有非正常死亡事件你们都包了,你
期刊
“天时地利人和,关乎警情的数量。”天气、环境、值班警员三者是决定值班当天警情数量多少的根本性因素,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也是广大基层派出所普遍认可能够实现值班“顺牌”的规律方法。所谓天时,指的是雨雪天发案明显少于晴好天气。所谓地利,指的是逢上级检查、重大活动安保,警情数量必少于日常。所谓人和,指的是值班当天由年长民警接警,整体情况应好于年轻民警;由社区民警接警,整体情况应好于案查民警;每个班组总有一
期刊
能不换班绝不换班,因为一旦值班人员变动就会造成“八字”不合,报警量增加。  每个派出所都有几个像“神”一样的人存在,不过不一样的是有人是“幸运之神”,有的却是“衰神”。每个班都想要幸运之神而排斥衰神。  以前交警希望晴空万里,派出所希望大雨不断,就出现了几种啼笑皆非的情況:在一个院子里的派出所与交警中队对于天气情况心里所期盼的都不一样,而有的地区派出所就是交警中队,对于天气情况就“听天由命”了。
期刊
“大嘴”其实嘴并不大,可是“大嘴”有張开过“光”的嘴。记得“大嘴”还没来派出所前,派出所辖区的报警电话还不是很多。自从“大嘴”分配到派出所后,单身的“大嘴”晚上没事就待在值班室聊聊天。从那以后,派出所晚上的警似乎比原来有所增加。经过认真分析过后,晚上警多跟“大嘴”有很大的关系,原因如下:1.“大嘴”喜欢跟大家在值班室探讨案情,基本探讨什么案情就会有什么案子。2.“大嘴”值班时心情不错时,不自觉会从
期刊
我现在所在的派出所处于城区,所里根据警力分成三个班,每班警力有十二三个人。有一段时间三个班都遇到一种情况:白天警情不多,大家心里暗暗窃喜,有的同事随口而出:“今天可以,晚上能睡好觉了。”不料下半夜,一连接到几个报警电话。次日,大家在一起总结一下,一致认为就是那个随口讲话的同志惹的事,还认为如果不是他那张乌鸦嘴,可能当天晚上就不会出警了。很快,三个警组都传开了,大家即使在白天警情再少的情况下,也没有
期刊
辅警小杨是所里的开心果,也是我值班备勤的“苦主”,那一句口頭禅“转一转”让我“苦不堪言”!从我调入这个单位以来,不知什么时候,警情似乎总围绕着我转!只要我值过班后的警综平台上挂的警情数,一串串绝对令内勤忙得不亦乐乎,同事都笑我“生意好”!说来奇怪,几年来,能做到值主班当天无警的,绝不超过5天!我暗地里分析来分析去,发现是同班小杨的“转一转”口头禅在起作用——当天只要他和我“金口”一开说今天是否出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