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教育转化和开发途径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wd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濯水石鸡坨土陶”的困境和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濯水石鸡坨土陶的教育转化和开发途径研究势在必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结合意义非凡,通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实践结合的路径,从而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市场,在实践中寻求创新,使“非遗”得到根本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同时为服务地方经济提供指引。
  【关键词】非遗;石鸡坨的土陶;民族民间艺术;传承;课堂开发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5-066-03
  【本文著录格式】黄玺.渝东南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教育转化和开发途径——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濯水石鸡坨土陶”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3(05):66-68.
  基金项目:重庆旅游职业学院2020年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YJTD2020004)
  渝东南是重庆市的东南角,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包括酉阳县、秀山县、彭水县、石柱县、黔江区和武隆区所辖区域,处于武陵山和四川盆地东南部大娄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是以黔江为核心的苗族土家族聚居的民族地区。渝东南地区自然风景秀丽、生态环境优良、民风民俗淳朴浓厚,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石鸡坨土陶生产的主要原料均产于当地,制陶所使用的原材料属于黏土和高岭土,其陶泥经过简单的采泥—风化—粉碎—炼泥四道程序处理后,即可用于土陶的制作。石鸡坨地区以山地为主,还分布着丘陵和湖泊,陶土资源蕴藏丰富,拥有紫砂土、黏土和高岭土。陶土采集方式应是就近开采,以能够避开地表土壤的大型沟或大坑。据《黔江县志》记载:“石鸡坨土陶文化遗址四周分布着4层土壤:第一层为表土厚0.8米,第二层为红黏土厚0.1~1米,第三层为黄色土厚0.35米,第四层为浅灰色土厚0.3米,该处土壤胶结性好。”在以往采泥的过程匠人们都是用舌头试味区分采集,味略有酸涩的,往往被用作石鸡坨土陶的原矿石进行采集。采集好的原矿石放置在露天的空地上让其自然风化,再进行人为的粉碎。炼泥,石鸡坨地区炼泥就是把粉碎好的泥土加水发泡,时间为2~3天,用人工或牲畜踩踏,使陶泥变绵、软、稠、韧,俗称为“脚踏泥”。土陶的制作工序繁琐却环环相扣,“揉泥—拉坯—修坯—晾干装饰—上釉—柴烧(装窑、烧窑、出窑)”整体而言,石鸡坨土陶产品的装饰风格朴素简单、浑厚大方,集美观与实用于一体。土陶的创作题材有限,选用均源于自然环境之中的植物花卉衍变而成的几何纹,或由于制作工艺经过陶艺人的手的创造,其在器物上遗留的手捏痕迹或有意识地控制器物表面创作的肌理具有自然的独特手工美。
  非遗,靠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的传统传承方式在时代的变迁、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变得十分脆弱,大多面临着破坏、消失的严重威胁,传统的非遗传承特定的群体出现断层,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难以广泛开展和推动非遗地保护和传承的实践活动。重庆黔江石鸡坨土陶的传承人刘沛良口述:“我和三弟刘丁未还守着,一是干这行久了有感情舍不得离开,二是因为害怕,怕祖传的手艺到我们这里就失传了。”改革开放后,外地的陶瓷产品涌进黔江市场,让当地土陶失去了竞争力,外地客商也不再来石鸡坨购销土陶产品了,二十几年来,以往热闹的石鸡坨的土陶作坊相继倒闭。面对手艺人的困境和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濯水石鸡坨土陶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非遗地保护,活态的传承是关键,带有实践意义的传承教育也就成为最好的方法,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总部发表的演讲:“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用于创新。”在高校开展非遗教育,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加民族文化自信心、提升爱国主义情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高校在非遗传承中的光荣使命。
  非遗地保护和传承不仅需要政府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发挥作用,更需要整个社会的集体努力,在全体社会中形成良好的传承氛围。因而,需要大力扩大非遗传承的群体,进一步突破政府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稀少的局限。而立足地方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应地方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有效体系,扩大非遗传承群体,并以此提升市民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意识,是学校需要着手思考并解决的教学难题。
  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结合意义非凡
  高校具有人才资源的优势,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任,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核心区。因而,如何利用人才资源优势,发挥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把广大的群众如:高校教师、在校大学生、非遗经营者及爱好者、其他社会群体、民众等纳入传承群体进行培养,广泛形成良好的传承意识。   二、高校人才培养与非遗结合的路径,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濯水石鸡坨土陶为例
  高校非遗传承的意识不足、非遗课程资源开发不成体系、非遗实践育人薄弱;高校每一个学科都有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非常注重在本专业的技能训练。但非遗并不在高校本科专业分科体系之中,各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专长课等模块均无法为非遗提供合适的位置,也没有任何非遗人才培养的技术积累和成熟的经验,如何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将非遗元素以及保护与传承的理念更好地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为国家、民族、社会培养合格的能够掌握非遗技艺的传承人才,并同时发挥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的育人功能,在全社会普遍开展育人实践活动。(1)在公共课的教学选修课中开展非遗技艺类课程的通识选修。通过非遗的实践育人,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对大学生进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以石鸡坨土陶为例:在通识课选修的课程设置中可以以40%的课程内容来介绍地方文化、审美及工艺介绍,60%的课程内容可以为土陶的制作学习与技艺体验。(2)针对相关专业落实“非遗”技艺课程的专业化,例如: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民族传统技艺专业的相关专业可以把土陶技艺设置为专业的核心课程,一方面石鸡坨土陶的历史积淀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情怀,特点鲜明的石鸡坨传统造型和器型器皿在专业课程创作设计上带来大量文化素材与灵感。(3)帮助地方非遗融合市场,实践中寻求创新。让非遗活在当下,是对非遗最好的传承与保护。学校的最好方法就是多方建立相关企业的合作或者培养自己相关的小微型企业,使非遗产品成为地方特色带动地方经济,让非遗依照传承—创新—商品—市场有序发展,更好地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4)高校应立足自身职能,实行开放办学,积极推动非遗服务社会,为广大社会群体提供高校现代化技术设备进行非遗技艺培训的机会,真正发展社区大学,从而解决高校在推动非遗服务社会方面的职能不足的问题,进而引领社会推动文化传承创新。(5)课程体系的开发。在相关专业开设例如《中国民俗学》《非遗专题》《民间文学》《民俗学概论》《西南文化专题》《民族工艺品设计》等课程,大力对学生进行非遗理论培养。在长期的授课经验基础上,学校组织建设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通过学校非遗工作站、非遗学堂,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并掌握至少一项非遗制作技艺。(6)紧扣石鸡坨土陶非遗文化品牌,将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市场作为民间艺术资源向教育转化研究的大背景。让学生了解当地市场,使非遗文化融入其工艺美术品设计理念当中来,将高校课程与非遗文化熔炼相融合,促使当地高校课程内容更有地域文化特色,从而实现让渝东南旅游纪念品中所蕴含的历史底蕴、情感描绘、个性表现更和谐的设计目的,并能有机地把旅游纪念品与当代非遗相结合,以创造出独地域特色教学课程和地方产业。
  三、结语
  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职能,但高校基本是以为社会输送各行业的专业人才来履行自身职能,在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的职能不足。高校培养的非遗传承人才回归地方,自觉承担起非遗的传承重任,积极推动非遗的传承,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非遗传承的优秀效应。黔江石鸡坨土陶源于自然、根于传统,以格物致用的姿态点缀着千家万户的文化生活。目前,我们能够看见石鸡坨制陶中始终坚持传统工艺的本真性和完整性,保留了其核心的生产技艺,并将核心技艺地保护作为其工艺特色,顺应现代生活节奏地开展。同时,土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与价值意义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因“用”而不断发展演进为独特的手工陶文化。人类的社会正在发生转型,在这新的转型中,许多传统的文化不仅不再是社会发展的束缚与绊脚石,而且还成为了新的文化发展的基础与资源。在新的文化场域中,石鸡坨土陶工艺正处于变革与发展的境遇,土陶工艺资源转化方式可以是一种体验、一种经历或一种跨工艺领域的新形式等。尽管在寻求制陶生产工艺的改善与创新,但缺乏社会力量的“设计参与”,“自力生产、自力保护”的局限性不可回避。笔者认为,在振兴传统工艺大背景下,
  石鸡坨土陶“文化综合体”转型的关键应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和传播推广的途径,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传承这门工艺,完善传承人体系;同时深入广泛地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以促进柴烧土陶工艺的创造性转化,打造成品牌。当前应利用多方力量,融入大武陵山片区的传统工艺产业,与周边区县的彭水、秀山、酉阳、利川、咸丰、来凤、龙山等地交流与互鉴,提升知名度迫在眉睫。对于启发石鸡坨土陶工艺产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地方文旅融合与助力乡村振兴,是值得我们长期思考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英]马凌诺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
  [2]四川省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黔江县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521.
  [3]吴海燕,肖泽平.石鸡坨土陶的文化旅游价值研究[J].民族论坛,2016,(10):76-80.
  [4]孟蕾.手工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重要性——以手工陶瓷分析为例[J].艺术评论,2015(1):128-130.
  [5]杨敏.石鸡坨土陶 宋代窑火烧至今[J].重庆与世界,2019(9).
  [6]郑力乔,邓琼飞,胡爱民.民间化、课程化、社区化:高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C].民族遗产学论文集,2020(11).
  [7]姜旭.非遗羌服羌绣特色化服装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
  [8]方李莉.本土性的现代化如何实践——以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技艺传承的研究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6):20-27.
  作者简介:黄玺(1989-),女,土家族,重庆市酉阳县人,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于重庆旅游职业学院艺术系,講师,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创作与实践。
其他文献
【摘要】乡村博物馆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村史馆”发展而来。党的十八大以后,在全国各地兴起了修建热潮。乡村博物馆是一种从地域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地域性博物馆,其主要职能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当地人民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感。本文结合安国镇的历史文化脉络,以平凉市安国镇的乡村博物馆建设实践为例,探讨了乡村博物馆如何发掘地域性文化,以期为全国各地乡村博物馆的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乡村博物馆;地域性
课题项目: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项目制课程师生作品展,所有作品为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传统草木染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7C0994)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 閩  李闽,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品《深浅蓝》。  叶晓敏  叶晓敏,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作品《烟红灯火》。
【摘要】军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国家或军队的阅兵仪式、重大庆典以及外交仪式。关于军乐的教育虽始自现代军队建立的清末,但军乐教育走向专业化与体系化是在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军乐教育也历经了几多波折,由最初的设想到军乐训练班,再到最后的军乐学校的成立,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培养模式。不仅培养出了一批军乐人才,更为今后的军乐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本文将梳理现代军乐教
主持人语   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自1999年创立以来,在班华教授等心育专家的引领下,秉承科学民主、求真务实的理念,致力于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推动了我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每年一次的学术年会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高层论坛、心育示范课展示及点评、心理咨询技术工作坊、各地经验交流、优秀成果表彰几大板块,为一线心育教师打造了接受新理念、展现新成果的平台。   2020年12月
【摘要】教育是塑造人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机制。其中有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和一系列复杂关系,又有传播现代文明与传承弘扬地方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处理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正是试图通过扎实的民族志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系统性呈现,揭示和回应这些复杂关系和问题,提出当代乡村学校教育的“应然”选择。  【关键词】乡村教育;新华小学;乡村;彝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
劉昌禾  刘昌禾,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群文舞蹈与其他群众文化产生途径相似,它是人们劳动过程中为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所产生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群文舞蹈的创作过程中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问题无法得到正确的解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群文舞蹈的进一步传承。本文通过探讨当下群文舞蹈创作中的常见误区,结合具体作品的选材来源、创作过程,探讨了群文舞蹈创作中的三个创新,以期为更多群文舞蹈干部今后的创作提供解题、破题思路。  【关键词】群
【摘要】群舞《十送红军》是舞剧《井冈 井冈》中的第四幕,主要讲述了民兵小丹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将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托付给井冈山人民,毅然参加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本文通过对这一舞蹈的叙事手法及动作语言的分析运用,来探究舞蹈时空叙事手法的外在情节叙事与内在情感叙事的关系。  【关键词】外在情节;单一时空;平行时空;内在情感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一、外在情节叙事  外在情节的叙事
【摘要】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8部委联合出台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赣南、闽西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国家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研学旅行上升到基础教育顶层设计战略高度,出台实施多项政策,为红色研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革命纪念场馆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青少年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基地。本文以杨成武将军纪念馆为例,分析革命纪念场馆发展研学旅行
朱郁馨  朱郁馨(1990—),女,湖南永州,瑶族,研究生, 所在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曾樹芽  曾树芽(1994—),女,湖南株洲醴陵,汉族,研究生,所在单位: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