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零存整取”式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零存整取”式教学模式研究,以专业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为向导,以毕业设计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将课程设计作为毕业设计的一部分统筹安排,构建“多阶段贯通、全过程融合”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通过引入“微课+微成果”把与毕业设计相关的课程知识点进行关联和整合,将课程设计形成阶段性的微成果零存在微平台。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课题需求,将所掌握的有联系的专业知识碎片加以融会贯通成知识体系,把已完成的课程设计成果进行重构整合,按照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应用上简洁的目标进行毕业设计内容的调整和优化。
  关键词: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零存整取;重构整合
  一、研究背景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得以存储和传播,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开展自主性学习。在“互联网+”时代,“零存整取式”学习是其主要策略,其关键就是通过不断借鉴、虚心接纳、不断“刷新”,使碎片化的知识逐渐整合起来、丰实起来、饱满厚实起来,并与个人原有的知识体系实现融合与“链接”,从而达到化零为整,实现知识创新。
  现代工程的发展对土木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工程技术人员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
  目前,国内土木工程专业相当多的课程设计教学依附于对应的理论课,各门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单独命题,选题从土木工程专业全局考虑上有所欠缺,且与其他相关专业课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导致学生对工程整体结构缺乏完整、系统的认识,不清楚各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关联性,未能更好的锻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因此,统筹考虑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对落实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二、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法
  (1)构建“多阶段贯通、全过程融合”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
  目标是改革和建设的导向,明确培养目标是首要的工作。依据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指标点,明确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现代工具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和解决,且具备创新和沟通交流能力。基于培养目标,构建“多阶段贯通、全过程融合”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内容体系。
  具体思路是,以毕业设计项目工程为主线,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以后就业需求选择课题方向,将同一个工程的不同部分作为不同课程设计的任务,每个阶段的重点是不相同的又是相互关联的,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阶段,分段独立完成相应的课程设计任务。一方面,将课程知识点串成线,查漏补缺,避免了难点、关键点成为盲点的可能;另一方面,增进了各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便于制定统一格式文件和评分标准,统筹安排各设计环节的课时与进度。同时使学生比较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工程实际,将真题真做理念贯彻本科教学全过程,以便在设计中做出与工程设计相关的安全、经济、环境、施工等全方位的思考,最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系統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要从工程全局角度出发,根据毕业设计课题需求,将所掌握的有联系的专业知识碎片加以融会贯通成知识体系;把已完成的课程设计成果进行重构整合,按照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目标进行毕业设计内容的调整和优化。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内容重复,而且令学生们懂得如下的道理:一个好的设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多次调整与完善以渐次达到更好的目标,即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样安排的教学过程,不仅时间上得到了更合理的优化,避免出现指导教师们穷于应付的状况,更为重要的是还能促使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促进设计所需知识体系间必要的融合和更好的衔接。
  (2)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微课+微成果”的课程资源平台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得以存储和传播,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开展自主性学习。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板书、投影片、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的信息,被加工成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资料,得以存储和传播。微课程先天的特征就是碎片化、短小精悍,符合网络时代学生碎片式学习习惯,也符合了网络时代学习趋势。课程资源和平台的建设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课程设计阶段——人人“入股”建资源
  在每门课程设计的授课阶段,教师根据课程知识点建设微课,每一个短小的微课都能呈现一个完整的技能点,让每个知识点前后又都能有连贯,既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考虑每门课程设计知识点的特殊性和难易程度,把完整的技能点用系列展开,吸引学生往下深入学习、分享、探究。在每门课程设计的成果提交阶段,要求学生保存每项课程设计数据和成果,以便进行下一项课程设计时应用到上一项课程设计的数据,保持其设计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微课+微成果”存储。实现人人“入股”,实现课程设计资源库的进一步完善,为后续课程设计通过“查重”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毕业设计质量打下基础。
  2)毕业设计阶段——重构整合微课资源
  为了让学生对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系统的了解且能融会贯通,以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重构和整合后的毕业设计课程资源将若干个有联系的微视频按一定组织顺序放在网络平台上,并添加微视频标注模块,引导学生对学习碎片进行有意识的融合,使之成为其个人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最终成为自身的职业技能,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课题,随时随地进行知识之间的选择、连通与重构,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通过资源整合,提前解决了毕业设计怎么做的问题,为提升毕业设计质量打下了基础、提供了空间,助力本科教学,以进一步实现OBE培养目标。   (3)构建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零存整取”教学模式
  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是网络时代应对知识碎片化的主要对策。其实质就是要求学习者持续地积累知识碎片,通过不断的收集、转化、融合,将所学知识逐渐整合起来,从而达到零存整取的目的,最终通过将整合的知识进行重构和创新。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零存整取”教学模式,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符合“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环境。教学模式包括四个关键点:搜索选择、连通分享、协作探究和整取提升。
  1)搜索选择:学生以课题需求和问题解决为中心,有针对性的从资源平台上获取信息与知识,将知识碎片进行重组。
  2)连通分享:学生将知识点连通成知识体系框架,并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3)协作探究:在线下教学中,根据项目选题开展小组的协作和探究式学习。对于那些没有现成或固定答案的开放性、综合性主题或内容,进行研究性或探究性学习,以求得问题的解决。选派学优生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对组内学困生进行重点帮扶。
  4)整取提升:毕业设计指导中,学生在教师的线下指导下,结合线上资源平台解决“怎么做”的基础上,深入的研究课题,对课程设计的成果进行优化和合理利用,迅速实现知识点的整取,为毕业设计的提质增效争取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对知识碎片进行有意识的零存整取,使之成为学生个人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最终实现知识创新。
  通过“零存整取”式教学模式,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工程全局角度出发,将所掌握的有联系的知识碎片加以融会贯通成知识体系,用于不断改进和完善毕业设计,按照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目标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结束语
  实践证明,“零存整取”式教学模式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开放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效果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的热情
  在“零存整取”式教学法的教学中,能促使学生主动形成学习动机。在完成项目任务时,指导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积极探索,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寻求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法,变“学会”为“会学”,无形中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比较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工程实际,以提高学生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性认识。以便在设计中做出与工程设计相关的安全、经济、构造、施工等全方位的思考,激发他们的设计热情,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系统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增进了师生的交流,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持续改进
  疏通整合知识体系,将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微课+微成果”的形式存储,方便学生对知识的不断消化和重组,增进了各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便于统筹安排各设计环节的课时与进度,以及进行必要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持续改进。
  (四)建立了一种疫情常态化下的长效教学模式
  建立一种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相结合的长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零存整取方式建构个性化知识体系,实现知识创新,实现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与疫情防控相适应,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教学提供了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王竹立.零存整取:网络时代的学习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3(3)37-43.
  [2]沈卉卉.“互联网+”时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微课程视角[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1):196-197.
  作者简介:
  劉娅婷,1986年2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北,学历:研究生,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结构抗震,工作单位:武昌首义学院;
  余小燕,1977年12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北黄冈,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设计研究,工作单位:武昌首义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国贸专科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反思并总结现行国贸专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因素,构建基于创新STEAM教育理念的国贸专科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实施,分析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创新STEAM教育理念;国贸专科;人才培养模式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概述  1.研究背景  根据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
期刊
摘要:高等学校教育重在立德树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以《个人投资理财》课程思政为重点,阐述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了该课程的思政目标和思政结合点,在落实措施上,从思想重视、丰富形式、加强考核以及构建体系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推动“三全育人”和培养具有法治观、价值观、财富观和养老观的理财人贡献智慧。  关键词:立德树人;投资理财;课程思政;价值观  一、教学背景  近期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相融合,对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思想政治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高职院校也是为社会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过程中还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不准、就业教育内容相对落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传统等问题。本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二者相融合渗透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的新发展时代,民办高等教育也面临着由规模扩张到提高办学质量的转型。顺利实现转型,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不仅是顺势而为的必然之举,更是民办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全面提高质量的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环境出发,简要回顾了民办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规范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新时代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新时代提高民办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路径选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上移动终端设备普及率不断提升,社会化媒体得以快速发展,并对高职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使其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迈向新的台阶。本文主要对社会化媒体在高职教学及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运用策略进行研究,以有效借助社会化媒体提升高职院教学及学生管理水平。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高职;教学;学生管理;运用策略  1引言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
期刊
摘要:在现代化企业发展中人才是十分关键的竞争元素,拥有高素质能力的人才就可以拥有较为稳固的实力基础,特别是近年来行业之间的竞爭中人才比例越来越大,因而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但从学校教育来看传统思维注重专业教学,缺乏创新性与开拓性,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还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本文从企业需求出发,探讨学校人才的有效培养策略。  关键词:企业需求;人才培养;策略  引言  传统教学理念下多数学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对于中职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信息化手段的进步,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中职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了更高要求。2020年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为中职语文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以专题组织课程内容的教学思路和方式。中职语文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探索与实践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现如今,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进步,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对于中职护理教学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益处,发挥现如今信息化的作用,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开展,从而使得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信息资源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融合,最终提高课堂的效率和效益,本文着重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护理教学的应用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对于它的教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互联网+”背景下各行各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在“互联网+”背景下提高自身创新创业的能力,才能真正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充分发挥自我价值。为此,本文主要围绕“互联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创业
期刊
摘要:本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职教育,并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实践养成体系、师资及研究体系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对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滋养作用,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8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坚持用习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