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在2016年12月份,上海进行了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抽测,结果表明:60名高一男生有一多半的学生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按照完成7个引体向上及格的标准,该项测试,大约2/3的学生不及格,在1/3能及格的学生中,绝大多数也只是能勉强做到7个引体向上。在全部60名学生中,能做到10个以上引体向上的学生仅有两三人。
监考老师在现场发现,肥胖率上升是导致学生做不了引体向上的原因之一,毫无疑问,身体较胖的孩子,做引体向上也会更吃力。但学生并不愿去努力尝试改变自己的运动弱项,这种态度上的懈怠,让这名监考老师更加震惊,“不可否认,在所有测试的学生中,还是存在极其个别能做起10个以上引体向上的学生;然而,绝大多数同学甚至连尝试做起一个标准引体向上的欲望都没有。”
我国体育教育的现状
姚明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和教育一样,都是以启人心智为最高目的。”姚明还认为,体育不仅仅是为了拿金牌,为国争光、为家乡争光,还有更深层的内涵,并且体育与教育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体育同样也能起到育人的作用。
但事实是,我国的体育教育现状并不乐观,教育部有关部门对15个省份的129个县(市、区)监测显示,四年级、八年级校园体育课及体育活动不足率分别高达56.5%、76%,相关调查数据显示,31%的小学、83%的初中从来不组织课外体育锻炼。全国仅有21.95%的中小学、12.47%的高中学校能够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主任介绍,“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我国小学一二年级每周设4个学时的体育课,小学三年级到初三每周3个学时,高三到大学每周2个学时,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共要上1404个学时的体育课。按理说,1404个体育学时,学生应该能够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熟练掌握2到4个项目的运动技能,进而形成自己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但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发现,只有不到20%的大学生经常自我锻炼,不足10%的上班成年人养成了运动习惯。”
体育运动的功用
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育、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进而增强学生体质,改善个人生活。体育运动能够在以下三个方面展现出它对于青少年的重要作用:第一,教育作用。教育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合一,通过对学生身体的自然改造,让身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进行有机统一。此外,还应该注意到的是,在追求学生身体改造的同时,学生无形的心理也会得到发展。对于初高中生而言,文化课程的学习压力巨大,这点从每个班级当中的学生近视人数就能够看出来。而体育运动正好给学生们提供了释放压力的机会;第二,娱乐功用。体育和竞技的萌芽本身就蕴含娱乐的因素。原始人在狩猎之余,为宣泄情感而进行嬉戏活动,在后来的各种节日庆典,宗教仪式和表演中,都对人们起到娱乐作用。面对初高中的升学压力,学生们的神经弦一直紧绷。他们需要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与休闲运动来消除疲劳、娱悦身心、陶冶情操;第三,精神享受。提到体育精神,很多人会想到现代的奥林匹克体育竞技精神。它是指一种追求公平竞争,对于队友和对手谦和有礼,待人真诚,无论输赢始终保持体面的态度。而这些精神层面的内容和青春期的孩子的智力成长、道德孕育相辅相成。
其他国家的体育教育
美国家长普遍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体商”,有80%以上的青少年(10~17岁)每天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在美国,几乎每个中学和高中都有运动队,这是美国文化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孩子观看篮球比赛、橄榄球比赛,球员是他们的英雄,他们也希望能像球员一样,孩子眼里的偶像总比现实更强大;日本从小学的体育课开始,便会要求小学生们通过适当的运动经验来理解健康与安全,培养能贯彻一生的喜爱运动的资质和基础能力,并同时促进健康、提高体力,培养明快的生活态度;学业负担并不轻松的新加坡中小学生,学校都会在每天下午两点后安排课外活动时间;法国小学有1/3时间用于体育教学,每周有8~9小时的体育活动,中学生每周为5个小时;在瑞典的7~20岁学生中,60%以上都是1~2个俱乐部的成员,政府规定青少年只要5人一起参加体育活动达一小时,每人可获17克朗补助。
对于“一半男生引体向上得零分”的反思
有数据表明:2014年的13~19岁全国青少年引体向上的测试中,16、17、18岁年龄组完成的引体向上分别平均为3.8、4.2和4.5个。而早在1995年武汉市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16、17、18岁年龄组完成的引体向上平均数为3.87、5.55和5.68个,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过去20年,学生上肢及背部力量的下滑趋势十分明显。
青少年身体素质逐渐下降,一个原因是经济条件的改善,给青少年体重的增长提供了空间;另一个原因是在考试升学的压力下,学校都很少注重学生的体育教育。虽然中考考试中有体育加分,但是学生也大多是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式的备考活动,最终体育课逐渐成为一个摆设。
针对青少年身体素质方面下降的原因分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共同协作,才能让这一现象有所改善。在家庭中,父母应该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自身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减少上网、看电视等行为,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并提高家庭体育教育,鼓励孩子参与体育活動;在学校的体育教育上,体育课内容不应仅限于竞技性的体育项目和内容,而是应该积极加强健康教育,强调“健康”“快乐”和“终身体育”的重要意义。
监考老师在现场发现,肥胖率上升是导致学生做不了引体向上的原因之一,毫无疑问,身体较胖的孩子,做引体向上也会更吃力。但学生并不愿去努力尝试改变自己的运动弱项,这种态度上的懈怠,让这名监考老师更加震惊,“不可否认,在所有测试的学生中,还是存在极其个别能做起10个以上引体向上的学生;然而,绝大多数同学甚至连尝试做起一个标准引体向上的欲望都没有。”
我国体育教育的现状
姚明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和教育一样,都是以启人心智为最高目的。”姚明还认为,体育不仅仅是为了拿金牌,为国争光、为家乡争光,还有更深层的内涵,并且体育与教育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体育同样也能起到育人的作用。
但事实是,我国的体育教育现状并不乐观,教育部有关部门对15个省份的129个县(市、区)监测显示,四年级、八年级校园体育课及体育活动不足率分别高达56.5%、76%,相关调查数据显示,31%的小学、83%的初中从来不组织课外体育锻炼。全国仅有21.95%的中小学、12.47%的高中学校能够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主任介绍,“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我国小学一二年级每周设4个学时的体育课,小学三年级到初三每周3个学时,高三到大学每周2个学时,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共要上1404个学时的体育课。按理说,1404个体育学时,学生应该能够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熟练掌握2到4个项目的运动技能,进而形成自己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但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发现,只有不到20%的大学生经常自我锻炼,不足10%的上班成年人养成了运动习惯。”
体育运动的功用
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育、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进而增强学生体质,改善个人生活。体育运动能够在以下三个方面展现出它对于青少年的重要作用:第一,教育作用。教育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合一,通过对学生身体的自然改造,让身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进行有机统一。此外,还应该注意到的是,在追求学生身体改造的同时,学生无形的心理也会得到发展。对于初高中生而言,文化课程的学习压力巨大,这点从每个班级当中的学生近视人数就能够看出来。而体育运动正好给学生们提供了释放压力的机会;第二,娱乐功用。体育和竞技的萌芽本身就蕴含娱乐的因素。原始人在狩猎之余,为宣泄情感而进行嬉戏活动,在后来的各种节日庆典,宗教仪式和表演中,都对人们起到娱乐作用。面对初高中的升学压力,学生们的神经弦一直紧绷。他们需要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与休闲运动来消除疲劳、娱悦身心、陶冶情操;第三,精神享受。提到体育精神,很多人会想到现代的奥林匹克体育竞技精神。它是指一种追求公平竞争,对于队友和对手谦和有礼,待人真诚,无论输赢始终保持体面的态度。而这些精神层面的内容和青春期的孩子的智力成长、道德孕育相辅相成。
其他国家的体育教育
美国家长普遍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体商”,有80%以上的青少年(10~17岁)每天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在美国,几乎每个中学和高中都有运动队,这是美国文化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孩子观看篮球比赛、橄榄球比赛,球员是他们的英雄,他们也希望能像球员一样,孩子眼里的偶像总比现实更强大;日本从小学的体育课开始,便会要求小学生们通过适当的运动经验来理解健康与安全,培养能贯彻一生的喜爱运动的资质和基础能力,并同时促进健康、提高体力,培养明快的生活态度;学业负担并不轻松的新加坡中小学生,学校都会在每天下午两点后安排课外活动时间;法国小学有1/3时间用于体育教学,每周有8~9小时的体育活动,中学生每周为5个小时;在瑞典的7~20岁学生中,60%以上都是1~2个俱乐部的成员,政府规定青少年只要5人一起参加体育活动达一小时,每人可获17克朗补助。
对于“一半男生引体向上得零分”的反思
有数据表明:2014年的13~19岁全国青少年引体向上的测试中,16、17、18岁年龄组完成的引体向上分别平均为3.8、4.2和4.5个。而早在1995年武汉市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16、17、18岁年龄组完成的引体向上平均数为3.87、5.55和5.68个,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过去20年,学生上肢及背部力量的下滑趋势十分明显。
青少年身体素质逐渐下降,一个原因是经济条件的改善,给青少年体重的增长提供了空间;另一个原因是在考试升学的压力下,学校都很少注重学生的体育教育。虽然中考考试中有体育加分,但是学生也大多是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式的备考活动,最终体育课逐渐成为一个摆设。
针对青少年身体素质方面下降的原因分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共同协作,才能让这一现象有所改善。在家庭中,父母应该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自身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减少上网、看电视等行为,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并提高家庭体育教育,鼓励孩子参与体育活動;在学校的体育教育上,体育课内容不应仅限于竞技性的体育项目和内容,而是应该积极加强健康教育,强调“健康”“快乐”和“终身体育”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