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摩天楼”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犹他州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的“华尔街”,拥有属于自己的“摩天楼”——黄松,它生长于美国南部广大地区,树干拥有美观漂亮的自然纹理,木理纹路独特且优美。“华尔街”是岩层中的一条巨大裂缝,因水流冻结膨胀形成,深度可达到60米。
其他文献
与非洲野生动物零距离接触并不是每个人休闲度假的畅想,不过,如下这套户外卧室却可以让你感受到这一氛围,你甚至还可以在星空下过夜。这套不同寻常的户外度假旅店,名为Loisaba,其坐落于肯尼亚莱基皮亚县,在这里人们可以享受到独特的户外体验。Laikipia是肯尼亚山西北部的一座巨型高原,社团和私人牧场主在这里经营了一个巨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其间生活着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
期刊
闽剧,这一发祥、发展于福州的本土戏曲,既流响于坊巷之中,又喧闹于码头之上。以三坊七巷的精英阶层、上流社会为代表的“坊巷文化”,以台江码头的市井阶层、平民社会为代表的“码头文化”,这一雅一俗两种文化对闽剧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使它拥有了独特的文化品格和艺术特质。  老福州人爱看戏。在福州,每逢有老人做寿、生意人还愿等喜事,福州人总喜欢请上剧团演一出闽剧。夜晚漫步在福州的小巷,一不留神,听到喧天的锣鼓
期刊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祖母绿岛,摄影师布拉德·斯泰隆用照片展现了海浪绚烂夺目的动态之美。斯泰隆是一位冲浪爱好者,对海浪的变化非常熟悉。拍摄时,他拿着相机耐心等待,最后在恰当的时机按下快门,捕捉下海浪翻滚的完美瞬间。
期刊
在孟加拉国绵延约13公里的海岸线上有近80个拆船场,而该国约有20万名拆船工从事着这一危险而艰巨的工作,该行业也因工人频繁伤亡而臭名昭著。面对安全事故与环境污染的伤亡威胁,这些工人每天只能获取几美元的报酬。
期刊
只用一根短短的碳素笔,不到3分钟,一幅栩栩如生的肖像素描跃然纸上,更难得的是,手握画笔的是一位八旬老人。  天气晴好的日子,在福州西湖公园,你都能看见一位老人在这里给游客画素描。凉亭边,摆上两张凳子、一个画板、画纸、几只铅笔、橡皮擦,再放上自己的几张作品,俨然一个有模有样的画室。  画画的老人姓高,已是年近八旬的高龄,在这里画画有好几年的时间了,用他的话说,就是“闲不住”。  古语云“人过四十不学
期刊
露天电影曾是中国人的文化休闲生活方式之一,也是几代中国人共有的记忆。  露天电影,是童年记忆里无法抹去的暗夜亮色,是带来童年欢欣和外面世界讯息的窗口,是寄托孩童走出去的一切力量,是大学周末的记忆……因此,如今许多年轻人、老年人,对露天电影仍有着“淡淡的怀念”,像夜深人静时蔡琴的歌曲一样,总会有某些情绪萦绕着,人群、嬉戏的孩童、电影胶片放映机的转动声、夏夜的蚊子、冬夜的月光。  上世纪70代末到上世
期刊
作为中国民间的古老职业,剃头匠大多上了年纪,手艺精湛。这与现在那些门面光鲜的发廊和年轻时尚的发型师相比,尽管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街边剃头这个行业却仍然为小区所需,为中老年人所需。  在明媚的阳光下,街边剃头匠在客人的脸上涂上肥皂泡沫,手持明晃晃的剃头刀,在一块长条形的牛皮上刮得“哧哧”作响,几个来回下来,胡茬儿便被一扫而光,头发也被理得干干净净。许多年前,见到街边巷尾的剃头匠,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画
期刊
南非莫塞尔湾,一条好奇的大白鲨破水而出,吓坏了与之面面相觑的鲨笼潜水者。英国摄影师戴尔·莫里斯记录下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他说:“大白鲨十分狡猾,会让人们误以为它已经游走。当我们在船上看不到它时,它却突然从另一方向冒出来,跟我们来个近距离接触。”
期刊
昔日“天字第一”的百年老字号,如今能传承下来的已为数不多,且大多苦心经营。但是开创者与继承者所传递的那份“真”与“诚”,却是历史长河淘不掉的珍宝。  俗话说得好,行行出状元,“福剪”的状元就是百年老铺“郑兴利剪刀店”的第三代传人,已经80多岁的郑德官老人。制剪手艺还得追溯到郑老的家乡——晋安区鼓山镇后屿乡,乡里最多时有50多户人家从事剪刀的制作,郑老的祖父郑应梅一直在剪刀的锋利上下功夫,经过他们的
期刊
琢玉,只能磨雕,不能增添,从头到尾用的都是减法,遗憾无可弥补。琢玉的师傅,就是用减法,做一道答案无穷大的加法。  勾样、粗雕、细刻、抛光、清洗,一切有条不紊。在福州市安泰河边的朱紫坊里,一名年过半百的老人,戴着老花眼镜,或许是生活的重担让他的脸上写满了沧桑,他每天在自家门前,摆着个简易的作业台,默默地坐在那儿琢磨各式各样的小玉石。  他的这个露天“小店店招”为“伡玉”(又称玉雕)。街坊都说,由于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