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实践思考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u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应当促使儿童进入一个道德、智慧和感情融洽一致的世界。这是现代教育的理想,也是各国教育追求的目标。近代以来,教育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学校教育走向了工业化模式,学生被学校按照工业流水线制造成统一规格的产品。这种教育造成学生呆板的生长,剥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性,这种教育既背离了教育本身的价值,也很难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在新的世纪,道德教育应当走出自设的围城,因为一味地按照教育所设计理想状态下的道德人的形象塑造学生,无视学生的道德理性与情感和谐统一,无视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自由与自主,道德教育与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的疏离,把学生源于真实生活的自主道德发展引向伪装的道德行为,会导致学生道德发展上的双重人格和道德品质的丢失。当前道德教育面临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文化撞击三者同时发生,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因此,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实践,可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与现实生活接轨,开设道德理性课程
  学校的道德教育应不拘一格,更多地体现现实生活。因为道德及道德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构成了道德生活的现实性来源,没有生活的实践和参与,学生道德价值的确立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外,道德知识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不确定的、开放的,从而引起学生的焦虑、思考,促进学生道德思维水平的提高。要使道德教育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并试图回答学生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及其自身所面临的实际冲突,不但不应阻止学生提出问题而且还要提供建议。不但不能把过于简单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且应该基于从事实中寻求真理的态度,与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讨论这些问题。应该允许那些还没有明白的学生对这些问题仔细思考,并且,只要他们的言论和行为没有违反国家的法律,就应该耐心地等待他们整理出他们自己的观点。
  开设有关道德理性的课程。这一课程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创造性品质。真正的道德行为是人自主与自觉的统一,自主具有理性的品格,自觉具有意志的品格。根据理性认识来判断是非黑白,在实践中坚持这种认识,日积月累,就能积善成德。
  在道德理性的课上,所涉猎的问题不仅有道德方面的,也可能有美学的、经济的、政治的、环境的、宗教的,等等,对每一类价值观的关注都可能有助于道德水平的提高。这一课程也不同于以往简单的逻辑课,而是要面对并着眼于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带有模糊性、冲突性的问题。冲突乃是提升道德思维、促进理性发展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是最需要教育介入的时刻。它要致力于探究事物是“怎么知道的”,力图摆脱他人的结论、宗教、习俗和迷信的影响,力图使人们发现自己的本意,力图有效地克服个人中心主义和种种的社会偏见,力图使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理性,进而推动学生的道德发展走向全面的进步。
  二、明确中小学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保持社会道德教育目标与学生个体道德观念之间的合理张力
  道德,一种是带有先验性、超越性的美德;另一种是受一定环境、条件和时空影响的带有功利色彩的社会性道德。道德本身的层次性,决定学校的道德教育也必然要分清层次,道德教育的起始点应以注重日常生活品德、态度、情感、行为的塑造,不能以终极性的道德标准介入和评判生活,否则势必将目标当成起点,而不顾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发展水平,造成假大空的局面。学校道德教育要把终极性的道德和学生的现实发展需要的带有功利性色彩的社会性道德结合起来,既有超越也有适应,对现实生活的适应是学生道德超越的基础,学校的道德教育不能脱离于现实的生活这个基础。
  任何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不能脱离自己特有的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基础。学校担负文化的传递、创造的作用,道德教育在培养新人的时候,不能失去自己特有的文化底蕴。所以道德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例如勤劳、勇敢、正直、有爱心等),还要培养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民意识:人格独立、平等、公正、诚实守信、正义感等,而且要注重提高学生自主选择和道德自律的能力。任何社会都力图按着自己的设计目标去培养和造就下一代,而开放的现代社会本身却又为自己设计的目标的在下一代实现,创造了自身难以逾越的障碍,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悖论,也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契机。因此,中小学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本身必须充分蕴涵学生个人选择的余地,在学生个体的道德观念与社会总体道德教育目标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这种张力并没有消解道德教育的作用,而是把道德教育的重点由告诉学生“做什么”转向到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和“怎么样”,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改革的时代和市场经济的双重条件下,增强对外部纷繁复杂社会的选择、自主适应的能力。
  三、加强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的现实选择
  一些学校的德育强调政治而轻道德,德育主要是“育政”,而非“育德”,多数人还以政治尺度来度量学生的道德品质,抹杀了政治与道德之间的界限和作用,践踏了学生的道德尊严。因此,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在内容的现实选择上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
  1. 自律教育。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的自律不是别的,是个体在内化社会道德律令基础上自己立法的结果。中国人素来重视道德实践,强调道德自律。孔子的“克己复礼”,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等,都强调克制自己的私欲,用内心的心性之理排除个人欲念的干扰,从而达到道德上的自律。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道德上的自律越来越重要,学校道德教育也将走向以培养学生自律为主,这是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面。《学会生存》也同样指出:“未来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自律是学生以理性、内心的自省、自觉,调节自己并发展完善自己的道德行为。自律教育,要求教师具有民主的精神和作风,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教师理解、容纳学生的道德选择。在隐性与显性相结合的学校道德教育环境中,既包括对学生积极的引导,也包含对学生潜在的氛围等作到“润物细无声”。
  2. 学会负责的教育。有序的自由是责任的基础。学校道德教育要经过对学生道德理性的培养,使其具备有序自由的观念。自由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性质,必然要求学生在实现自由的时候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学生作为道德的主体应是自由的,学生不应该迫于外力或外在的强制,而是自觉自愿地选择这一道德行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必须出乎学生的意志自由,只有学生享有运用自己的意志行动时,才会对自己选择的行为负责。培养学生学会负责,是道德教育中学生培养的内在要求。
  在当前的条件下,学生运用学校传递的道德规范不能妥善解决所有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新的道德问题,他们日趋表达自主选择的愿望。学校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己的选择要负责任的锻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学会负责。学会,是指主动积极地去获得;负责,是指经过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之后,承担自己做出的选择。在做到满足自己需要和愿望时,对自己、他人和社会以及生态环境负责。
  3. 创造精神的教育。当今社会,由于社会竞争和社会产业结构急剧变革,人的职业流动性增大。同时,知识经济业已初露端倪,知识经济需要的是有创造精神的人。学校所要培养具有主体性的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种创新不只体现在“知性的创新”,而且还要体现在“德性的创新”上。道德教育中要承担“德性的创新”的重担,因为学生具有超越和创新的特点。
  四、建立开放的道德教育策略
  课堂的德道德教育为一种形式和途径,对于培养学生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每个学生的经验、视野和理性是有限的、片面的,知识具有的抽象性和全面性能够帮助人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引导人对道德行为做出合理的选择和符合理性的超越。但是,道德教育中学生的培养决不能局限于课堂,否则会使道德教育缺乏生命力,因此必须建立开放的道德教育策略。
  可以建立学校、社区和家庭和谐互动机制,共同发挥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功能;建立学生、教师和家长的伙伴合作关系,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培养氛围。此外,还要重视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和积极的反思,注意学生同伴团体(The Peer Group)的养成,引导同伴团体的积极健康的发展。
  本栏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1.路基填土与压实  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从现有条件出发,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条件是保证路基质量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1.1路基填料  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30cm的路床填料CB
学校是传承知识和培育人才的摇篮,具有鲜明文化性和人性化的特征。教育没有文化,不能算强;文化没有教育,难于发扬。这一独特关系客观上决定了学校管理者在履行学校管理职责的同时,必须担负起传承、塑造和升华奋进型学校精神的神圣使命。学校精神是一种文化,这是题中之义。对于学校精神的诠释,历来学者见仁见智,但共同之处有两点:第一,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活动中逐渐积累下来的被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
本文通过国内信托业发展状况及国内私人银行与信托行业的合作现状,提出了运用风险拨备金建立主动风险管理体系,大力发展创新类信托产品并完善信托功能,扩展业务范围的可行性,
【摘要】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对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为今后系统的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与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素养。因此对有关“空间观念”的探究非常有必要。本文将从概念的本质理解开始,以此为基础阐述培养空间观念的粗略想法。  【关键词】课程标准空间观念想象相结合     空间观念作为《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有着重要
【摘 要】税款的征收与合理的避税,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虽然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但这些税款毕竟成为了纳税人的负担,而且税收始终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广大的学者和企业开启并发展了一条合理避税的道路。使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在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的同时,具有越来越强的纳税筹划意识,在对经济业务事前、事中、事后的精心安排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的避免一些税款的支出,以减轻纳税的负担,取得
本文针对当前全球性金融风波和经济危机,试论以营运资金管理为核心,强化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商业信用和财务杠杆解决资金短期周转困难,同时保持适度向银行借
本文以护理岗位对语文能力的要求为调研目标,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调查了护士岗位的语文能力需求与现阶段语文教学的实际差距。护理专业语文教学要结合护士岗位的需要,立足于学
【摘 要】结合某公路路堑基床的涌水情况为例,采用注浆堵水原理、施工工艺、注浆效果验证等,对注浆堵水治理岩溶塌陷进行了介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岩溶路基;注浆堵水;施工  0、前言  公路工程路基基底局部范围有泉水外涌时,应设置暗沟或暗管将水引排至路堤坡脚或路堑边沟内[1]。但在岩溶地区路基,施工开挖揭穿地下水,增大了地下水漏失量,破坏了原有水系平衡。造成岩溶中的充填裂隙、充填溶洞中的充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创造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总结、归纳,获取新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智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可见质疑对于受教育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培养小学数学质疑能力?  一、创设质疑氛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说,学生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