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tu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医既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职业,又是一个需要学习博大精深的科学知识、掌握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的职业,同时医学关注健康、生命至上的社会属性需要从医者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水平,这些都对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让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真正成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是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职责。
  一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理想是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德国戏剧家、诗人歌德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确定一个伟大的目标,并决心实现它。
  理想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是悬在人生之路上的明灯,指引人前行。作家高尔基曾说,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时,又给了他一根拐杖,这就是理想!
  理想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理想会给予一个人向善的力量,同时也会赋予其拒恶的勇气,人的一生,难免有坎坷,有挫折,有各种各样的诱惑,胸怀远大理想的人,不会自暴自弃、随波逐流,也不会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放弃自尊。
  (二)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是体现医学职业精神的要求
  医学生的职业理想,就是个人渴望达到的医学职业境界,是对未来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医学生个人的职业理想,与社会需求的医学职业精神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对生命的敬畏和人类健康的珍重,就是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关注病人的健康,重视病人的权利、人格,维护病人的利益与幸福,在专业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医疗临床实践中尊重客观事实与医学规律,依据循证医学方法进行科学试验的开拓创新,在操作规范指导下进行医学临床防治疾病实践,防止差错事故,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引导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职业境界的憧憬和追求,就是在未来从事职业过程中所追求的贡献以及自我价值的体现。
  (三)现代医学发展要求医生必须有理想信念的力量支撑
  当下,自然科学属性领域均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各种新技术、新发现、新疗法等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仅一个《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每年增加的文献量就达40万余篇,这就要求从医人员必须终生坚持学习、艰苦探索。
  随着人类的进步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其社会科学的属性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现代医学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和心理因素对生理的影响以及人们内外环境、心身的统一,从而使医学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两者互相渗透和促进。敬畏生命、珍重健康的价值理念充分体现了其人与人互相关怀的人文属性,人们对生命权、健康权、知情权等的追求,给医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生命系统的复杂和奥妙无穷,注定了医学的复杂和困难。作为医学的实践者,医生被赋予了极高的要求,他们既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科学知识,掌握高超的医疗技术,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品质,除此之外,医生的价值理念还要与人们的期望和社会的需求吻合,只能在奉献、服务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医生往往是在被患者认可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精神的满足,这对个性张扬的年轻人无疑是个挑战,也难免会让医生遭受更多的误解、挫折。
  二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大医精诚的理念
  我国古代孙思邈著述的《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其思想精髓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医乃仁术,医者必须具有仁爱之心。孙思邈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又说“夫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还说“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医务工作者要做“苍生大医”,“广施善术”。
  医者对患者要一视同仁,必须具有“志存救济”、“一心赴救”、“普同一等”的崇高思想境界。“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
  医者要有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的气魄,恪守“淡泊明志”的道德理想。医者“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凶吉,护惜身命”、“不得持已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不得以佊法规,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
  医者必须勤学不倦,虚怀若谷,力求达到医术医德的完美统一。“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必须“涉猎群书”,“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务须刻苦学习,精研医理,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努力探求至精至微之医理,掌握至纯至熟之医术。
  医者必须注重自身修养,尊重同道。孙思邈指出:“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对待患者,“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冷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对待同道,则不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之膏肓也。”这种注重自身修养爱护病人尊重同道的精神,堪为后世医者之行为准则〔2〕。
  (二)医师和医学生誓言
  医师的誓言就是医师对自身行为规范的承诺,更多的是基于社会公认的医学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认可和追求。西方医学的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人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明确了医生对病人、对社会的责任及医生行为规范,两千多年来,其基本精神一直被视为医生行为规范被广泛接受,直到今日,在很多国家的医学生入学时还要学习该誓言,很多医生就业时还必须按此誓言庄严宣誓。1984年,世界医学会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日内瓦宣言》,它制定了国际医务人员道德规范,明确指出病人的健康是医务人员首要关心的、具有头等重要地位的问题,医务人员应坚持医学事业光荣而崇高的传统职业道德,其基本精神与《希波克拉底誓言》一脉相承。在1988年的英国爱丁堡召开的世界医学教育大会上,通过了《爱丁堡宣言》,该宣言指出:“病人理当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2002年,《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发表,为当代医师提出了21世纪医学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到目前为止,已有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在内的3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国际医学组织认可和签署了该宣言。中国医师协会于2005年正式签署该宣言,加入推行《医师宣言》的活动,中国的医师承诺的誓言包括了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终生学习等六个方面的内容,高度凝练了医师的职业精神和要求。1991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以文件的形式颁布了《医学生誓言》,它是在充分吸收了国际上公认的几个誓言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而制订的,它既是对医学生的要求,更是对他们未来成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精神要求。   三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引导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1培养学生具有清晰的职业意识和正确的自我认知
  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对生命奥妙的探究、对疑难杂症的攻克、对生命的敬畏、对病人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等等,决定了从医是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职业。另外,在普通人心目中,医生和医学往往被一厢情愿地理想化,求生的本能使得病人总是希望医生能为他做到药到病除、起死回生。医学也是个与环保类似的工作,投入大,见效慢,学习的过程中,付出的辛苦就比别人多,五年的时间已经比一般大学多出了25%的时间成本,之后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又是一个漫长的熬的过程,病人是随时都会出现的,工作的时间和强度往往也不固定。因此医生这个行业,所得的收入往往与各种付出不成正比。对于把医生作为谋生行业而不是人生理想的人来说,当医生所挣的钱也许永远低于自己的预期。医学生必须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对自我的兴趣、能力、特长、对未来的期望等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自我的理想必须建立在社会的职业理想之上,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学有所成,也才能做到全面发展,最终才能真正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2培养学生具有恒心和坚强的毅力
  医学事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日新月异,涵盖范围广,信息量与日俱增。医学人文素质的提升,需要全方位的历练积累,医学生的学习任务艰苦而繁重,2007年颁发的教学计划,临床医学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功课近100门,还要参与大量的实践活动,需要医学生有恒心和坚强的毅力来完成学习任务。而等你毕业进入职场,又发现所有学到的知识还不够用,面对病人还不能做到得心应手,还要再学习,再研究,也就是医生必须终身学习,必须一生都刻苦钻研。
  3培养学生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
  没有一个病人是按照医生上下班的作息时间来生病的,也没有病人是按照教科书上的描述来生病的,医生在付出休息时间、付出超出常人的精力、体力来工作的同时,还要对病人付出关爱,给予人文关怀,在筋疲力尽的工作之余,还要对各种各样需求的病人及其家属做出耐心细致的解释、再解释,医生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依然会招来抱怨、辱骂、打击。所有看病难、看病贵的矛头都指向医院、指向医生,医生既要面临职业带来的风险,还要承担巨大的社会压力,崇高的职业理想,对职业的热爱就是强大支撑。
  4培养学生具备不断完善道德的追求
  一个好医生,首先是个具备很高道德修养水平的人,这种道德修养是需要不断修炼而来的,一方面,追求幸福、享受快乐是每一个人的本能和权力,医生当然也不例外,按照传统儒家文化的观点,一个人有了很高的修养境界,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内心的快乐。另一方面,医学面临的许多现实常常充满了情理、伦理的矛盾,充斥着物质、名声、荣誉等等诱惑,还要常常面临生离死别的悲情和爱莫能助的绝望,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品质,做到这点,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培养这种修炼道德的勇气。
  (二)激励医学生追求崇高的从医境界
  医学作为人类最崇高的职业之一,要求从医者具备很高的思想境界水平,在医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中,应当激励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历练提升自己的从医境界。
  1对医术的追求永无止境
  人类对生命科学的研究脚步从未停止,对健康的渴望、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伴随而来的新技术、新发现、新经验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同时,社会的人文属性也在发展变化,人的精神活动也随之变化,病人、病情也在发生变化,医生永远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对医术的追求永无止境是每一个医师应有的境界。
  2患者至上、守护健康、敬畏生命
  以患者的利益为重,时刻把患者安危放在心上,尊重患者的隐私,遵从生命至上的理念,我国著名医学家张孝骞教授提出的从医必须做到“戒、慎、恐、惧”四个字,就是我们医师的思想境界。
  3勇于奉献、胸怀坦荡、担当责任
  医生的职业,是服务人民群众的职业,是需要奉献的职业,我们面对的病人无关贫富贵贱,吴阶平的“医学技术回归医学人文关怀”,钟南山“一切从病人出发”,裘法祖“在服务中学习”,吴孟超“仁德济世”等等,一个个医学大家正是在践行服务、奉献的理念中变得崇高和伟大。人类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总有其局限性,在诊疗中一定会面临风险,出现差错或不当在所难免,这就要求医生要有担当责任、纠正错误或差错的勇气,没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对差错遮遮掩掩、推脱责任,对一个医生来说是很危险的[3]。
  4哲学修养
  学习哲学能使人头脑更聪明,自古以来,医学与哲学形影相随,难舍难分,哲学可以给医生明晰病情,科学决策,正确处理医学与伦理、社会、法律等问题提供有效的辩证思维方法,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医生最需要辩证法,也最容易懂辩证法”,这一点,在吴阶平院士的经历中表现得最充分,也是获益最深的,他在学医初期就学习了《实践论》、《矛盾论》,以后又不断地深入学习思考,吴院士一生经历了许多特殊的时期,面对复杂的局面能应付自如,出色完成了各项特殊的医疗任务,与他结合实践学哲学、用哲学是分不开的[4]。哲学修养的境界,还有助于面对高风险、高压力、高强度劳动的医生,正确面对压力,调整情绪,从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
  (三)医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载体
  1大力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医学职业理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我院紧密结合医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逐步探索出一套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德育教育的模式,打造了一批学生乐于参与并、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并将其作为长效机制长期开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围绕做一个“有理想、有榜样、有目标、有行动”的医学生这一主题开办学生讲坛,由学生自行组织具体演讲内容和形式,自己主办讲坛;开展专业外语讲课比赛,让学生以讲课的形式展示其医学专业外语的水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提高学习专业外语的积极性;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解医院,接触病人,了解社会的实践平台;开展读书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开展主题演讲比赛、文体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各班学生做到每节课向老师问一声好、送上一杯热茶和一张消毒湿巾、提供一本学生点名册,培养学生尊敬师长,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风气;开办系列讲座,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大力开展榜样教育
  医学的职业和医学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榜样教育在医学教育中,有着其特殊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围绕“学习实践白求恩精神,争当优秀医学生”这一主题,注重引导学生寻找榜样、学习榜样,向医界名家学习、向身边的老师专家学习、向周围的同学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模仿。按照人类学习的客观规律来看,模仿是生物进化的源泉,是社会学的主要形式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榜样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均可以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加以完成,医学最终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检验其效果的探索过程,其知识的获得,医学专业技能的提升,更离不开模仿。
  经验传授。中国的传统教育历来强调身教重于言传,医学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积累了广博而精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一个医生的成长,不但需要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专业技能的运用,更需要把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于临床与科研的思维能力,这其中,老师或前辈的经验传承不可或缺,对医学生的行为习惯、临床思维、医德医风的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用榜样感染和激发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医学生在选择学医时,对医学这一职业的认识通常只停留在表面,或者是家长的意愿,而我国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决定了医学生很难有再次选择的机会,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受到师长人格魅力的影响、亲身经历了救死扶伤的历程以后,逐步树立起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医学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类越来越精细,医学的实践过程,就是一个团队互相配合、互相学习的过程,在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中,这种团队协作配合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要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罗家伦.中国人的品格[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33-34.
  [2]张之南.治学与从业:一名协和老医生的体会[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7-11.
  [3]冯正中、秦泗河.医生的境界[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1-6.
  [4]董炳琨.一个好医生的成长———吴阶平生平[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11-28.
其他文献
一三水校区实验实训中心硬软件资源建设  1多媒体教室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三水校区现有多媒体教室共44间,其中7间阶梯教室,4间中等教室,33间小教室。它们都是按照现代标准型的多媒体教室建造,能够实现“集中式控制、网络远程监控”的功能。多媒体教室的主要设备包括网络中控系统、IP网络控制器NFNET500IP、多媒体计算机、音响设备、投影设备等,如图2.1  多媒体设备的中控系统主要由法特NETT
期刊
浙江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和强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对教育的迫切要求,对我省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在高起点准入、高标准建设的方针指导下,实现了较快发展,丰富了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内涵,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顺应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做出了积极贡献。 
期刊
21世纪正呼唤着创新精神,呼唤着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机制和人才。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力量。目前,世界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趋向于发展创新教育,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传统、僵化的应试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创新教育是惟一出路。高校的三大基本功能就是培养
期刊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不仅担负着培养新一代具有高知识水平、高思维能力及高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的重任,还担负着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任务,为国家社会的全面进步持续地长期提供人才条件。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就不仅是单纯的教学机构,还应该扮演一个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育综合型人才的角色。  学生社团是大学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力军,它在繁荣校园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是很大的,成
期刊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的使用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一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又依赖于该语言群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因此,学习一种语言也就必然要学习该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2007年7月27日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期刊
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衔接,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如果衔接不好,会造成二者的分离,这是教育中最大的浪费,是教育改革必须努力攻克的一个难题,这种分离也是中国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顽疾。  高中和大学之间衔接体制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整个教育体制中高度关联性的一个战略要点,也是评价一个教育体制设计水平高低与优劣的标志之一。而衔接体制中的问题正
期刊
河南省教育厅近日出台了《河南省民办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按照规划,自今年起,河南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民办高校建设100个品牌专业,省教育厅对每个品牌专业建设点给予100万元的专项建设经费。  品牌专业建设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建设周期本科为4年、专科为3年。在项目建设期间,各民办高校要定期组织自评和中期检查,对项目建設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建设期满后,由所在学校向河南省教育
期刊
甘肃省委作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战略决策后,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全面开展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学院坚持把行动作为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转变工作作风的一次有力实践,沉下身子,强化意识,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破解难题;坚持把行动作为提高学院教育教学水平的“助推器”,引导广大干部积极投身到
期刊
随着国家对于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一弱势群体开始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今,已有相当数量的专家和学者将研究的视角转向这个群体,比如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的研究就较为深入。但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道德成长方面的研究还不丰富,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道德成长的本质和道德成长的内容,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匮乏,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尚未有全面而深入的调
期刊
学生评教是我国目前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手段之一,评教结果被广泛运用于教师职称评定、教师荣誉评选、教师岗位定级、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等各方面与教师的关切度越来越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学生参与评教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大学生具备足够的认知和判断能力,能够做出符合预期的评价,结果真实可靠。反对者则更多地担忧这种行为对于教师心理、课堂教学行为、教学要求和质量的影响,比如说迁就和迎合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