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唐代的综合实力较强,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兴盛,“一舞剑器动四方”的舞剑表演艺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出现了不少舞剑大师。大将军裴旻便是当时极负盛名的一位舞剑高手,他出身军营,高超的舞剑技艺受到军士和王公大臣,甚至是皇帝的欢迎。唐代乔潭所作的《裴将军剑舞赋》中,对裴旻的舞剑技艺的具体表现和技艺水平描述的极为详细。本文即从《裴将军剑舞赋》中对裴旻舞剑的描写,来简要分析裴旻高超的舞剑技艺。
关键词:《裴将军剑舞赋》 裴旻 舞剑
引言
裴旻,唐代开元间人(公元713-741年),曾任北平守,镇守北平郡,并积极参与抵御奚人和契丹以及吐蕃的战斗中,战功赫赫。据记载,裴旻甚至官至“左金吾大将军”。裴旻骁勇善战,精通多种兵器,武艺高超,尤其是剑术,极其精湛。唐代的《独异志》中便对其高超的舞剑技艺进行过十分生动的描述,其中描述裴旻在舞剑的时候,“走马如飞,左旋右抽”,甚至将剑高高地抛起,“高数十丈”,也能在宝剑“若电光下射”时将其准确地收入鞘中。在唐文宗时期,裴旻高超的舞剑技艺甚至受到帝王的赏识,皇帝甚至专门颁发了一道诏令,把裴旻的“剑舞”和诗仙李白的诗歌,以及书法家张旭的草书并称为“唐代三绝”。由此不难看出,裴旻的舞剑技艺极为高深,并在当时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
一 舞剑渊源和唐代盛行的舞剑之风
古代兵器众多,在大量的兵器中,剑被称为“百兵之君”。舞剑在中国历史悠久,在中国的发展也经历了较长的时期。剑舞可说是在民间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舞者可以舞剑也可以是舞蹈长绸。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子路穿着戎装见到了孔子,于是立马拨出宝剑开始起舞,充分说明舞剑技艺在中国源远流长。到了隋唐时期,剑术已经十分普遍,并广泛流行。在唐代,国家统一,社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定,气象分外开阔。而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习俗,也开始向中原渗透,任侠之风十分盛行。舞剑动作矫健,气势磅礴,与唐代的恢弘气势十分吻合。所以,唐朝创造了普遍的尚武任侠之风,舞剑艺术也在此时达到了巅峰。在当时,文武百官和儒道戏杂,各行各业,形形色色,没有人不把习剑当做能事,都以持剑为荣。不少人甚至喜欢佩剑行走,以彰显自己的英雄气概。舞剑不仅可以增强体质,锻炼身体,而且还可以健脑,提高反应速度。而且,舞剑的过程,姿势十分优美,气韵极为流畅,所以舞剑也可以陶冶大家的情操,培养气质。不光是武将和习武之人,不少文人墨客也都十分喜欢佩剑和舞剑,例如,“唐代三绝”之一的诗人李白便是一个喜欢舞剑的人。据记载,李白曾经写信给当时的舞剑高手裴旻,表示自己“愿出将军门下”,跟随裴旻学习舞剑技艺。而魏颢也在《李翰林集序》中说道,李白“少任侠,手刃数人”。而李白自己也表示,自己十分喜欢“酒酣舞长剑”,并在《与韩荆州书》中十分直接地表明,自己“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诗人陆游也曾经说过,自己“十年学剑勇成癖”,并具有“少携一剑行天下”的豪情。在当时,民间舞剑之风也十分盛行,例如,公孙大娘的舞剑便在当时闻名遐迩。开元三年(公元715年),杜甫在郾城观看公孙大娘舞剑,深受震动,并写下了著名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而大将军裴旻则是唐代著名的舞剑高手,关于他舞剑的故事便在当时极负盛名。据说,画家吴道子在欣赏了裴将军的舞剑表演之后,并深为其舞剑的“出没神怪既毕”而震撼,于是深受启发,“挥毫益进”。
作为唐代最负盛名的舞剑大师之一,许多史书中都对裴旻舞剑的故事进行了记载,并对其高超的舞剑技艺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描述。其中,以唐代乔潭所作的《裴将军剑舞赋》中对裴旻舞剑的具体表现和技艺水平最为详尽。《裴将军剑舞赋》中写道,在唐宪宗时期,一次,裴旻在外征战,大胜而归,献捷于帝前,皇帝十分高兴,于是命裴旻在酒宴上为大家表演舞剑。这篇赋,描写的便是裴旻舞剑的具体过程。本文即对《裴将军剑舞赋》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裴旻高超的舞剑技艺。
二 《裴将军剑舞赋》对裴旻舞剑的描写
1 精彩亮相的舞剑伊始
赋的一开头,先点名了裴旻舞剑表演的时间和缘由,其作赋的原因是裴旻身为大将军,征战大胜而归,在宴会上看到其舞剑的技艺有感而发。在唐代,舞剑在军中和宫廷都十分盛行,既为军士的枯燥军旅生活提供了娱乐活动,又鼓舞了大家的士气。裴旻既是大将军,又是当时著名的剑舞表演家,其舞剑技艺与实战已经有了相当的距离,带有较为明显的娱乐色彩和艺术化特征,十分吸引人。在《裴将军剑舞赋》中征战大捷而归,皇帝十分高兴,在花萼楼“大置酒”。在大家兴致高涨,酒酣之时,便命裴旻舞剑。充分说明皇帝对裴旻的赏识,也从侧面反映出裴旻的舞剑技艺在当时十分高超,得到了从军士到帝王的一致欢迎。接着,《裴将军剑舞赋》描写道,在裴旻准备开始舞剑的时候,皇帝特意命人“鼓以灵鼍”。灵鼍即为鼍龙,是一种与鳄鱼较为相像的动物,灵鼍的皮可以用来做鼓,在赋中特指的是战鼓,是指皇帝命人用军乐的鼓角声给裴旻舞剑进行伴奏。并且在当时整个宴会上人头攒动,在当大家听说裴旻将要进行舞剑表演的时候,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十分期待。于是出现了“千伎度舞,万人高歌”的场景,甚至连“秦云”都为之“动色”,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看裴旻的精彩表演,全场气氛十分热烈。于是,随着“渭水”水波的激荡,裴旻拔出宝剑,开始起舞。在唐代,军中的服饰十分讲究,将帅大多穿袍,军士一般穿袄。而且,在将帅们的袍子上,往往还要绣上狮虎的图案,以显示其勇猛善战。而且,舞剑者的服饰大多较为华美,色泽艳丽,以表现出舞剑之人的洒脱。裴旻身为大将军和舞剑者,自然衣着打扮十分考究。《裴将军剑舞赋》中便描写道,裴旻身穿“虎裘”,威风凛凛。为了方便舞剑,只见他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并且“攘臂”,挽起衣袖,干净利落,挺胸跨步地走上舞台。进行舞剑表演时,服饰不仅要有美感,而且要适合舞剑的需要,其服饰大多是由绸缎所制。于是,只见裴旻“抗棱威,飘锐气”,走上舞台,显示出一名职业舞剑者的赫赫神威,威风凛凛,意气飞扬。而他身上的武士服饰也为其增添了几分威严,飘带飞扬,“陆离”、“婆娑”。于是,裴旻一亮相,便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人们纷纷交口称赞其身上舞剑者的风采。 2 剑舞跃游雷的舞剑表演
舞剑过程中会用到多种动作,例如,点、刺、挑、劈、撩、格等。按照风格来分类,唐代的舞蹈 可以分为软舞和健舞,舞剑即为健舞的一种,节奏鲜明,洒脱矫捷。裴旻亮相完毕,便开始了精彩的舞剑表演。在刚开始的时候,身着唐代武士服饰的裴旻拿着一柄剑在手中,“翕然”地站着。突然间,他的手在剑鞘上轻轻地一拍,于是,长剑带着一声清鸣,从剑鞘之中激射而出。随即,“锋随指顾”。这里提到的“指”是“剑指”。“剑指”是物件过程中的一个动作,起到辅助的作用。《裴将军剑舞赋》中描写道,裴旻在舞剑表演的过程中,右手持剑,做出各种攻防的动作,而左手则做出与右手相配合的动作,即“剑指”。在进行舞剑表演的时候,“剑指”与剑的走向动作相结合,可以使舞剑表演的姿态更加优美,更具有欣赏价值。《裴将军剑舞赋》中还对物件过程中刀刃这个细节进行了描写,赋中写道,随着裴旻不断地挥舞宝剑,剑锋便上下飞舞起来,“锷应徊翔”,轻快敏捷、潇洒、飘逸,“剑走美式”、“剑如飞风”,人们只看到刀刃在空中上下盘旋地飞着。而裴旻也利用自己高超的技艺,脚步不停地变化,不断地起转腾挪,上下“耸跃”。且刚刚还在“雄飞”,瞬间便变为了“虎吼”,因敌变化,不拘成法。不断地在空中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矫捷勇猛,各种好看的动作风声霍霍,数丈之外的人们都可以感觉到其威力,令人叹为观止。宝剑本来是没有生命的,而在裴旻的手中却好像突然有了生命一般,如同平地惊雷一样令人震惊,又如同一条吐着信的长蛇,充满灵气,时而平缓,时而激烈。更像是同长虹饮涧,玉龙下山,剑光“耀颖”,让人们分不清是裴旻在舞剑,还是剑自己活了起来。观众只看到人与剑合,剑与神合。裴旻以身运剑,并将身法和步法以及剑法融为一体,身行如龙,剑行如电,步法灵活,身法柔韧。舞剑表达出意到、神到、剑到,力贯剑锋,气透剑端;出入竖劲,使剑如使枪。将神、意、气、力贯于剑法之中,静则全神贯注,镇定从容,伺机而发;动则凝神息虚,以变应变。剑光清冷,如月射寒江,光芒直射到“牛宿”和“斗宿”二星之上。剑气萦绕,寒光闪烁,胆小的人,怕是要被吓得面如土色了。而在裴旻快速舞剑的时候,剑光不停闪烁,令人目不暇接。缓慢的时候由如同雷霆停止,万籁俱寂。裴旻尽情表演着点、刺、挑、劈、撩、格等各种动作,乍徐还急,收放自如。安静之时甚至让人觉得如同面对静谧的湖水,清风拂过,愈发静好。剑气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环绕在裴旻的四周。整个舞剑的动作连绵不断,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充分表现出裴旻高超的舞剑技艺。
3 观众的表现
在裴旻的表演过程中,周围的人们都深深地被其舞剑的英姿所吸引,只感觉“光冲融乎其外,气浑合乎其间”。使台下的观众看得如山失色,神怡目眩,觉得连天地都旋转起来了,“如涌云涛,如飞雪山”,台下所有的人都被其高超的舞剑技艺所震撼,“万夫为之雨汗,八佾为之惭颜”。而到了乐曲和鼓声即将停止的时候,裴旻却又带给观众更加敏捷的表演,“连翩而七纵”,“瞬息而三接”。犹如落霞齐飞一般,潇洒飘逸、吞吐自如、剑法清晰、刚柔相济,只看得大家眼花缭乱。通过赋中的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到,在裴旻来回地进退回旋之间,宝剑不断地飞快舞动中,显现出条条光芒。动似雷霆收震怒,静如江海凝清光。剑如蛟龙出水,裴旻的动作又极为轻快稳健,动如疾风,静如山岳,一发即至,鲜明的起伏节奏中,裴旻刚柔兼备的矫健身姿分外引人注目。于是,赋中写道,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变色。大家纷纷交口称赞,认为“将军之剑舞,古未之制”。
结语
剑走轻灵,舞剑动作飘逸、洒脱,寒光中自有一种富有韵律感的侠骨之风,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唐代强盛的国力和开阔的气象使得舞剑艺术达到了巅峰,也孕育出裴旻这样的舞剑高手。通过对乔潭所作《裴将军剑舞赋》的分析,我们也对裴旻舞剑有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充分体会到裴旻舞剑技艺的高超。
参考文献:
[1] 张军编:《中国古典舞之剑舞》,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2] 关洁:《浅析唐代服饰文化内涵》,《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3] 蔡志霞:《从休闲生活角度看唐代长安剑舞》,《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4] 朱国伟:《唐乔潭〈裴将军剑舞赋〉本事考辨》,《江海学刊》,2012年第1期 。
[5] 白银淑、梁惠娥:《唐代男服与韩国统一新罗男服比较研究》,《纺织科技进展》,2009年第4期。
[6] 张涛:《论唐代剑舞表演的风格与场所》,《青春岁月》,2011年第24期。
[7] 余建华:《唐代剑舞的历史发展溯源》,《兰台世界》,2012年第36期。
[8] 肖立军、韩玉林:《唐代将军裴旻的传奇经历》,《文史杂志》,2008年第5期。
[9] 高松山、任塘珂:《唐代军事体育略考》,《体育文化导刊》,2009年第1期。
(岳娜,西安文理学院幼儿师范学院讲师)
关键词:《裴将军剑舞赋》 裴旻 舞剑
引言
裴旻,唐代开元间人(公元713-741年),曾任北平守,镇守北平郡,并积极参与抵御奚人和契丹以及吐蕃的战斗中,战功赫赫。据记载,裴旻甚至官至“左金吾大将军”。裴旻骁勇善战,精通多种兵器,武艺高超,尤其是剑术,极其精湛。唐代的《独异志》中便对其高超的舞剑技艺进行过十分生动的描述,其中描述裴旻在舞剑的时候,“走马如飞,左旋右抽”,甚至将剑高高地抛起,“高数十丈”,也能在宝剑“若电光下射”时将其准确地收入鞘中。在唐文宗时期,裴旻高超的舞剑技艺甚至受到帝王的赏识,皇帝甚至专门颁发了一道诏令,把裴旻的“剑舞”和诗仙李白的诗歌,以及书法家张旭的草书并称为“唐代三绝”。由此不难看出,裴旻的舞剑技艺极为高深,并在当时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
一 舞剑渊源和唐代盛行的舞剑之风
古代兵器众多,在大量的兵器中,剑被称为“百兵之君”。舞剑在中国历史悠久,在中国的发展也经历了较长的时期。剑舞可说是在民间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舞者可以舞剑也可以是舞蹈长绸。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子路穿着戎装见到了孔子,于是立马拨出宝剑开始起舞,充分说明舞剑技艺在中国源远流长。到了隋唐时期,剑术已经十分普遍,并广泛流行。在唐代,国家统一,社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定,气象分外开阔。而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习俗,也开始向中原渗透,任侠之风十分盛行。舞剑动作矫健,气势磅礴,与唐代的恢弘气势十分吻合。所以,唐朝创造了普遍的尚武任侠之风,舞剑艺术也在此时达到了巅峰。在当时,文武百官和儒道戏杂,各行各业,形形色色,没有人不把习剑当做能事,都以持剑为荣。不少人甚至喜欢佩剑行走,以彰显自己的英雄气概。舞剑不仅可以增强体质,锻炼身体,而且还可以健脑,提高反应速度。而且,舞剑的过程,姿势十分优美,气韵极为流畅,所以舞剑也可以陶冶大家的情操,培养气质。不光是武将和习武之人,不少文人墨客也都十分喜欢佩剑和舞剑,例如,“唐代三绝”之一的诗人李白便是一个喜欢舞剑的人。据记载,李白曾经写信给当时的舞剑高手裴旻,表示自己“愿出将军门下”,跟随裴旻学习舞剑技艺。而魏颢也在《李翰林集序》中说道,李白“少任侠,手刃数人”。而李白自己也表示,自己十分喜欢“酒酣舞长剑”,并在《与韩荆州书》中十分直接地表明,自己“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诗人陆游也曾经说过,自己“十年学剑勇成癖”,并具有“少携一剑行天下”的豪情。在当时,民间舞剑之风也十分盛行,例如,公孙大娘的舞剑便在当时闻名遐迩。开元三年(公元715年),杜甫在郾城观看公孙大娘舞剑,深受震动,并写下了著名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而大将军裴旻则是唐代著名的舞剑高手,关于他舞剑的故事便在当时极负盛名。据说,画家吴道子在欣赏了裴将军的舞剑表演之后,并深为其舞剑的“出没神怪既毕”而震撼,于是深受启发,“挥毫益进”。
作为唐代最负盛名的舞剑大师之一,许多史书中都对裴旻舞剑的故事进行了记载,并对其高超的舞剑技艺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描述。其中,以唐代乔潭所作的《裴将军剑舞赋》中对裴旻舞剑的具体表现和技艺水平最为详尽。《裴将军剑舞赋》中写道,在唐宪宗时期,一次,裴旻在外征战,大胜而归,献捷于帝前,皇帝十分高兴,于是命裴旻在酒宴上为大家表演舞剑。这篇赋,描写的便是裴旻舞剑的具体过程。本文即对《裴将军剑舞赋》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裴旻高超的舞剑技艺。
二 《裴将军剑舞赋》对裴旻舞剑的描写
1 精彩亮相的舞剑伊始
赋的一开头,先点名了裴旻舞剑表演的时间和缘由,其作赋的原因是裴旻身为大将军,征战大胜而归,在宴会上看到其舞剑的技艺有感而发。在唐代,舞剑在军中和宫廷都十分盛行,既为军士的枯燥军旅生活提供了娱乐活动,又鼓舞了大家的士气。裴旻既是大将军,又是当时著名的剑舞表演家,其舞剑技艺与实战已经有了相当的距离,带有较为明显的娱乐色彩和艺术化特征,十分吸引人。在《裴将军剑舞赋》中征战大捷而归,皇帝十分高兴,在花萼楼“大置酒”。在大家兴致高涨,酒酣之时,便命裴旻舞剑。充分说明皇帝对裴旻的赏识,也从侧面反映出裴旻的舞剑技艺在当时十分高超,得到了从军士到帝王的一致欢迎。接着,《裴将军剑舞赋》描写道,在裴旻准备开始舞剑的时候,皇帝特意命人“鼓以灵鼍”。灵鼍即为鼍龙,是一种与鳄鱼较为相像的动物,灵鼍的皮可以用来做鼓,在赋中特指的是战鼓,是指皇帝命人用军乐的鼓角声给裴旻舞剑进行伴奏。并且在当时整个宴会上人头攒动,在当大家听说裴旻将要进行舞剑表演的时候,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十分期待。于是出现了“千伎度舞,万人高歌”的场景,甚至连“秦云”都为之“动色”,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看裴旻的精彩表演,全场气氛十分热烈。于是,随着“渭水”水波的激荡,裴旻拔出宝剑,开始起舞。在唐代,军中的服饰十分讲究,将帅大多穿袍,军士一般穿袄。而且,在将帅们的袍子上,往往还要绣上狮虎的图案,以显示其勇猛善战。而且,舞剑者的服饰大多较为华美,色泽艳丽,以表现出舞剑之人的洒脱。裴旻身为大将军和舞剑者,自然衣着打扮十分考究。《裴将军剑舞赋》中便描写道,裴旻身穿“虎裘”,威风凛凛。为了方便舞剑,只见他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并且“攘臂”,挽起衣袖,干净利落,挺胸跨步地走上舞台。进行舞剑表演时,服饰不仅要有美感,而且要适合舞剑的需要,其服饰大多是由绸缎所制。于是,只见裴旻“抗棱威,飘锐气”,走上舞台,显示出一名职业舞剑者的赫赫神威,威风凛凛,意气飞扬。而他身上的武士服饰也为其增添了几分威严,飘带飞扬,“陆离”、“婆娑”。于是,裴旻一亮相,便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人们纷纷交口称赞其身上舞剑者的风采。 2 剑舞跃游雷的舞剑表演
舞剑过程中会用到多种动作,例如,点、刺、挑、劈、撩、格等。按照风格来分类,唐代的舞蹈 可以分为软舞和健舞,舞剑即为健舞的一种,节奏鲜明,洒脱矫捷。裴旻亮相完毕,便开始了精彩的舞剑表演。在刚开始的时候,身着唐代武士服饰的裴旻拿着一柄剑在手中,“翕然”地站着。突然间,他的手在剑鞘上轻轻地一拍,于是,长剑带着一声清鸣,从剑鞘之中激射而出。随即,“锋随指顾”。这里提到的“指”是“剑指”。“剑指”是物件过程中的一个动作,起到辅助的作用。《裴将军剑舞赋》中描写道,裴旻在舞剑表演的过程中,右手持剑,做出各种攻防的动作,而左手则做出与右手相配合的动作,即“剑指”。在进行舞剑表演的时候,“剑指”与剑的走向动作相结合,可以使舞剑表演的姿态更加优美,更具有欣赏价值。《裴将军剑舞赋》中还对物件过程中刀刃这个细节进行了描写,赋中写道,随着裴旻不断地挥舞宝剑,剑锋便上下飞舞起来,“锷应徊翔”,轻快敏捷、潇洒、飘逸,“剑走美式”、“剑如飞风”,人们只看到刀刃在空中上下盘旋地飞着。而裴旻也利用自己高超的技艺,脚步不停地变化,不断地起转腾挪,上下“耸跃”。且刚刚还在“雄飞”,瞬间便变为了“虎吼”,因敌变化,不拘成法。不断地在空中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矫捷勇猛,各种好看的动作风声霍霍,数丈之外的人们都可以感觉到其威力,令人叹为观止。宝剑本来是没有生命的,而在裴旻的手中却好像突然有了生命一般,如同平地惊雷一样令人震惊,又如同一条吐着信的长蛇,充满灵气,时而平缓,时而激烈。更像是同长虹饮涧,玉龙下山,剑光“耀颖”,让人们分不清是裴旻在舞剑,还是剑自己活了起来。观众只看到人与剑合,剑与神合。裴旻以身运剑,并将身法和步法以及剑法融为一体,身行如龙,剑行如电,步法灵活,身法柔韧。舞剑表达出意到、神到、剑到,力贯剑锋,气透剑端;出入竖劲,使剑如使枪。将神、意、气、力贯于剑法之中,静则全神贯注,镇定从容,伺机而发;动则凝神息虚,以变应变。剑光清冷,如月射寒江,光芒直射到“牛宿”和“斗宿”二星之上。剑气萦绕,寒光闪烁,胆小的人,怕是要被吓得面如土色了。而在裴旻快速舞剑的时候,剑光不停闪烁,令人目不暇接。缓慢的时候由如同雷霆停止,万籁俱寂。裴旻尽情表演着点、刺、挑、劈、撩、格等各种动作,乍徐还急,收放自如。安静之时甚至让人觉得如同面对静谧的湖水,清风拂过,愈发静好。剑气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环绕在裴旻的四周。整个舞剑的动作连绵不断,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充分表现出裴旻高超的舞剑技艺。
3 观众的表现
在裴旻的表演过程中,周围的人们都深深地被其舞剑的英姿所吸引,只感觉“光冲融乎其外,气浑合乎其间”。使台下的观众看得如山失色,神怡目眩,觉得连天地都旋转起来了,“如涌云涛,如飞雪山”,台下所有的人都被其高超的舞剑技艺所震撼,“万夫为之雨汗,八佾为之惭颜”。而到了乐曲和鼓声即将停止的时候,裴旻却又带给观众更加敏捷的表演,“连翩而七纵”,“瞬息而三接”。犹如落霞齐飞一般,潇洒飘逸、吞吐自如、剑法清晰、刚柔相济,只看得大家眼花缭乱。通过赋中的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到,在裴旻来回地进退回旋之间,宝剑不断地飞快舞动中,显现出条条光芒。动似雷霆收震怒,静如江海凝清光。剑如蛟龙出水,裴旻的动作又极为轻快稳健,动如疾风,静如山岳,一发即至,鲜明的起伏节奏中,裴旻刚柔兼备的矫健身姿分外引人注目。于是,赋中写道,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变色。大家纷纷交口称赞,认为“将军之剑舞,古未之制”。
结语
剑走轻灵,舞剑动作飘逸、洒脱,寒光中自有一种富有韵律感的侠骨之风,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唐代强盛的国力和开阔的气象使得舞剑艺术达到了巅峰,也孕育出裴旻这样的舞剑高手。通过对乔潭所作《裴将军剑舞赋》的分析,我们也对裴旻舞剑有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充分体会到裴旻舞剑技艺的高超。
参考文献:
[1] 张军编:《中国古典舞之剑舞》,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2] 关洁:《浅析唐代服饰文化内涵》,《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3] 蔡志霞:《从休闲生活角度看唐代长安剑舞》,《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4] 朱国伟:《唐乔潭〈裴将军剑舞赋〉本事考辨》,《江海学刊》,2012年第1期 。
[5] 白银淑、梁惠娥:《唐代男服与韩国统一新罗男服比较研究》,《纺织科技进展》,2009年第4期。
[6] 张涛:《论唐代剑舞表演的风格与场所》,《青春岁月》,2011年第24期。
[7] 余建华:《唐代剑舞的历史发展溯源》,《兰台世界》,2012年第36期。
[8] 肖立军、韩玉林:《唐代将军裴旻的传奇经历》,《文史杂志》,2008年第5期。
[9] 高松山、任塘珂:《唐代军事体育略考》,《体育文化导刊》,2009年第1期。
(岳娜,西安文理学院幼儿师范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