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已是驿站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F0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乡,已是驿站》


  唐先武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 ¥38.00
  为什么说故乡已是一个驿站呢?唐先武从三个方面诠释了这种认识:故乡这个概念,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已然成为记忆而不是实体;经过岁月的洗涤,记忆中的故乡已经被诗化了,而不再是原貌;对于一个融入城市生活的人,无论是空间意义的故乡还是时间意义的故乡,我们都很难返回了。故乡的意义,只存留于精神层面而不是物质层面。对此,我有同感。我们之所以怀念故乡,恰好就是因为故乡已经不再是故乡,恰好就是因为记忆中的故乡有了许多想象的成分,恰好就是因为我们再也回不到故乡的怀抱了。离开故乡是生活需要,回到故乡是生命需要。

《故乡面和花朵》


  刘震云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186.00
  作家刘震云历时6年,写出长篇小說《故乡面和花朵》,全书分4卷,共200多万字。这部小说的问世被看作是汉语小说写作史上的一个有点特别的事件,同时也可被看作是中国当代文化生活中的一个有点特别的思想事件,关于这一“有点特别”,我们可以用《花朵》的写作者刘震云为全书所作的“题记”来加以说明。刘震云题记道:“为什么我眼中常含着泪水,是因为这玩笑开得过分。”

《故乡,心里的风景》


  原田泰治著 南海出版公司 ¥88.00
  《故乡,心里的风景》共收录原田泰治222幅绘画作品。原田泰治访遍日本47个州道府县,用画笔描绘了自己心中的“故乡”。驶过花丛的轨道车、运河边的石造仓库群、乡村里的烧炭人、海边的曲屋、农民庆祝丰收的场景……无论是普通人的生活场景、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还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建筑,在原田泰治的画中都可以找到。在他那朴素自然的绘画中,可以感受到他对故乡的深情与热爱。
  (责编 子衿)
其他文献
网上对于催婚催生的吐槽,层出不穷,可见有大量年轻人深受其苦。20多岁了还没有稳定对象,父母的话题就绕不开谈恋爱;恋爱了,又开始催结婚;结完婚,就问什么时候生娃;生一个娃还不够,还要把二胎提上日程……仿佛在长辈眼中,终身大事是一件一件“催”出来的。很多年轻人欢欢喜喜回家,却为这些和父母聊到不欢而散。  成年人有选择的自由,想遵循自己的心意安排未来的人生,这是毋庸置疑的权利。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是教育的载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把学校比作一艘巨轮,那么校长就是船长,是船的灵魂。在现代科教改革浪潮的汹涌澎湃中,办学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把一艘船指挥好,使其到达理想的彼岸,需要船长发挥其强有力的魄力——熟识水性;把握船运行的每一信息;能预见前方的危险。同样,作为一校之长,要在日新月异的改革中直立潮头——办好学,同样必须具备优秀船长般的领导。校长领导力的生成与
我们办公室调来了新同事,磨合一段時间后,业务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依旧存在一个很大的工作态度问题:不懂的不愿意问。  因为这个不愿意问的毛病,他犯了很多错误,很多是只要问上一句就不会犯的低级错误。  作为他的直接领导,从他来的第一天我就告诉他:“有什么不明白的,一定要提前问清楚,接到领导的任何一项工作,一定要掌握工作的内容、要求、时限等,最忌讳的就是自己想当然。”  我和他再三谈过,深度挖掘了他真正的
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计算机运用意识、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被纳入中小学的日常教学中。虽然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在高考中始终不曾看到它的身影,但在江苏省2008年高考中已经将信息技术列为学业水平测试的一门必修科目,必须考核合格才能参加高考。这也给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了一些
加菲猫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说意大利面。”卡通小狗史努比说:“如果不尝试飞行,那你就得一辈子坐办公室了。”它们的话一定引起了许多都市人的思考:生命中除了工作之外,还应该拥有些什么?什么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金钱、地位、权势,早已成为衡量一个人存在价值的世俗标准。身处职场中的人们,都被这种无形的标准左右着,生活也随之变得一天比一天忙碌,整个人也变得一天比一天憔悴而筋疲力尽。
《好的孤独》  陈果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36.00  “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就像一个小女孩在嘈杂房间的一角静静地折纸、画画、凝视着鱼缸中的小鱼,心无杂念,旁若无人,那是一种将散轶于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内心世界的专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给自足、清明安和而无所外求的精神圆融。而“寂寞”是无可慰藉的空虚,是急于冲破的樊笼,深陷其中的人往往不知道做什么好,做什么都沉浸不进
洪明:几年前,我国著名科学家黄祖洽院士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曾经道出了这样的忧虑:现在城市越来越大了,马路越来越宽了,楼房越来越高了,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教育水平也越来越高了,可是儿童越来越不自由了,属于儿童的东西越来越少了。的确,我们今天许多人都深有同感,当今的孩子拥有我们以前所没有的东西,但也同时失去了许多童年时代最宝贵的东西。您是怎么看这一现象的?  孙云晓:美国学者波兹曼教授曾经提出“童年消逝”
本世纪初开始的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改变传统教育的学习观、价值观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评价以及考试方式的弊端等,以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然而,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似乎都把改革的焦点仅仅指向了施教者的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课程自身的改革,却忽视了对课程改革中学习的主体——
美国有位总统叫卡尔文·柯立芝,在提到批评教育时,讲到一个形象的比喻:“你看见过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感觉不到痛。”作为老师对学生批评教育,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那么,如何才能既让学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教育,又不至于伤害他们的内心呢?在此,笔者不揣浅陋,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个人的做法。    一、以身作靶    以身作靶,就是在学生面前把自己与学生相
一、问题的提出    每一学年结束后,学校要给家长正式发送学生的《成绩通知书》。这个“成绩”当然包括学生在“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成绩。一般主要有三大内容:其一,各学科的成绩,通常采用百分制或5分制;其二,操行评语,通常由班主任写,还包括学生上课迟到、缺席的统计数字;其三,健康安全情况,通常列出学生身体检查的情况,有无安全的事故。笔者认为,上述三大内容都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学校对学生、对家长认真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