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胡斌案中的“70码”之后,“29秒”又成为保时捷案中的关键词——网友们质疑说,警方公布的监控视频,恰恰鬼使神差地缺少事发当时的29秒。真正的真相或许只有一个——政府公信力的严重削弱。
又是杭州。就在胡斌转身而去之后,人们再一次体味到了速度的可怕。
在一条为“70码”事件而设立的爱心斑马线旁,16岁打工妹马芳芳在凄厉的刹车声中成了又一位可怜的谭卓,杭州再次陷入与速度相关的话题。
此前,胡斌案一审判决后激起的涟漪还未彻底平息。如果说贾君鹏依托的是魔兽的魔力,如其跟帖者所言,回的不是帖子而是“寂寞”;而张礼礤事件中,疯狂的搜索则不是因为寂寞,而是“不信任”——据说张礼礤是杭州飙车案肇事者胡斌在庭审时的替身。
一场突然喧嚣又瞬间沉寂的质疑,动用了无数网络资源,传统媒体也发表了不少报道和评论,而且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当地法院和检察院都卷入其中,让人萌生现实版的《无间道》之感觉。
回过头来,这就是一部启示录。
在“真假胡斌案”中,真正的真相或许只有一个——政府公信力的削弱,以致舆论和司法的关系陷入了无解的可怕僵局。
如此耗费巨大的社会资源,结果成为闷局的事情,无疑依然将在诚信缺失的领域反复发生。在此次的保时捷撞人案中,除了对肇事车辆速度的质疑,又多了一个焦点:29秒。
有人说,失踪的不是“29秒”,失踪的是公权力的声望。为什么当地警方通报“保时捷撞上横穿道路的马芳芳”,立即招致“扭曲事实”的声讨;为什么证实了那29秒无关紧要,仍有网友认为“警方提供的录像不能说明什么,也不能证明什么”?
从“替身门”到29秒,折射了公众对真相的追寻与对正义的想象,即使真相失而复得,即使想象遭到证伪,这种追寻也永远不会终止。
在保时捷撞人案乃至以后的诸多社会热点,这些问题如何求解,都考验着政府的应对智慧和执法公信。
这一夜,我们都是张礼礤
生活远比大片精彩。
从瓮安事件到邓玉娇案件再到杭州飙车案,不断激起的网舆漩涡已经向我们展现出当今互联网舆论的复杂生态和巨大影响力。
感谢“替身门”,毕竟,张礼礤挽救了一个濒临死亡的汉字——礤(cā),刨萝卜丝的器具。
此番舆论漩涡的起因乃是一条猜疑的帖子。杭州飙车案一审开庭后新曝光的胡斌照片格外引人關注,顶替说的演绎拉开了帷幕。
7月21日,百度WOW吧出现了已知的第一个质疑帖:《众神相信法庭上的那个胡斌是本人么?(有图)》。凭着仅有的“胡斌突然长胖了”的照片猜想,一场要求对被告人胡斌验明正身的舆论追讨大战,就一直从互联网打到各大纸媒的评论版面上。
胡斌及其家人被先入为主地打上为富不仁印迹的符号,并催生了一部分情绪化表达——但是非理性的表达永远不利于案件的正义走向和问题的制度化解决。
胡斌找人顶替的代价有多大?有一个广为传播的说法是,他已经潜逃韩国,将做整容手术,以另外一副模样存活于世,逍遥法外。
阶层断裂所产生的社会鸿沟依然在不断扩大——当我们对杭州的飙车“富二代”胡斌口诛笔伐之时,当我们对保时捷撞死打工妹义愤填膺之际,我们是在关注生命的尊严和行人的安全感,还是在仇视“富二代”、宝马保时捷这些代表身份阶层的标签?抑或是二者兼有之?
“张礼礤”这个名字开始出现在猫扑上,某网友发布了已知第一个出现这个名字的帖子:《有小道消息传出法庭上的胡斌的确是顶包,其名为张礼礤》。
在网络、媒体和意见领袖的渲染和推进中,关于替身的传言愈演愈烈,甚至根本无人追问“张礼礤”的名字从何而来,照片从何而来。阴谋论和怀疑论泛滥,这个每个节点都充满疑惑的网络群体事件开始轰轰轰烈。
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每个人都相信自己了解的才是真相——官民互信的两端越来越快地滑向两个极端,很多时候,公共领域的公众质疑越来越多地被质疑本身所代替,而丧失了公共性。
7月27日,杭州市西湖区法院通过媒体的澄清并未平息该事件。
7月29日,成都商报刊发《照片主角现身:我不是胡斌》的报道,称“张礼礤”照片真身出面澄清,实为姓刘,是某国企行政助理。——谁制造并传播了谣言,实施了网络暴力,谁来为“张礼礤”道歉?
所谓的替身“张礼礤”刘先生在媒体上发表自白书——自己并不叫张礼礤。在这条“我不是张礼礤”的新闻下面,紧跟的评论是“我是张礼礤”,“我也是张礼礤”,“这一夜我们都是张礼礤!”从7月25日开始,以“张礼礤”为关键词的网络搜索量猛然激增,就连中文互动百科中,也新增了“张礼礤”的词条查询。
甚至有网友说:当信息被垄断、被肆无忌惮地遮蔽时,除了质疑之外,还有什么是可以做的?
原有话语权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问题仅仅停留在“恶搞”上吗?——在社会上产生的剧痛,往往使反理性、民粹主义等各种直觉诉求,容易得到草根运动的响应。这种网络话语直奔“正义”的主题而去,它源于草根民众对当下法治现代化的失望。
“总有人会创造奇迹”
“胡斌替身”难道真的只是民众的受迫害妄想症发作吗?如果张礼礤真是个和贾君鹏一样的虚拟人物,那它到底是怎样被民意给请出来的?“替身门”在网上传播的首日,中国新闻社的记者当天就与西湖区法院取得了联系,从事后看来,法院的解释合乎情理,比如胡斌在看守所中发胖了,比如由于闯了大祸人变得更为温顺等等。
从常理看,这样一个顶包事件,关注度之高,风险之高,难度之高,成本之高都是可以预见的,在无孔不入的媒体和执著的网民力量下,肇事者想要逃避制裁几乎不可能,胡斌及其家庭尚不至于愚蠢到如此地步。
也有网友对“替身说”提出质疑——即使胡斌的父母有瞒天过海的能量,当地执法、司法部门也予以配合,但充其量会在刑罚执行阶段运作,因为那时候罪犯已经在和公众视线隔绝的监狱里服刑,何必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庭审现场调包?
不过,在阴谋论和怀疑论泛滥的当下,这些基本的逻辑判断失效了。一个让人不安的联想是:杭州飙车案既然能搞出“欺实马”,再弄出个替身秀,又有多难呢?一张明摆着造假的华南虎照,硬是折腾了全国人民一年多才罢演,按照这样的信任逻辑,杭州飙车案替身门,并非没有潜质。
“有太多的理由让我们相信,总有人会创造奇迹”,有网友如是说。
谣言止于公开,公开更应有公信——“替身论”在胡斌案上出现或有其偶然性,但我们必须看到,在信任危机的大环境下,这种以不信任为基调的凝聚民意焦虑的事件的出现又有其必然性。
难怪,即使公权力机关解释得有理有据,普通民众还是担心自己“不明真相”,因此并不买账。在一家网站的调查中,90%的网友竟然相信飙车案庭审被告是胡斌的替身。
孜孜不倦的网友与杭州当地的司法机关又展开一场级别相当的对抗。在“胡斌替身是张礼礤”的跟帖中,网友们都在回复一句话:等待真相。
一名网友如此发言:“真相,真相,我们只要真相,为了不使某些不受约束的公共权力继续成为摆在真相面前的绊脚石,甚至成为谎言的保护神,为了不使神圣的法庭成为一些人娱乐大众的舞台,网民们穷追猛打的精神值得提倡,然而从胡斌到张礼礤,离真相还有多远?”
“肉搜社”的网民再接再厉,把“替身张礼礤”照片各部位分析图也同时奉上。
随后的辟谣也显现出官方的些许尴尬:对于此类无中生有的传言进行“无罪证明式”的回应,本身就难以找到有力的证据;而不回应则更容易激起舆论的倒戈相向。
7月25日爆炸性的“张礼礤”出现之后,“替身门”事件骤然升级。随后多家媒体采访了杭州市西湖区法院,但法院仍没有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或举动。舆论不甘罢休,所以有记者找到了西湖区公安局的有关负责人,但公安局的工作人员竟然说此事与他们无关,让记者再去找相关法院。
从责任归属来说,当地警方是完全有义务对“替身门”作出释疑的,因为警方也负责对胡斌的监控。一句“你去问法院”不仅不能自证清白,反而使“替身门”的真相越来越扑朔迷离,更会让舆论觉得警方是在隐瞒真相。
或许是接受了警方和法院“轻言”的教训,杭州检方7月29日的释疑显得多了一些诚意和专业指数。检方提供了一些证据,诸如胡斌在校期间踢足球右手臂骨折,留有很长的伤疤;杭州并没有名叫“张礼礤”的的哥等等。即便这次已经比较有料的释疑,在网上仍然引来了一片“我绝不相信”的声音,网友们认为:伤疤可以伪造,“张礼礤”也完全有可能是外地的哥。
在某种程度上,“替身门”也是这种社会思维的产物:因为我不信任你,所以你无论做对做错,我都认为你是错的——如果你没错,那是我还没找到你是怎么错的。
最后,杭州检方不得不降尊紆贵,按网上的规矩——“无图无真相”,7月31日下午,胡斌就读大学的两名老师、两名同学和媒体记者一同前往监狱探望胡斌,面对镜头胡斌现场指认了他的班主任及同学,还展示了他右臂上的伤痕。
失踪的29秒
也许网络舆论会走向理性,但前提是在公平公正的社会中,在公权部门秉公执法的理想状态下。
8月7日,杭州市公安局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保时捷撞人案调查情况,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赵野松说,证实被害人马芳芳在横穿马路距斑马线南侧10米左右处被车撞上。
经历过“欺实马”的洗礼,网民的神经变得更加敏锐,他们以抽丝剥茧的态度对待案件的一切信息。聚焦公共议题的公众并非尽善尽美,他们的典型特征是对真相的焦虑。继胡斌案中的“70码”之后,“29秒”又成为保时捷案中的关键词——网友们质疑说,警方公布的监控视频,恰恰鬼使神差地缺少事发当时的29秒。
29秒关键视频的缺失,是一个足以引起无限想象的空间:经历过胡斌飙车案争议的人们,不能不想起“70码”;经历过武汉经适房6连号质疑的人们,不能不想起55秒的新闻发布会;经历过“躲猫猫”事件的人们,不能不想起人世间最大的悲哀是“人死了,视频没了”。再远一点,人们也能想起林嘉祥猥亵女童案中的关键视频缺失,想起哈尔滨命案中“警方剪辑播放报道录像不实”的死者家属指控。
在地方政府信用已被透支的当下,这次质疑因袭此前类似事件中屡次遭遇的惯性成分——因为公权力部门对公共事件的权威信息通报,总是会显出“漫不经心”的一面,有意无意地给人留下一个诡异的联想空间。
“29秒”之争则牵扯到此案的一个关节点:受害人到底是走斑马线,还是违反交通规则而横穿道路,如果是后者,那么马芳芳就要对交通事故负次要责任。这未必会影响对犯罪嫌疑人的入罪,但肯定影响量刑。
辨析这一疑点本来很简单,回放一下事故爆发之时的交通监控视频,便可找到佐证。但警方公布的视频受到了足球评论家李承鹏等网友的质疑。根据此视频,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马芳芳顺路边行走,并非横穿斑马线;且只有马芳芳孤单一人,并非如此前媒体报道说还有小姐妹同行;最关键一点,少了事发当时的29秒钟。
经《新快报》记者求证,网上流传最多的视频乃是经过了电视台的剪辑处理,由于在此29秒期间没有拍到关键画面而遭删除。据当地警方提供的完整视频,这29秒确无马芳芳的身影,只见一名拎包女子与一名骑车路人进入镜头。
29秒发生了什么?马芳芳是横穿马路还是走上了爱心斑马线,依然悬而未决。对于官方公布的“马芳芳在横穿马路时被撞”的结论,质疑声不断。
保时捷撞人案本来是杭州警方修补“70码”的最好机会,但是相关机构的运作惯性对于民意的反应向来迟钝,即便引起如此巨大反响的案件,处事粗犷、疏忽的行政惰性依然存在。
即使信息被垄断、被遮蔽,充满质疑精神的公众也不会在“被选择”的信息中“被相信”。在失去话语主导的时代,我们应当警惕——如果“我绝不相信”成了民众面对权力的普遍心理,那将是很可怕的事情。
又是杭州。就在胡斌转身而去之后,人们再一次体味到了速度的可怕。
在一条为“70码”事件而设立的爱心斑马线旁,16岁打工妹马芳芳在凄厉的刹车声中成了又一位可怜的谭卓,杭州再次陷入与速度相关的话题。
此前,胡斌案一审判决后激起的涟漪还未彻底平息。如果说贾君鹏依托的是魔兽的魔力,如其跟帖者所言,回的不是帖子而是“寂寞”;而张礼礤事件中,疯狂的搜索则不是因为寂寞,而是“不信任”——据说张礼礤是杭州飙车案肇事者胡斌在庭审时的替身。
一场突然喧嚣又瞬间沉寂的质疑,动用了无数网络资源,传统媒体也发表了不少报道和评论,而且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当地法院和检察院都卷入其中,让人萌生现实版的《无间道》之感觉。
回过头来,这就是一部启示录。
在“真假胡斌案”中,真正的真相或许只有一个——政府公信力的削弱,以致舆论和司法的关系陷入了无解的可怕僵局。
如此耗费巨大的社会资源,结果成为闷局的事情,无疑依然将在诚信缺失的领域反复发生。在此次的保时捷撞人案中,除了对肇事车辆速度的质疑,又多了一个焦点:29秒。
有人说,失踪的不是“29秒”,失踪的是公权力的声望。为什么当地警方通报“保时捷撞上横穿道路的马芳芳”,立即招致“扭曲事实”的声讨;为什么证实了那29秒无关紧要,仍有网友认为“警方提供的录像不能说明什么,也不能证明什么”?
从“替身门”到29秒,折射了公众对真相的追寻与对正义的想象,即使真相失而复得,即使想象遭到证伪,这种追寻也永远不会终止。
在保时捷撞人案乃至以后的诸多社会热点,这些问题如何求解,都考验着政府的应对智慧和执法公信。
这一夜,我们都是张礼礤
生活远比大片精彩。
从瓮安事件到邓玉娇案件再到杭州飙车案,不断激起的网舆漩涡已经向我们展现出当今互联网舆论的复杂生态和巨大影响力。
感谢“替身门”,毕竟,张礼礤挽救了一个濒临死亡的汉字——礤(cā),刨萝卜丝的器具。
此番舆论漩涡的起因乃是一条猜疑的帖子。杭州飙车案一审开庭后新曝光的胡斌照片格外引人關注,顶替说的演绎拉开了帷幕。
7月21日,百度WOW吧出现了已知的第一个质疑帖:《众神相信法庭上的那个胡斌是本人么?(有图)》。凭着仅有的“胡斌突然长胖了”的照片猜想,一场要求对被告人胡斌验明正身的舆论追讨大战,就一直从互联网打到各大纸媒的评论版面上。
胡斌及其家人被先入为主地打上为富不仁印迹的符号,并催生了一部分情绪化表达——但是非理性的表达永远不利于案件的正义走向和问题的制度化解决。
胡斌找人顶替的代价有多大?有一个广为传播的说法是,他已经潜逃韩国,将做整容手术,以另外一副模样存活于世,逍遥法外。
阶层断裂所产生的社会鸿沟依然在不断扩大——当我们对杭州的飙车“富二代”胡斌口诛笔伐之时,当我们对保时捷撞死打工妹义愤填膺之际,我们是在关注生命的尊严和行人的安全感,还是在仇视“富二代”、宝马保时捷这些代表身份阶层的标签?抑或是二者兼有之?
“张礼礤”这个名字开始出现在猫扑上,某网友发布了已知第一个出现这个名字的帖子:《有小道消息传出法庭上的胡斌的确是顶包,其名为张礼礤》。
在网络、媒体和意见领袖的渲染和推进中,关于替身的传言愈演愈烈,甚至根本无人追问“张礼礤”的名字从何而来,照片从何而来。阴谋论和怀疑论泛滥,这个每个节点都充满疑惑的网络群体事件开始轰轰轰烈。
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每个人都相信自己了解的才是真相——官民互信的两端越来越快地滑向两个极端,很多时候,公共领域的公众质疑越来越多地被质疑本身所代替,而丧失了公共性。
7月27日,杭州市西湖区法院通过媒体的澄清并未平息该事件。
7月29日,成都商报刊发《照片主角现身:我不是胡斌》的报道,称“张礼礤”照片真身出面澄清,实为姓刘,是某国企行政助理。——谁制造并传播了谣言,实施了网络暴力,谁来为“张礼礤”道歉?
所谓的替身“张礼礤”刘先生在媒体上发表自白书——自己并不叫张礼礤。在这条“我不是张礼礤”的新闻下面,紧跟的评论是“我是张礼礤”,“我也是张礼礤”,“这一夜我们都是张礼礤!”从7月25日开始,以“张礼礤”为关键词的网络搜索量猛然激增,就连中文互动百科中,也新增了“张礼礤”的词条查询。
甚至有网友说:当信息被垄断、被肆无忌惮地遮蔽时,除了质疑之外,还有什么是可以做的?
原有话语权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问题仅仅停留在“恶搞”上吗?——在社会上产生的剧痛,往往使反理性、民粹主义等各种直觉诉求,容易得到草根运动的响应。这种网络话语直奔“正义”的主题而去,它源于草根民众对当下法治现代化的失望。
“总有人会创造奇迹”
“胡斌替身”难道真的只是民众的受迫害妄想症发作吗?如果张礼礤真是个和贾君鹏一样的虚拟人物,那它到底是怎样被民意给请出来的?“替身门”在网上传播的首日,中国新闻社的记者当天就与西湖区法院取得了联系,从事后看来,法院的解释合乎情理,比如胡斌在看守所中发胖了,比如由于闯了大祸人变得更为温顺等等。
从常理看,这样一个顶包事件,关注度之高,风险之高,难度之高,成本之高都是可以预见的,在无孔不入的媒体和执著的网民力量下,肇事者想要逃避制裁几乎不可能,胡斌及其家庭尚不至于愚蠢到如此地步。
也有网友对“替身说”提出质疑——即使胡斌的父母有瞒天过海的能量,当地执法、司法部门也予以配合,但充其量会在刑罚执行阶段运作,因为那时候罪犯已经在和公众视线隔绝的监狱里服刑,何必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庭审现场调包?
不过,在阴谋论和怀疑论泛滥的当下,这些基本的逻辑判断失效了。一个让人不安的联想是:杭州飙车案既然能搞出“欺实马”,再弄出个替身秀,又有多难呢?一张明摆着造假的华南虎照,硬是折腾了全国人民一年多才罢演,按照这样的信任逻辑,杭州飙车案替身门,并非没有潜质。
“有太多的理由让我们相信,总有人会创造奇迹”,有网友如是说。
谣言止于公开,公开更应有公信——“替身论”在胡斌案上出现或有其偶然性,但我们必须看到,在信任危机的大环境下,这种以不信任为基调的凝聚民意焦虑的事件的出现又有其必然性。
难怪,即使公权力机关解释得有理有据,普通民众还是担心自己“不明真相”,因此并不买账。在一家网站的调查中,90%的网友竟然相信飙车案庭审被告是胡斌的替身。
孜孜不倦的网友与杭州当地的司法机关又展开一场级别相当的对抗。在“胡斌替身是张礼礤”的跟帖中,网友们都在回复一句话:等待真相。
一名网友如此发言:“真相,真相,我们只要真相,为了不使某些不受约束的公共权力继续成为摆在真相面前的绊脚石,甚至成为谎言的保护神,为了不使神圣的法庭成为一些人娱乐大众的舞台,网民们穷追猛打的精神值得提倡,然而从胡斌到张礼礤,离真相还有多远?”
“肉搜社”的网民再接再厉,把“替身张礼礤”照片各部位分析图也同时奉上。
随后的辟谣也显现出官方的些许尴尬:对于此类无中生有的传言进行“无罪证明式”的回应,本身就难以找到有力的证据;而不回应则更容易激起舆论的倒戈相向。
7月25日爆炸性的“张礼礤”出现之后,“替身门”事件骤然升级。随后多家媒体采访了杭州市西湖区法院,但法院仍没有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或举动。舆论不甘罢休,所以有记者找到了西湖区公安局的有关负责人,但公安局的工作人员竟然说此事与他们无关,让记者再去找相关法院。
从责任归属来说,当地警方是完全有义务对“替身门”作出释疑的,因为警方也负责对胡斌的监控。一句“你去问法院”不仅不能自证清白,反而使“替身门”的真相越来越扑朔迷离,更会让舆论觉得警方是在隐瞒真相。
或许是接受了警方和法院“轻言”的教训,杭州检方7月29日的释疑显得多了一些诚意和专业指数。检方提供了一些证据,诸如胡斌在校期间踢足球右手臂骨折,留有很长的伤疤;杭州并没有名叫“张礼礤”的的哥等等。即便这次已经比较有料的释疑,在网上仍然引来了一片“我绝不相信”的声音,网友们认为:伤疤可以伪造,“张礼礤”也完全有可能是外地的哥。
在某种程度上,“替身门”也是这种社会思维的产物:因为我不信任你,所以你无论做对做错,我都认为你是错的——如果你没错,那是我还没找到你是怎么错的。
最后,杭州检方不得不降尊紆贵,按网上的规矩——“无图无真相”,7月31日下午,胡斌就读大学的两名老师、两名同学和媒体记者一同前往监狱探望胡斌,面对镜头胡斌现场指认了他的班主任及同学,还展示了他右臂上的伤痕。
失踪的29秒
也许网络舆论会走向理性,但前提是在公平公正的社会中,在公权部门秉公执法的理想状态下。
8月7日,杭州市公安局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保时捷撞人案调查情况,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赵野松说,证实被害人马芳芳在横穿马路距斑马线南侧10米左右处被车撞上。
经历过“欺实马”的洗礼,网民的神经变得更加敏锐,他们以抽丝剥茧的态度对待案件的一切信息。聚焦公共议题的公众并非尽善尽美,他们的典型特征是对真相的焦虑。继胡斌案中的“70码”之后,“29秒”又成为保时捷案中的关键词——网友们质疑说,警方公布的监控视频,恰恰鬼使神差地缺少事发当时的29秒。
29秒关键视频的缺失,是一个足以引起无限想象的空间:经历过胡斌飙车案争议的人们,不能不想起“70码”;经历过武汉经适房6连号质疑的人们,不能不想起55秒的新闻发布会;经历过“躲猫猫”事件的人们,不能不想起人世间最大的悲哀是“人死了,视频没了”。再远一点,人们也能想起林嘉祥猥亵女童案中的关键视频缺失,想起哈尔滨命案中“警方剪辑播放报道录像不实”的死者家属指控。
在地方政府信用已被透支的当下,这次质疑因袭此前类似事件中屡次遭遇的惯性成分——因为公权力部门对公共事件的权威信息通报,总是会显出“漫不经心”的一面,有意无意地给人留下一个诡异的联想空间。
“29秒”之争则牵扯到此案的一个关节点:受害人到底是走斑马线,还是违反交通规则而横穿道路,如果是后者,那么马芳芳就要对交通事故负次要责任。这未必会影响对犯罪嫌疑人的入罪,但肯定影响量刑。
辨析这一疑点本来很简单,回放一下事故爆发之时的交通监控视频,便可找到佐证。但警方公布的视频受到了足球评论家李承鹏等网友的质疑。根据此视频,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马芳芳顺路边行走,并非横穿斑马线;且只有马芳芳孤单一人,并非如此前媒体报道说还有小姐妹同行;最关键一点,少了事发当时的29秒钟。
经《新快报》记者求证,网上流传最多的视频乃是经过了电视台的剪辑处理,由于在此29秒期间没有拍到关键画面而遭删除。据当地警方提供的完整视频,这29秒确无马芳芳的身影,只见一名拎包女子与一名骑车路人进入镜头。
29秒发生了什么?马芳芳是横穿马路还是走上了爱心斑马线,依然悬而未决。对于官方公布的“马芳芳在横穿马路时被撞”的结论,质疑声不断。
保时捷撞人案本来是杭州警方修补“70码”的最好机会,但是相关机构的运作惯性对于民意的反应向来迟钝,即便引起如此巨大反响的案件,处事粗犷、疏忽的行政惰性依然存在。
即使信息被垄断、被遮蔽,充满质疑精神的公众也不会在“被选择”的信息中“被相信”。在失去话语主导的时代,我们应当警惕——如果“我绝不相信”成了民众面对权力的普遍心理,那将是很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