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丧失了听力?等两则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mais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丧失了听力?——改变从自身开始
  
  哲理的故事
  有一对年老的夫妇,先生担心他的太太在慢慢地丧失听力,就带太太去看医生,他对医生说:“我们夫妻俩本来听力都挺好的,可最近我太太的听力好像正在慢慢丧失了,这样我们就没法正常交流了,我要怎样才能知道她是不是真正丧失听力了呢?”
  医生想了一个点子,对这位先生说:你回家到屋子的后边去叫你太太的名字,如果在很远的距离她听不到,你就移近一点再叫,如果她还听不见,你就再近一点,看她什么时候能回答你,你就能知道她的听力是什么程度了。老先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回家后就到屋子后面大声叫他太太的名字,可是没人回答,他就到近一点的房间又叫,还是没人回答,他只好跑到厨房他太太的身边去喊,结果他太太转过身看看他说:“你要什么?我已经回答你三次了。”
  
  故事的哲理
  这就是大多数领导人要面对的问题,他常常觉得他的员工有问题,需要“修理”,但实际上改变要从他们自身开始。而对被领导者而言,道理其实也一样:改变要从自身开始。
  
  99族奴——财富≠快乐
  
  哲理的故事
  有位国王,天下尽在手中。照理,应该满足了吧?但事实并非如此。国王自己也纳闷儿:为什么对自己的生活还不满意?尽管他也有意识地参加一些有意思的晚宴和聚会,但都无济于事,总觉得缺点儿什么。
  一天,国王起了个大早,决定在王宫中四处转转。当国王走到御膳房时,他听到有人在快乐地哼着小曲。循着声音,国王看到是一个厨子在唱歌,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国王甚是奇怪,他问厨子为什么如此快乐?厨子答道:“陛下,我虽然只不过是个厨子,但我一直尽我所能让我的妻小快乐,我们所需不多,头顶有间草屋,肚里不缺暖食,便够了。我的妻子和孩子是我的精神支柱,而我带回家哪怕一件小东西都能让他们满足。我之所以天天如此快乐,是因为我的家人天天都快乐。”
  听到这里,国王让厨子先退下,然后向宰相咨询此事,宰相答道:“陛下,我相信这个厨子还没有成为99族奴。”
  国王诧异地问道:“99族奴?什么是99族奴?”
  宰相答道:“陛下,想确切地知道什么是99族奴,请您先在一个包里,放进去99枚金币,然后把这个包放在那个厨子的家门口,您很快就会明白什么是99族奴了。”国王按照宰相所言,令人将装了99枚金币的布包放在了那个快乐的厨子门前。
  厨子回家的时候发现了门前的布包,好奇心让他将包拿到房间里,当他打开包,先是惊诧,然后狂喜:金币!全是金币!这么多的金币!厨子将包里的金币全部倒在桌上,开始查点金币,99枚?厨子认为不应该是这个数,于是他数了一遍又一遍,的确是99枚。他开始纳闷:没理由只有99枚啊?没有人会只装99枚啊?那么那一枚金币哪里去了?厨子开始寻找,他找遍了整个房间,又找遍了整个院子,直到筋疲力尽,他才彻底绝望了,心中沮丧到了极点。
  他决定从明天起,加倍努力工作,早日挣回一枚金币,以使他的财富达到100枚金币。由于晚上找金币太辛苦,第二天早上他起来得有点晚,情绪也极坏,对妻子和孩子大吼大叫,责怪他们没有及时叫醒他,影响了他早日挣到一枚金币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他匆匆来到御膳房,不再像往日那样兴高采烈,既不哼小曲也不吹口哨了,只是埋头拼命地干活,一点也没有注意到国王正悄悄地观察着他。
  看到厨子心绪变化如此巨大,国王大为不解,得到那么多的金币应该欣喜若狂才对啊。他再次询问宰相。宰相答道:“陛下,这个厨子现在已经正式加入99族奴了。99族奴是这样一类人:他们拥有很多,但从来不会满足,于是拼命工作,为了额外的那个‘1’,他们苦苦努力,渴望尽早实现‘100’。原本生活中那么多值得高兴和满足的事情,因为忽然出现了凑足100的可能性,一切都被打破了,他竭力去追求那个并无实质意义的‘1’,不惜付出失去快乐的代价,这就是99族奴。”
  (雁如译自英国《The investment text remits》2007年3月号,原文作者:史蒂夫•兰帕德)
  
  故事的哲理
  当事业蒸蒸日上,财富与日俱增之时,你是比以前更快乐了,还是正相反呢?金钱只能保证生活必需品的满足,却不能保证虚荣心极度膨胀所追求的那种虚幻的快乐。所以,重要的是想明白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你的企业追求的又是什么?然后享受追求和得到的快乐。
  责任编辑:田耘
其他文献
从18世纪的亚当斯密,到在中国经济学界享有广泛声誉的“京城四少”,再到毁誉参半的郎咸平,无数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对多元化越来越表示深恶痛绝。更有数据指出:多元化投资的成功率仅为5%左右。  在傅军看来,多元化和专业化只不过是不同的战略选择和投资操作手法,其本身并不能成为判断是非、优劣的根据。“关于多元化和专业化哪个更正确的论争,也许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它们都是资本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寻求其最大增值的途径
期刊
我刚从湖南的“瓷都”华联瓷业集团回来,与许君齐董事长相处三天,使我兴奋。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中国新一代年富力强、有头脑、爱学习、懂管理的企业家的茁壮成长。是的,我们需要更多乃至一代的卓越CEO。    称职CEO的条件  最近,我听到有一位名校教授在其EMBA班上提出:中国企业的CEO应具备的条件就是:  1 . 忠于企业事业。  2 . 要得到企业广大员工干部的认可与拥护。  3 . 有驾驭企业全局
期刊
面对这股全球暖化与全球化的大潮流,中国已到必须勇敢面对及认真思考的时候了。    新舆论:全球暖化危机    北京今冬之暖,破百多年记录;日本东京则创130年最晚下雪记录;卫星显示,北极冰洋正在快速缩小,喜玛拉雅冰川正在迅速后退;孟加拉湾一小岛(曾住数千人)去年年底全部沉没……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暖化的问题很快地成了全球舆论的焦点。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亲自制作的环保记录片《你所不愿面对的真相》获得
期刊
权力一方面是职场做事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是人生追求的终极。因此它无时无刻不在背后决定你的职场成败。    比企业战略等“事业问题”更令经理人关注的,是经理人自身的“命运问题”。  而真正决定职业“命运”的,是MBA教材里所没有,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事业”的“权杖问题”。因为连接个人能力与组织战略的,恰恰是经理人做事的权力。  因此,能否解决好权杖问题,正在成为职业经理人职涯走势能否顺利的决定因素。 
期刊
颁奖,来自官产学的智慧与掌声    2006年11月4日上午8点半,筹划运作历时6个月的“2006年度管理中国总评选”活动,终于在“第15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开幕式上30多位官产学三界领导、贵宾与800多位企业家的瞩目与掌声中,及几十家主流媒体记者的闪光灯下,走向最高潮——评选揭晓及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当14位因为卓越的管理成就而获奖的企业家或企业代表,伴随庄重的音乐及眩目的追光灯走上最前台
期刊
日本生产管理体系的高效却并未在其金融管理体系中体现,症结何在?    以丰田公司管理模式为范例的日本生产管理体系在全世界已经是家喻户晓。但是,在认真学习日本管理模式和经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日本金融管理体系并没有取得生产管理那么引人瞩目的效率,比起美国的金融业的差距更是明显。  为什么日本企业管理效率会有如此大的不平衡现象呢?    日本生产体系因何高效?    成熟的生产制造体系:日本生产管理体系
期刊
如果把成长模型作为成长为冠军企业的具体行动指南,通常难遂人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成长模型中的一般性因素与本企业的特殊性因素结合起来。    创业家是冠军企业成长的第一推动力,当这种推动力发挥作用之后,企业就踏上了成长为冠军的征途。通过调查研究几十家中国冠军企业的成长历程,我们发现,冠军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为:一个核心——企业领袖,两对成长因子——战略与文化、学习与创新,三类成长要素——起点、目
期刊
如何挺过“病危期”?    从2005年7月海信与原科龙控股方顾雏军达成收购科龙意向,到2006年4月24日科龙电器正式宣布海信以6.8亿元完成对顾所持科龙股份的收购,再到2006年12月14日实现股权过户真正完成收购,前后历经17个月……这起中国家电业迄今规模最大、收购资金最多、难度最大且一度不被看好的并购案才算最后板上钉钉。  然而,众所周知,更复杂、更艰难的是并购之后的整合。尤其是这一次。 
期刊
对人才的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以及无休止的加薪,都不是真正有效的做法。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每两年都会跟全球CEO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并将访谈结果汇编于《全球CEO调查》。根据2006年的《全球CEO调查》显示:CEO对人力资源领导的要求在发生变化。CEO们希望找到新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鼓励员工去表现和创新。  同时,由于CEO们普遍认为员工是企业创新的最佳源泉,他们更加重视对人才的激
期刊
编者按:  最近,编辑部收到读者来信求助,要求组织一些合理化建议方面的稿件。这位读者的烦恼是:“我公司去年搞了个合理化项目,开始大家都很积极,收到很多好的建议,给公司带来很多好处,同时提建议的员工也得到不同的奖励,可今年连一份建议也没收到。”这位读者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据编辑了解,很多企业都在员工中开展各种合理化建议活动,甚至通过严格的制度化,要求员工每周或者每月必须提供合理化建议多少条。但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