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揭示中国北方农田生态系统的水热通量动态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变化响应和能量平衡过程特征,利用榆树市玉米农田生态系统观测站2015年、2018—2019年水热通量观测数据,分别对榆树市玉米农田水热通量的小时、日、月份、年际变化特征,潜热通量(Fl)、感热通量(Fs)受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因子的相关影响,土壤含水量、水热通量的季节变化和降水,各年份Fl、Fs和降水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得出各变量的季节分布和降水过程中的变化特征;还对净辐射、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土壤热通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
【机 构】
: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16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中国北方农田生态系统的水热通量动态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变化响应和能量平衡过程特征,利用榆树市玉米农田生态系统观测站2015年、2018—2019年水热通量观测数据,分别对榆树市玉米农田水热通量的小时、日、月份、年际变化特征,潜热通量(Fl)、感热通量(Fs)受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因子的相关影响,土壤含水量、水热通量的季节变化和降水,各年份Fl、Fs和降水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得出各变量的季节分布和降水过程中的变化特征;还对净辐射、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土壤热通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能量平衡中各项能量的季节变化、日变化,以及能量闭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热通量的日变化呈单峰型二次曲线,峰值出现在正午,其中Fl为229.2 W·m?2,Fs为148.0 W·m?2.潜热年变化呈单峰型,显热年变化呈双峰型,Fl、Fs最高值分别为114.3、51.7 W·m?2.净辐射和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和水热通量相似,但是净辐射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土壤热通量峰值出现的时间滞后.Fl的年变化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与气压呈负相关.Fl和Fs对降水过程都有显著的响应,Fl对降水的反应更加敏感,而连续的降水对Fs有阻碍作用.各种能量项的平衡分析呈现能量不闭合现象,同时能量不闭合情况表现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夏季好于冬季,白天好于夜间.7月平均能量闭合比率达到83%,9月白天的能量闭合度达到89%以上.
其他文献
制动甩尾也称为制动侧滑.轻型卡车在紧急制动时,由于后轴的制动反应时间快等原因,容易出现甩尾的现象.通过测量前后制动时间,判断甩尾导致的根本原因,并通过取消继动阀或加装感载比例阀可避免轻型卡车在紧急制动时出现甩尾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及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汽车安全技术分解更加全面和专业.针对汽车外行人人身的保护,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在2021版C-NCAP的评审意见稿中发布,针对行人保护,在头部及腿部进行拓展和更新,使考核更贴近实际事故.针对将要发布的行人保护规则,针对新腿模型APLI,文章通过某车型进行对比分析,腿部影响较大.文章通过仿真分析和竞品车对比分析,寻找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在同类车型设计中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意义.
草地沙化是目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会对草原地区牧草生产与居民生活环境产生影响.目前对沙化草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被与土壤性质的变化,对物种之间关系的变化并未进行深入探究.基于经典的生态位理论,利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通过调查高寒草地沿沙化梯度的植物群落变化特征,分析沙化演替过程中高寒草原植物群落构成、生态位宽度以及生态位重叠(O)的变化,探索沙化过程植物种群的资源利用状况及生态适应能力,以期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原植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与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发现,随着沙化程度的加重,群落盖度和地上生
为探明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优势乔木种的钙吸收能力随海拔上升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有效指导土壤养分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修复中树种的选择,以贵州花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研究区域,4种典型树种(香椿Toona sinensis、翅荚香槐Cladrastis platycarp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集不同海拔的叶片及其土壤,进行植物-土壤总钙和理化性质的分析,对土壤和叶片钙素含量在不同海拔的差异性及其与
彩叶林是川西亚高山森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西地区重要的美学资源,提供了多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对区域生态旅游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探讨彩叶林景观分布格局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有助于为亚高山彩叶林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和规划利用提供依据.以四川省理县317国道沿线彩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外业调查的森林资源数据绘制景观类型分布图,通过景观类型分布图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叠加分析地形因子对彩叶林景观分布格局的影响,并分析植被演替对亚高山彩叶林景观格局动态的影
为了揭示天然林优势树种对资源环境利用状况及其竞争程度,在太行山南麓海拔850—1850 m天然林分布区设置29块固定监测样地并进行生态学调查,在对天然林树种结构进行PCoA主坐标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物种重要值及其变异系数、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指数等指标研究了不同海拔梯度天然林优势树种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PCoA主坐标分析和ANOSIM群落相似性检验结果均显示不同海拔梯度乔木树种结构存在着显著的差异(r=0.199,P=0.006);不同海拔梯度的29个样地中共记录到乔木树种68种,其
商陆属(Phytolacca L.)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全世界约有26种.中国本土分布4种,生长于沟谷、林下、林缘、路边等生境.该研究报道了中国大陆地区1种新归化植物:二十蕊商陆(P.icosandra L.).该种心皮7—10枚,合生;花梗通常0.1—0.4(—1)cm,花被片5—6枚,不等大或等大,雄蕊14—20枚;果序直立,长20—30 cm,种子种脐一侧明显突出,与中国大陆地区记载的商陆属其他物种区别较明显而容易识别.该种原产于拉丁美洲,2012年归化于中国台湾,在欧洲、南非、澳大利亚、亚
为比较不同耕作方式下早稻-再生稻稻田的氨挥发排放差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中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为材料,按冬前是否翻耕和插秧前旋耕情况,设置4种耕作方式:翻耕一次旋耕一次(T1)、翻耕一次旋耕两次(T2)、不翻耕旋耕两次(T3)和不翻耕旋耕3次(T4),观察4种耕作方式下土壤氨挥发、田面水NH4+-N变化及产量,以期为早稻-再生稻稻田有效降低氨挥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019年水稻各生育期不同处理的氨挥发累积量分别占施氮量的6.6%—18.8%、5.6%—13.7%、9.5%—25.2%和7.9%—21
为探究武夷山高海拔天然针阔混交林改造成毛竹人工林后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为今后制定天然林保护和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方案提供参考,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选择相邻的天然针阔混交林和毛竹人工林(50年前由天然针阔混交林改造而来)为研究对象,采集两种林分的表层土壤(0—10 cm)和亚表层土壤(10—20 cm),分析了土壤碳氮磷钾等主要元素全量、土壤无机氮含量、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以及脲
农田N2O排放和产量的形成与施肥和水分的关系密切.为了探究不同降水年型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田不同施肥方式处理下土壤N2O减排增产潜力,进而提出基于减排和稳产增产的优化施肥方式,利用沈阳市1990—2019年共30年降水数据进行降水年型划分,以马铃薯田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施氮梯度,分别为不施氮肥(0 kg·hm?2)、低氮(60 kg·hm?2)、中氮(120 kg·hm?2)、高氮(180 kg·hm?2)4种施氮水平,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土壤N2O气体排放进行田间原位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