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新课堂的创建策略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jhh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诗序》中有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喜爱音乐是人的天性,借助音乐感受和表达,是人的本能需要。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不难发现在音乐课堂中,每当学生听到能引发共鸣的旋律时,会自然而然地做出身体和表情上的反应,这是学生对音乐的初步体验,这种体验虽微浅但尤为珍贵,教师应当加以重视和鼓励,让学生通过形式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来深刻地感受音乐、表达情感,而这也正是打造有别于传统音乐教学的音乐新课堂的意义所在。如何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提升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关注音乐本体,丰富音乐经验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音乐教研室主任梁洪来老师说:“音乐老师要讲语文老师、地理老师、英语老师所讲不了的东西,就是音乐本身。”教师要让音乐课回归到音乐本身上来,以音乐为本体,用音乐的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学生。
  以音乐欣赏课《红旗颂》一课为例,作曲家吕其明在创作该部交响序曲时,以歌曲开头时的旋律作为整首乐曲的主题之一,并在作品中反复呈现。学生在聆听到这旋律时,会自然地联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并产生崇敬、激昂的爱国情愫。这种情感的产生,来源于学生对国歌的熟悉,正是凭借这种音乐经验,学生能与《红旗颂》乐曲产生共鸣,该曲子还可能产生听觉与视觉的联觉作用,让学生感觉仿佛置身于国旗冉冉升起的场景中。倘若学生未形成对国歌的情感体验,就无法深刻地体验《红旗颂》的爱国情感。
  二、注重联觉培养,增强情感体验
  学生对音乐的自主体验应建立在丰富的音乐经验之上,只有对音乐欣赏进行了一定的积累和沉淀,学生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自主表达自己的音乐情感。
  以教学歌唱课《我是草原小牧民》为例,在课堂导入部分,笔者以一段马蹄音效作为情境铺垫,让学生产生联想并模仿。笔者鼓励学生以丰富多样的方式进行呈现,有的学生用工具模仿出“嗒嗒嗒”的声音;有的学生用手指轮击凳面,发出声响;有的学生以弹舌来模仿音效;有的学生以跺脚声来模仿,课堂气氛热闹活跃。在学生模仿出马蹄音效后,笔者因势利导,向学生提问:“你会用何种乐器配上怎样的节奏,表现出轻快的马蹄声呢?”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表层的声响体验,提升到关注音乐要素、音色与节奏上来。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既获得了愉悦的音乐体验,又学会了运用不同的音乐要素来表达情感。
  三、理解作品内涵,激发情感表达
  当学生拥有了感性的音乐体验后,教师应当进一步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人文内涵,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或唱或动或奏,或分角色编排表演,来展现音乐情境,在创造实践中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发展个性、提升音乐素养,进而达到用音乐来表达自我情感的最终目的。
  以音乐欣赏课《义勇军进行曲》为例,这是每个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作品。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国歌的内涵,笔者以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展现伟大祖国从筚路蓝缕走向繁荣昌盛的辉煌历史。在视听结合的情境氛围中,当管弦乐队再次演奏出那熟悉的主题旋律時,全体学生整齐肃立,面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以慷慨激昂的歌声,重新诠释了对国歌的理解。在本课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国歌演唱的熟练程度,还进一步理解了歌曲内涵,升华了爱国主义情感,并懂得如何用歌声来抒发内心的崇敬之情。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标设计、内容选择及评价标准的制定上,均要为这个根本任务而服务。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使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无可取代的育人功能。音乐教师应当重新定位、提高认识、勤思善学、孜孜不倦,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不同学情的教学模式,让音乐新课堂成为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主阵地,让音乐学习成为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的自觉追求,从而真正实现“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三店小学)
其他文献
“学练赛”是一种重要的体育教学模式,借助“学练赛”,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力。但一直以来,许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的“学练”,而忽视了“比赛”这一重要的载体。从学生的体育学习力生成过程来看,“学”是基础,“练”是过程,“赛”是延伸。只有“学练赛”一体,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作为教师,要打破“学练赛”的壁垒,疏通“学练赛”的渠道,努力促成“学练赛”一体。  一、 学:注重“技术点
期刊
美术学习是丰富的,它不仅包括美术鉴赏,而且包括美术思维、探究、实践与表达。“读思达”立足于美术素养的发展,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读”“思”“达”这三个阶段经历丰盈的美术学习过程。“读”就是对作品的解读,是美术感知的过程;“思”就是对作品的思考,是运用美术思维进行想象的过程;“达”就是作品的创作、表达。运用“读思达”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一、 读:在感知中解读作品  
期刊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小学英语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学方式单一,英语线上教学更像是教师的“独角戏”,师生互动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明显减退。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以英文原声电影辅助教学,旨在增加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可以得到锻炼,英语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激发,同时可以纠正英语语音语
期刊
美术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仍有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以书本为中心,束缚学生的思维,造成美术与生活脱轨的现象。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小学生专业的美术知识,还要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美术之美。  一、发现生活之美,品课堂之味  (一)结合生活实际  美源于生活,小学美术教师应懂得结合生活实际,挖掘生活中的情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应用能力,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之中。在教学《
期刊
摘要: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开展教学,尝试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要自主设计语言游戏,让幼儿经历交流过程,并通过绘本阅读活动提升其表达能力;教师要组织幼儿在表演中思考如何根据交际对象调整表达方式,展开团队反思,提升教学质量。将这些方法融入语言教学中,能快速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 语言能力 幼儿教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
音乐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听觉的融入,还需要学生身体感官的全方位投入。同时,音乐学科的表现力极强,不仅可以通过固有的发声器官来表现,而且可以通过外在的器乐来展现。打造“融合性”的音乐课堂,要立足音乐学科本质,融合相关的学科、生活资源、素材等。通过打造“融合性”的音乐课堂,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经验,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力,发展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一、建构内容融合的音乐课堂  建构“融合性”
期刊
摘要:好奇心是知识的火种,点燃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是创造的火种,点燃学生实践创造的梦想。在科学课堂中,教师既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又要呵护与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为他们注入不竭的学习动力。本文阐述了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好奇心的策略。  关键词:好奇心 小学科学课 教学策略  好奇心是人的一种心理倾向,表现为对新奇事物的注意、喜欢、热情。好奇心能让人保持旺盛的
“教材整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当前每一个教师的教改新课题,也是我们每一个音乐老师的必修课。根据课标提示,我们所使用的教科书只占教材总量的80%~85%,其余的15%~20%是留给一线教师根据本地区、本校的特色合理支配的。这就给了广大音乐教师很大的教学自主权,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剪裁和增补,以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一、以生为本整合教材  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对作为影
期刊
对于幼儿园的教育,游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教师在幼儿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能够有效地创造出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兒时期的孩子在欢乐的游戏中开展学习,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处于一种积极的活动和学习状态,从而在游戏中感悟知识,以此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树立规则意识  所谓规则是指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基本规律。对正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认知,处于一
期刊
“非要去二中借读吗?去那当倒数吗?”rn“那我就不去读高中,去上个职业学校得了!”rn“砰”的一声,我摔门而去,留下爸爸妈妈在房间里叹息.我知道他们说的没有错,没有考上学校就是没有考上,我没有办法去读,但我当时只想去二中读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