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光:寄情书法以咏志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izhong8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有人言:书法之妙,全在用笔。果若如此,则蒋志光先生的书法,于流利中见风采,于端庄中求变化,一笔一画,字字珠玑。但于蒋志光先生而言,书法之妙,更多在乎一心。一心,则使他情系书法,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一心,则让他执着与坚持,熔前人精华于一炉,取法乎上;一心,则令他以弘扬中华文化为目的,开班授艺;一心,则更令其有拳拳爱国之情。他是德艺双馨书法名家,更是“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
  
  情系书法,数十载而不倦
  当初,如果蒋志光先生继续在行政工作中发展,对于已经是福建省龙岩市文化馆副馆长的他来说,或许会有更好的发展。但在书法艺术与从政之间,他选择了艺术,或许无缘官场,但却终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自始至终不离不弃、不断进取。
  蒋志光先生字闽人,自幼便拜著名华侨书法家邱振惠为师,书法初涉柳公权、继习颜真卿、赵孟俯、怀素等诸家,善写各种字体。后就读于福建省艺术学校,在校期间,他表现十分活跃,对于书法的热爱,更是达到一种痴迷的程度,每当此时,他都可以忘却所有,唯有书法常存心中,仿佛对着白纸、拿起笔的时候,便是一种天大的幸福。与此同时,他所舒展出的艺术才华和天分也深受老师喜爱,对他寄予期望,希望他不计较一时名利得失,专心书法。
  蒋志光先生视书法艺术为人生兴趣和享受,一直不曾放弃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亦由此看出他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毕业之后,更是在书法艺术之路上勤耕不辍。
  蒋志光先生博览中国历史及古典文学,遵循老师的教导,先习正楷,再兼其它,默默无声地攀爬于笔墨书香之间。可以说那是一段关起门来做书法的时光,但从他的艺术历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阶段性的蜕变,从最开始默默练习,到下笔时字体舒展,端庄有神,并最终得到老师的赞赏和认可。而此时,亦是他扬名万里之开始。
  正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第一次出道的书法比赛中,蒋志光先生力压群雄,更加品尝到书法之赏心乐事,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他的艺术之路越发顺利,在国内多次书法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更是在老师的提携下,担任福建省龙岩市文化馆的行政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干部,一直做到副馆长的位置,但最终因为对书法艺术的坚持,他毅然辞掉现有的工作,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去与书法打交道。
  1983年蒋志光先生赴港定居,多次在香港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也正因为他心无旁骛地投入到书法艺术当中,令到艺术枝头屡结硕果。1995—1996年,他在“中国书画家精品展”中荣获金奖;在第二届“海峡两岸王子杯书法大赛”中获荣誉奖;1999年荣获中国书画“书圣杯”书法大奖并获荣誉证书;1997—1998年在香港全港青少年书画大赛中被聘为评委。
  除此之外,蒋志光先生自2001年开始出版个人书法专着《楷书入门》,继而出版《蒋志光小楷字贴》、《隶书入门》、《草书入门》等,深受广大读者及书法爱好者欢迎。2005年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书法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同年其作品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的《中华书画名家作品全国城市巡回展》。2008年4月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走向世界十大中国书画大家》一书,蒋志光先生被推举为当今中国书坛实力派书画家之一。此后作品在《一代名家》、《世界知识画报》等刊物和典籍中发表。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北京方面更是出版其个人专辑,全国只入选10位书法家。
  可以说,书法艺术中蕴含的笔墨传统和精神内涵之深厚,犹如五千年文化厚土一样,难以用语言加以诠释清晰。但其内蕴之美,却令到蒋志光先生锲而不舍地追求,他笔下的楷书、草书、小楷、隶书、硬笔五体,皆是民族文化和现实生活的结晶,离不开眼前所见,离不开平时所思,他以一颗艺术的心,自我求索,走出自己的艺术之路。
  
  开班授艺,弘扬中华文化
  在书法艺术界,蒋志光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也颇得认可。许多书法界名家看过他的作品之后,都赞不绝口,并给予高度评价。而从他的书法作品中涌现出的才华气度、笔墨性灵,除了得益于他在艺术道路上的勤耕不辍,更得益于他长期艺术追求中培育出的良好个性和心理品质。
  回顾自己从事书法艺术的经历,蒋志光先生深有感触。从接触书法到如今,他学习书法已有数十年的岁月了。记得刚从艺校毕业,领导安排他和书法老师一起做写字的工作,那个时候,他的老师便经常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词句勉励他,使他能自始至终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进取。
  蒋志光先生对书法艺术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说艺术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平定一个人的内心,不急不躁。书法就是生活的投影,数十载艺术人生,他感悟书法,感悟生活,探求艺术真谛,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艺术之路——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理事长的蒋志光先生,同时也担任着诸多与书法艺术有关的公职,对中国书法艺术,他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认为,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应有传承和发展的神圣职责。
  基于此,书法领域,成绩卓著的蒋志光先生开始将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书法的教育事业中来。曾经在担任文化馆副馆长的时候,他便负责书法的活动,经验丰富,如今组织起类似的书法教育活动,更是得心应手。除了出版书法作品方面的实体书籍供书法爱好者学习临摹之外,他也经常开班授课,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推广中华国粹,而不是以赚钱为目的去开班授课,所以政府也很支持我们,让我们顺利地申请到场地。”蒋志光先生谈及此处,很是欣慰。如今在蒋志光先生的推动下,在他坚持以发扬中国文化为己任的理想下,书法教育事业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如今他的学生也涵盖了香港社会许多层面,有公务员、有家庭主妇,亦有中学生、大学生等等,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在施教上,蒋志光先生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为学生层面复杂,覆盖范围广,他便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来制定不同的课程,根据场地的租金情况来象征性地收取授课费用,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得益于此,学生们在书法艺术的成长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媒体报导过硬笔比赛中的一个冠军,便是蒋志光先生的徒孙。
  对此,蒋志光先生是开心的,书法国粹得以弘扬,得以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正是他所努力,也正是他所期望。
  
  拳拳之心,墨溢爱国之情
  事实上,在对于子女的教育上,蒋志光先生也是希望能够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而这一切,离不开一个词,便是爱国。
  蒋志光先生为国忠,对友诚,古道热肠,充满爱国之心。在谈及子女教育的时候,他所言令人肃然起敬。他将自己的三个孩子全部安排在内地知名大学读书,一个在华大,一个在美院,一个在北京服装学院。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多了解自己的国家,多感受内地的生活气氛和环境。即便如今子女们都事业有成,他也依然要求他们经常回去看看。
  他常说做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顺应自己的本心,将对于书法的感情,全部寄托在一幅又一幅的书法作品中,书法之妙,在乎一心,全情投入。
  犹记得当其书法作品被收录在《中国收藏书画》中时,便有评论称:其书法吸收唐人精华,其中有颜字的雄浑,也有柳字的健劲,亦能看出赵体影响,有意无意间,流露出规整端庄的追求。熔前人精华于一炉,取法乎上,是书法家追求的高境界,而无一笔无来历,更是书法的本质。蒋志光先生的书法,深得书学三味。在此基础上,他的篆隶行草书,中规中矩,于流利中见风采,在端庄中求变化,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线条。
  蒋志光先生书法成功之处正在于对书法艺术的独特把握,志在文化传承,便悟得书法的真趣。如果蒋志光先生仅是一个勤苦的学书人,那无疑会毫不留情地被社会所淹没,但他真正懂得发现美,懂得书法之妙,往往便深切体会到人生之赏心乐事——全在乎书法之间也。
  
  【人物简介】
  蒋志光先生,书法家,担任北京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奥林匹克书画院荣誉院长、中国香港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香港中青年书画家协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书画艺术协会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
  
其他文献
颜孙棋先生是掌握古代《奇赅术》经筋疗法的传人,一生医者仁心,谦虚求索,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他认为对古代名医的称赞:“手到病除”,“妙手回春”都是真实的,而不是恭维的话,强调医者必须达到这样的境界,因此他这样告诫自己,并要求自己能在治疗上产生明显疗效,并沿着“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的思想轨迹,本着医者的责任心和仁慈心,在医学道路上步步向前迈进。    医者仁为先,学以致用   
期刊
康宝驹博士是香港资深律师、2006年“世界傑出华人”奖获得者、中国委託公证人。曾长期担任香港足球总会名誉副会长。他业精於勤、赤诚奉献、海纳百川,以服务业界、情牵足球、心繋青少年、关註更生人士为主线,交融相汇成一幅别样的奉献的精彩的人生画景。他带领访问团访京时,曾受到国家主席的接见;他多次组织重大足球比赛,与五星巴西的巨星们同场;今年年初,他亦作为主席,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东亚四强赛。  足球辉煌,热
期刊
美院教授王澍获建筑界诺奖为获此殊荣中国第一人  2月27日,以旧材料纪念过去,同时又采用现代形式的中国建筑师,49岁的王澍获得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王澍是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颁奖典礼将于5月25日在北京举行,获奖者将被授予10万美元奖金和一枚铜质奖章。  王澍1963年生于新疆,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
期刊
他是集多元身份于一体的专家和优才。每一个身份都是他实力和才能的象征!杨钊鸣先生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都令人称奇,令人敬佩。  公益慈善家;社会活动亲善大使;实业家;珍品及字画收藏家;法教宗师;中华古医术治疗学会主席……  亦儒亦商德为先,重情重义善为本。杨钊鸣先生被称为现代儒商的典范,躬行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他思想独特,敢为人先,积极进取,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爱国爱港,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回馈社会
期刊
歌手陈红升大校军衔  曾因一曲《常回家看看》红遍大江南北的陈红,淡出乐坛已有十年之久。近日,她又一次回到了公众视线之中,不过身份不再是歌手,而是海政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大校军衔。但她自己认为这不算当官,只是一个高起点,而且责任更重了,“以前做歌手只用考虑自己,现在我考虑更多的是别人,要对作品、对团队负责”。而作为一部纪录片的掌门人,从拍摄周期、花费、整体布局等等事无巨细,也都要陈红操心,“现在还算
期刊
在谭植桓先生的画笔下,山磅礴,水灵动,景有情,境有意。自幼喜爱绘画的他,在母亲的支持下,执着于斯。泼墨山水,寄情言志,笔简墨淡间,情境盎然而生。作为澳门视觉艺术协会会长,在推广澳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谭植桓先生竭尽心力,鞠躬尽瘁。如今,他将艺术理想定格在教画育人、灌溉桃李上,让国画在传承中发扬光大。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落笔烟云,醉墨淋漓,在谭植桓先生的心中,盛开的是一片芳华荟萃的艺术园地。    泼
期刊
变脸艺术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级的秘术”,全国掌握这一技艺的艺人屈指可数。源自川剧的变脸,是国家二级机密;而以韦瑞群先生为首的韦派变脸艺术,更是神奇美妙,为变脸界的翘楚,登入国宝的殿堂!韦瑞群先生被誉为香港国宝级的变脸大师。凭着几十年的刻苦钻研,他自创一套《韦氏变脸》,几十多年来红遍世界各地,令这种国粹大放异彩!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用艺术回馈桑梓,倾情服务社会。艺海无涯,永无止境,现在,他向更高的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4月15日至19日,在全国一季度进出口个位数增长阴霾下,第11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贸易交易会(简称广交会)第一期展会在广州举行,一期展会主要有大型机械及设备、小型机械、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配件、化工产品、五金、工具、车辆(户外)、工程机械(户外)、家用电器、电子消费品、电子电气产品、计算机及通讯产品、照明产品、建筑及装饰材料、卫浴设备等。  外部需求持续疲软,内部成本不断攀升,在乍暖
期刊
从事印刷出品行业已有三十余年,捷兴制本公司总经理柯捷思先生,见证了香港印刷业的发展轨迹。他的事业曾蓬勃发展,亦曾经历波折。整个成长历程,无论是面对客户还是员工,他一直奉行信义二字,以诚为本,凭质量取信客户;团结同业,公平竞争;真情相守,增强企业凝聚力。  服务业界多年,“捷兴制本”作为一个中小型企业,至少印书百万册,可称“造万卷书”。同时,作为南安华侨中学校友会的当届会长,柯捷思先生一直为团结校友
期刊
古人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于中国当代众多画家而言,他是当之无愧的伯乐,他独具慧眼,匠心独运,让中国画坛一颗颗未来之星在艺术殿堂上大放异彩。他酷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自觉担负起传承和推广中国文化艺术的神圣使命,20多年坚忍不拔、执着无悔。如今他的名字已经变成一块金字招牌,他创办的云峰画苑已成业内标杆。沿着推广中国文化艺术这条道路,他阔步前行、乐在其中,享受着人生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