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如何在新课程的指引下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呢?我们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我在课堂中进行以下尝试,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一、 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我想作为一个老师,一走入教室,就应该有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精神饱满,富有活力,把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传染给我们的学生;如果再加一点幽默,加一点智慧,我想孩子会喜欢我们的课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中,我经常会跟孩子们一起唱唱跳跳,和学生分角色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经常会把学习认真、遵守纪律、表现很好的同学称之为“喜羊羊”,因为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而且最喜欢当聪明勇敢的喜羊羊,不当偷懒的懒羊羊和粗心的沸羊羊。在这种亲近、信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中,学生能真实地表现自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 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感悟
我在教学《春晓》课文时,注重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出示“处处闻啼鸟”这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师:你听见了什么?
生:我好像听见鸟在叫。
师:什么鸟在叫呢?怎样叫呢?
生:布谷鸟在叫,“布谷,布谷,布谷……”
生:喜鹊在叫,“喳喳,喳喳,喳喳……”
生:小燕子在叫,“叽叽,叽叽,叽叽……”
师:它们在哪里叫呢?
生:在美丽的花朵旁叫。
生:在青青的杨柳边叫。
生:在茂密的树林里叫。
师:春天百花盛开,百鸟争鸣,让老师来听一听他们的大合唱好吗?
学生一齐模拟自己喜欢的鸟叫声,多么美妙,充满生命的旋律啊!此时,这样的情境,好像春天来到了教室里,课堂中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时春天的美景已经在学生的脑海里显得越来越清晰了,学生融入了春天,融入在课文的诗情画意中了。
三、 给予学生质疑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思维
现代社会需求有独创性的人才,勇于探索和实践、敢于怀疑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小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11课《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有个叫陈跃文的小男孩举手问:“老师,课文中的乌鸦是动物,一般动物用宝盖头的‘它’表示,这里用女字旁的‘她’,乌鸦是女人吗?”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我却欣慰一笑,心想,这位学生真细心,敢于提问,就是说明他在思考,在学习中质疑。我让陈跃文同学坐下,问其他同学:“那是书本出了错误?”同学们都面面相觑。我对他们说:“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这里赋予狐狸和乌鸦人的语言、动作、神态,他们也自然成了‘人’了,这样的情况可以用‘她’或‘他’来表示。”我刚说完,学生纷纷说,这里的乌鸦用女字旁的“她”,她可能是一位爱听好话的妈妈,可能是爱听奉承话的阿姨……同学们对此反响强烈,各抒己见,这样,学生在合理范围内充分展开创造想象,收获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理解,更是深入发现问题和认识事物的能力的提高。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是我们现阶段素质教育课堂改革的方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感受课堂的魅力,感悟生命的成长。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一、 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我想作为一个老师,一走入教室,就应该有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精神饱满,富有活力,把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传染给我们的学生;如果再加一点幽默,加一点智慧,我想孩子会喜欢我们的课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中,我经常会跟孩子们一起唱唱跳跳,和学生分角色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经常会把学习认真、遵守纪律、表现很好的同学称之为“喜羊羊”,因为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而且最喜欢当聪明勇敢的喜羊羊,不当偷懒的懒羊羊和粗心的沸羊羊。在这种亲近、信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中,学生能真实地表现自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 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感悟
我在教学《春晓》课文时,注重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出示“处处闻啼鸟”这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师:你听见了什么?
生:我好像听见鸟在叫。
师:什么鸟在叫呢?怎样叫呢?
生:布谷鸟在叫,“布谷,布谷,布谷……”
生:喜鹊在叫,“喳喳,喳喳,喳喳……”
生:小燕子在叫,“叽叽,叽叽,叽叽……”
师:它们在哪里叫呢?
生:在美丽的花朵旁叫。
生:在青青的杨柳边叫。
生:在茂密的树林里叫。
师:春天百花盛开,百鸟争鸣,让老师来听一听他们的大合唱好吗?
学生一齐模拟自己喜欢的鸟叫声,多么美妙,充满生命的旋律啊!此时,这样的情境,好像春天来到了教室里,课堂中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时春天的美景已经在学生的脑海里显得越来越清晰了,学生融入了春天,融入在课文的诗情画意中了。
三、 给予学生质疑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思维
现代社会需求有独创性的人才,勇于探索和实践、敢于怀疑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小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11课《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有个叫陈跃文的小男孩举手问:“老师,课文中的乌鸦是动物,一般动物用宝盖头的‘它’表示,这里用女字旁的‘她’,乌鸦是女人吗?”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我却欣慰一笑,心想,这位学生真细心,敢于提问,就是说明他在思考,在学习中质疑。我让陈跃文同学坐下,问其他同学:“那是书本出了错误?”同学们都面面相觑。我对他们说:“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这里赋予狐狸和乌鸦人的语言、动作、神态,他们也自然成了‘人’了,这样的情况可以用‘她’或‘他’来表示。”我刚说完,学生纷纷说,这里的乌鸦用女字旁的“她”,她可能是一位爱听好话的妈妈,可能是爱听奉承话的阿姨……同学们对此反响强烈,各抒己见,这样,学生在合理范围内充分展开创造想象,收获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理解,更是深入发现问题和认识事物的能力的提高。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是我们现阶段素质教育课堂改革的方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感受课堂的魅力,感悟生命的成长。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