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别样的黄土风情,都藏在这小小的洞里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
  打小就听这首歌,现场演出的走穴歌手唱,电视里唱,村里的人也唱。都说黄土高原上漫天风沙,干燥寒冷,却总有一个能安心栖身的地方——窑洞。
  姥姥家住窑洞,半椭圆型的洞里只有一扇小小的半椭圆型窗户,窑壁用石灰涂抹,显得白晃晃的,干爽亮堂,厚重的木门一推开,便有浓浓的暖香。左手边是灶子,那时候用煤,烧得通红的煤火上常年煨着“美味”。
  夏天有蒸南瓜,一口一块,甜而糯,橙黄得诱人,蒸好了就蹲在灶子上,我们这些顽皮家儿的可总不闲下来。
  秋冬有“懒柿子”。不知那会子的人哪里找来那么多懒柿子的器皿,不大不小的罐子里慢慢泡了一罐子,就那么任由放在炉边,半夜柿子的香甜常让我忍不住起来偷摸一个,却涩得直叫。
  窑洞里满是家的味道,姥姥一辈子生儿育女六个。听妈妈说,小时候和姥姥、姨妈挤在一张大炕上,炕边上就是火,火下面烧着煤,整个炕、整个冬天都是暖和的。
  夏天却神奇,密闭的窑洞里丝毫不觉得闷热,任他外面骄阳烈日,窑洞里睡觉的姥爷一样拉一条被子掩着,睡得安稳。
  冬暖夏涼,好不热闹,这大概是我对窑洞最初的记忆。在村里,没有哪家人不爱住窑洞的,没有住过窑洞,还好意思说是黄土高原上的“山西人”?窑洞旁边院子对面,村里早已盖起来红砖绿瓦的楼房,可窑洞还是“抢手货”嘞!
  黄土高原上村子里这样的窑洞在父母一辈的眼里不是新鲜的事情,而是一代的记忆。
  黄土高原上的山西人,最初是依地形之便,掘土成洞穴,安上门窗以避风雨,叫靠崖窑。
  逐渐平地劵窑旋洞,形成土窑、石窑、砖窑,有双孔窑、排窑、窑中窑、窑上窑,这叫独立式窑洞了。
  后来更有了下沉式窑洞,其实也就是地窖。在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黄土塬地区,人们就在地下挖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开出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若在平地,就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下面却是一户户的人家。
  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
  麦垛星罗布,户户窑洞沉。
  几乎每个窑洞里都有土炕,三面靠墙,用砖或土坯砌成循环相通的坑道,一头连接灶火,一头直通房顶,那热量可以通过坑道传到全炕,炉烟通过烟囱达于户外,最妙之处还在于 “不扇而风,不呼而吸”。
  到了冬天,俊俏勤快的媳妇把柴火塞进炉内,用大铁锅做饭;婆婆盘坐在灶头,取馍舀菜;大家贴着温暖的灶头上,围着吃大铁锅菜,就着刚出锅的杂面馍馍,心里暖滋滋的。

  “老婆孩子热炕头”生动地反映了爷爷、父亲那一辈人的生活愿景,辛勤劳作一生,盼的无非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家立业。
  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尽管单一,却自有安乐,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窑洞冬暖夏凉、春温秋爽,“洞天福地”可谓一点不夸张了。我自小见的、住的最舒服的还是靠崖窑。
  每次回村里,一条山路走下来,远远能一直看见依向阳山崖挖成的土窑洞,隔一条山坳就有几排。泥土门脸,木构门窗,雪白的窗户纸上贴着艳丽的窗花,窗前门顶上有时放趴着一两棵大白菜和萝卜头,门边挂着一串串辣椒,土墙上还编着大蒜,现在看来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农家风情。
  或许你会感到这窑洞多了点“土气”,乡村气息浓厚,可正是这土里土气的窑洞为古老的山西人避风挡雨,使客居他乡的黄土地上的儿女常引起几多爱恋几多情思,它是大自然给予山西最特殊的恩赐。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山西体会当地各具特色的农家乐,窑洞成了大家首选的民宿。窑洞也与时俱进,装修风格时尚而“潮”气十足,感受黄土地上的别样风情,又不失舒适典雅之感,这样的窑洞,谁不想一番体验?
其他文献
1  2019年以来,一二线城市的地价犹如刹车失灵般,一波接着一波频繁刷出新高度。  北上深等一线城市,开始走出土地供应“静默期”,加速奔跑。  最近,经过56轮持久战,北京拍出了79亿全国总价地王。同时,上半年内,北京经营性用地总成交额近千亿。  深圳更猛,2019上半年迎来近10年最疯狂的一次土拍,70多家房企激烈抢地,5宗地成交224亿。且在周边二手房价7万的区域,拍出高约6.6万的楼面价。
期刊
变则生,不变则亡!这里的所谓“生”是生存,指艺术生命的可延续性,能传承,可发展;而“亡”则指结束,终结、没有发展和继承的艺术生命。  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当艺术修行到一定时候总会想到“变”,变即变法,和古人与故人都不一样。  怎样变法才能合乎自然,又符合人文且有艺术生命的自我,是每个书画工作者的梦想,从梦想到现实总有距离。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通向自我面目的捷径
期刊
王先生在一家企业工作3年多了,他最近比较苦恼,自从来这单位后,几乎就没涨过薪水。他想找领导谈谈自己的薪资问题,却又不知道该怎样开这个口,难不成索性跳槽来提高待遇?他陷入一个困境中。  职场中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工作一段时间后,都在为怎么和领导谈涨工资而苦恼。有的觉得只需做好自己分内的事,领导自然会给涨工资;有的觉得领导只会装看不见,需要自己主动出击;有的则担心,涨工资谈不好,容易让领导对自己
期刊
生活是一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趣味就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微微暗些,再明起来,则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  ——老舍  简练而深刻的话语,总像一阵和煦的春风,拂面轻盈,在心头又缭绕骚动,老舍的文字便是有着这般让人心动的力量。  舒庆春(1899年-1966年),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19
期刊
《风从远方来》 50x70cm 纸本设色 2019  在工作之余,我几乎每天都要外出散步,这让我对步行所能达到的范围内的环境十分熟悉,观察他们成了我的一种休闲方式。在这过程中,我渐渐发现,大到一条街道、一栋楼房,小到一棵树、一个角落甚至一块石头、一株野草,虽然大部分时候,它们看上去都和昨天差不多,但其实却并不完全相同。那些附着其上的时间流淌过的痕迹与气息,渗入其中,正使它们进行缓慢而无声的变迁。这
期刊
一提到吊脚楼,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那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古城,弥漫着古老而又神秘的气息,那些用木头撑起的吊脚楼,随处散发着淳朴的湘西风情。  江雾朦胧,小船悠悠,空灵的歌声缓缓地飘过来。情窦初开的少女倚在窗前,做着属于自己的爱情梦,身在吊脚楼,心却早已沉醉。  吊脚楼,是中国西南地区的老建筑,最原始的雏形是一种干栏式民居。  当人类的记忆尚处于模糊不清的原始时代的时候,有巢氏创
期刊
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显著,为了适应各种各样的气候,人们建造了不同形式的房屋。  房屋形式的差异,一方面反映了各地区不同的气候特点,一方面也是人类智慧的重要反映。  我国地域辽阔,受地形、气候等影响,民居建筑因势而建,风格迥异。  蒙古族牧民为适应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创造性地设计出蒙古包,用特制的木架做围栏支撑,用厚实的毛毡和毛皮围裹,之后用绳子捆绑而成,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動,非常适合游牧民族走
期刊
《吕氏春秋》有言:“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川。”  我國大陆地区地域辽阔,所跨纬度极大,地域风貌也各有千秋,既包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草原,又涵盖“平沙茫茫黄入天”的戈壁荒滩;既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又有“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江南。  各个地区极具差异的气候环境在不断地影响着人们对居所的要求。人类的发展进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适应环境、改善环境
期刊
林太太,46岁,全职主妇。林先生,48岁,某公司企业主,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二人育有独生女,19岁,马上要出国留学。  双方父母均在70岁以上,林先生的父亲患有脑梗,长期卧床,和林母在私立养老院居住。  家庭财产包含:北京市区3套房产,市值约6000万元;流动资金约400万元,主要做银行中短期理财;其它资金投入公司运作。  未来5年的家庭主要支出包含:女儿的留学金,预计500万元;老人养老费和
期刊
V女士,坐标郑州,今年32岁,销售总监。她27岁时自己买了套房,当时首付找父母借了10万元,目前已还,30年贷款月供2600元,目前出租,月租金收入2000元。当时单身,现在已婚。爱人35岁,月薪8000元,V女士月薪14000元,两人均有社保和公积金。  他们的儿子今年3岁,每年托费支出3万元,一家三口的生活费每年4万元,双方父母都有社会保险和退休金,每年赡养费2万元。  家庭现有活期存款50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