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缸里的老师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hun9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望着桌上新多出的酒瓶,我就知道,熊老师又出来了。
  我和熊老师的相遇可以说是偶然。那日我正在为一篇难以继续写下去的文章而苦恼着,构思仿佛被某种力量牵制住,而我内心似乎也在需求某位名师的指导。内心空洞的我在书店中徘徊,忽然出于某种好奇心,便买下了一本书—正是熊老师生前的作品。
  而熊老师就是从这本书里飞出的。刚刚出现时,他看上去外貌普通,但年近半百的他皮肤却看上去还比较光滑,脸上总是带着一丝不以為意的轻笑,仿佛世间万物都不会影响到他的行动与思想。据他所说,优秀的作家会将灵魂与自己的作品融为一体,才能写出优秀的书。也正因为他太过于投入于小说,死后灵魂才会在自己的书里出现。换句话说,熊老师生前就是位优秀的作家。古人曾说:“功名利禄,在人死后便如同粪土,但人生前留的文章便可流芳百世,长存不朽。”因此,熊老师自称:“只要还有人在看我写过的东西,我就绝对不会从人间消失。”
  而我为了向他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便一直称呼他为老师。
  但熊老师对于“老师”这一称谓并不感兴趣,他平日的爱好除了喝酒,还是喝酒。我向熊老师学习文学人物塑造的技巧,但熊老师平日总是一幅醉态。他唯一愿意为教学所做的,便是将自己生前写过的小说丢给我看,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接着又自顾自地喝酒去了。我曾调侃道他当年一定是死于醉酒的,没想到他却一脸惊叹地说:“你猜得不错!”
  而熊老师平日也的确总是在醉酒中度过。若是千百年来能比熊老师更狂、更好酒的人,除了诗仙李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听说在熊老师生前,每当灵感来时,不会先取笔墨纸砚,而是先找两缸酒来—一缸大,一缸小,然后脱去外衣,整个人泡进大酒缸,左手提着小酒缸往口中灌着。右手在纸上随灵感划着,因此写出的东西总是断断续续,但最终写成的东西却总是令人赞叹。倘若李白能和熊老师对饮一局,到底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熊老师似乎是个不愿“正常”写作的文人,因为他笔下的角色从来不符合常理。若说以往看过的小说人物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写实派人物画风格,那么熊老师描绘的人物便是抽象派甚至野兽派般的风格:外形行为如十二生肖一般的十二个杀手,沉迷在“输钱”中不可自拔的疯赌徒,焚琴煮鹤、饮魔吞棋的疯和尚……我曾经问他为什么一定要把人物写得如此不合常理,他只是笑着说:“若是什么都表现得那么正经,岂不无聊?这个世界上又岂非疯子总比伪君子有趣?”而他也一直坚持着自己这样一种疯子一般的写法。一次我试着塑造一个小说人物,他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家世显赫……熊老师把我的稿子翻了翻,皱着眉头,拿起笔在后面给我留了一句话:“给主角加一条特点:结巴。”我表示不解,熊老师向我解释:“世上哪有这么完美的人,越是看起来完美的人,肯定越是有致命缺陷。谁会喜欢一个挑不出半点毛病的人?”
  而我对熊老师的作品也总是不大满意。即使剧情大体上完整,可因为酒精的问题,小说总有细节上的逻辑问题。我劝他再改一改原稿,他却只是将手里的酒缸往桌上一扣,喊道:“改个屁!”接着又自酌起来。我有时出于兴趣,会主动帮老师改一改,可他看也不看便扔在一边,我也只能无奈地看着醉倒在椅子上的他叹息。
  当然,虽说熊老师平日从人到文章总是一副醉态,但教我的写作技巧却十分有效。此前参加作文大赛时,初赛复赛的成绩虽已相当不错,但我感到自己的写作能力已经不足以支撑到决赛。熊老师打了一个充满酒味的嗝,红着脸嚷道:你急个啥,这次就先按我的风格写,包你写的一千字比别人的两千字强十倍!于是那次决赛,我以两人简短对话的形式完成了一篇短小说,获了一等奖。可是这时熊老师却大声冲我说:“奖是得了,但你可得记住,写文章不能只为了拿奖。要是每次都只知道在比赛的时候动脑子,你成不了大器!”
  也就是那次之后,我对这位整日泡在酒缸里的酒鬼老师越发崇敬。今后无论写什么文章都按着他的风格来,但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写不下去,就像习武修炼过度而走火入魔一般。熊老师听了我的疑虑,二话不说,将我房里所有的他的作品全部扔了,对我说:“你小子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于是我只能开始读其他作家的书,慢慢地发现了一些写作的新思路。也就是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广泛阅读的重要性。
  但真正让我对这位老师敬佩不已的,却并非是他的文章。熊老师最大的优点,是他的宽容。平日他很少向人发火,对于那些让平常人恼怒的琐事,他总是一笑而过。走在巷子里,楼上居民泼下一桶水,从头到脚淋了他一身,他只是轻轻摇摇头,抖抖衣服,又自顾自地走了;走在大路上,他被迎面冲过来的青年撞倒,青年却头也不回、一路撒腿跑得不见踪影,熊老师也不生气,拍拍尘土,又自在地向前走了。
  我问他为什么凡事总能忍,他总是笑而不答。
  而直到不久前,我才真正明白了熊老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他那天没有喝酒,脸上仍然保持最初来时的微笑,对我说:“我也没什么可教你的了,最后给你再留几个字,算作纪念……”未等我回答,他就飞回了书中,并将一副字扔在了我跟前。我使劲拍打着书,可再也不见他出来。
  我无奈叹息一声,捡起地上他留的字,打开一看,是:
  “勇气,侠义,爱,宽容。”
  熊老师全名熊耀华。而他的笔名更为人所熟知:“古龙”。
其他文献
感谢《家庭医药》,感谢张宽平教授  重庆长寿徐再亮:我老伴患有高血压、颈椎病、脑动脉痉挛,出现头昏、痛,头不舒服症状十多年。十多年来,头昏、头痛用药可以缓解,但不舒服感总是没法解决。去年我给《家庭医药》写信咨询,很快就由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红外疼痛科张宽平教授回信,我按张教授的回信,去该医院做了红外热像检查,经过小针刀和神经阻滞麻醉治疗,效果神奇,头痛、头昏、头不舒服感当时都大减,特别是十多年的头
古代青铜器在中华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载体。中国的青铜文明源远流长,冶炼技术精湛,制作精良,造型优美,在商周时期即达到了巅峰,形成了中國独有的风格,在世界青铜器中亦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  提到古代青铜器,大家一般会想到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那些古朴端庄、造型各异的器物,要是问到这些青铜器原本是什么颜色的,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当然地回答说是青绿色。实则不然。我们
也许你平时都表现得很强势,表现得很坚强,但你的内心是否如外表一样坚强?有些人外表猥亵低靡,唯唯诺诺,但他的内心是否一定很脆弱呢?其实,“人不可貌相”,在困难面前,表现可谓极度反差。众所周知,梦境很多时候是潜意识导致,梦经过分类总结综合评判后,完全可以透析一个人内心的脆弱指数。 (注意:A=3分,B=2分,C=1分,D=0分)  1、梦里哭  A、经常 B、有时 C、很少 D、从未  2、梦见棺材或
有科学家宣布,一种被称为“灯塔水母”的微型海洋生物,很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不会死亡的生物。从理论上来说“灯塔水母”是不会死亡的,除非环境糟糕导致其死亡。曾经有一位研究“灯塔水母”的科学家观察了4000条“灯塔水母”,确认它们全部都能返老还童,没有一条死亡。  “灯塔水母”的直径只有4~5毫米,但就是这样一种非常微小的生物,却具有一种“返老还童”的神奇本领。通常情况下,水母会在繁殖完下一代后死亡,但“灯
俄罗斯联邦高加索山脉与阿尔泰山脉周边地区,自古以来便流传着有关于神秘兽人的目击事件,这些兽人被称作阿尔马斯。有关阿尔马斯的惊骇新闻甚至传到了德国。未知动物研究专家汉斯·约尔格·沃格尔声称自己得到了“阿尔马斯指甲”,并公布了相关照片。沃格尔与展示容器中放置的指甲←以目击证词为基础绘制的阿尔马斯的素描↑2002年拍摄到的阿尔马斯  沃格尔在拍卖网站“eBay”上发现并购买了被记录为“阿尔马斯指甲”的神
该拿你怎么办,我的垃圾  曾几何时,人类产生的垃圾对于这个星球来说其实微不足道。现代前期的普通垃圾主要是灰尘和人类可生物降解的废物,这些垃圾会被自然“吸收”回地下,对环境的影响极小。  不过对于某些古代文明来说,垃圾却是个大麻烦。中美洲的玛雅人每个月都要举行一个特殊的仪式,人们会聚集在一起,燃烧他们那堆积如山的垃圾。但有研究者称,这种行为可能不时会引起沼气爆炸。  悠久的垃圾史  垃圾与人类文明有
80后教师:叛逆与勇敢的荆棘  所谓80后,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刚步入社会不久的新生代群体。有人说,80后是畸形一代,他们颠覆传统,没有理想信念,没有道德操守,自私、懒惰;又有人说,80后是超前一族,他们有个性,有激情,与时代接轨,敢于突破条框束缚。  刚走上三尺讲台的80后教师,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在“温室的花朵”和“垮掉的一代”的社会舆论中完成学业,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和人生选择多元化
鲜艳夺目、亮丽迷人的羽毛,也许是大自然最得意的杰作。漂亮的羽毛充满了诱惑力,既能保暖,还能吸引异性。《国家地理》摄影师罗伯特·克拉克在作品《羽毛:最精彩的风景》中,把镜头对准了炫目的羽毛。克拉克踏遍全世界,记录下了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羽毛。他还收藏有各种颜色缤纷、图案各异的羽毛,并拍下了数百张照片。吃的诱惑——生活在东南亚的大眼斑雉的翅膀上,有不少眼状斑点,看起来就像是一粒粒种子,仿佛在拿吃的诱惑雌
可怕的“狼群”  话说1941年春,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到胶着状态,实力雄厚的美国不愿意错过发财的机会,通过租借法,不断地向英伦三岛输送战争物资,换回来大把大把的银币。  德国人自然是不高兴,有人老是偷偷地在大西洋上运送物资,补给对手,这仗还怎么打。于是,德国海军采用了“狼群战术”,在北海和大西洋中部海域,美国护航运输船队可能通过的线路上,埋伏6~8艘或更多的潜艇,各潜艇之间间隔30海里,实施战斗巡
拧毛巾、咳嗽,这都是日常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却成为一些老人骨折的缘由。数据显示,全球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而中国是骨质疏松第一“大国”,全球2亿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我国独占近一半。  骨折是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也是老年人致死、致残最常见的原因。骨质疏松发病率,60岁以上老年人占据56%的比率;绝经后妇女发病率更高,约60%~70%。  如何能不被骨质疏松缠上呢?原来,我们的身体内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