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流域径流对气候与土地利用的响应

来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f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长江上游涪江流域地表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Sen斜率分析法综合分析1980-2015年间水文气象序列变化趋势;双累积曲线法和Pettitt突变检验法确定突变年份;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基于SWAT模型,构建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在单独和共同作用下的径流响应情景.结果 表明:1)研究期间,年径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年降雨量也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以2000年为突变年,年径流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阶段性趋势.2)流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58.80%),研究期间面积减少最多;变幅最大的为未利用地和城镇用地.3)采用决定系数R2、纳什效率系数Ens和百分比偏差PBIAS对SWAT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该流域具有很强的适用性.4)与基准期相比,全流域角度:仅降雨变化或仅土地利用变化,可分别使产流量减少10.47%和1%,当二者同时发生变化,产流减少16.01%;子流域角度:上游未利用土地增加,加大水土流失风险;下游城镇扩张增加作用显著产水量;河道2侧退耕还林(草)措施调蓄径流作用显著.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呈非线性关系,且气候变化对流域的产流变化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及三峡的入库径流测算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为充分利用薏苡秸秆资源,增加饲料来源,本文研究了薏苡秸秆与杂交狼尾草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对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处理:薏苡秸秆单独青贮(Y100)、10%薏苡秸秆和90%杂交狼尾草(Y10Z90)、20%薏苡秸秆和80%杂交狼尾草(Y20Z80)、30%薏苡秸秆和70%杂交狼尾草(Y30Z70)、40%薏苡秸秆和60%杂交狼尾草(Y40Z60)、50%薏苡秸秆和50%杂交狼尾草(Y50Z50),青贮60 d后测定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Y20Z80组的粗蛋白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含量最高,但是
在全面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高职专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目前,我校与山东大型饲料企业建立了订单班,在校企共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但纵观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饲料行业人才培养方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且一定程度上存在目标单一、平台不完善、人才培养方法局限等困境.
期刊
为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三穗鸭免疫指标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采购三穗鸭出壳苗250只,育雏20 d后,任意取180只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15%微生态制剂,正式试验时间100 d.结果表明:免疫力指标都有所提高,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免疫球蛋白G分别增加4.5%(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分别降低2.8%、2.0%(P<0.05),试验Ⅱ组丙二醛(MDA)含量降低3.3%.综上,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复合微生态制剂
为研究元宝枫叶对太行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40周龄太行鸡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添加元宝枫叶的比例分别为1%、3%和5%,预试期7 d,正试期49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太行鸡产蛋率分别提高了2.88%(P<0.05)和7.04%(P<0.05),试验II组料蛋比降低了8.26%(P<0.05).而试验Ⅲ组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显著下降(P<0.05).(2)与对照组相比,
为探讨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定30日龄的东兰乌鸡4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1羽.使用发酵桂闽引象草分别替代5%(1组)、10%(2组)、15%(3组)及0%(K组)的日粮;以1、2、3组为试验组,K组为对照组,进行饲养试验.采集鸡大肠内容物,对其细菌16S rDNA扩增子V3~V4区进行二代高通量测序,分析菌群的物种组成及相对丰度差异.结果表明:Chao1指数,2组(813.500)>3组(782.892)>1组(765.444)>K组(751.243);Shannon指数,K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和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饲料行业的生产和销售规模逐步扩大,饲料资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目前现有的饲料资源已无法全面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发饲料资源,解决现有资源不足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饲料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运用个人掌握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发达的信息技术深度挖掘饲料资源的有效开发和高效利用,其中既包含常规饲料资源,也包含非常规饲料资源,从而推动饲料行业的长足进步.基于此,本文从大学生创新创业与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近年来,我国饲料行业迅猛发展,将创新创业与饲料行业紧密结合,对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建设现代化农业有重要推动作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向饲料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为动物健康高效生产与饲料资源合理利用做出了杰出贡献.本文分析了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人才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所处的环境与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的对策,旨在为我国从饲料大国迈向饲料强国助力.
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与土壤风蚀可蚀性密切相关,深刻地影响着土壤风蚀过程.以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段风沙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沙丘类型和沙丘部位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的含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段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71%、1.57%和2.21%,碳酸钙质量分数分别为0.10%、0.11%和0.16%;随着沙丘的固定,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质量分数均显著增加(P<0.05).2)流动沙丘丘间地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质量分数显著高于迎风坡(P<0.05),半固定沙丘迎风
景观格局配置模式是影响黄河流域水沙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选取延河流域甘谷驿水文站控制断面以上区域为研究对象,研究流域尺度“源”“汇”景观格局对产沙过程的影响,探究利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格局.基于5期遥感影像(1985、1995、2000、2008和2015年)获取景观格局信息,在对输沙量进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皮尔逊简单相关系数、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景观格局与流域产沙过程的量化模型.结果 表明:1)1969-2019年,汛期输沙量占全年比例超过97%,年及汛期平均输沙率Mann-Kendall统计量分别为
为揭示鄂西地区小流域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以下牢溪小流域内6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形理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粒径分布(PSD)及其分形特征的差异以及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关系,分析土地利用方式的合理性.结果 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颗粒粒径中粉粒体积分数最高(78.18%~89.03%),林地的土壤颗粒粒径较粗且有机质含量较高;黏粒体积分数与容量维数D0、信息熵维数D1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粉粒体积分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