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树》中章永璘自我的精神救赎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chaozha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张贤亮的《绿化树》描写了特定时代知识分子在困境中的遭遇,探索了主人公章永璘是怎样进行自我思想斗争进而战胜困境并超越自我的,这其中正是展现了章永璘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代表所进行的自我精神救赎历程。
   关键词:知识分子 精神救赎 《绿化树》 章永璘
   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人存在的意义以及价值,从而使得自身灵魂得到安宁,那么在特定时期自身被否定找不到生存方向及价值的时候,救赎就成了其选择的必要途径。自小说产生以来剖析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作品枚不胜举,但值得注意的是揭示特定时期知识分子精神幻灭,找不到出路的作品占据主流,而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张贤亮为代表的描写知识分子如何一步步战胜困境超越自身从而找到心灵寄托及救赎道路的作品却为数不多,因此探求知识分子在特定困难时期如何进行自我精神救赎具有重要意义。
   一.找到属于知识分子自己的优越感
   小说开头描写了章永璘被送往西北农场接受改造时还不错的精神状态,他不错精神状态的来源正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思想性和知识实用性,从这两方面他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相对与其他普通劳动人民所具有的优越性,这也是他正式走入自身精神救赎的开端。
   (一)思想上的优越感
   章永璘在文革期间批斗后被送到西北农场接受改造,去农场改造的途中受尽了同行者“营业部主任”的欺辱,以及食堂打饭人员的白眼,在精神乃至身体需求的基本食粮受到如此压制的情况下,一次与西北著名大学哲学系讲师的对话让章永璘找到了自我的尊严,他把这段谈话称为是高雅的,并且把这种谈话看做是一种精神享受。章永璘在潜意识里认为知识分子是有某种优越性的,认为读书人是优雅的、绅士的,礼节是独特的,有身份尊严象征的;除此之外章永璘还有一个自认为精神比“营业部主任”优越的地方,就是在自己与他人一同去接受改造的时候,他认为自己比别人能够意识到自我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自由,“我今天可以离开那条土路,今天可以跨过那条沟那条渠……今天我是受我自己的意志支配的,不是被队长班长派遣的,也不必事事都要向队长班长喊报告。”
   (二)物质上的优越感
   此外章永璘除了感觉用精神压倒欺辱他的“营业部主任”,在运用自我知识的基础上物质方面也压倒了他。章永璘运用同等材料做成的容器以筒状容器的容量为最大这个物理和几何原理,使炊事员看起来给我舀的饭要比给别人的少,所以每次舀饭时都要给自己多添一点,并且试验证明自己每次打饭都比“营业部主任”多100CC,而这100CC正是自己利用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让炊事员产生视觉偏差,从而没有发现自己多打饭的秘密。这使得章永璘认为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要压倒一直欺辱自己的“营业部主任”,从小说中这些描写可以看出知识分子章永璘在精神身体上都遭受困境苦难的时候,他很本能自觉的找到自身的优势,去压倒这些困境与苦难,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在这个层面上他的精神得到了些许的满足,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救赎。
   二.自我反思找到自身阶级缺陷后正视并服从改造
   如果说小说开头章永璘找到作为知识分子自身的优越感所具有的思想性和知识性,那么接下他进一步的思想救赎正是对前者的推翻和反思,正是自身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拥有一些优于普通劳动人民的知识基础,这种不平等使得他有机会利用自己文化知识投机取巧,而这正是章永璘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后代被要求改造的真正原因。
   (一)认识并反思自身缺陷
   进入农场改造后,章永璘依旧依靠着自己的知识获得一些额外的满足自己身体温饱需求的食物,在新宿舍沒有取暖设施的情况下,章永璘主动要求去打炉子,利用科学的办法砌成又旺又省柴的炉子,但忙碌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用智慧省下来的稗子面煎成煎饼吃;在去集市买胡萝卜的时候又利用自己的智慧欺骗了辛苦的老农,用三斤土豆换取五斤了胡萝卜,间接的使黄芦卜的价格下降了。然后得了便宜的章永璘却没有交好运,在买胡萝卜回去的途中不幸跌入了排水沟中,不仅浑身浸入到冰面下还失掉了一半辛苦买来的胡萝卜,归来后在身体发烧的折磨下开始了知识分子式的自我反思。他的内心开始内疚起来,心里受到自谴自责的折磨,他怀疑自身所费的种种心机都是和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有关的,他反思自己利用人的视觉误差把打的饭变少,用钉子代替稗子面,三斤土豆换五斤胡萝卜,争取生存是人的本能,但争取的方式却由每个人的个人气质、教养而定,种种回想到眼前的事实使他认识并开始反思之前所意识不到自身所具有的资产阶级缺陷性。
   (二)接受并服从对缺陷的改造
   当章永璘意识到自己虽然没有资产,但发现自身血液里还溶入着资产阶级的种种习性时,这让他大吃了一惊,于是章永璘开始抱着虔诚的忏悔来读《资本论》。他认识到自己所处身的这个阶级注定迟早要毁灭的,而自身只不过作为最后一个乌对格人,“我这样认识,心里就好受一点,并且还有一种被献在新时代的祭坛上的羔羊的悲壮感,我个人并没有错,但我身负者几代人的罪孽……我受苦受难的命运是不可能摆脱的。”这时章永璘认为对自己的批判是对的,他接受了上级对自己的改造,这里也显示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极大的自我反思意识,在面对苦难困境的时候没有陷入对现实的不满循环之中,而是非常有意识的去反思自身的阶级劣根性乃至去反思作为这个阶级自身的命运,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分子章永璘又获得了找到自身阶级缺陷从而接受改造这个层面上的精神自赎。
   三.在女人的帮助下受到启发并超越自己
   女性似乎是古往今来在男性知识分子占据主流的时候来启发男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章永璘亦不例外,在他遭受到精神与肉体双重折磨的时候,善良泼辣的劳动女性马樱花出现了,这个女性在帮助章永璘最终获得身心上的救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物质上满足带来精神上的振奋
   马樱花作为一个年轻又具有美貌的单身母亲,身边围绕了不少男性,她凭借着这些男性的照顾得到了不少可以度日的粮食,然而马樱花却只瞧得起章永璘这个读书人,并且对他付出真心,她本着毫无所求一心为心上人付出的心态无私给章永璘提供食物,帮助章永璘恢复了肉体上了健康,恢复了肉体健康的章永璘不再怯懦了,面对所谓情敌海喜喜的挑衅他勇敢的应战,紧接着他的勇敢应战又最终赢得了马樱花的芳心。这时章永璘第一次体会到健康给人的幸福感,他在跟这里的高阶层劳动者、令人畏惧的巨人斗了个平手后表现出极大的精神振奋,“于是,我感到一种旺盛的活力,一种男性的激情也在我体内暗暗地涌动,我甚至能听得见它像海潮般的音响……”从马樱花这里章永璘获得了肉体上的健康,这同时也是他获得精神振奋的起点。    (二)从情欲到爱情的超越
   在马樱花柔情细心的照料下,章永璘长期被压抑的情愫爆发了,在马樱花委婉的拒绝后章永璘怀着万分羞愧的心情开始了内心的自我反省,他意识到自己表面上看起来像个苦修苦炼的托钵僧,骨子里却是贵公子落魄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性。章永璘在意识到自己的鄙俗后,陷入了内心的自责与挣扎,在绝望的边缘选择了继续向前走下去,他意识到自己选择此时死对于任何人和物来说将毫无意义,于是他继续潜心研究《资本论》,这次他对资本主义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最终在马樱花的宽容理解与柔情下,章永璘又继续读书,此时他对书中的阐述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他不再感叹自己的命运,他拥有了自觉性,并且这种自觉性让他相信当人为了各种各样艰苦的条件展开自己的潜能的时候,人们就会发展自己,超越自己,欢乐便也从此而来,人生就完整了。章永璘在体悟到这一层面后,他不再畏惧命运了,他开始相信自己的自觉性让自己发挥出潜能,而不是用原始野蛮的方式改造自然,从而不被自然也改造成原始粗蛮的人,进而来超越自己。此刻他对马樱花的情感不再慌乱,而是摆脱了骚动不宁的情欲,化作一股柔情,这是从情欲到爱情的上升,在这个层面上他获得了爱情层面的精神救赎,而这个救赎正是在马樱花的帮助下完成的。
   (三)从个人情感到对劳动人民的大爱
   在章永璘意识到自己对马樱花产生了从情欲上升到爱情层面的情感时,很快也意识到了马樱花跟自己文化之间的差距,这种文化差距难以弥补,并且在精神层面难以相互沟通,由此他产生了一些迷茫与怀疑,他不知道自己和马樱花目前是处于什么样的一种关系,这种心态使章永璘感到不安;然而当海喜喜主动退出跟章永璘争夺马樱花,并且把自己开荒得到豆子送给他们时,章永璘感到了自惭形秽,在劳动人民的眼中读书人是高尚的,不吃偷来的食物的,然而只有章永璘自己知道他并非他们看的那样高尚,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如何去骗老乡的胡萝卜,怎么去搞伙房的稗子面,怎么去蹭马樱花的白食,而眼前这个看似粗野毫无文化的劳动者海喜喜却能做到真正的豁达与高尚。在谢队长的安排下,章永璘在火车站与谢队长会面一同追回海喜喜,经过一番交谈,章永璘看到了谢队长的良苦用心,他是假装要追海喜喜,实则是看穿了缘由,知道海喜喜放下了马樱花以后留不住,有意要放海喜喜一马,并且并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并且建议自己跟马樱花结婚。章永璘再一次被劳动人民的善良朴实所打动了。后来无意间跟马樱花提出结婚的事,得知了马樱花的真实想法,原来马樱花是甘愿为了心爱的人无私付出不求回报的人。他意识到自己即便是“超越自己”也是为了自己精神的救赎,而马樱花却可以为了自己的心爱的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这才是自己跟马樱花最大的差距。这一点让章永璘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是被马樱花以及身边朴实善良的劳动人民所改变了,此时他意识到自己是真正爱马樱花的,在章永璘不愿意马樱花为自己如此付出并提出马上结婚的时候,马樱花的真诚告白彻底打动了章永璘,章永璘的情感再一次得到了升华,这一次他完成了爱情人生层面最终的救赎。经过一系列层层的探索思考,他终于升华了自己,毅然把自己与劳动人民联系在一起,最终从个人情感中释放出来上升到最朴实无华劳动人民的大爱。
   张贤亮在《满纸荒唐言》中曾自述自己的创作之路,显然他对于苦难可以增加人的创作素材持一种苦笑的态度,但是他在经历苦难时心灵能否抵御苦难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经历特定社会历史时期有着特殊经历的张贤亮自身深刻的忏悔意识拯救了他,在面对毫无理性的批判面前许多思想抵触委屈抱怨的知识分子选择自己结束自己的苦难,用这样一种方式抵触苦难,而张贤亮却选择了自我忏悔的方式来救赎自身,从而度过了社会历史带来的莫名灾难,最终恢复理性反思社会历史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事实上这种忏悔意识极大的袒露知识分子内心阴暗的一面,对于知识分子反思自身净化心灵有重要的作用,这也对后世人们在面对苦难启迪心灵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作品中的章永璘正是這样通过不断忏悔和阅读来提升自我从而救赎自我的,并最终把救赎自身的道路和普通劳动人民联系起来,这体现了张贤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面对苦难时表现出的救赎意识和极大社会责任感。
   很多知识分子在面对国家民族乃至自身危难的时候都表现出极为强烈的反思色彩,章永璘作为文革期间众多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之一,展现了知识分子在面对极大人生苦难时所具有的救赎意识,章永璘通过层层的苦难和与普通劳动人民的接触中最终升华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应该要走的道路,从而使得自己的灵魂得到解脱与安宁。我们通过对《绿化树》中章永璘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遭受人生苦难知识分子的分析,可以看到知识分子在人生困境面前是如何自赎度过苦难的,文中知识分子没有选择消极处世,没有选择卑躬屈膝,而是在苦难中不断升华自己,这对我们探讨知识分子心灵世界有极大的帮助作用,亦为后世知识分子们如何面对人生苦难留下了楷模。
   参考文献
   [1]张贤亮.张贤亮小说精选[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张贤亮.张贤亮散文精选集[M].新世界出版社,2008.
   [3]李遇春.拯救灵魂的忏悔录——张贤亮小说精神分析[J].小说评论,2001,(03):69-77.
   [4]李遇春.超越苦难的白日梦——张贤亮小说创作的深层心理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01):112-116.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文言文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特别是其内容深奥无趣,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改善文言文的教学效果,文中结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探讨了如何利用支架来让文言文教学思趣共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支架 思趣共生   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跌、持、众”3个字。2.正确、流利地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熟读成诵。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
内容摘要:李白诗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是李白诗歌教学的关键步骤,选择正确恰当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李白诗歌有效教学的保证。本文从李白诗歌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建议与教学方法选择建议三方面论述李白诗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为李白诗歌的有效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李白诗歌 诗歌教学 教学内容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样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在历代诗人中,李白以其独特的
内容摘要:散文教学中将高度个性化的语言品味落到实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级语文教师薛法根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表明,语言教学需要抓住课文核心、注意重点的字词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专研特殊的句式、多读多诵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散文语言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散文 语言教学 薛法根   王荣生指出:“散文教学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作者独特认知情感融为一体的语句章法、语言知识。”①语言是思想和情感的
内容摘要:古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文明最为绚烂的瑰宝,对古希腊及其后的西方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柏拉图著作中也遍布神话踪迹。在他唯一一部颂神作品《会饮篇》中,神话更是不可忽视的元素。本文将从《会饮篇》文本出发,分析神话在其中所表述的意义和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柏拉图 《会饮篇》 神话   古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文明最为绚烂的瑰宝,尤以荷马的两部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谱》为经典代表,对古希腊及其后的西方社会
内容摘要:在高职院校当中对于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能够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与品质,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缓解在学业上带来的压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文学欣赏 高职院校 大学生 阅读   在很多高职院校当中,都有开设《文学
内容摘要:本文以残雪近年来体量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黑暗地母的礼物》为研究对象,对比残雪之前的小说创作艺术特点,分析该小说文学圈层“读书会”文本内涵的新变。试图分析残雪小说中的“读书会”的意义指向,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读书会,其意图是指向残雪新世纪小说创作中营造的“圈层化”文学世界,而残雪书写文学圈层正是对先锋作家纷纷转型现状的初步回应。   关键词:《黑暗地母的礼物》 残雪 “读书会” 圈层  
内容摘要:《济南的冬天》出自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第一单元第二课老舍的作品,一直以来,无论中小学语文课文的编选如何变化,教科书中都有其一席之地。可见无论从教材编选者编写,或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方面,此文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以往的语文老师也是根据个人想法经验对这篇文章进行多样化解读,但也有很多一线教师直接利用教参进行教学,而忽略文本细读,这样会导致教师对此篇经典文章理解不透彻,学生也
内容摘要:由于现阶段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整体效率偏低,因此对高中文言文开展分层教学研究有利于实现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进而解决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各项实际问题。本文从目标分层教学的基本概念入手,讨论高中文言文施行目标分层教学的基本理论内容,并据此提出高中文言文目标分层教学的具体对策,以期为一线教职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 目标分层教学   从目前高考试卷中文言文的整体考察重点及考
内容摘要:《原野》是曹禺创作的戏剧中一出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的复仇型悲剧,全剧充满着一种野性的较量与征服,关于曹禺的戏剧研究,大多集中在《雷雨》,而对《原野》的研究相对较少涉及。“美丑对照原则”是雨果提出的在作品中使用的艺术手段,作用是增加读者的反差心理,让作品更加饱满,增加可读性,本论文主要以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来重新诠释曹禺的戏剧创作,分别从人物仇虎的外表与内心的反差,不同人物之间鲜明的对比以
内容摘要:《狩猎愉快》是刘宇昆的短篇科幻小说,搭建在绝望与反抗、主体撕裂与重置、科技伦理等多重意义相互交织的复杂网络上,是后现代工业社会的典型产物。本文将在后现代的语境下,从个体与世界的异化、传统与现实的颠覆、真相与主题的多元三个角度阐释《狩猎愉快》的后现代主义审美特征。   关键词:《狩猎愉快》 后现代主义 异化 颠覆 多元   《狩猎愉快》(Good Hunting)是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兼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