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学生自改和互评作文能够大大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因而可以作为作文训练的必要内容。这一练习可具体分为改语言、评技巧、作评判、填“报表”和“回炉”五个步骤。
【关键词】评改作文;互动;五步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利,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启功先生曾在他的《上课须知》①第六条中指出:“批发作文,多改了不如你替他作一篇。改多了他们也不看。”《新课标》更是倡导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经验和理论在这个问题上不谋而合,共同提醒和要求我们必须从包办代替,精批细改的“单一”模式中走出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成长为目的,把作文评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采用互动评改的方式。教师要想在作文教学上走出新路,走出活路,就必须把作文评改这个环节纳入到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把学生自改和互评作文作为作文训练的必要内容。
就互动评改而言,方式上有个人互改和分组评改两种;应以分组评改为佳,一般3—5人一组,确定一个组长。时段上分课外和课内两种;一般以课内为宜,因为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评改效果要好得多。另外,宣讲动员、方法指导、标准展示、纪律要求、示范评改等工作必须做在学生评改之前。为了便于规范书写和评改,在文面形式上,我按高考作文卷模式印制了活页作文纸,每次每人发给一张。在多年的实践中,就互动评改的过程,我总结了“互动评改五步法”。
一、改语言
可以鼓动学生进行“挑刺”比赛,对典型性的语病进行整理、归纳,然后师生共同会诊、修改。在对诸如“我们长大要报销祖国”、“他身陷囹圄仍不坠青楼之志”、“母亲眼中吐出了两串晶莹的泪”、“他(老师)几乎每天上课时脸上都是一张冷酷的脸”、“还有形形色色没有形状的东西”、“我爱山也爱水,因此我更爱山水”、“对于小时候的我的爸爸总是对我严加管教”、“妈妈说我是私(独)生子”、“父母把我一把屎一把屁地喂养大”等不乏谐趣的“精典”病句的修改中,不单只带来了笑声,活跃了气氛,增添了兴趣,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同学们与语病作“斗争”的自觉意识。
二、评技巧
由教师点名或小组推荐的同学对所改习作就选材、立意、构思、表达等方面的技巧作口头评价,教师对习作和评析行为作出点评,引导作者和评改者双方及至全体的评改能力在动态中得以提高。接着指导学生把小组推荐的习作(不只是佳作)与近似的课文或范文进行对照,重点比照写作技法的运用;习作中只要有一点突出、一点相扣即可。在名家范文这个标尺之下,学生能明显地发现自己习作的优点或不足。这样做,既增强了同学们写作的信心,又明确了改进的方向;既提升了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和其它范文的理解,可谓是一举两得。写作是一门艺术,写作技法的掌握和运用是关键;所以这个环节是必要的。
三、作评判
包括评分和评语。评分采用高考评分标准,即由“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中的“语言”、“表达”、“特征”三个部分组成,各占20分,满分60分。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提高对文章的评判能力,又可以积累他们的基本写作知识,便于规范训练。有了以上的工作,学生对所改习作下个评语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了。在这个环节上我做到了,一不给学生过多的束缚,二充分信任并鼓励学生多写。在平时的训练中,我已明显地感觉到大多学生对文章的评判能力并不亚于其写作能力;学生对此也普遍地感兴趣,有个别同学所写评语在字数上甚至超过了所改习作;写评语已经成为自己跟他人交流写作经验和技巧的主要方式了,书面写作的训练量自然也创造性地增加了。
四、填“报表”
为了巩固互动评改的成果,也为了让同学向老师汇报评改的情况,我制作了一份“互动作文评改记录表”,每次评改课每人下发一张,评改结束时填写。下边举一成表实例:
此表填完后先附在作文上,以供在重新修改时作为参照,最后由老师统一收回装订。这是一笔重要的“财富”,老师不仅可以通过它全面了解学生的写作和评改情况,及时反馈、指导;而且是以后矫正教学行为,合理、科学设计课堂的重要依据。
五、要“回炉”
学生在评改者的意见和教师指点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自己的习作,重新加工。在修改和标记的方法上教师要作出统一要求,以便于老师浏览和对照抽查。最后把学生作文装订成册,连同“评改表”一起下发传阅。
互动作文评改大大消除了学生对作文写作的畏难情绪,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作文训练的热情,使学生能够在自觉的状态下尽快地提升写作能力;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合精神,磨砺了写作意志。当然,教师必须要有计划,要有训练系列,要充分发挥组织、指导、督促、检查的职能;绝不能抱着为自己“减负”的心理,把担子撂给学生,自己去做“甩手掌柜”。
注释:
①参见《光明日报》2006年8月22日第5版李强《经世之师,修身之范》。
【关键词】评改作文;互动;五步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利,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启功先生曾在他的《上课须知》①第六条中指出:“批发作文,多改了不如你替他作一篇。改多了他们也不看。”《新课标》更是倡导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经验和理论在这个问题上不谋而合,共同提醒和要求我们必须从包办代替,精批细改的“单一”模式中走出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成长为目的,把作文评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采用互动评改的方式。教师要想在作文教学上走出新路,走出活路,就必须把作文评改这个环节纳入到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把学生自改和互评作文作为作文训练的必要内容。
就互动评改而言,方式上有个人互改和分组评改两种;应以分组评改为佳,一般3—5人一组,确定一个组长。时段上分课外和课内两种;一般以课内为宜,因为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评改效果要好得多。另外,宣讲动员、方法指导、标准展示、纪律要求、示范评改等工作必须做在学生评改之前。为了便于规范书写和评改,在文面形式上,我按高考作文卷模式印制了活页作文纸,每次每人发给一张。在多年的实践中,就互动评改的过程,我总结了“互动评改五步法”。
一、改语言
可以鼓动学生进行“挑刺”比赛,对典型性的语病进行整理、归纳,然后师生共同会诊、修改。在对诸如“我们长大要报销祖国”、“他身陷囹圄仍不坠青楼之志”、“母亲眼中吐出了两串晶莹的泪”、“他(老师)几乎每天上课时脸上都是一张冷酷的脸”、“还有形形色色没有形状的东西”、“我爱山也爱水,因此我更爱山水”、“对于小时候的我的爸爸总是对我严加管教”、“妈妈说我是私(独)生子”、“父母把我一把屎一把屁地喂养大”等不乏谐趣的“精典”病句的修改中,不单只带来了笑声,活跃了气氛,增添了兴趣,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同学们与语病作“斗争”的自觉意识。
二、评技巧
由教师点名或小组推荐的同学对所改习作就选材、立意、构思、表达等方面的技巧作口头评价,教师对习作和评析行为作出点评,引导作者和评改者双方及至全体的评改能力在动态中得以提高。接着指导学生把小组推荐的习作(不只是佳作)与近似的课文或范文进行对照,重点比照写作技法的运用;习作中只要有一点突出、一点相扣即可。在名家范文这个标尺之下,学生能明显地发现自己习作的优点或不足。这样做,既增强了同学们写作的信心,又明确了改进的方向;既提升了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和其它范文的理解,可谓是一举两得。写作是一门艺术,写作技法的掌握和运用是关键;所以这个环节是必要的。
三、作评判
包括评分和评语。评分采用高考评分标准,即由“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中的“语言”、“表达”、“特征”三个部分组成,各占20分,满分60分。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提高对文章的评判能力,又可以积累他们的基本写作知识,便于规范训练。有了以上的工作,学生对所改习作下个评语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了。在这个环节上我做到了,一不给学生过多的束缚,二充分信任并鼓励学生多写。在平时的训练中,我已明显地感觉到大多学生对文章的评判能力并不亚于其写作能力;学生对此也普遍地感兴趣,有个别同学所写评语在字数上甚至超过了所改习作;写评语已经成为自己跟他人交流写作经验和技巧的主要方式了,书面写作的训练量自然也创造性地增加了。
四、填“报表”
为了巩固互动评改的成果,也为了让同学向老师汇报评改的情况,我制作了一份“互动作文评改记录表”,每次评改课每人下发一张,评改结束时填写。下边举一成表实例:
此表填完后先附在作文上,以供在重新修改时作为参照,最后由老师统一收回装订。这是一笔重要的“财富”,老师不仅可以通过它全面了解学生的写作和评改情况,及时反馈、指导;而且是以后矫正教学行为,合理、科学设计课堂的重要依据。
五、要“回炉”
学生在评改者的意见和教师指点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自己的习作,重新加工。在修改和标记的方法上教师要作出统一要求,以便于老师浏览和对照抽查。最后把学生作文装订成册,连同“评改表”一起下发传阅。
互动作文评改大大消除了学生对作文写作的畏难情绪,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作文训练的热情,使学生能够在自觉的状态下尽快地提升写作能力;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合精神,磨砺了写作意志。当然,教师必须要有计划,要有训练系列,要充分发挥组织、指导、督促、检查的职能;绝不能抱着为自己“减负”的心理,把担子撂给学生,自己去做“甩手掌柜”。
注释:
①参见《光明日报》2006年8月22日第5版李强《经世之师,修身之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