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经验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ieche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一般将审美經验活动称为欣赏、观赏和体验等。但这种种行为都可以描述为爱美或者对于美的热爱。如我们爱看唐诗宋词,爱听“梅花三弄”,爱好美丽大自然的阳光、蓝天、白云和风景等。因此审美经验不是一般的经验,而是爱美的经验。本文拟对审美经验中的“爱”进行粗略解读,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审美;爱;美
  审美经验作为爱美的经验在根本上在于它是一种对于存在的情感经验。正如已经指出的,审美经验既不是关于美的认识活动,只是对于美的现象作客观的判断;不是关于美的意志活动,是针对美的现象所表现的主观的意愿;而是关于美的情感活动,也就是人对于美的现象的一种态度。当然这种态度是一种特定的态度,它不是人对于美的现象的怨恨,而是对于它的热爱。因此审美经验就其本性而言就是爱美的经验。
  其实,审美经验作为爱美的经验是一个人们熟知的经验。人们不仅将美感理解为对于美的爱,而且对于爱自身进行了区分,认为它不是自私的爱,而是无私的爱。此外,人们对于爱美经验的自身的阶段和层次进行了划分和比较,如柏拉图所做的那样。尽管如此,审美经验作为爱美的经验在美学的历史上并没有真正形成主题。因此我们还必须更深入地思考审美经验作为爱美的经验的本性。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必须首先阐明什么是爱自身,因为爱美只是爱的现象的一种特别形态,然后才能揭示什么是爱美的意义,并由此指出爱美在何种程度上是爱的本性的自身的升华。
  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西语中,爱都是在语言的使用中一个非常普遍和重要的语词。由爱所构成的词语有喜爱、友爱、仁爱、慈爱、博爱等,它们都表达了爱的现象的不同维度。但爱在语言使用中主要是以动词形态出现的,人们使用爱的语词的最典型的表达式为“我爱你”。它主要运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我-你”关系之中,特别是在热恋中的男女情人之间。当然爱不仅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表现了人与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例如,人们也说“我爱上帝”,“我爱大自然”等等。这种爱的语词的广泛运用也显露出爱是生活世界的一个普遍现象,万事万物的关系其实可以描述为爱和爱的对立面,也就是恨的关系。正是如此,爱和恨的交织形成了生活世界游戏中不同游戏者的对立和统一,并导致了游戏自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于是爱就其自身而言,既是人的人性的根本,也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的现象,而更是存在自身的意义。这就是说,存在就是爱,爱就是存在。
  但什么是爱呢?比起对于爱的现象的描述,对于爱的本性的思考是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对于爱的一般观念的批判,而由此揭示爱的本性自身。
  人们一般将爱理解为喜欢,因此爱某物就是喜欢某物。当人们喜欢某物时,在意象上总是渴望与它相遇,和它在一起,因此朝向它并走向它。与此同时,喜欢者还产生可对于被喜欢者的思念、期待和希望等。同时在情态上表现出高兴和愉快,有一种心满意足之感。由此可以看出,人对于某物的喜欢同时呈现为自身的喜悦。但是喜欢并不能等同于爱,它是一个尚未区分的人的经验形态。这是因为喜欢可能成为真正的爱,但也可能极端化为占有,而成为爱的对立面——仇恨。
  爱被误解为占有是一个时常出现的现象,特别是男女的爱情会在爱的外衣中掩盖占有的事实。人们在喜欢某人或者某物的渴望时显示了自身的欠缺和需要,于是对于某人和某物的喜欢就成为了对于它们占有的欲望。由此喜欢的感觉自身就成为了占有的感觉,人感到不仅拥有自己,而且也拥有自己所喜欢的人和物。此时被喜欢者都成为了喜欢者自身的一部分,或者是自己的另外一种形态。由于是占有,喜欢在它的经验之中便生长了一种变相的主奴意识,并因此会变异为许多情态。当喜欢者占有被喜欢者时,他会骄傲。反之,当喜欢者不能占有被喜欢者时,他会蒙羞。
  但真正的爱或者爱的本性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喜欢,也不是喜欢的极端形态——占有。但爱自身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看看熟知的父母的亲子之爱,也看看熟知的上帝之爱,由此理解爱是如何显现自身的。
  父母真正的亲子之爱不是出于自私的动机,如希望得到回报等,而是力图让子女自身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既不是一种等值交换的商品,也不是一种试图回馈的礼物,而是一种无条件的恩情。它体现为无尽的关怀、呵护和照顾。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水深。
  爱的本性敞开了自身:它是给予和奉献,因此去爱就是去给予和去奉献。给予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现象,它只是交付。但作为爱的给予却不是给予某个东西,如同给予一些钱或者某些人工制造的用品一样,甚至也不只是给予作为给予者的人自身的身体和灵魂,而是给予那个给予自身。但给予自身不仅是人的存在的意义,而且是存在自身的意义。因为给予作为一本原的活动是存在的本性,所以作为一存在者的给予者也是在爱的给予中获得了自身的存在。如果爱作为给予是给予自身的话,那么我们看到它同时是舍弃和牺牲自身。舍弃和牺牲既可能是对于物的放弃,也可能是对于人自身生命的抛舍。在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的观点看来,这些行为是否定的个人存在的。与此相反,集体主义的利他的思想却认为这些行为能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但这都只是对于舍弃和牺牲的道德化的理解。爱作为给予同时也是舍弃,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矛盾。但正是在这种矛盾中,爱将自身显现为存在的发生。这也就是说,爱在给予和舍弃的冲突之中开始了自身的创造。
  爱美一方面是人对于美的给予,另一方面是美对于人的给予,由此它表现出了人与美的相互给予性。作为给予,爱从否定方面而言,是不伤害,保护,守护;从肯定方面而言,是让其存在,让其是其所是和为其所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爱美就是让美不要遭到破坏和毁灭,同时让美作为美去存在。
其他文献
【摘要】:自出现文字以来,书籍是人类社会的物质载体。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摇篮,它传递信息、符号、图像及一切视觉元素的表达。书籍是传递文化知识的工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书籍传播的价值越来越重要。书籍外观设计中的封面设计作为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并具有独特的感染性、审美性。现如今,经济的快速发展,书籍以快速传播的力量展现出精神文化价值,而书籍外观设计中的封面设计在书籍装帧中的
期刊
【摘要】: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对于政治的学习只是单纯的靠记忆来记住知识点,但是在考试的时候却不知道将知识点如何地灵活使用,导致了很多学生一本书都能背下来,但是就是得不到理想的分数,这就是学生缺乏主观性地学习,教师缺乏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想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只能由老师主动进行课堂教学的改变,以发挥学生能力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来相互学习,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改善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高校艺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从事油画基础教学的专业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确定科学的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校油画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利用本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使油画静物写生教学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研究、探索和革新,让学生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刻的文化内涵的油画静物作品。  关键词:静物;油画;教学;改革  油画静物写生是将静态物体作为主要研
期刊
不同前作土壤326K適宜施氮量研究
期刊
【摘要】:政工研究是政治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先导,对于推动政治工作的继承和创新,促进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抓好研究成果的转化和运用,才能推动政治工作改革的可持续发展。这既符合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又是新时期政治工作改革与发展的一条成熟的经验,实践证明,政工研究已经成为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改革与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关键词:政工;研究;实践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非常密切,必
期刊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促进住房商品化和住房建设的发展。此时,绝大多数的城市在职职工租住在其所在单位的房屋中,通过房改政策的落实,住房关系在那个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城市居民的重要生活资料的住房需要通过购买的方式取得,任职单位将按照政策出售公有住房。1994年国务院适时出台了国发〔1994〕43号《国务院关
期刊
【摘要】:毛泽东主席曾评价喜饶嘉措大师为“爱国老人”。喜饶嘉措大师是上世纪中国佛教界精通藏汉的佛学大师,是一位佛教才能卓越的领导人,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身处在一个特殊的年代,他潜心习佛,钻研佛法。曾投身于反帝国主义的活动中,更积极参与反对西藏上层集团的分裂活动。在喜绕嘉措大师的影响下,民族团结稳定,社会趋向安宁。在佛法上大师更以身传教,弘扬佛法;在藏汉文化交流、民族教育事业上,倾其一生做出奉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以其成本低、范围广、主动性强等特点,加剧了传媒业的融合、重塑,改变着舆论格局,成为沟通对话的新通道和新的重要舆论场。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网民了解新闻时事的第一信息源,信息从稀缺到泛滥,舆论从单一到多元,可以说社会舆论相当程度上是在中国人的手机上生成的。本文通过对“两微一端”传播特点与发展现状的分析,探索“两微一端”的舆情传播特征。  
期刊
【摘要】:中国的古典诗歌作品,非常重视意象的构造与使用。思想情感是传统诗歌的灵魂与统帅,意象及意象群则是诗歌情感与艺术审美的展示载体。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巧妙运用意象群展示诗情与诗美的名篇之作。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篇作品的“诗中之象”和“象中之情”吧!  关键词:意象;艺术张力  元代最主要的文学样式是戏曲。在元代,戏曲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为杰出的是号称“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白朴
期刊
【摘要】:现代消费者的需求趋向于多元化、差异化,追求时效性,消费者要求以最低的价格获取所需要的产品,所以说市场需求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在现代企业中“得渠道者得天下”,营销渠道的建设、管理、优化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关键词:分销渠道,知识图谱,渠道冲突,渠道管理  随着市场开放,产品竞争加剧,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需求俞高,企业将会面临更多的渠道冲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众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