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之诗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by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日的清晨
  清晨。我将要去马路对面
  吃早饭,在那棵朴树下小坐
  偶尔几声鸟唱
  原本空旷的街道似乎空旷了
  洒水车驶过后,湿漉漉的
  空气沁凉,仿佛可以倾倒进玻璃杯
  但日上三竿忙忙碌碌是不久的事情了
  那蝉躁,虚无和必将到来的死亡
  也不是太遥远的事情
  哦,亲爱的,在这石墩子上坐着
  我终究没能穿过清晨的马路
  一个出神的人
  在这个清晨,身分多处
  但并没有哪一处的存在,看起来
  像我们,多出来的一生
  远镇
  我们终于来到海滨小镇
  这往日里,我们痴念着却从未涉足的
  远方。——
  即非景区,亦非故土
  一种不可思议的熟悉萦绕
  所有的事物都在将我经受
  它们仿佛悄声私语
  它们身在何处?它们是何物?
  我低垂眼帘,医院里响起祈祷声
  白床单凝固。海风止息于棕榈间
  当我不在时——
  它又分娩出它自己
  一条道路,盲目而碧绿……
  在南康家居小镇
  我曾设想过人们在此生活
  围屋里临窗的白发老人,眼神
  静谧。三月的湖堤上
  幸免于难的人们
  在光秃秃的水杉下走来走去
  柳絮撲打面颊。鸟鸣钻入怀中
  几只千足虫爬过,引来孩子们的尖叫
  再往前走,是幽暗的北欧小院
  教堂压进大地。风车旋转
  他们依然热衷咖啡、金枪鱼
  和戏剧。能够结束
  渴望的擦亮的刀,在架子上闪光
  也许忘记了战栗、骗局
  和生存的原罪。这个午后
  草地是一片浓郁的彩色
  一个孩子在朴树的阴影里坐着
  而我因享受了石头的善念和照耀
  不会再有死亡
  大江坑:种豆记
  孩子,你看:更远的水面
  是如此的平滑……停住,在溪边
  一对穷夫妇,锄镐翻动的声音
  是如此欢乐。爱食豆糜的人
  更爱豆苗细软的腰身,和一小块静谧
  还记得,你在灶前认真的剥豆的样子
  抿着嘴,总有青豆从你手边滚落
  你嗔怪豆子们调皮
  孩子,你当然熟悉煮豆燃豆萁
  这样的隐喻。当它猝不及防地出现
  而你的父亲,通过一条青蛇
  将一生还给了豆
  至此,你决心离开——
  这么多年过去,每提到这个字
  你的眼睛里,就豆火扑闪
  仿佛有无数追悔莫及的时刻……
  恍惚之诗
  我惊讶于,厨房顽固的油污
  依然保持着某种植物的香气
  恍惚之间,木砧板从竹林
  带回了风。我深谙时间的真实面目
  像枕上的白发,不断积厚的尘土
  灶膛里的火越旺,地上就越多
  横切的伤口。这么多年
  雪比石头沉重,大地比书本狭窄
  我们小心提防机敏的天空
  足迹遍布,迎向簌簌声和絮语
  又是春深。我空荡的双手
  伸向窗口,伸向钟表午后的滴答声
  就这样:低头,走出院子
  在我们之间的
  不是人间的里程,——而是生活
  草木离人
  菜园空荒着。紫云英拉着一车春风
  野菜们自在地生长着
  你说,芦萁山不只长芦萁
  也长黄荆、醉鱼草、朱砂根
  如今,一个终生失明的人
  回到这中间。她仓卒的一生
  从未走出这个小镇。她爬上芦萁山
  砍伐芦萁,又回到黑暗的小屋
  她简单朴素,如同一个地名
  饥年吃野菜。晚年的疯言疯语
  向来无关痛痒。当我再次写到婆婆纳
  你睁开了蓝眼睛,还没有适应
  刺眼的阳光。你轻轻晃了一下
  又晃了一下,好像在说话……
  村夜即事
  我在村径上漫步
  二月的雨夜
  有人说着它的神秘
  但没有人听到犬吠、蛙鸣
  没有人说起羊子山、杞柴坑、塔坑
  没有人在小路上走,除了我
  水田中不见明亮的犁铧
  嘤嘤悦耳的鸟啼本该在山中颤抖
  一片古老的林子本该在这里长起
  河流——这伟大的舵手
  今夜在木桥下,哗哗而歌
其他文献
绿洲渐渐弃我远去了。  五月北纬37°的荒原,苍穹中火球般的太阳在原野上肆虐。滚滚的热浪里,覆盖在地表之上黑褐色土壤的硬壳与散落在戈壁滩上大小不等的各色砾石,一起构成了浩瀚连绵的黑色戈壁。  在阿拉善荒原上行走,起伏变化不大的地势向着远方延伸,不生植被低矮的山丘映带左右,千古不变地营造出戈壁中独有的空旷悠远。在目力所及的荒凉中旅行是焦渴的,不光是身体还有眼睛。天地间的一切都是毫无生气的土灰色,无边
期刊
他很享受这样的外号。  小城坐落于高山峡谷间,四面环山,一条河流穿城而过,主街道两边是政府部门及小卖部、还有一个小广场,广场上塑了一座创世神的雕像。  小城四面是四座神山,每一座神山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和身份。古老的祭祀文中说到:背面的神山是一位威武的将军,左边的神山是一位文质彬彬的静相山神,右边是将军神山的眷属女神,前面的神山是他们的儿子。这片土地上神山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一样,都用自己的亲情编织
期刊
豢养  我在心里豢养  一只蛾。再  点亮一盏灯  以理想之矛  攻现实之盾  在自相矛盾中收获  撞落的碎银  镜中事  有时候你看到的不是我  也不是你,那个人站在镜中  虚拟的背景,灰尘在光线中  飞扬和下沉。那个人神色疲倦而沧桑  他不再是如沐春风的人  扛着苍老的浮云  充满层层的疑问。这样的时日究竟  过了多久,无意义的生活一再重叠  在起伏的波痕和褶皱中难以喘息  白云总会老去,脚下
期刊
房家的女人死了,死在廿水河的坎上。  乡亲们议论纷纷,但过了很久,还是没有一个人上前提议为她收尸。  房家的女人一直很奇怪。  她是从外村嫁来的,嫁的那家儿子奇丑,不过能干,是个能卖力气活的人。他为人不好,长相又像田里刚刚犁开的田一样不平整,所以一直没有什么姻缘。据说这家女人是他们家请了大价钱嫁妆娶到的,这女人原本姓什么人们已经不记得,不过她皮肤细白,看起来文绉绉的,倒不像是农家出的人。她刚来时乖
期刊
经济南  被绿荫掩蔽  被秋风的形象思维撩开  历朝君子留下眼神的大明湖  鉴照凡夫俗子  桥孔下的印泥,  藏着知书识礼的印章它不轻易使用  湖中岛,一张桌子聚集昼和夜,历下亭  一把茶壶倾吐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波短波长  鸥鹭隐于芦苇  萧鼓止于夕照  喷泉引来火热的不夜市  闭上眼,品芙蓉街,舌头累  迈开脚,览泉城路,心头亮  流光溢彩的市容如横放竖立的竹简木渎  横竖都是侉腔等着孔圣人签名…
期刊
小镇上有家纸铺,经营了几十年,做的是死人的生意。  自小镇的孩子们记事起,这家纸铺就立在中心街深处的角落里了。这么多年来,周围的店面换了几茬儿,可这纸铺却一直偏安一隅,白漆木板的招牌已经风化得不成样子,斑驳而卷起的泛黄漆片好似多年未逢雨的龟裂旱地,只勉强可看出“陈记纸业”的墨水字样。  纸铺出售的不是办公用纸或生活用纸,而是各种纸钱。老板陈守业是个古板且小气的人,不苟言笑,自二十岁从父亲手里接过这
期刊
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它孕育和诞生出的众多优秀作家、涌现出的诸多经典作品,对现当代文学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仔细品读和深入研究。可以说,现当代文学很多时候汲取了古代文学的养分,延续和传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部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但应当体现它的文本价值,更要有强大的思想深度和厚度作支撑,而中国古典文学为此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的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的作品,大多都能看
期刊
二妞离了几回婚了。其实第一次婚姻,二妞本想着跟她的第一个男人拴娃过一辈子,不管穷过富过,好歹是结发夫妻,一个锅里搅勺把,也心平气和一些。  可人生总有不由自主的时候。二妞记得那一年夏天格外的热,知了扯着嗓子在树梢一个劲儿叫唤,白花花的太阳晒得地里苹果树叶子都开始打卷儿,男人们穿个大裤衩,光膀子上搭一条白毛巾,满街道的晃荡,想找一个凉快的地方躲一躲。女人们三五成群坐在街边梧桐树下做针线活。这些女人们
期刊
曾经有一个人,一个面容模糊的人,我们连他的名字都想不起来了,身高体重是多少也不清楚。他既不让人生厌也不讨人喜欢,在路上碰到了偶尔打个招呼,更多的时候打招呼都是多余的,更不要说和他进行一场热切的交谈。这个人我们不知道他心情如何,对他的性格爱好也完全不感兴趣。他有一份工作,有时周末需要加班。他从未受到过关注和重视,永远在食堂的角落吃饭,一个人抽烟,没有同伴。太阳底下,他连影子都没有。单位联谊,他记错了
期刊
发呆  天空一无所有的时候,我的口袋里汇聚了江河  我爱自己被搬空的心脏  我不追寻任何一只  企图惊醒我的飞蛾  我的生命如此有限,我爱自己的时间有限  天空闪电的时候,我惊恐  我也扯开被子,安静地坐着  白天经历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天空布满了武器,作为弱者  我不愿缴械投降,与它对峙  搬空自己,直到风暴平息  雨水天气里落单的鸟  所有的生冷名词  都生冷地有幅度  雨水天氣里本没有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