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23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城市文明带给人们生活便利和物质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的破坏,留给大自然的空间越来越少,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又反过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面对着畸形发展的社会生活,迟子建将目光投向鄂温克民族的游牧文明,在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她以该民族几代人的故事为主要叙事内容,展示了现代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碰撞,揭示社会现代化的弊端带给我们的警示。
  关键词:文明 《额尔古纳河右岸》 现代化
  文明,是人类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鄂温克族在独特的自然生活环境里诞生并延续着他们独特的部落文明,逐驯鹿和游猎为生的生存方式,充满人伦关怀、敢爱敢恨的人际关系,日久累积的生活智慧,还有敬畏自然的价值认知,等等。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他们的文明被强势的现代文明所冲击,产生的结果是弱势的游牧文明被迫离开根植的土壤,被迫融入现代文明中,现代人借此标榜现代文明的巨大贡献,但在这份荣誉背后掩藏了一些问题,使得鄂温克族的传统文明岌岌可危。
  一、现代化冲击着游猎生活
  鄂温克族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里不仅有遮天蔽日的大树,还遍布着大小河流。在茂密的森林里流窜着大尾巴的灰鼠,隐匿着壮硕的黑熊,躲藏着机敏的堪达罕,潜伏着凶残的狼。鄂温克族就在丛山之间穿行,驯鹿去哪里,他们就把自己的希楞柱扎在哪里。传统的鄂温克族人是离不开额尔古纳河的,他们一直以它为中心,在它众多的支流旁生活。“鄂温克人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生态文化,生态观念大自然是永恒而独立存在的敬畏象征,鄂温克人与自然形成相互融合的整体”a。他们的生活方式总是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在打猎的时候会放过动物的幼崽;驻扎处的猎物变得稀少了,他们就迁移到别处;在搬迁时,总要把挖火塘和搭建希楞柱时戳出的坑用土填平,再把垃圾清理在一起深埋,这样森林就不会留下疤痕;他们不会砍树做烧柴,只拾取自然脱落的树枝或者被狂风击倒的树等;他们的生活用品都是环保的,是用自然界的东西自己粗加工制成的。珍惜自然、崇尚自然是他们骨子里刻下的印记,他们的生活方式里处处渗透体现了这一思想,并且在历史中沉淀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甚至影响到了驯鹿,就连驯鹿吃东西都很爱惜,它们从草地走过,是一边行走一边轻轻啃着青草的,所以植被总是毫发未损的样子,该绿的还是绿的;它们吃桦树和柳树的叶子,也是啃几口就离开,让那树依然枝繁叶茂。
  生活在山里还使得他们具有很多生活智慧。譬如从松鼠收集蘑菇所处的树脂的位置上,可以判断出冬天的雪大不大;从东南方来的雨一般是暴雨;还有一些植物像是鹿食草,马粪包可以止血,等等,他们学会从自然界获取有利于生产生活的信息,并将其传递给后代。政府开发大兴安岭时砍倒了一片又一片的树林,山上已经不太适合以游牧和狩猎为生的鄂温克族生存了。在政府的动员以及自身需要下,鄂温克族决定离开山林,定居山下,睡在没有星星和风声的白墙红顶的房子里。
  现代化就像一场“疾病”,最先发作在驯鹿身上,被关进鹿圈后,它们对草和树枝不闻不碰,没过多久,就接二连三的病倒了,一匹接一匹的死去;其次发作在山林里,伐木声越来越响,森林越来越稀疏,动物也越来越少,河流小溪开始干涸;就连举行风葬都不容易找到四棵直角相对的大树了,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应运而生;接着发生在人身上,在与日本人的商品交换中,人们学会了为了利益而欺骗。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伊莲娜具有典型意义,在山里的时候她渴望山外的世界,凭借着艺术走近城市,又因自己的艺术和舍弃不掉的生活方式,回到山里。原本画作中的风景和动物是凭着真挚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但城市的生活让她的画里少了灵魂,多了利益。为了寻找灵感,她重新回到根植的土地上,但眼前的利益又让她违背初衷,继续沉浮在虚妄的假象里。最后她在妮浩跳神中看到了真实,用两年的时间剖析和忏悔自己,但终究平衡不了需求与追求,最终随着贝尔茨河流向了自由,回归自然。最后这场“疾病”传染了整个民族。随着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山里可供鄂温克族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少,城镇生活又使老一辈人和驯鹿不适应,现代文明中的人又说,驯鹿游走时会破坏植被和生态平衡,加之禁猎,彻底让以养鹿、狩猎为生的鄂温克族失去了原来的生活方式。“正如迟子建写这部小说的触发点一样,已经下山的猎户难以接受与以往不同的生活方式,日子并不好过,许多人又被迫重回大山过起传统的日子,但是山上可供他们维持这种日子的空间又越来越逼仄了”b。长此以往,鄂温克族的后代就逐渐适应了城镇化的生活,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传承。
  二、原始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妥协
  “迟子建那些富有地域色彩的小说,充满着自然与人性的美,她朴实地述说着发生在黑土地上的故事,执着于挖掘被原始落后所遮蔽的人性美和人情美”c。鄂温克族有种存放东西的建筑,叫“靠老宝”,它是从不上锁的,即使人们路过不是本氏族所建的,但如果确实急需东西,也完全可以自取,还不还都无所谓,没有人抱怨。在与人相处上也充满着包容和温暖,小说中拉吉米的亲人全部去世之后,“我”把他接到自己的部落;坤德去世后也可以把遺体带回自己的氏族;对于再讨厌的人,部落的人都愿意为他做一切努力,当马粪包被熊骨卡住喉咙的时候,大家为他用尽一切办法,甚至妮浩还为救他而牺牲了一个孩子。
  在文中有两个典型人物。一个是妮浩,妮浩完全体现了鄂温克族所拥有的那种人性的无私,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为了救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三次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最后在森林发生大火的时候,为了跳神求雨,她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另一个是伊芙琳,她是一个极具人性弱点的角色。“老百姓大多数都处在这么一种尴尬状态之中:既不是大恶,也不是大善,他们都是有缺点的好人,生活得有喜有忧,他们没有权也没有势,彻底没有资本,他不可能做一个完全的善人或恶人,只能用小聪明小把戏,以不正当的手段去为自己牟取私利,在这一过程中,他会左右为难备受良心折磨,处在非常尴尬的状态之中”d。伊芙琳因为婚姻的不幸,对别人的幸福产生嫉妒和鄙视,多言多语,恶语伤人。但她又是容易心软的,当她吵着分配不均,拉吉达每次都把最不好的肉留给他自己的时候,就不好意思再要求什么了。又因为对妮浩的怜悯,在外来医生给了药后,她马上把药给妮浩看,说“有治病的东西了,以后你就不用给人跳神看病了,你的孩子从此就平安了”e。甚至在她弥留之际,还治好了玛克辛姆的烂疮。她在老了以后,享受着清风,放逐内心关于尘世遭遇的愤怒,食用花朵,洗尽胸中日久淤积的铅华。尽管她有多舌自私的毛病,但她的内里却是足够心软和善良的,这也体现了虽然人无完人,但善良永远是占主导的。   “近百年来鄂温克人从最初的拒绝现代文明,到后来的徘徊犹豫,直至最后的妥协,服从体现的正是工业文明时代的城镇文化,对以狩猎为主的原始文明的征服过程,在这场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漫长而又激烈的博弈中,最终弱势的一方只能接受招安”f,他们放下了猎枪。鄂温克人下山定居被现代人视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伟大时刻。
  鄂温克族原始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体现了尊重自然、爱护环境,族人对大自然怀有虔诚的敬畏。因为自然庇护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所以他们绝不会像某些被世俗欲望冲昏头脑的现代人那样,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索取,他们只是合理的打猎、开采并回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鄂温克族没有法律,但他们有强烈的道德感约束自身行为,在犯错后,都会自己惩罚自己。马粪包一开始用言语侮辱拉吉米,在生命垂危被族人拯救了之后,他忏悔并自残求得族人的原谅;坤德因为对伊万为救自己而生死未卜的愧疚,弯下了脊梁,在自责中度过余生;维克特意外错杀了自己的弟弟安道尔,他开始酗酒,用酒精麻痹自己,并且不再杀生和吃肉,最后在自我放逐里死去。这些在现代人眼中不文明的民族,没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却可以为了自然做出让步,过上简朴有时候甚至困难的日子;没有法律却依然为了犯下的错误直率地承担后果,从未想过逃避,真诚又善良地行走于世间。
  “现代文明人非要把自己和异族人划分三六九等,强迫住在森林荒野的人过上平原城市的生活,这种看似为他人着想的举动,事实上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权而侵犯和践踏他人的生存权,剥夺他人的生存权,漠视他人的死活,并自私地搜刮他人的价值,为自己所用”g。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大多信奉萨满教,这是一种原始的多神教,萨满是沟通天与地的通灵人。“随着现代工业文明不断涌入,挤压着古老而悲壮的萨满文明,鄂温克民族的传统信仰渐渐被侵蚀、摧毁,对单纯而朴实的鄂温克族命运形成的威胁,对古老文明的传承和延续造成了极大的打击”h,鄂温克族的生存环境已经难以维持,对于万物有灵的精神信仰也在逐渐崩塌。
  三、生命的奉献精神
  萨满在小说中占据了主要角色,萨满凭借着歌曲和舞蹈获得自然的力量,自然支撑着萨满,而萨满又反过来回馈自然。“我在作品中塑造的两个萨满,贯穿了整部长篇。尼都萨满和妮浩萨满的命运都是悲壮的。我觉得身为萨满,他就是宗教的使者,他们要勇于牺牲个人身上的‘小爱’,获得人类的‘大爱’”i。萨满在文中一直是奉献者的形象,尼都萨满在严寒与瘟疫中守护了部落的安定,妮浩萨满为了拯救生命而牺牲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两位萨满最后都是为了族人的利益献出了生命。当自己的“小爱”与萨满的天职产生冲突时,尼都萨满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妮浩萨满放弃了自己的孩子,他们都用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用无我的精神拯救了部落与自然。
  萨满教的死亡观对迟子建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她的作品中“常常出现死亡,出现人灵魂的影子,人与灵之间,生与死之间,她的作品愈显深刻反衬出生存的艰辛,也折射出人性的美好”j。 “我”见证了整个部落近一个世纪的生与死,首先见证了两个姐姐的死亡,之后有为了报仇去世的老达西,被雷电击中的林克,葬身暴雪里的拉吉达,自杀的金得和马伊堪,妮浩跳神牺牲的孩子们……但是我们在文中感受不到死亡的恐惧和绝望,“我”面对死亡时的是态度平静。迟子建对死亡的描写是很温暖的,列娜是做着一个美梦,被天上的小鸟带走的;达西是和天上的流星一起划走的;林克是随着彩虹一起消逝的。“小说中‘我’在漫长的人生中經历数不清的生与死,从最初懵懂的害怕和不舍,到年迈时的空明旷达,生死的辩证关系以及紧紧围绕着生死展开的悲欢合散逐渐回归平缓的节奏,关于命运的思考由此升华并展现诗意化特征”k。
  作家已经说了太多死亡的故事,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出生时大同小异的,死亡却是各有各的走法。“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死亡所带来的绝望被一种哀而不伤的表达所取代。迟子建赋予死亡丰富而饱满的内涵,并以平静舒缓的语调将死亡背后的种种娓娓道来,用死亡感喟生命之美与民族精神之美”l。生命是有限的,所有的生命都在不断的通过生育来延续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传承,例如老达西死后,玛利亚就怀孕了,生下了小达西。生与死是交替的,列娜的生命是用小驯鹿换来的,但众生平等,生命是等价的,所以当列娜偿还了从小驯鹿那里借来的时光,母驯鹿又有了奶水,它又可以孕育生命了。
  在萨满教中,成为萨满的人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成为萨满后就注定变成了一个奉献者,将自己的所有献给了神灵,侍奉神灵,按照神的旨意拯救生命,守护组群部落,这是萨满的宿命。萨满是极少数人的宿命,但死亡是任何生命都逃不开避不了的宿命。“人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人的逝去也是一种必然,而在那最后一天到来之前,又会有众多偶然不断上演,它们推动着人事不断向必然的,即最终结局演进。”m生命是由定数和变数组成的,人不能改变死亡这一定数,但是可以改变由无数变数组成的命运。在文中,老达西被狼咬断了一条腿,但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全力思索着怎样复仇,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训练猎鹰上面,最后带着自己的鹰与狼搏斗,虽然因此丧命,但他终究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消灭了自己的敌人。在面对残酷冷峻的命运时,老达西并没有屈服在残疾这一变数,他选择了与命运的抗争,迎难而上,打败敌人,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四、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状况下,鄂温克族人带着驯鹿相继搬离了世代生活的森林,进入了乡镇及城市,但“我”一直待在山里,守着驯鹿,随它们搬迁,伴着月亮和星星入睡,任山风雨水亲吻自己的脸颊,享受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我”用自己的行动与现代文明对峙,并不是所有人都追求的才是好的,原本纯粹的东西才弥足珍贵。
  迟子建向往的是顺应自然的多元文明,《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鄂温克族的游牧文明呼应了她的追求,但是现代文明的冲击使得弱势文明岌岌可危,文明之间的碰撞让她陷入思索。现代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碰撞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鄂温克族的游牧文明在遭遇现代文明后的种种表现向我们展示了文明的融合是复杂而漫长的,简单粗暴的融合下就产生了诸如上述中的许多问题,不光是有弱势的游牧文明的生存问题,还有现代文明的精神问题,这些问题是当今应该思考的,文明的多样性不是单一的文明,单一文明内部也应当全面发展,这也是应当反思的。
  a 于巍:《〈额尔古纳河右岸〉研究综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第39页。
  b 刘彩霞:《〈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悲剧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第30页。
  c 欧阳颖戈:《迟子建作品中的和谐美》,《阜阳师范学院报》2003年第2期,第51页。
  d张英:《文学的力量》,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01页。
  e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7页。
  f 周和军:《〈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文主义内涵再阐释》,《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g 〔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楚图南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h 刘璐:《古老文明的生命悲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萨满文明》,《文化学刊》2018年第5期。
  i 迟子建、胡殷红:《 人类文明进程的尴尬、悲哀与无奈——与迟子建谈长篇新作〈额尔古纳河右岸〉》,《 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4期。
  j 田媛:《萨满教对迟子建小说死亡意识的影响》,《山东教育学院报》2007年第1期,第59页。
  k 陈亮:《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诗性命运书写》,《淮海工学院学报》2019年11期,第17页。
  l 王立坤:《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死亡书写》,《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7年第10期,第33页。
  m 王卫平、陈广通:《宿命的悲剧——作为哲学范畴的宿命观念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投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第55页。
  作 者: 廖天,成都航空旅游职业学校空乘部教师,研究方向:文学评论。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 《三国演义》长达一百二十回,只有前面十七回刻画了吕布。有关吕布的文字虽不多,但其形象却异常鲜明生动,让人印象深刻。为何?究其原因,作者塑造的吕布具有一点、二面、三维的特点,使其具有矛盾性、丰富性、立体性。  关键词:吕布 一点 二面 三维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活化了一大批为人津津乐道的人物形象。其中吕布出现的章节较少,仅占全书的十二分之一。但作者却在不长的章节中刻画出了
微信朋友圈里旅行的人,他们在大地上闲走,人在画中,水墨山峦。此刻,也许正站在远处的某棵树下吹风、叉腰。额角上有汗,衣裳上有风尘,身后是陌生的灯火,迷离阑珊;人在别处,暮色苍茫。  在我的朋友圈里,有几个朋友,漂在路上,他们喜欢在微信里直播闲云野鹤的生活。  写诗的陈老大去了绍兴,正跷着二郎腿,坐在咸亨酒店喝酒。陈老大顶多买一袋茴香豆,他不是孔乙己,只是装装样子,说明自己曾经到过这个地方。果然,陈老
摘 要:马晓康作为青年诗人中的新秀,他擅长将现代性问题置于历史视域之中进行考察,在对历史的解析与反思中揭开现代性问题的面纱。在长诗《孙子》中,马晓康以孙武的一生为叙事时间,从历史叙事的角度叙述了孙子及其兵法在战争中所建构的艺术世界,表现了残酷的战争对社会、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在辨析历史与现代的裂缝中,长诗的叙事彰显了一种具有神奇力量的天道观。  关键词:马晓康 《孙子》 天道观 历史 现代  马晓康
摘 要: 李洱的长篇小说《应物兄》从应物兄的视角叙事着手,并常常穿插着“应物兄”不受限制的自言自语,为自己言、为他人辩论、为读者问。作者笔下的应物兄既是参与者,又是旁观者,使得作者得以隐于小说之外,不掺杂自身情感,只是诚实地叙述,探索复杂语境中人的存在状态。书中涉及各行各业的大量知识,更描写了许多的细节,各种物与情,从而勾勒出了七十多个人物,他们相互交织,演绎了政、商、学三界三代的故事,一代人的式
中东是全世界最动荡的热点地区之一,尤其叙利亚,至今仍炮火连天,好多人唯恐避之不及。山西小伙李亚楠,却像着了魔似的迷上了这块是非之地。为了解外界知之甚少的难民生活,5年来,他先后去了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约旦、伊朗和黎巴嫩等国。“中东”成为他身上最独特的印记。在这里,他拍摄了数千幅珍贵照片,作品曾获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奖。就连英国BBC的记者,都竖起大拇指称他是“很牛的中国人”!  毛
摘 要: 张爱玲的《金锁记》讲述了麻油西施曹七巧被当作联姻工具,被迫嫁给残疾的姜家二少爷,等级森严的旧式封建家庭让没有身份地位的她常年精神压抑,她暗恋的三少爷季泽也只不过把她当成是调情工具。追爱失败的曹七巧把失去爱情的痛苦转嫁到他人身上,把女儿长安当作复仇对象,这种做法其实是曹七巧在封建思想和传统女教思想影响下产生的一种近乎变态的挣扎与反叛。在物欲横流的都市生活与封建主义金钱观的双重作用下,曹七巧
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地处川鄂咽喉。既是中国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也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因四周城墙环绕,形似一个倾斜的葫芦,具有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故有“葫芦城”之称。又因城墻均由石头叠砌而成,叫“石头城”。2011年获得“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节目在一曲欢快的开场舞蹈中拉开了序幕。女嘉宾一登场,便吟诗一首:“秭归胜迹溯源长,峡到西陵气混茫。屈子衣冠犹有冢,明妃脂粉尚流香。”随后,她
他被誉为“90后”音乐鬼才,他的音乐口碑“两极分化”:被喜欢的人疯狂追捧,被不喜欢的人屡次攻击,在人气综艺《歌手》中,他最终取得了第二名的佳绩,2018年9月,他将是第一个在鸟巢开唱的90后歌手……  有人评价,华晨宇将小众音乐变成了大众流行。他却说:“我不太能够顺应所谓的大潮流,我的偶像就是我自己。”  日常生活中的呆萌、寡言,表演时的忘我、不羁,做音乐时与世隔绝……不同的環境中,华晨宇表现出很
美国电影《信笺故事》是一个房思琪式的故事,来自导演13岁那年写下的同名小说源于本人的真实经历,她甚至在片尾放出了自己13岁那年暑假学习马术的照片。  影评的讲述方式十分克制,48岁的女主角现实的生活和13岁那年回忆互相交织,还有成年的自己与年少自己的對话,还不断有主人公詹妮弗对回忆的修正将近30年过去,记忆总会有偏差,或者是刻意的修饰或遗忘。那个13岁少女的感受,本人也需要隔着岁月去探寻。  房思
冲破“过来人”的牢笼  策划人语  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贵人相助,贵人相助不如高人指路。但也有人说:这世界上最可怕的生物有两种,一种是“别人”,还有一种就是“过来人”。“过来人”到底是什么人呢?他是助你成事的高人贵人,还是阻止你进取创新的庸人俗人?  不,我们今天并不是想说,完全摒弃“过来人”的经验和教训,就是一种锐意进取和创新;只是想说,前人的经验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