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龚冰庐的《血笑》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25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笑》是左联作家龚冰庐(1908—1955)的早期作品。有学者认为该书与朱自清的诗《煤》是最早的煤矿文学作品。最近笔者通读了《血笑》一书,对其版本情况及相关情况作了一些了解,现予以介绍。
  第一,《血笑》一书由创造社出版部1928年编纂。是一套8种“畸形小集”中的第3种。由世纪书局印行。此书于1928年7月1日付梓,1928年8月1日出版。初版印2000册。在创造社出版部的介绍词中这样写道:“《血笑》,龚冰庐小品集。这儿的英雄,是矿夫、舟子、警察、偷儿、囚徒等等品类。他们的一群在社会上都是些被压迫者。作者就是为了他们,仿佛在苦闷又在宣传,而且在仰望什么的。《血笑》是一部默示录,《血笑》是一部预言书。读者请不要以为这是哄人的广告。最可信赖的现实已经摆在面前了。现实是什么?警察在造反了,囚徒在越狱了!一切都在开始斗争了。”这份简短的介绍,当是创造社对《血笑》一书的评价。对于我们了解《血笑》的内容与作者的写作指向当有所帮助。
  第二,《血笑》一书是龚冰庐所写的10篇小说的合集。《血笑》是该书的第1篇。其余9篇分别为:《进化》(1927.7)、《试车》(1928.4.24)、《悲剧的武士》(1928.3.28)、《贼》(1927.4青岛)、《五卅的传闻》(1928.4.19)、《斗争的开始》(1927.10)、《杨柳院》(1928.6.27)、《红白》(1928.5)、《泄露》(1928.6.22夜半)。正文共107页。《血笑》一文仅6页。仅《血笑》为煤矿题材作品,其他9篇均为其他题材。从文学体裁的角度看,创作社出版部把此书定位为“龚冰庐小品集”,有人认为《血笑》是短篇小说,也无不可。
  第三,《血笑》一文的主要内容。《血笑》篇幅不长,两千多字。主要内容是,作者“在城中住厌了”,8月上旬“一个闷人的星期日”,“乘着落日的余晖”,沿着山上的羊肠小路漫步。“忽然,那边青杨的丛林中送过一片刺耳的啜泣声来”,“并且冒出一阵通红的火光”。作者见到:一个妇女“正围绕着一堆燃烧得正旺的黄表纸”。这个妇女为什么哭号?是什么人死了而烧纸吗?非常不幸,死的是她的儿子,一个在煤矿挖煤的童工!“煤矿底下倒了几根支柱,煤层崩塌下来,一共压死了十多个正在挖煤的童工!”她的儿子就是惨死的十多个童工中的一个!“几个粗笨的农人”“抬着一扇破旧的门板,门板上放着一堆深紫色的血肉。在他们走动的时候,黑色的液体一路上滴来”。这堆血肉,就是这个呼天抢地悲痛欲死的妇女的儿子!
  读者会问门板上死亡的童工,应该是平躺的尸体,怎么是一堆血肉呢?作者下面的介绍则更加令人发指:矿上对尸体野蛮处理,把“压死的十几个童工并成了一堆”,“用铲挖到煤车里,从升降机吊上了地面”。“在这一堆死骸中,已经分辨不出肉和骨,只是一堆有骨有肉有血,并且掺和着大量煤屑的紫黑色的混合物”。“在这一大堆血肉中,有十几个人的成分”,“他们只可按分量分成十几堆,死者的家属来领尸时,就让他们任便选了一堆去!”而妇女的儿子,就是“门板上抬来的”“这样一堆东西,一阵刺鼻的腥臭,一幅可怖的景象!”这种残酷毫无人道的景象,令人发指,更令人不寒而栗。
  煤矿童工是煤矿中最苦难的一个特殊群体,这说明煤矿的罪恶之重。而且童工死亡事故是经常发生的。煤矿对遇难者尸体按分量分堆处理,是一贯的,毫无人性的。血淋淋的事实与罪恶,其要害即一个“血”字。这正是小说的主要内容。
  此时,作者再也抑制不住无比的愤慨,赶紧离开血腥的现场。在返回的路上,卻看到另一番景象。这天正是煤矿五天一次开支的日子。拿到钱的“各个人的脸上浮泛着欢愉的笑容”,“空间的景色喧腾着滑稽的讥嘈”“喧嗔、哄闹、狂笑、呼号”。“一家小酒肆中”“空间充满了醉后的嬉谑和粗暴的狂笑”,“他们五天流着汗,挨着饿,只有这一个黄昏是他们尽欢的时候”!他们笑着唱着两句歌词:“四块石头夹着一块肉,今天脱了裤子不知明天穿不穿?”这种场景可以用一个“笑”字概括。然而,这种笑是悲哀的笑,是带血的笑,是用血换来的笑!今夜的笑,很可能就是明天的血。这就是血笑!这种血与笑的反差与对比,场景的切换反转,正是对悲惨矿工命运的真实描述,也是龚冰庐这篇小说的成功之处。
  第四,龚冰庐有煤矿工作的亲身经历,有煤矿生活的切实体验。正如他在《血笑》的“冠辞”(序)中所讲:“当时我在山东的一个煤矿公司中做事。抽时间写出一些片段。这或者可以说是我生活过程中所得的经验,和对于这些经验所起的感想吧。”《血笑》文后明确注明“1927年作于淄川”,说明1927年他在(淄川)煤矿公司工作。那么,他是哪一年到淄川工作的呢?从《血笑》第6篇《五卅的传闻》中所透露的信息:“一九二五年的夏季,我正闷住在山东的一个煤矿工场里”,“我从离煤矿工场不远的一个县城里出来”,“坐了火车到工场里去”。由此可知,他是1925夏天至1927年在淄川煤矿工作的(具体时间及中间是否离开尚不得而知)。正是这段煤矿工作经历使他对煤矿工人的苦难有了深切体认,并寄予深切的同情。由此成就他写出了《血笑》与《炭矿夫》两部书。这是值得读者了解的情况。
  关于龚冰庐的其他情况,在拙文《龚冰庐的〈炭矿夫〉》中有所介绍,此不赘述。
  (2019年8月1日)
其他文献
引 子  一九六○年的春天,我父亲毛永爱作为刚参加工作一年的热血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参加支援徐州煤矿的建设大军,从千里之外老家盐城阜宁县城的糖厂来到在徐州矿务局工作,这一干就是三十五年。父亲先是在徐州矿务局建井处一○三工区打井,然后随工区成建制的调入徐矿的母矿——韩桥煤矿。这是个全国煤炭工业学大庆的先进典型单位,也是一个人才辈出、英模辈出的单位。涌现出王景全、陆金龙等多位全国劳模,多次被毛
期刊
10月18日,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中国煤矿文联、中国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承办,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协办的《煤炭人致敬祖国》文艺展演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举行。  伟大祖国万岁,几代中央领导人视察煤矿关怀矿工的画面使座无虚席的剧场从始至终洋溢着煤炭人对祖国的款款深情,台上台下一张张喜悦的笑脸更呈现出矿山和矿工为祖国七十华诞而捧出的暧暖丹心。向祖国致敬,以煤炭人的名义——这是此次文艺展演的主题。这个主题,
期刊
煤矿工人悲惨命运的近景图画  ——毕奂午1930年代的四篇煤矿散文读后  对于作家毕奂午,原先并不熟悉。一次见到一份谈及煤炭文学的简要材料,内中写道:“1928年,河北井陉人毕奂午创作的小说《人市》《下班后》《溃败》《幸运》等十几个短篇成集为《掘金记》。”这引起了我的兴趣,请陈振同志帮助在网上购买了《掘金记》等有关书籍,查找了一些资料,认真阅读、思考,写下此文。  先说一下《掘金记》其书。这是毕奂
期刊
一、徐矿文学创作的历史探寻  徐州煤矿与文学结缘可以说始于北宋。公元1078年4月21日,43岁的苏东坡从密州调任徐州知州。写下了著名的《石炭》诗:  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冶铁作兵,犀到常胜云。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  城中居民风裂骭。  湿薪半束抱衾裯,  日暮敲门无处换。  岂料山中有遗宝,  磊落如瑿万车炭。  流膏迸液无人知,  阵阵腥风自吹散
期刊
憋活煞人了,熬磨煞人了,话常在贵儿喉间痒痒,觉得日子过得缺盐少醋没半分滋味。天久旱,不下雨,就更没意思,天天吃一样的饭,听一样的话,地里没活儿,院里没活儿,无非就是打牌,摸起来,扔下去,再摸起来,再扔下去。拢共就五十四张牌,多不了,少不了,摸甚呢吗?打麻将,他不会,会也一样,无非就是摸在手里的东西,由纸片换成塑料块子。  连天都不变,每天起来与一副眉眼的太阳厮混,谁也看烦了对方。  还有那红歌绿歌
期刊
“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的格调是古朴而典雅的。古朴之处源自百年历史所积淀的文化底蕴;典雅的风韵是王封人百年来为它平添的新潮和暖意。  沿解放西路前行,至瑞丰路右转,是一条不足五百米的小巷。这条连接解放路和跃进路的南北通道并不惹眼,但只要你拐了进来,便会发现这里“别有洞天”。  别具一格的景墙,修旧如旧的大门,昔年的办公大楼鲜红色的门框窗框与陈年的墙体形成明显的反差,与盛开的月季和紫薇融为一体,
期刊
直到今天我还是稀里糊涂不甚明白我彻底栽了的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自己有一定的能力一定的水平一定的经验,否则怎么能在那八位矿长走马灯似的交替中岿然不动稳如泰山地坐着那把办公室主任的交椅?  参加工作二十多年,开始伺候队长支部书记后来伺候矿长党委书记,成天跟黑板报广播稿讲话总结经验材料会议通知之类的东西打交道,慢慢地由不脱产变成半脱产变成全脱产的以工代干的正科级,从小姑娘熬成了大姑娘熬成了小媳妇熬成了
期刊
一  风声各有不同。躺在被窝里,张建设凭风声就能知道外面的天气情况。当然,雨天除外。下雨天滴滴答答,都能听出潮气来。有时候不下雨,也没有风,最能考验张建设的听力。他们夫妻俩还没有到分床睡的年纪,事实上,张建设每天都是窝在书房的小床上,外面的风好像长了双大长腿,咯噔咯噔,穿透斑驳的墙壁,推开客厅的过道门,自然而然就溜达到他的床前。  张建设半眯着眼睛,他想撑起来抽根烟。风声太小了,小到微乎其微。他对
期刊
《炭矿夫》,龚冰庐(1908—1955)著。现代书局1929年出版。32开本,平装,174页。为煤矿短篇小说集。包括《炭矿夫》《裁判》《矿山祭》3个短篇小说。现分述其梗概。  《炭矿夫》是3篇小说中较长的一篇,共71页。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一个无名无姓的老人。他是煤矿机器房的伙夫,为了接济身染重病的女儿和快一岁的外孙子,他一天只吃一顿饭,三天可以节省下二斤煎饼。在一天夜间他去看望重病不起的女儿
期刊
通向山外的路  村子在山谷中,两边是巍巍山峦。通向山外的路,只能沿着河流向上下游蜿蜒伸展。  从前的路都在河滩里,在鹅卵石上,在树林中,人和牲畜踩出一条小径。洪水泛滥的时候,路就不能走了。洪水退去,小径也许就得随着河道走向重新开辟。“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有的地方,需要涉水。人们就在浅水的河面,用大石块隔两步垒一个高出水面的石台,搭成人能过的跨水桥。推车和牲畜,就只能下水了。  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