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拉康认为人生就是主体不断被他者阉割的过程,自我在本质上是虚幻和分裂的;拉康式哲学构成了海明威小说《永别了,武器》的结构框架。主人公亨利接受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能指链而建构主体,在意识到能指链的断裂时,主体分裂。亨利的成长过程就是接受他者的过程,也是被阉割的过程。作家海明威的参战经历是其独特的人生体验:战争阉割了海明威,造就了他拉康式的哲学观。海明威小说中虚拟人物的人生轨迹,就是其阉割欲望的释放。海明威拉康式哲学观体现了他对战争这种破坏人性的异己力量的控诉。
关键词:主体 能指链 他者 分裂 阉割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解析文学创作中作家与作品的关系时,弗洛伊德在《作家和白日梦》中写到:“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幼年时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作家创作的过程,就是把自身那些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求释放的过程,所以他必然会从自我人生体验中寻求创作的材料。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作家实现自己被压抑的愿望的幻象,作品只是作家表达这种幻象的伪装形式。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是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知名作家,其作品多是以其本人的人生际遇为基础所创作的。一战爆发后,海明威赴意大利参战。他随后收获的是——意大利政府授予的多项军功奖章和中尉的军衔,还有在战争中身体受到的数百处伤痕以及精神上的创伤性记忆。与许多跟他有相同遭遇的“迷惘的一代”的年轻人一样,战争留下的伤痛和梦魇折磨着海明威的一生,他感到空虚和抑郁,精神迷惘,湎于沉沦——战争阉割了海明威。在他的数部作品中,如《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中,海明威都塑造了与其遭遇相似的人物:被战争阉割、分裂的巴恩斯,亨利中尉等。这些虚拟人物的命运轨迹,实际上是海明威潜在被压抑心理的表征,是其阉割欲望的释放。
海明威这样独特的创作体验反映了他拉康式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拉康哲学成为其作品的核心结构。拉康认为,人的自我在本质上就是一个虚假的幻象,人的自我在本质上是分裂的;自我其实就是一个他者,自我的本质是一种挫折。
根据儿童成长过程,拉康提出了主体成长发展的三个阶段:想象界、象征界和真实界。本文以此来描述主体在他者语言系统下被阉割和分裂的过程。
一 想象界:亨利的幻象自我
想象界是一个心理阶段,婴儿此时通过识别自己的镜像,初步形成自我意识。想象界分为前镜子期和镜子期,在前镜子阶段,婴儿形成了自我意识,但事实上主体的意识此时只是一种幻觉、虚像。
对处于本阶段小说主人公的分析,需要一些小说文本外的背景介绍。一战初期,因为德国对欧洲的侵略影响到了美国在欧的利益,美国媒体开始不遗余力地散布和渲染反对德国的舆论,指斥德国在欧洲的暴虐,号召年轻人赴欧“为民主二战”。在举国沸腾的赴欧参战氛围中,众多美国青年远赴大西洋彼岸的意大利参加一战。作者海明威,或者是虚拟化的《永别了,武器》的主角亨利,被裹挟进这一洪流,成为其中一员。
“如果主体可以看做是语言的奴仆,那他就更是某种普遍性的话语的的奴仆。”训练营里铺天盖地的宣扬爱国主义的美国报纸,甚至爷爷信里那些爱国主义的话语,如同一面面镜子,使亨利仿佛看到自己“神圣、光荣”的形象,使其相信自己行动的无私正义。此时的亨利如同初生的懵懂婴儿,坚信自己远赴意大利参战是为了“世界的最终和平和解放世界人民”,“保卫世界的和平与民主”。
以媒体为代表的社会舆论成功地制造了赴欧参战等于“神圣、光荣”的能指链,使其成为普遍性社会语言;其地位与作用就好比婴儿面前的母亲,婴儿只能通过母亲认识世界,对母亲表现出无限的依恋和顺从。“神圣”这个能指在能指链中处于支配性地位,它就如同一面镜子一样,校正着舆论阴影下的每个社会个体。正如婴儿对母亲的绝对信任一样,亨利对这个能指链表示出毫无异议的服从,也由此获得母亲的赞许。他从这些普遍性社会话语中观察到自己的形象,发现了自我,于是他像婴儿一样感到欣喜,“紧偎着在镜子面前抱着他的大人”。这是第一次同化,即主体与社会镜像的融合统一。
在想象界的第二阶段即镜子期,婴儿意识到所谓的自我认识,只是一种虚幻,一种左右倒置的镜中幻象。其实,亨利从一开始就错了,他怀抱挽救民主的理想赴欧参战,又频频主动请缨,赶赴战场的最前线,他以“英雄”爱国者的“神圣”形象自许,把虚像当作自我,而实际上,亨利的自我仅仅是“自我理想”,是在想象或误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自己镜中形象而伸手触摸,却发现它并不存在,亨利逐渐意识到被大肆渲染的“神圣、英雄”字眼后面赤裸裸的真实,社会镜像里“神圣”的形象化为乌有。亨利一次喝酒时被炸弹炸成重伤,送到了战地医院。在那里,他没有感受到“神圣”与“光荣”的感觉,只有伤口流出的鲜血,引来大群嗡嗡的苍蝇们肆虐。能指链中的能指发生了漂移,不再指示向原来的能指,而衍生出新的涵义。即便是在负伤期间,亨利也酗酒,在病床上与凯瑟琳疯狂做爱,并拿祖父的支票随意挥霍。他的放荡不羁折射出,亨利内心深处已经开始质疑“神圣”、“光荣”、“爱国”等宣传语,感到自己和祖父受到了愚弄,错把虚幻的英雄形象当做追求的目标。这也表明,所谓自我以及自我形象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异化的过程;自我形成的过程也就是主体性泯灭的过程。
镜像阶段是主体在心理形成过程中开始分化的阶段。自我被人为割裂成自我和自我的社会镜像(主体理想自我的幻象),它们两者的对立也是主体与社会秩序的对立。
二 象征界:亨利被阉割
主体在镜像阶段只是初步的形成,一旦主体意识到一个大他者S的存在,并构建起镜像自我的概念,就开始进入象征界了。主体在象征界被阉割,使之服从于象征秩序。
作为已经进入象征界的主体,亨利已经不再是那个战争初期“频频要求上最前线”的懵懂青年。养伤期间,亨利与凯瑟琳耽于情爱,他们的浪漫激情让凯瑟琳未婚先孕,但他们不能选择结婚,因为“意大利法律”和“繁杂的礼节”会来拆散他们。经过世事洗礼,亨利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钻入了某个精心编好的“圈套”。亨利知道,对于这种异己的语言结构,“意大利法律”和“繁杂的礼节”,如同婴儿尊重父亲的权威一样,他得认同“他者”的要求,把自己的欲望与外在的文化秩序结合起来。
理解自己和他者关系的过程就是“主体化”或者“他者化”的过程,也是第二次“同化”。亨利接到军方催促归队的公函后,无奈地决定离开凯瑟琳,结束养伤期短暂的平静生活,跳出情欲的漩涡,重返部队,重返战火肆虐的战场。主体阉割自己的真实情欲,服从外在的语言结构,使主体在社会秩序中占据一个位置而成为其中一员,亨利获得的军功勋章就是这一位置的标志。
在登上返回战场的车之前,亨利下意识地感到“我得买只枪”。枪是男性阳具的象征物,买枪意味着主体被迫接受象征文化规范的菲勒斯。主体的自我必须服从他者的要求,才能得到构建。
亨利每一次对自己欲望的约束,对“他者”的屈从,主体的自我与社会自我之间就会裂开更深的鸿沟,以至于“我每逢听到神圣、光荣、牺牲等字眼和徒劳这一说法,总觉得局促不安”。主体越来越深刻地觉察到,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不断扩展的断裂:“抽象的名词,像光荣、荣誉、勇敢和神圣,……简直令人厌恶。”
亨利重新卷入了战争,此时已经没有了“神圣”与“英雄”,只有逃兵和弥漫的对战争的厌倦,到处都是溃败的消息。很快,亨利本人也被裹挟进了大撤退的洪流。意大利宪兵检查撤退的军官时,下了他的枪。这具有很典型的符号意义。若买枪意味着主体对具有社会权威的“大他”的认可和同化,那么在听从逃生欲望而撤退时被下枪则意味着:社会秩序对主体欲望的审查、压抑和摒弃,是对主体的阉割。
“意大利法律”、意大利的“繁文缛节”、意大利宪兵,对亨利而言,意大利所有的一切都很陌生。意大利作为一种他者语言符号,成为对小说主体亨利压抑和限制的代名词。面对意大利宪兵阉割性的威胁,亨利若接受异己的“意大利的法律”的制裁,就是继续接受他者,接受“神圣、光荣”等空洞的毫无意义的能指,让自己像屠宰好的猪肉一样掩埋掉。亨利选择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永别了武器,与他者做了决裂。
三 真实界:被阉割的亨利
真实界不是指客观真实界,而是指主观真实界,它是“欲望”的渊薮。真实界包括所有作为制约性力量的社会规范,也包括缺失的欲望,所以具有双重性的特点。
意大利宪兵作为制约性的力量存在,高悬于亨利头上。为了逃避他们的追捕,亨利不得不携凯瑟琳远遁瑞士。在这个远离战争硝烟的世外桃源,主体屈从于欲望的驱动,放弃了语言结构的束缚。他们终于能够重新享受被异己的他者力量阻隔的爱情,满足缺失的欲望。此时的亨利已经阅尽世情,异己的他者语言已被他远远地抛在脑后。他和凯瑟琳只是徜徉于瑞士美丽的河山之间,恣意于二人世界,为二人将至的爱情结晶做着憧憬,再也没有意大利的繁文缛节的干扰,战争的硝烟在脑海中好像已渐行渐远。主体与他者决裂,成长为一个成年的、成熟的主体。
主体的概念被拉康定义为能指为另一个能指表征的东西,也就说主体就是能指链本身。既然对于亨利而言,“英勇”“正义”能指链不再具有任何指涉意义,而消逝于战火之中;那么,主体也就相应地冰融雪化,分裂于无形之中。
主体在象征界被“符号化的阉割”之后,就进入了真实界。“真实界……,是象征化过程的废料、残余。”劫后余生的亨利就是这个阉割过程的残渣,爱人凯瑟琳在产床上因难产逝去之后,他的灵魂已经消逝,只剩下了行尸走肉。在永远告别了武器(arms)后,他又不得不和爱人的怀抱(arms)永别!女性拥有生产和哺育后代的能力,孩子代表着前途和未来。海明威剥夺了亨利的未来和前途,通过这样的情节安排,作家试图强调社会秩序对游离于其外的个体的惩罚。对亨利这样的人生宿命安排,也是作家海明威阉割欲望的释放。
结语
由此可见,拉康哲学构成了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主旨结构。对于海明威来说,人的自我是分裂的自我,人在本质上就是一个虚幻,一个他者。他笔下的亨利先是在想象界,误把普遍的社会语言树立的他者形象奉为圭臬,因而自身异化分裂成本我和本我的虚像;而后在象征界,主体遭到他者的阉割而进一步分裂,亨利不得不亡命天涯。阉割的结果是劫后余生的亨利,他只能行尸走肉般地苟延残喘,生命对他已失去了所有的意义。被战争阉割了的海明威在自己作品里也阉割了自己的主角亨利。在他的另一部名著《太阳照常升起》中,海明威的阉割情结在主人公巴恩斯,一个在战争中丧失了性能力的人的身上得到进一步的诠释。这样的情节设计体现了:海明威对战争这种异己性力量对人性破坏的控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破坏不仅仅是对生命的剥夺,它对人性的破坏也有灾难性的后果。
参考文献:
[1] 朱志荣:《西方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马元龙:《主体的颠覆: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6期。
[3] 严泽胜:《拉康与分裂的主体》,《国外文学》,2002年第3期。
[4] Miller,James,et al.ed.The Makings of America: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2 vols,Lexington:D.C.,Heath and Company,1993.
[5] J.Lacan.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ed.Jacques Alain Miller,trans.Alan Sheridan.New York:Norton,1977.
[6] 欧内斯特·海明威,林疑今译:《永别了,武器》,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7] 卢永欣:《真实界与意识形态——阿尔都塞和齐泽克对拉康的继承》,《前沿》,2010年第12期。
作者简介:杨新立,男,1975—,河南郾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主体 能指链 他者 分裂 阉割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解析文学创作中作家与作品的关系时,弗洛伊德在《作家和白日梦》中写到:“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幼年时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作家创作的过程,就是把自身那些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求释放的过程,所以他必然会从自我人生体验中寻求创作的材料。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作家实现自己被压抑的愿望的幻象,作品只是作家表达这种幻象的伪装形式。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是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知名作家,其作品多是以其本人的人生际遇为基础所创作的。一战爆发后,海明威赴意大利参战。他随后收获的是——意大利政府授予的多项军功奖章和中尉的军衔,还有在战争中身体受到的数百处伤痕以及精神上的创伤性记忆。与许多跟他有相同遭遇的“迷惘的一代”的年轻人一样,战争留下的伤痛和梦魇折磨着海明威的一生,他感到空虚和抑郁,精神迷惘,湎于沉沦——战争阉割了海明威。在他的数部作品中,如《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中,海明威都塑造了与其遭遇相似的人物:被战争阉割、分裂的巴恩斯,亨利中尉等。这些虚拟人物的命运轨迹,实际上是海明威潜在被压抑心理的表征,是其阉割欲望的释放。
海明威这样独特的创作体验反映了他拉康式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拉康哲学成为其作品的核心结构。拉康认为,人的自我在本质上就是一个虚假的幻象,人的自我在本质上是分裂的;自我其实就是一个他者,自我的本质是一种挫折。
根据儿童成长过程,拉康提出了主体成长发展的三个阶段:想象界、象征界和真实界。本文以此来描述主体在他者语言系统下被阉割和分裂的过程。
一 想象界:亨利的幻象自我
想象界是一个心理阶段,婴儿此时通过识别自己的镜像,初步形成自我意识。想象界分为前镜子期和镜子期,在前镜子阶段,婴儿形成了自我意识,但事实上主体的意识此时只是一种幻觉、虚像。
对处于本阶段小说主人公的分析,需要一些小说文本外的背景介绍。一战初期,因为德国对欧洲的侵略影响到了美国在欧的利益,美国媒体开始不遗余力地散布和渲染反对德国的舆论,指斥德国在欧洲的暴虐,号召年轻人赴欧“为民主二战”。在举国沸腾的赴欧参战氛围中,众多美国青年远赴大西洋彼岸的意大利参加一战。作者海明威,或者是虚拟化的《永别了,武器》的主角亨利,被裹挟进这一洪流,成为其中一员。
“如果主体可以看做是语言的奴仆,那他就更是某种普遍性的话语的的奴仆。”训练营里铺天盖地的宣扬爱国主义的美国报纸,甚至爷爷信里那些爱国主义的话语,如同一面面镜子,使亨利仿佛看到自己“神圣、光荣”的形象,使其相信自己行动的无私正义。此时的亨利如同初生的懵懂婴儿,坚信自己远赴意大利参战是为了“世界的最终和平和解放世界人民”,“保卫世界的和平与民主”。
以媒体为代表的社会舆论成功地制造了赴欧参战等于“神圣、光荣”的能指链,使其成为普遍性社会语言;其地位与作用就好比婴儿面前的母亲,婴儿只能通过母亲认识世界,对母亲表现出无限的依恋和顺从。“神圣”这个能指在能指链中处于支配性地位,它就如同一面镜子一样,校正着舆论阴影下的每个社会个体。正如婴儿对母亲的绝对信任一样,亨利对这个能指链表示出毫无异议的服从,也由此获得母亲的赞许。他从这些普遍性社会话语中观察到自己的形象,发现了自我,于是他像婴儿一样感到欣喜,“紧偎着在镜子面前抱着他的大人”。这是第一次同化,即主体与社会镜像的融合统一。
在想象界的第二阶段即镜子期,婴儿意识到所谓的自我认识,只是一种虚幻,一种左右倒置的镜中幻象。其实,亨利从一开始就错了,他怀抱挽救民主的理想赴欧参战,又频频主动请缨,赶赴战场的最前线,他以“英雄”爱国者的“神圣”形象自许,把虚像当作自我,而实际上,亨利的自我仅仅是“自我理想”,是在想象或误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自己镜中形象而伸手触摸,却发现它并不存在,亨利逐渐意识到被大肆渲染的“神圣、英雄”字眼后面赤裸裸的真实,社会镜像里“神圣”的形象化为乌有。亨利一次喝酒时被炸弹炸成重伤,送到了战地医院。在那里,他没有感受到“神圣”与“光荣”的感觉,只有伤口流出的鲜血,引来大群嗡嗡的苍蝇们肆虐。能指链中的能指发生了漂移,不再指示向原来的能指,而衍生出新的涵义。即便是在负伤期间,亨利也酗酒,在病床上与凯瑟琳疯狂做爱,并拿祖父的支票随意挥霍。他的放荡不羁折射出,亨利内心深处已经开始质疑“神圣”、“光荣”、“爱国”等宣传语,感到自己和祖父受到了愚弄,错把虚幻的英雄形象当做追求的目标。这也表明,所谓自我以及自我形象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异化的过程;自我形成的过程也就是主体性泯灭的过程。
镜像阶段是主体在心理形成过程中开始分化的阶段。自我被人为割裂成自我和自我的社会镜像(主体理想自我的幻象),它们两者的对立也是主体与社会秩序的对立。
二 象征界:亨利被阉割
主体在镜像阶段只是初步的形成,一旦主体意识到一个大他者S的存在,并构建起镜像自我的概念,就开始进入象征界了。主体在象征界被阉割,使之服从于象征秩序。
作为已经进入象征界的主体,亨利已经不再是那个战争初期“频频要求上最前线”的懵懂青年。养伤期间,亨利与凯瑟琳耽于情爱,他们的浪漫激情让凯瑟琳未婚先孕,但他们不能选择结婚,因为“意大利法律”和“繁杂的礼节”会来拆散他们。经过世事洗礼,亨利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钻入了某个精心编好的“圈套”。亨利知道,对于这种异己的语言结构,“意大利法律”和“繁杂的礼节”,如同婴儿尊重父亲的权威一样,他得认同“他者”的要求,把自己的欲望与外在的文化秩序结合起来。
理解自己和他者关系的过程就是“主体化”或者“他者化”的过程,也是第二次“同化”。亨利接到军方催促归队的公函后,无奈地决定离开凯瑟琳,结束养伤期短暂的平静生活,跳出情欲的漩涡,重返部队,重返战火肆虐的战场。主体阉割自己的真实情欲,服从外在的语言结构,使主体在社会秩序中占据一个位置而成为其中一员,亨利获得的军功勋章就是这一位置的标志。
在登上返回战场的车之前,亨利下意识地感到“我得买只枪”。枪是男性阳具的象征物,买枪意味着主体被迫接受象征文化规范的菲勒斯。主体的自我必须服从他者的要求,才能得到构建。
亨利每一次对自己欲望的约束,对“他者”的屈从,主体的自我与社会自我之间就会裂开更深的鸿沟,以至于“我每逢听到神圣、光荣、牺牲等字眼和徒劳这一说法,总觉得局促不安”。主体越来越深刻地觉察到,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不断扩展的断裂:“抽象的名词,像光荣、荣誉、勇敢和神圣,……简直令人厌恶。”
亨利重新卷入了战争,此时已经没有了“神圣”与“英雄”,只有逃兵和弥漫的对战争的厌倦,到处都是溃败的消息。很快,亨利本人也被裹挟进了大撤退的洪流。意大利宪兵检查撤退的军官时,下了他的枪。这具有很典型的符号意义。若买枪意味着主体对具有社会权威的“大他”的认可和同化,那么在听从逃生欲望而撤退时被下枪则意味着:社会秩序对主体欲望的审查、压抑和摒弃,是对主体的阉割。
“意大利法律”、意大利的“繁文缛节”、意大利宪兵,对亨利而言,意大利所有的一切都很陌生。意大利作为一种他者语言符号,成为对小说主体亨利压抑和限制的代名词。面对意大利宪兵阉割性的威胁,亨利若接受异己的“意大利的法律”的制裁,就是继续接受他者,接受“神圣、光荣”等空洞的毫无意义的能指,让自己像屠宰好的猪肉一样掩埋掉。亨利选择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永别了武器,与他者做了决裂。
三 真实界:被阉割的亨利
真实界不是指客观真实界,而是指主观真实界,它是“欲望”的渊薮。真实界包括所有作为制约性力量的社会规范,也包括缺失的欲望,所以具有双重性的特点。
意大利宪兵作为制约性的力量存在,高悬于亨利头上。为了逃避他们的追捕,亨利不得不携凯瑟琳远遁瑞士。在这个远离战争硝烟的世外桃源,主体屈从于欲望的驱动,放弃了语言结构的束缚。他们终于能够重新享受被异己的他者力量阻隔的爱情,满足缺失的欲望。此时的亨利已经阅尽世情,异己的他者语言已被他远远地抛在脑后。他和凯瑟琳只是徜徉于瑞士美丽的河山之间,恣意于二人世界,为二人将至的爱情结晶做着憧憬,再也没有意大利的繁文缛节的干扰,战争的硝烟在脑海中好像已渐行渐远。主体与他者决裂,成长为一个成年的、成熟的主体。
主体的概念被拉康定义为能指为另一个能指表征的东西,也就说主体就是能指链本身。既然对于亨利而言,“英勇”“正义”能指链不再具有任何指涉意义,而消逝于战火之中;那么,主体也就相应地冰融雪化,分裂于无形之中。
主体在象征界被“符号化的阉割”之后,就进入了真实界。“真实界……,是象征化过程的废料、残余。”劫后余生的亨利就是这个阉割过程的残渣,爱人凯瑟琳在产床上因难产逝去之后,他的灵魂已经消逝,只剩下了行尸走肉。在永远告别了武器(arms)后,他又不得不和爱人的怀抱(arms)永别!女性拥有生产和哺育后代的能力,孩子代表着前途和未来。海明威剥夺了亨利的未来和前途,通过这样的情节安排,作家试图强调社会秩序对游离于其外的个体的惩罚。对亨利这样的人生宿命安排,也是作家海明威阉割欲望的释放。
结语
由此可见,拉康哲学构成了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主旨结构。对于海明威来说,人的自我是分裂的自我,人在本质上就是一个虚幻,一个他者。他笔下的亨利先是在想象界,误把普遍的社会语言树立的他者形象奉为圭臬,因而自身异化分裂成本我和本我的虚像;而后在象征界,主体遭到他者的阉割而进一步分裂,亨利不得不亡命天涯。阉割的结果是劫后余生的亨利,他只能行尸走肉般地苟延残喘,生命对他已失去了所有的意义。被战争阉割了的海明威在自己作品里也阉割了自己的主角亨利。在他的另一部名著《太阳照常升起》中,海明威的阉割情结在主人公巴恩斯,一个在战争中丧失了性能力的人的身上得到进一步的诠释。这样的情节设计体现了:海明威对战争这种异己性力量对人性破坏的控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破坏不仅仅是对生命的剥夺,它对人性的破坏也有灾难性的后果。
参考文献:
[1] 朱志荣:《西方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马元龙:《主体的颠覆: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6期。
[3] 严泽胜:《拉康与分裂的主体》,《国外文学》,2002年第3期。
[4] Miller,James,et al.ed.The Makings of America: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2 vols,Lexington:D.C.,Heath and Company,1993.
[5] J.Lacan.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ed.Jacques Alain Miller,trans.Alan Sheridan.New York:Norton,1977.
[6] 欧内斯特·海明威,林疑今译:《永别了,武器》,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7] 卢永欣:《真实界与意识形态——阿尔都塞和齐泽克对拉康的继承》,《前沿》,2010年第12期。
作者简介:杨新立,男,1975—,河南郾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