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伦:“专精”撬开“弱”市场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经理人创业前往往拥有良好的事业平台,而当他们创业时,成功率却并不高。张维伦用“专精”的管理经验整合相关行业的薄弱环节,昭示了职业经理人创业的一个现实可能。
  
  能够驾驭“巡洋舰”,是否一定就能掌舵“小舢板”?
  在创业群体中,职业经理人颇为特殊。他们拥有多年的职业打拼经历,结合行业背景,似乎应该是最接近成功的群体。不过,在中国市场,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创业成功的概率并不高。经理人的价值取向、职业规范往往会成为他们创业前期谋取生存的障碍,加上退路、选择多,他们的创业通常难以持久。
  那么,经理人创业应该如何提高成功率?
  “创业是一个不断改变自己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的过程。”针对职业经理人创业的特殊性,腾驹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景素奇提出了3个建议:学会向自己妥协,舍弃不切实际的行为标准;着眼西瓜、着手芝麻,有战略眼光,但从小处入手;学会专精、只做一件事,靠核心竞争力吃饭。
  原奥园集团高管张维伦的创业经历可谓“专精经营”的例证:针对行业链条的薄弱环节,将专业的管理经验楔入其中,提升薄弱环节的运作效益和效率,从而实现了创业初期的稳定生存局面。
  
  出身名企高管
  
  1993年,张维伦毕业于武汉大学工民建专业,他先后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武汉分行、珠海佳能、日本清水公司。1 999年他进入奥园集团,做到集团董事、常务副总裁。
  作为职业经理人,张维伦的声名在2004年达到高峰。他先后担任广州奥园、南国奥园、南沙奥园、番禺奥园、天鹿湖奥园等项目总裁。南国奥园当年拿地、当年开盘,15天销售15万平方米,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名盘第一名”,“复合地产营销”成为中国房地产业的第一个MBA案例。张维伦也被评为“影响中国房地产的1 00位企业家之一”。
  虽然出身名企高管,但当时张维伦的创业前景并不明朗。因为在房地产业,很少有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成功创业的案例。
  房地产通常被认为是这样一个行业:项目来源于人脉资源,台面下的操作远比台面上的重要,在土地与融资方面长袖善舞的企业才是游戏的主导者,而操盘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则被称为“保姆”。没有融资和拿地的深厚背景,职业经理人想在这个行当以小博大,成功机会近乎渺茫。
  不过,凭借多年的房地产管理经验,张维伦却发现了市场商机。他创立的广州维森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森”)以独特定位和模式,“全程托管”多个开发项目,2005年至今,在全国十几个城市已经做了20多个项目,累计开发面积超过了500万平方米。
  
  发现市场薄弱环节
  
  张维伦为维森固定了输出专业管理的“全程托管”市场。
  1988~1998年间,内地开发商对产业链的六个环节进行了垂直一体化整合:策划、拿地、设计、施工、销售、经营。之后,粗放式的开发模式出现了细化、分工,专业的设计公司、营销代理公司大批出现,开发商集中精力于融资和开发两件事。
  不过,项目开发管理却越来越成为了瓶颈。大开发商的产品质量都屡遭投诉,更不用说缺乏经验的中小开发商了。根源就在于,开发商往往专注于融资、拿地,对开发管理的重视不够。而对业外资本、投资基金来说,由于缺乏市场化的专业开发管理公司为其服务,它们进入房地产业后也是举步维艰。
  可以说,房地产开发管理是一个缝隙市场,传统开发商慢慢地产生了外包的需求,业外资本也亟需专业的开发管理,因为向传统开发商寻求帮助代价高昂。这个缝隙市场产生于现有房地产链条的薄弱环节:二三线城市、非品牌开发商的旗下项目。
  作为职业经理人,张维伦感受到了输出管理市场的巨大潜力,萌发了创业的想法。因此,尽管后来有成为奥园集团总裁的机会,张维伦还是在2004年12月决定出来创业。
  创业初期,张维伦和4个创业伙伴除了口碑与履历,无钱无地,可谓一无所有。但很快,他们就接到了第一个项目。该项目由5家民营企业各投资20%,由于其中4家都有开发团队,结果矛盾重重,拿地两年仍未启动。最后该项目委托维森“全程托管”。2005年2月维森正式接手,2005年12月30日该项目销售第一天就达成了300套交易,打破了万科创造的南昌楼市销售纪录。
  
  双管齐下,夯实管理
  
  张维伦以自己的管理经验切入房地产行业的薄弱环节,但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得好,不等于管理输出也能做好,他的创业成功还需要有自己企业的核心管理能力。
  内地房地产业社会化分工程度不高,许多开发商运营成本高、开发质量低、负债率高,潜伏着金融风险和项目运作风险,缺乏经验的业外资本更是屡屡落入投资的陷阱。
  张维伦相信,“任何一个产业都会有进化”,未来房地产业将会越来越健康和规范,资本运作、开发管理和专业服务将由不同主体负责,目前综合了投资、管理和专业服务的房地产开发商,只是一种不专业的过渡形态。而维森只做管理,所谓“全程托管”就是与投资商共同进行项目的开发管理,设计、施工、销售、物管等服务则主要由专业公司来提供。
  为了保证“全程托管”市场的可持续性,维森致力打造品牌和服务的差异化,通过“总部一现场协同管理”和“复合地产营销”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总部一现场协同高度细分的“管理系统”是维森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张维伦在珠海佳能工厂对日本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印象深刻。“一个相机300多个零件,全部在看板上贴出来。”每个工位都有岗位说明书,讲不清楚就用漫画,保证每个工人都能理解和执行。
  目前维森把房地产项目开发细分到了13 000项子任务,由此总部对现场工程师实现了表格管理、远程控制。现场工作为采样、填表和执行,分析、决策由总部提供。尽可能减少现场人员的主观影响,对复杂项目的进度控制尤为重要。
  对内部管理而言,有了高度细分的管理系统,对人的要求也可相对降低。张维伦反对动辄指责员工“执行力不够”:“没有人愿意改变。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最极端的,招进来做什么就做什么。关键是要像对小孩子一样。吃不了的东西,
  嚼碎了给他,有多碎就嚼多碎。”项目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实现了统一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回报也有保障,为跨区域、跨规模、跨类型发展奠定了基础。维森做的项目包括住宅、商用物业、旅游地产、工业地产甚至农业地产。这对传统开发商来说纯属离经叛道,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又是房地产投资者梦寐以求的。
  深耕“复合地产”这是维森的另一项优势。
  要想“全程托管”,光靠管理精细化的优势,有时还不够,而必须在项目定位、营销策划方面也有过人之处,才能啃得动“硬骨头”。
  佛山的山水庄园是一位五金制造商拿下的项目,拿地3年后于2006年3月委托给维森全面开发管理。周边(下游)都是别墅项目,怎么做差异化?维森通过定位、策划,推出了“别墅之上是庄园”的主题,抓住了“改善型别墅需求”的客户心理,围绕“庄园”重新开展规划。2007年1月该项目开盘,一周内就售出了99套,销售额达3亿元,成为广东标杆性的山地别墅,单价比周边楼盘高出了2 000元。
  山水庄园的营销套路就来自维森团队在奥园阶段积累的“复合地产模式”。房地产项目通常以软文、硬广告带动售楼处蓄客,蓄够数量就排队开盘。维森的营销活动超出了“广告+售楼处”的沟通层面,围绕“复合地产”开展营销,追求品牌定位“领先半步”,售楼处不再是蓄客阵地,而是蓄客的现场与结果。按照该模式,房地产与关联产业、软性资源有机整合,强调有号召力又人性化的生活方式。运动、教育、动漫、旅游……产品主题在变,营销主题也随之变化。
  面对具备融资、拿地优势的开发商,张维伦将管理经验和行业趋势结合,找准了自己的定位,继而深耕项目开发的管理系统、“复合地产营销”模式,逐步撬动了“全程托管”的缝隙市场、站稳了脚跟,创业团队的角色也从“保姆”演变成了“家政服务公司”。他的创业历程对于其他职业经理人也不无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毋庸置疑的初级阶段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企业竞争情报的整体现状,它们存在哪些思路上的误区?  缪其浩:本世纪初国内掀起一股竞争情报的热潮,有一定泡沫成分。近年来热度低了一些,更加冷静和现实了。竞争情报一开始就带着“舶来品”的通病——不是出于我国企业的觉悟和主动需求,而是从外部推介、宣传甚至灌输进来的。1992年,上海科技情报所在国内首次对企业开展了一次竞争情报培训,基本是灌输型的,企业有新鲜感有
期刊
重构产业价值链    在联发科创始人蔡明介看来,一种产品从发展初期到结束,若以时间为横轴、市场规模为纵轴,会从左下角到右上角形成一条S形的生命曲线。在s曲线的前段,产品的功能改进速度会不断提升,而到后段时,产品功能提升的空间减少,成本竞争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产品步入S曲线中段后,就需要有更佳的生产弹性及效率。在这方面,亚洲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具备了发达地区那些大公司难以比拟的优势。S曲线的中
期刊
招聘失误的最大成本    通常,招聘失误会造成薪资沉没、团队生产力下降、客户/机会流失等严重后果。然而,招聘失误对企业造成的最大损失是,它会对公司领导人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小企业和企业家主导型(entrepreneur-led)的企业,这种影响尤其严重。  招聘失误不仅会耗费企业家更多的资本,还会消耗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些员工非但不能让你减轻工作压力,反而增加更多的烦恼;领导者为这样的
期刊
要素品牌的供应商同时向制造商和终端用户宣传它们的品牌,这种宣传使要素品牌产生了,“推拉效应”。据此,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目标来实现销售额的增长。    2008年,特种计算机行业领军企业研祥集团推出了“研祥inside”品牌战略,冀望在终端产品贴上“研祥inside”标志,直接面向终端客户推广品牌,实现研祥的国际化营销。  显然,研祥是在借鉴“Intel inside”的经典营销经验。1991年,电
期刊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下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正呈现出一些新的视角和关注点,其主要表现可归纳为“长期性、安全性和突破性”三个方面。    广义的私募股权(PE)主要包括专注初创期企业的风险资本、扶植企业迅速发展和扩张的成长性资本,以及以取得控制权并通过重组提升价值的并购型资本三种类型。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私募股权投资市
期刊
李倩玲称自己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从台湾空降到大陆拓展业务时,宁愿单枪匹马开拓新市场也不带上自己的“嫡系部队”;从上任第一天就会主动考虑自己的接班人在哪里,还会跟自己的老板透明地讨论这个问题;在下属面前,她听的时间多于说的时间。当下属情绪的“发泄桶”?这也没问题。  如是,她做了许多看起来并非最聪明的职场选择。那些敢于将自己置于未知风险中的人常常被批评为盲目乐观。然而乐观的人有两种:一种可能是真的不
期刊
离营销3.0还有多远    《中欧商业评论》(CBR):长久以来,人们多以微观的视角解析市场营销的概念,视之为一种中短期的商业策略和行为。你最近提出营销革命3.0的概念,是觉得营销应承担更多其他责任吗?  菲利普?科特勒(以下简称科特勒):营销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很多发展变化。在第一阶段即1.0,营销只是有关销售产品和服务,无关重复购买、客户忠诚等含义;到了2.0阶段,卖方希望有回头客,甚至进一步赢
期刊
中国的企业真要狼性吗?那就需要明白,狼性绝对不是片面的凶残,也不是无情地撕咬猎物。学习狼性,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持敬畏的心态。哪怕是赶走自己的子女,哪怕是面对对自己权威的挑战,哪怕是位高权重,也一定要亲临一线,到“战争”的最前沿。    中国企业曾经而且至今迷恋一种动物的属性,那就是狼性。有企业如华为,号称是“土狼”;有企业如平安,号召销售人员用嗜血的狼性武装自己。这样的企业在中国并不少见。  
期刊
在台湾地区,没有一个企业否认知识的力量,但是,也几乎没有一个企业把知识管理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来推进。一些台湾地区企业认为,知识的创造和应用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学习分享文化氛围中,水到渠成自然而成之事。  知识在企业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可以被计算机记录在系统里的显性知识,另一种是依附于人或组织的隐性知识。显然,企业要想获得这两类知识,靠制度硬性规定员工贡献是不大可能的,因此,台湾地区的一些企
期刊
对于侦查员而言,环境需要什么个性,他就必须具备那种个性。邵晓峰很快融入企业非常有帮助。    支付宝总裁邵晓锋的人生可以分为两半:40岁之前是刑警,40岁之后是职业经理人。而且他似乎在这两个职业都做得游刃有余。当刑警的时候,已经是荣誉颇多,进入阿里巴巴集团以后,从2005年底的集团网络安全总监到2008年出任支付宝总裁,他又是升迁最快的一位。  刑警和职业经理人,这是两个没有任何交集的职业,想来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