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靠叙述”与叙事类文本解读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i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可靠叙述”不仅用在小说等带有虚构型的叙事类文本中,也用在诸如书信、日记等非虚构类的文本中。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不可靠叙述”的内容与细节,引导学生关注“不可靠叙述”的细节,可以深入把握文本的意蕴,或者是发现叙述过程中的“漏洞”。
   “不可靠叙述”最初是由美国小说理论家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里提出来的,他聚焦于两种类型的不可靠叙述。一种涉及故事事实,另一种涉及价值判断。前者主要指叙述者在叙述事件时前后不一致或与事实不相符,后者主要指进行价值判断时出现偏差①。詹姆斯·费伦等人则提出了三种“不可靠叙述”的具体表现,即发生在事实/事件轴上的不可靠报道,发生在伦理/评价轴上的不可靠评价,发生在知识/感知轴上的不可靠读解②。当然,在解读初中统编本教材时,教师不必引入抽象的概念,但需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部分文本的“缝隙”和“穿帮处”。
   一、叙述者的能力与“不可靠叙述”
   叙述者的能力,指的是叙述者在故事话语层面上的叙述效度,或者说,在某些情况下,叙述者不具备感知事物或事件的能力,这是由叙事视角本身限制的。例如有一次,笔者听某教师讲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讲课过程中,一位同学对文本的“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的来去匆忙中,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和“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这两个细节产生了疑问,他说:“‘我’在文中不是盲聋哑人吗?怎么能够看到母亲的手势以及下午的阳光呢?”
   问题提出之后,其他同学纷纷表示赞同。教师暂停了其他内容的分析,引导学生先来探讨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文中的‘我’和作者海伦·凯勒不是同一个人,作者是盲聋哑人,‘我’不一定也是盲聋哑人。”有的同学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文中的‘我’也是盲聋哑人,这从多处细节可以看出,例如‘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这句话,暗示‘我’也是盲聋哑人。”有的同学说:“这篇文章是后来写的,那时候作者早已恢复了一定的视力和听觉,所以才能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有的同学表示赞同,认为“母亲的手势和下午的阳光带有一定的虚构成分,属于作者的回忆,不是真实的记录。”
   其实,同学们的讨论虽然没有提出“不可靠叙述”的概念,但他们的问题与独特的解释,已经触及到“不可靠叙述”的诸多内容。再比如感知流水的片段,作者说:“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既然作者无法将实际意义上的“水”与“water”这个单词联系起来,又如何能够运用“水”这个概念?
   实际上,文章的作者即叙述者与“我”之间虽然有重合的成分,但也有微妙的区别。“我”是一个正在经历当时事件的主人公,而叙述者则是站在一个成年人的立场上对过去的“我”的故事的回忆与叙述。或者说,叙述者是在恢复了部分语言功能与认知能力之后,对过去的事情进行重新叙述。这就要求叙述者一方面能够还原当时的情境与心理,真实地再现过去那种迷茫与无助的心态,再现莎莉文老师“重塑”“我”生命的经历,另一方面又要站在讲述者的立场上,用某种回溯视角对过去的事件进行评论。课文的第一段,很明显就是这样一种回溯的视角,是叙述者站在现在的时间点上对1887年3月3日那天的事情进行回忆。因此不论是“母亲的手势”还是“金银花叶子”还是“清凉的水”,都是叙述者对过去的补充与想象。为了使故事更具有现场感,作者在叙述中穿插着“我”的感受与认识,而实质上这些感受与认识,也是在回忆的整体框架内进行的。
   也可以说,“不可靠叙述”不一定都是文本的叙述漏洞,也可能是作者采取的一种叙述策略与手法。
   二、叙述者的价值观与“不可靠叙述”
   布斯认为:“由于缺少更好的术语,当叙述者为作品的思想规范(亦即隐含的作者的思想规范)辩护或接近这一准则行动时,我把这样的叙述者称之为可信的,反之,我称之为不可信的。”③有时候,叙述者在文本表层的价值观念,与作品深层的内涵是不一致的,这也是“不可靠叙述”的一种表现。深入到这种“不可靠”的内部进行分析,才能读懂作者的深层意图。
   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还提出了一个概念叫“隐含作者”,他认为“隐含作者”是以特定立场、方式或面貌创作作品的人,“真实作者”则是没有进入创作过程的日常生活中的这个人④。在郑振铎的小说《猫》中,“真实作者”指的是郑振铎这个真实的个体,“隐含作者”则是反映在《猫》的创作及作品中的“郑振铎”,叙述者则是“我”,它们之间有聯系,但也有区别。我们可以分析小说的两处细节:
   第一处,“我”一直强调“三妹是最喜欢猫的”,这其实是叙述者的主观态度。但如果按照这个结论去印证三妹的行为,可能就会出现偏差。从文本上讲,三妹的“最喜欢猫”实际上是将第一只小猫视为玩物,可以逗着玩,而并没有将猫当作是生命平等的朋友。或者说,这种“最喜欢”并非出自真心,而是让猫发挥其娱乐功能。于是,当第一只小猫明显处于生病状态时,三妹没有去分析小猫消瘦的原因,而是“想着种种方法去逗它”,甚至还“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这实际上就是漠视生命的表现。最终,在全家人的表面关心内心冷漠的处理下,“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地躺着”,以至于最后病死了。虽说猫的生病与死亡是自然规律,但家人特别是三妹的态度值得注意。
   第二处,在第三只猫亡失之后,“我”心情比此前更为难过,其中有悔恨、忏悔的成分。仔细分析文本,我们会发现不论是妻子还是三妹,甚至是“我”,身上都有一些自私与残暴。就拿“我”来说吧,是“我”的误解直接导致“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这也导致了小猫的受伤。而当真相大白之后,“我”也很后悔,内心充满了挣扎,但遗憾的是,“我”只是在内心抒发自己的忏悔之情,在行动上没有任何表现,以至于“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这不能不说是“我”的软弱、自私导致的?除了第三只小猫,同样被“冤枉”的还有张妈。对于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猫,“我”充满了愧疚与痛悔;但是对于“能够开口辩解”的张妈,全家人没有任何悔意,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张妈被冤枉的心情。实际上,在家人的眼中,张妈的地位比不上第二只小猫,而是与第三只小猫有点类似,但至少“我”对第三只小猫表达了忏悔之情,对张妈却一言不发,从这个意义上讲,张妈的地位甚至不如第三只小猫。    也就是说,小说中的“我”的忏悔是真实的,“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中包含的情感也是真挚的。但这种真挚是叙述者在文本表层的“真挚”,当然也是隐含作者真实的情感。但隐含作者的“真挚”中,不仅仅有悔恨,有反思,更有叙述者未曾意识到的自私、冷漠与偏见。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价值取向是不完全一致的,这恰恰是布斯“不可靠叙述”的体现,只有把握这种“不可靠性”,才能够挖掘出文本更深层的内涵。
   三、叙述者的视角与“不可靠叙述”
   叙述视角指的是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这是西方叙事学中最复杂、争议最多的一个概念。此处只是从公认的视角理论出发,结合小说《驿路梨花》进行具体分析。
   《驿路梨花》是以“我”作为叙述者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同时也是事件的观察者、经历者和体验者。或者说,《驿路梨花》不同于《孔乙己》的第一人称回忆性视角,也不是第一人称的旁观者的视角,而是正在经历此事的“参与者”。但这个“参与者”并不是全知全能的,而是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事件,用自己的心灵体察人物,从叙述手法上讲,这是设置悬念的需要。正是因为读者只能透过“我”的角度接受整个故事,“我”所知的是读者所知,“我”所不知的读者亦不知,如果读者已知,而“我”佯装不知,这就是一种视角的错乱,是一种“不可靠叙述”了。
   在故事中,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当“我”和老余发现小木屋时,不论是小木屋的布置和情景,还是老余的活动,抑或是“我们”共同的活动,都是通过“我”的眼光来观察的。当“我”和老余正在猜测小木屋的主人时,小说写道: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
   而在彭荆风发表于《光明日报》的原文卻是这样讲述的:
   正说着,门突地一下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小袋米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乐呵呵地笑着:“嗬!你们先来了。”
   主人回来了。……
   这里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细节。第一是“我”眼中的瑶族老人,且不说晚上是否能看到老人是“须眉花白”,单是“肩上扛着一袋米”就值得怀疑。“我”是如何知道老人扛的是米而不是其他粮食呢?是根据经验的推测还是先入为主的判断呢?或者是小木屋墙上的“梁上竹筒里有米”这个字让“我”产生了这样的判断?值得注意的是,瑶族老人反复称自己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当然,这个细节没必要过于纠结,因为在老人的语境里,粮食和米或许没必要区分得那么清楚。为了不引起读者的误解,笔者建议还是将原文中的“肩上扛着一袋米”改为“肩上扛着一袋东西”,这样更有“悬念感”。
   第二个是瑶族老人“出场”的情景,小说原文和教材文本都是通过“我”的视角观察的。但小说原文采用的是长句,“须眉花白,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小袋米”是“瑶族老人”的定语,而选入教材时,编者将其改为短句,即“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和老人“站在门前”成为并列的动作。从“我”的感知来看,改为短句更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在当时的情境下,“我”首先注意到的是老人站在门前,然后再感知到老人手里和肩上的东西,如果是“我”一下子感知到三种动作行为,与瑶族老人“突然闯入”的情境不符。
   第三个值得注意的是,“主人”一词的标点符号问题。小说原文的“主人”是不带引号的,选入教材时,编者加上了“引号”,笔者认为这是败笔,也造成了小说的“穿帮”。从理论上讲,“我”并不知道这个瑶族老人是不是小木屋的主人,或者说,当老人出现时,“我”主观上就认定老人是小木屋的主人,在“我”的感知世界里,老人是真实的主人。因此,我眼中的主人是不能带引号的。如果加了引号,说明主人并不是真正的主人,那也意味着“我”早已知道老人并不是真正的主人,这与“我”的限制性的观察视角、参与视角是不相符合的。或者说,只有当“我”是全知全能的,并且早已知道谁是小木屋真正的主人时,主人才能加上引号,以表示特殊称谓。而从叙述手法来看,不加引号更有利于造成读者的“误会”,让故事更有悬念。加了引号之后,读者已知老人不是真正的主人,故事也就没什么悬念了。
   也就是说,每一种视角都是有自己的“叙述权限”的,“限制性叙事者”叙述了“全知叙述者”的叙述内容,自然会造成小说情节的不严密,这一点是需要引起师生注意的。
   总之,分析“不可靠叙述”,必须区分何者是作者有意采用的叙述策略,何者是作者未曾意识到的“漏洞”,更要透过小说话语表层,去把握隐含作者的真实心理与写作意图。
  ————————
   参考文献:
   ①转引自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2页。
   ②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228页。
   ③[美]W·C·布斯著,华明、胡晓苏译.《小说修辞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8页。
   ④转引自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5页。
  [作者通联:广东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上级管理部门、客户以及生产对粮食仓储管理提出的要求。比如:传统的管理方式使粮库的出入库数据无法做到惟一性和实时性,不能满足公司和库主的要求;公司和粮库分在两地,尤其
现代文本的科学解读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姑且不从其功能论,仅从现代文本在当下媒介、教材中所占比例便可知一二。然而,现代文本因其意义空白多、视野广阔等原因,令解读者颇费周章,容易浅读、误读。这涉及到解读者在现代文本解读方面的素养,尤其是核心素养的问题。   界定现代文本解读所需核心素养,弄清其构成,不仅是对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提出“核
2003年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最为活跃的一年.作为21世纪十大高科技之一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作为解决社会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具特有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在过
期刊
怎样通过更好的方式管理实现可执行和可量化是Metrologic从“以技术为驱动”向“以业务为驱动”转变的“五年规划”面临的新课题。同时,每个Metrologic人也面临着怎样适应企业
2007年10月15日,霍尼韦尔(Honeywell)收购美国Hand Held Products公司,标志着霍尼韦尔全面启动新的业务,正式进入增长快速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市场,开拓它在无线技术领域的发展。2
审辩式思维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苏格拉底的教学实践以及古印度佛教的《卡拉玛经》和《论藏》等佛教经典。我国审辩式思维研究的推动者之一谢小庆教授,将这一思维的核心内容概括为:“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传统的“习得性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知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能动的“创造性知识”在个人能力评估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人们逐渐意识到,审辩式思维能力是创新型个人才的重要心理特征,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