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音乐欣赏教学审视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h76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下,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指导和引领学生的感知美、发现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培养审美情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音乐课堂 欣赏教学 美育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发现便是一种审视。只有具有美的修养和审美能力的人,才会拥有比一般人更多美的享受。”在初中实施音乐新课程的进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注重引领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去感知美、发现美、体验美和创造美。
  1 感知美
  音乐是听觉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结合体,其自身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情感性,音乐给人的情感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的多,它能更直接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现在的中学音乐新课程教学,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形式,尽量适合初中学生的感受,并增进了音乐成语故事及大量的音乐欣赏内容,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示了音乐的魅力对人的心理影响。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只要有鲜明的节奏响起,便有众多的学生点头、拍手或轻松跺脚相配合,其感知音乐的情形不言而喻。可见音乐首先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音响,直接刺激听觉神经,并以抑扬顿挫的音调、张弛变化的节奏、线条明晰的力度、扣人心弦的速度、色彩绚丽的旋律,甚至夸张变形的音效等引起学生们心灵的共鸣,震撼灵魂。音乐艺术是最心灵化的艺术,而音乐教学正是通过这种独特形式,让学生去领会感知美。
  2 发现美
  音乐欣赏教学是以音乐作品为媒介,以音响和乐器为载体,以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最终达到完善自我的人文精神境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会学生善于发现美、挖掘美,并去体验美。如在湘教版七年级(黄河的故事)音乐剧的教学中,教师可先给学生讲解音乐剧产生的时间、环境,以及发扬光大的过程。本课的教学,是通过重新组合,把抗战时期比较有名的几首歌曲,按照音乐发展的顺序,有机的结合起来,组成一部新的、小型的音乐剧院。教学中先让学生们欣赏这几首歌曲,再进行音乐的联想,理解音乐,发现音乐,从而展开对音乐的讨论,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深度,学生对音乐就会产生“美”的冲动,发现美的魅力。
  3 体验美
  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神韵方面,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和挖掘“音乐美”,从而使学生不断深入地品味和体验“音乐美”。如在教《青少年管弦乐指南》这首介绍管弦乐队各组乐器的交响曲时,可先简单地介绍四组乐器(弦乐组、木管乐组、铜管乐组、打击乐组)的音色特点,然后播放每一组乐器所演奏的主体音乐,最后播放全曲,让学生在欣赏中品味和体验“音乐美”。
  4 创造美
  学生们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学习,在感知美、发现美、体验美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对音乐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把音乐作品的内在美转化为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即进入对音乐作品创造美的审美层面。在欣赏教学中,深化音乐作品的内涵,挖掘学生对创造美的认识,激发学生积极创造美,丰富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让学生们细心体会,慢慢感受,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会收到好的效果,从而达到完善自我的人文精神境界。
  总之,中学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音乐欣赏得以实现的,通过欣赏,感受中外古今的许多经典音乐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在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起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进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应该永远具有春蚕炬烛的精神,乐于奉献,勤劳耕耘,把音乐与学生的关系拉近,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方唯.音乐与美育[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 谷乐.音乐教师的素养[M].海口教育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目前课改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也是今后一段时间课改教学的主要方向。而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评价是重中之重。“评价是武器,评价是导向,评价是引领。”教师及时恰当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高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是学生进步的“催化剂”。而合理、科学的评价方法能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火”起来,能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合理。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发挥好评价的重要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是建立合理有效的
期刊
新课标下,传统教具应该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传统教具进行发明、创造、改进,会对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从课堂实际出发,借助教具、学具,倡导学生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地学习,以达到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实践、积极探讨学习、构建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的目的。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感悟:  1 加强动手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
期刊
1 大胆探索,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日趋深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被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所取代。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从学科实际出发,利用“课堂”这一教学主渠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改中逐步探索出以“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为基本结构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合作竞争,愉快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
期刊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
期刊
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要融到入学生中去,和学生做朋友,给学生送去温暖的阳光,这样学生才会回报给你浓浓的爱意,才会愿意听你的话,才会愿意学你的学科。而你要给学生阳光,首先自己心里要有爱心,要有阳光。只有你真正为学生着想了,学生才会关心你,这样师生的关系才会和谐,这样在教育这方沃土上我们才会谱写出动人的乐章。几年来的教学,我有了一点心得,下面谈几点做法:  1 读一些励志故事,撼动学生的心灵  做一名阳光
期刊
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要成为一名学生信任,领导、老师信服、社会满意的好老师,一定要做到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当好师生的表率,在育人方面成绩优秀。做到这些绝不是一日之功。  1 注重细节,促进学生心里健康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如今人们经常挂在嘴边,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处理好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把握育人的良好契机,显得尤为重要。记得那是在任九年级数学科时,有个学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就是金安同
期刊
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以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是摆在我们每位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面前的主要问题。如何让其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并从中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拓展思维,促进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提高。在
期刊
农村留守儿童是目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势下所出现的特殊儿童群体现象。几年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奔向城市打工,把孩子寄住在亲属家或留在孩子的爷爷、奶奶身边,这样使很多孩子成为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不少孩子虽寄住爷爷、奶奶亲属身边,但难得像在父母身边那样得到有效教育和深切关爱,因而,一些留守儿童的行为出现了很多令人忧虑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学校面临的新课题,关注这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学校的重要
期刊
【摘 要】 开好班会、家长会,用诚心让学生家长对前途充满信心;要言传身教,正人正己有责任心;要体贴学生,赏识学生有爱心;要因材施教,一视同仁不偏心。  【关键词】 信心 责任心 爱心 不偏心 策略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教二十多年了,正思这二十几年的工作,不论教哪个年级哪个班级,我发现:只要用心,学生总会有综合能力的提高,只要用心,班级总会有较大的进步,要想工作不失败最重要
期刊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使人才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社会需要的现代教育。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自主发展,学校提供多样化课程,教师扮演指导者角色,保证学生在更广阔时间、空间、信息资源学习情境中,自定目标、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  “小学开放式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开放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把教材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氛围的学习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