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翠翠是沈从文笔下最为唯美的女性,一开篇作者就毫不掩饰内心的赞美:“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她的自然、纯净、善良、乖巧,与湘西的青山绿水,构成了一首优美醉人的田园牧歌。然而,美的事物本身就隐含有悲剧的成分。翠翠的身上充满着唯美的诗意,也浸透着浓郁的悲伤,引得无数读者为之悲悯,也为之叹息。细细想来,翠翠的内心有无数重悲凉:
第一重悲凉:少女的孤独
文中勾画了翠翠一家与世隔离的生活状态,“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傍水而居的那种冷清、悲凉、孤独不仅是这个家庭的写照,更是翠翠内心的映照。她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杂乱的声音,心中会有些“薄薄的凄凉”, “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坐在悬崖上,很觉得悲伤”,“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她的忧伤是一种典型的“有所思而不知所以,有所待而无由得之,情无所依、无所释怀的孤独惆怅的心理反映。她之所以想离家出走,放肆大胆地离开爷爷,潜意识里正是希望生命能发生点什么,来打破眼前的单调与孤寂,这其中所蕴含的孤寂与落寞之情是要我们仔细阅读才能品味出来的”①。祖父虽说很爱翠翠,但这种爱毕竟不能替代母爱。当翠翠在月光下问起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后,“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却无从把那种东西挪开”。可以想象的是,难以挪开的不只是对母亲的思念,还有对自己从小失去母爱的悲悯,更有对父母悲剧爱情故事的叹息。而此时的翠翠已悄然长成了妙龄少女,成长中的烦恼和忧伤也悄然而至。如“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说不清道不明。这种青春期特有的焦躁、迷惘,无人倾诉的苦恼,为后来的爱情悲剧设下了不祥的预兆。翠翠喜欢傩送,却不敢表达,两人的心思,要经过许多的人和事,最终因不凑巧而误会,因误会而造成悲剧。
第二重悲凉:无望的等待
小说的结尾晦明难测——“那个人或许明天就回来,或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傩送走了,留给翠翠的是杳无希望的等待。爷爷也走了,留下翠翠孤苦伶仃地守着渡口,“把一个一个日子过下去”。循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维轨迹去猜测,我们不难发现,“等待”只是作者不忍说的结果——纯洁的翠翠在那江河日下的世道,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不管那个人回不回来,故事都终将归于毁灭、破碎、消逝,因为“时间在改造一切,星宿的运行,昆虫的触角,你和人,同样都在时间下失去固有的位置和形态。尤其是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人生可悯”(沈从文)。在论及这部作品时,作者曾说:“一切都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故事中充满五月中的斜风细雨,以及那点六月中夏雨欲来闷人的热和闷热中的寂寞。”无望的等待,生出永不绝断的忧伤,成为读者心中挥之不去的愁绪。
第三重悲凉:死亡的阴影
翠翠父母的死,成为老船夫心底永远的痛,也给整个故事染上了宿命轮回的悲剧色彩。翠翠的父亲“不便悔去作军人的名誉,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应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翠翠的母亲“等待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当父母的悲情故事反复在文中出现时,死亡的阴影也浓重起来,并与翠翠的命运纠结在一起。一场雷雨,渡船冲走,白塔坍塌,老船夫去世,仿佛一夜间一切都消失了,茫茫的天地中只留下翠翠孤独的背影。“生命全在死亡的铁磨下旋转,生与死全是那样突然。全不由生活在这个圈子里的人们自己做主,他们也不曾想到要自己做主。”②经历了天保的溺水而死,傩送的远走他乡,祖父的死割断了她生命中最后一根希望的稻草,死亡的阴影掺入她的生命里,成为再也无法抹掉的伤痛。翠翠重复着母亲的悲剧,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
雪莱曾说过“哀伤的思绪是最美的歌”。小说的悲情色彩从一开始就被不断地浸染,从祖孙相依为命的对话中,我们已经明显地感觉到翠翠和爷爷心中对死亡的担忧:
在船上的祖父听到这种带着娇有点儿埋怨的声音,一面粗声粗气的答道:“翠翠,我就来,我就来!”一面心中却自言自语:“翠翠,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样?”
祖父说:“翠翠,我来慢了,你就哭,这还成吗?我死了呢?”
翠翠俨然极认真的想了一下,就说:“爷爷,我一定不走。可是,你会不会走?你会不会被一个人抓到别处去?”
祖父不作声了,他想到被死亡抓走那一类事情。
老船夫打量着自己被死亡抓走以后的情形,痴痴的看望天南角上一颗星子,心想:“七月八月天上方有流星,人也会在七月八月死去吧?”
这种担忧最终成了现实,给人留下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肠挂肚。
翠翠是美丽的、善良的,本应该得到纯洁的爱情,收获幸福的人生,然而作者却为她安排了一段哀惋凄美、跌宕伤心的人生历程,给人以破碎流离之感,造成读者极大的心理落差。翠翠的悲剧有命运的悲剧、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而这些都与作者的经验、记忆、情绪和思想相契合。
对翠翠内心的隐痛还有N种解读,究其原因,其隐痛根藏着作者“年轻生活心受伤后的痛楚”,折射着作者“过去的失业,生活中的压抑、痛苦” (沈从文《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的印记,融注了作者对淳朴美丽的湘西正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点点消失的悲哀。人生的大起大落、生命的漂泊起伏、亲友的聚散离合,使得沈从文对人生有了悲观的认识,他“用文字包裹伤痕,在困难中微笑”。③让读者“从作品中接触到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发,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洞察华丽外衣下的隐忧、唯美表层下的忧伤。帮助学生理解翠翠内心世界的N种悲凉,对于学生了解沈从文乡土题材作品中的“淡淡的孤独悲哀”与“乡土悲悯感”很有益处。
————————
注释:
①黄瑞雪:《对〈边城〉主旨的另一种解读》,《文学教育》,2005年7期。
②凌宇:《沈从文传》,东方出版社,2009年7月版。
③张新颖:《沈从文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通联:上海市卢湾中学]
第一重悲凉:少女的孤独
文中勾画了翠翠一家与世隔离的生活状态,“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傍水而居的那种冷清、悲凉、孤独不仅是这个家庭的写照,更是翠翠内心的映照。她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杂乱的声音,心中会有些“薄薄的凄凉”, “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坐在悬崖上,很觉得悲伤”,“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她的忧伤是一种典型的“有所思而不知所以,有所待而无由得之,情无所依、无所释怀的孤独惆怅的心理反映。她之所以想离家出走,放肆大胆地离开爷爷,潜意识里正是希望生命能发生点什么,来打破眼前的单调与孤寂,这其中所蕴含的孤寂与落寞之情是要我们仔细阅读才能品味出来的”①。祖父虽说很爱翠翠,但这种爱毕竟不能替代母爱。当翠翠在月光下问起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后,“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却无从把那种东西挪开”。可以想象的是,难以挪开的不只是对母亲的思念,还有对自己从小失去母爱的悲悯,更有对父母悲剧爱情故事的叹息。而此时的翠翠已悄然长成了妙龄少女,成长中的烦恼和忧伤也悄然而至。如“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说不清道不明。这种青春期特有的焦躁、迷惘,无人倾诉的苦恼,为后来的爱情悲剧设下了不祥的预兆。翠翠喜欢傩送,却不敢表达,两人的心思,要经过许多的人和事,最终因不凑巧而误会,因误会而造成悲剧。
第二重悲凉:无望的等待
小说的结尾晦明难测——“那个人或许明天就回来,或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傩送走了,留给翠翠的是杳无希望的等待。爷爷也走了,留下翠翠孤苦伶仃地守着渡口,“把一个一个日子过下去”。循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维轨迹去猜测,我们不难发现,“等待”只是作者不忍说的结果——纯洁的翠翠在那江河日下的世道,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不管那个人回不回来,故事都终将归于毁灭、破碎、消逝,因为“时间在改造一切,星宿的运行,昆虫的触角,你和人,同样都在时间下失去固有的位置和形态。尤其是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人生可悯”(沈从文)。在论及这部作品时,作者曾说:“一切都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故事中充满五月中的斜风细雨,以及那点六月中夏雨欲来闷人的热和闷热中的寂寞。”无望的等待,生出永不绝断的忧伤,成为读者心中挥之不去的愁绪。
第三重悲凉:死亡的阴影
翠翠父母的死,成为老船夫心底永远的痛,也给整个故事染上了宿命轮回的悲剧色彩。翠翠的父亲“不便悔去作军人的名誉,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应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翠翠的母亲“等待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当父母的悲情故事反复在文中出现时,死亡的阴影也浓重起来,并与翠翠的命运纠结在一起。一场雷雨,渡船冲走,白塔坍塌,老船夫去世,仿佛一夜间一切都消失了,茫茫的天地中只留下翠翠孤独的背影。“生命全在死亡的铁磨下旋转,生与死全是那样突然。全不由生活在这个圈子里的人们自己做主,他们也不曾想到要自己做主。”②经历了天保的溺水而死,傩送的远走他乡,祖父的死割断了她生命中最后一根希望的稻草,死亡的阴影掺入她的生命里,成为再也无法抹掉的伤痛。翠翠重复着母亲的悲剧,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
雪莱曾说过“哀伤的思绪是最美的歌”。小说的悲情色彩从一开始就被不断地浸染,从祖孙相依为命的对话中,我们已经明显地感觉到翠翠和爷爷心中对死亡的担忧:
在船上的祖父听到这种带着娇有点儿埋怨的声音,一面粗声粗气的答道:“翠翠,我就来,我就来!”一面心中却自言自语:“翠翠,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样?”
祖父说:“翠翠,我来慢了,你就哭,这还成吗?我死了呢?”
翠翠俨然极认真的想了一下,就说:“爷爷,我一定不走。可是,你会不会走?你会不会被一个人抓到别处去?”
祖父不作声了,他想到被死亡抓走那一类事情。
老船夫打量着自己被死亡抓走以后的情形,痴痴的看望天南角上一颗星子,心想:“七月八月天上方有流星,人也会在七月八月死去吧?”
这种担忧最终成了现实,给人留下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肠挂肚。
翠翠是美丽的、善良的,本应该得到纯洁的爱情,收获幸福的人生,然而作者却为她安排了一段哀惋凄美、跌宕伤心的人生历程,给人以破碎流离之感,造成读者极大的心理落差。翠翠的悲剧有命运的悲剧、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而这些都与作者的经验、记忆、情绪和思想相契合。
对翠翠内心的隐痛还有N种解读,究其原因,其隐痛根藏着作者“年轻生活心受伤后的痛楚”,折射着作者“过去的失业,生活中的压抑、痛苦” (沈从文《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的印记,融注了作者对淳朴美丽的湘西正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点点消失的悲哀。人生的大起大落、生命的漂泊起伏、亲友的聚散离合,使得沈从文对人生有了悲观的认识,他“用文字包裹伤痕,在困难中微笑”。③让读者“从作品中接触到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发,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洞察华丽外衣下的隐忧、唯美表层下的忧伤。帮助学生理解翠翠内心世界的N种悲凉,对于学生了解沈从文乡土题材作品中的“淡淡的孤独悲哀”与“乡土悲悯感”很有益处。
————————
注释:
①黄瑞雪:《对〈边城〉主旨的另一种解读》,《文学教育》,2005年7期。
②凌宇:《沈从文传》,东方出版社,2009年7月版。
③张新颖:《沈从文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通联:上海市卢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