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叔阳,当代著名作家。作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人们在在媒体上看见苏叔阳的名字,很多是因为他作为老一辈艺术家对现在电影艺术“恨铁不成钢”的苛责与批评。而听这位当代著名作家谈茶,他那优美的语言和透彻的观点就像一杯浓浓的好茶。耐人寻味。
茶中,苏叔阳偏爱绿茶,尤其爱喝龙井,他说就是喜欢那清清淡淡的春草的清香。导演田壮壮拍《茶马古道》后告诉他,普洱才是最好的茶,他也就开始尝试着喝一些,但却始终觉得不如绿茶清香宜人。苏叔阳给普洱的评价是:“普洱的味道比较特别,喝惯了也挺好的。”
每个爱喝茶的人总会有几次难忘的喝茶经历,那时的茶情、茶香是不褪色的记忆,苏叔阳也不例外。
有一次在杭州体验生活时,喝到的是明前春茶。茶采摘下来,炒制后,刚放了几天,就拿来沏泡,苏叔阳回忆起当时的味道有些陶醉,他说:“饮一口暖暖的茶,就像整个春天就在自己身边。身体卸下了冬天所有的寒冷和沉重。虽然现在自己年年都能喝到最新鲜的绿茶,但却再未有过那样深刻的感觉。”
再有一次是在武夷山,喝那里最有名的大红袍,苏叔阳说:“当时那茶的感觉就是一个字‘醇’,不同于绿茶的‘清’,大红袍有着醇厚的回味。”于是,那甜甜的口感,浓浓的回香,和当时当空的明月、习习的晚风一起定格在苏叔阳的记忆中。情性所至,适意逍遥,真也是:一心有一心所得,千心有千心所得。
鲁迅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苏叔阳说。年轻的时候不懂得喝茶这种“清福”。
“对茶的爱好和品味是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后才渐渐培养起来的,也才慢慢体会了红楼梦中妙玉所说的一杯为品,二杯那是解渴的蠢货,三杯便是牛饮了。饮茶不仅仅是为了解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在自然界无尽无休中的一种自我感知。饮茶的诗意可以入侵人生的失意”。
中华民族一直都在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中国的茶文化的形成也和这样的追求一脉相承。苏叔阳解释说:“古代的知识分子个性张扬,尤其唐宋的文人墨客精神上的枷锁比今人要小得多,他们有着极为丰富的想像力和闲情雅兴,他们喝茶是为了享受精神上的放松和自我的释放。喝茶时,优雅清闲。物我两忘,调整气息,调整心态,超然于凡尘俗世之上。而且过去喝茶和琴有关系。二者同是人天性的一种抒发,同是对人性最美的陶然。”
古代文人的钟爱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形成,茶真正的发展也与玄学的发展有着脱不开的关系。禅是玄学一种抽象的形式。什么是禅?苏叔阳的解释是:“禅,不是虚无的,空洞的,而是谈所未谈,言之未言的。禅一定是可以领悟的,以心传心,去领悟语言不能表达出来的东西。中国人对抽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体现在中国的艺术上都是有禅意的。对于茶,常说‘禅茶一味’,茶里有玄妙的味道,却很难形容出究竟是什么样的味道,很难说出来。因此饮茶谈禅是统一的。”
“道可道。非常道”,万事万物皆有道,世上道道相通,琴道、茶道、玄学之道,都在言外心中。
苏叔阳作品
北京人的底气
别过于轻视和否定北京人表面上的从容、冷淡、甚至于几近麻木的表象,那只是地壳,内心里却翻腾着岩浆,总能在适当的时候喷涌而出。这从容,甚至可以看作保守,他们总要把事情在心里颠三倒四地盘算个够,有时候颇令先行者头疼,你掰开揉碎地讲个天花乱坠,听众还是漠然。不大轻易被发动、煽动、鼓动,是北京人的一个特点。
生长在古都这片土地上的人群,那长城、那天坛、那故宫、那颐和园,就让他心底瓷实。可惜,北京的城墙拆了,无形中拆掉了北京人心里的一道屏障,让心气儿多多少少发了点儿虚。应当说,这是个失策。
还有,便是北京人的宽容、豁达,很少有地方观念。虽然因是外地人而被横加欺侮、诈骗的事情偶有发生,但从整体来看。北京人大概算最不见外欺生的。
甭管你来自五洋四湖,还是来自山野平川,大多不会受挤对、遭暗算,更不会像看猴儿似的围着你。北京人有底气,觉得自己有根,不会被人“异化”,相反地却可以把别人“同化”,不是用武力,是用精神、用文化、用饮食起居的习惯、用周到的礼教、用善眉笑脸,使你高高兴兴地认同你是个北京人。过去,许多长住北京的外国人,都说北京是最理想的居家之地,一个个长袍短褂地武装起来,随口说句:“您好!早上好,您遛弯呐!”一副陶然的表情。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前驻华大使的夫人,幼年居家北京,如今还念念不忘童年的印象,在狂欢节上,演出了一段儿“有旧瓶子换洋火”,满面飘起幸福的朝霞。
是,北京人常因此而心中自得,这不能不说有股子阿Q气。可反过来,您不能不承认,这里面有对深厚文化的自信和自尊。不管在什么地方。年轻人见了长辈,总要垂手而立,时刻准备着鞠躬。倘或一个男人同一个女人争竞,这男子在众人心目中,立马失去了男子汉的风度。到老北京人家去串门儿,假如不喝人家一杯茶,不问问人家老少的安康,客人叫失礼,主人则过意不去。把“您”字儿,时时挂在嘴边,“谢谢”跟“请回”准备好,外加有度地点头和鞠躬,适当的笑容,您就可以放心地会朋友了。茶馆、酒肆,每当你叫好了一壶茶,二两酒,别忘了对邻座的客人说一声:“您来这个?”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许多礼教,如打千啊、作揖呀,已经没有,可问安、鞠躬还留着。内容也去掉了虚假而填充了真诚。以至于那时的北京获得了“世界上最干净、最有礼貌的首都”的美称。
北京是一面镜子。是历史、现实、文化、政治,乃至经济的镜子。北京人的心态和心路历程,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作为一个北京地区的作家,只有时时留意身边的生活,不断地学习、对照、分析、思索,才有可能把握住准确的脉络。
茶中,苏叔阳偏爱绿茶,尤其爱喝龙井,他说就是喜欢那清清淡淡的春草的清香。导演田壮壮拍《茶马古道》后告诉他,普洱才是最好的茶,他也就开始尝试着喝一些,但却始终觉得不如绿茶清香宜人。苏叔阳给普洱的评价是:“普洱的味道比较特别,喝惯了也挺好的。”
每个爱喝茶的人总会有几次难忘的喝茶经历,那时的茶情、茶香是不褪色的记忆,苏叔阳也不例外。
有一次在杭州体验生活时,喝到的是明前春茶。茶采摘下来,炒制后,刚放了几天,就拿来沏泡,苏叔阳回忆起当时的味道有些陶醉,他说:“饮一口暖暖的茶,就像整个春天就在自己身边。身体卸下了冬天所有的寒冷和沉重。虽然现在自己年年都能喝到最新鲜的绿茶,但却再未有过那样深刻的感觉。”
再有一次是在武夷山,喝那里最有名的大红袍,苏叔阳说:“当时那茶的感觉就是一个字‘醇’,不同于绿茶的‘清’,大红袍有着醇厚的回味。”于是,那甜甜的口感,浓浓的回香,和当时当空的明月、习习的晚风一起定格在苏叔阳的记忆中。情性所至,适意逍遥,真也是:一心有一心所得,千心有千心所得。
鲁迅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苏叔阳说。年轻的时候不懂得喝茶这种“清福”。
“对茶的爱好和品味是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后才渐渐培养起来的,也才慢慢体会了红楼梦中妙玉所说的一杯为品,二杯那是解渴的蠢货,三杯便是牛饮了。饮茶不仅仅是为了解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在自然界无尽无休中的一种自我感知。饮茶的诗意可以入侵人生的失意”。
中华民族一直都在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中国的茶文化的形成也和这样的追求一脉相承。苏叔阳解释说:“古代的知识分子个性张扬,尤其唐宋的文人墨客精神上的枷锁比今人要小得多,他们有着极为丰富的想像力和闲情雅兴,他们喝茶是为了享受精神上的放松和自我的释放。喝茶时,优雅清闲。物我两忘,调整气息,调整心态,超然于凡尘俗世之上。而且过去喝茶和琴有关系。二者同是人天性的一种抒发,同是对人性最美的陶然。”
古代文人的钟爱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形成,茶真正的发展也与玄学的发展有着脱不开的关系。禅是玄学一种抽象的形式。什么是禅?苏叔阳的解释是:“禅,不是虚无的,空洞的,而是谈所未谈,言之未言的。禅一定是可以领悟的,以心传心,去领悟语言不能表达出来的东西。中国人对抽象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体现在中国的艺术上都是有禅意的。对于茶,常说‘禅茶一味’,茶里有玄妙的味道,却很难形容出究竟是什么样的味道,很难说出来。因此饮茶谈禅是统一的。”
“道可道。非常道”,万事万物皆有道,世上道道相通,琴道、茶道、玄学之道,都在言外心中。
苏叔阳作品
北京人的底气
别过于轻视和否定北京人表面上的从容、冷淡、甚至于几近麻木的表象,那只是地壳,内心里却翻腾着岩浆,总能在适当的时候喷涌而出。这从容,甚至可以看作保守,他们总要把事情在心里颠三倒四地盘算个够,有时候颇令先行者头疼,你掰开揉碎地讲个天花乱坠,听众还是漠然。不大轻易被发动、煽动、鼓动,是北京人的一个特点。
生长在古都这片土地上的人群,那长城、那天坛、那故宫、那颐和园,就让他心底瓷实。可惜,北京的城墙拆了,无形中拆掉了北京人心里的一道屏障,让心气儿多多少少发了点儿虚。应当说,这是个失策。
还有,便是北京人的宽容、豁达,很少有地方观念。虽然因是外地人而被横加欺侮、诈骗的事情偶有发生,但从整体来看。北京人大概算最不见外欺生的。
甭管你来自五洋四湖,还是来自山野平川,大多不会受挤对、遭暗算,更不会像看猴儿似的围着你。北京人有底气,觉得自己有根,不会被人“异化”,相反地却可以把别人“同化”,不是用武力,是用精神、用文化、用饮食起居的习惯、用周到的礼教、用善眉笑脸,使你高高兴兴地认同你是个北京人。过去,许多长住北京的外国人,都说北京是最理想的居家之地,一个个长袍短褂地武装起来,随口说句:“您好!早上好,您遛弯呐!”一副陶然的表情。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前驻华大使的夫人,幼年居家北京,如今还念念不忘童年的印象,在狂欢节上,演出了一段儿“有旧瓶子换洋火”,满面飘起幸福的朝霞。
是,北京人常因此而心中自得,这不能不说有股子阿Q气。可反过来,您不能不承认,这里面有对深厚文化的自信和自尊。不管在什么地方。年轻人见了长辈,总要垂手而立,时刻准备着鞠躬。倘或一个男人同一个女人争竞,这男子在众人心目中,立马失去了男子汉的风度。到老北京人家去串门儿,假如不喝人家一杯茶,不问问人家老少的安康,客人叫失礼,主人则过意不去。把“您”字儿,时时挂在嘴边,“谢谢”跟“请回”准备好,外加有度地点头和鞠躬,适当的笑容,您就可以放心地会朋友了。茶馆、酒肆,每当你叫好了一壶茶,二两酒,别忘了对邻座的客人说一声:“您来这个?”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许多礼教,如打千啊、作揖呀,已经没有,可问安、鞠躬还留着。内容也去掉了虚假而填充了真诚。以至于那时的北京获得了“世界上最干净、最有礼貌的首都”的美称。
北京是一面镜子。是历史、现实、文化、政治,乃至经济的镜子。北京人的心态和心路历程,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作为一个北京地区的作家,只有时时留意身边的生活,不断地学习、对照、分析、思索,才有可能把握住准确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