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名师押题:共享洁净的天空与大地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a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押题
  2017年国家环保局发布消息:我国1/4国土持续雾霾,受影响人口达6亿;九成地下水遭污染;1.5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其中华南部分城市遭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高达50%……
  雾霾、沉降、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这些关键词无不说明,大规模、高强度的土地资源开发,以及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期待,正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
  要求:请根据材料内容,任选一角度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押题理由
  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呈现以下特点:
  紧扣时代热点、融合多维话题、任务都带规定性。“共享洁净的天空与大地”一题,较好地吻合上面的命题趋势,又适合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检验创新能力等。形式可叙可议,极可能被考到。
  思路解析
  本题材料分为客观叙述和议论两部分,命题人的意图在议论中不难感触,写作范围十分宽泛,只要围绕保护环境,科学利用,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期待都可以。当然,从对立面立足,指斥乱决策、以牺牲环境换经济等角度也是可以的。下面试选三个角度,以供参考。
  1.但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九成地下水遭污染,1.5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长此以往,经济虽然发展了,但我们还能有一寸健康的土地吗?我们的子孙去哪里栖息、耕耘?
  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雾霾、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地球已不堪重负。这种以糟蹋土地资源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极为愚蠢。
  3.尊重土地,科学发展。大规模、高强度的国土资源开发和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只有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土地资源,科学利用,才能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文体可根据自己所擅长的来决定,但叙事得既生动形象又能体现环保、发展、和谐等主题;议论文不仅要紧扣材料核心,观点正确,而且分析问题要切中肯綮,解决问题方式要科学。
  突围角度一:关注现实增温度,开具药方理服人
  名师支招:阅卷老师一般都很关注你的开头和结尾,好的开头和结尾往往会让你得高分。比如设置疑问、反问式的开头:“雾霾、地下水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辽阔大地已伤痕累累,奄奄一息。如今的土地,哪里还有油油的肥沃?哪里还有汩汩的清流?哪里还有翠翠的青山?哪里还有丝丝的清风?”
  【佳作赏析】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贵州省印江一中高三(2)班 冉 霞
  材料说:我国占“1/4的国土持续雾霾、受影响人口达6亿……”地理课告诉我:我国是一个占世界人口总数三分之一的农业大国,可耕地面积却只有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还不足1.4亩,只是世界平均值的40%。它们都指向一个事实:我国耕地紧缺,“土地安全” 令人担忧。
  我们该如何来有效地保护这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呢?
  联想到正在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目睹那种为了一时之利、一己实惠而疯狂地乱占、抢占农村宝贵土地的恶劣行径,有识之士无不心急如焚。近些年来,中央越来越急促地发出保护耕地、合理利用资源的指示,并严格地给耕地、山林、草泽、江河湖海等画上了保护红线。这些措施正是斩断环境污染的利剑。当然,其中至关重要的是要制定更加周密、严厉的法律,严惩任何破坏、侵占和乱用土地的行为。所谓治沉疴必用猛药,对那些拍脑袋胡乱决策,肆意糟蹋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严惩不贷,如此,资源保护才能立竿见影。
  有的人脑子里总是存在“用土地换幸福”“用资源换发展”“先发展后治理”的思想,这正是典型的建设发展上的鼠目寸光、急功近利。这些年地球已频频用反常气候向人类发出了严正警告,我们再不能冥顽不灵,绝不要因为搞工业化、城市化而放松对现有土地的保护。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得依存土地生活。我们再怎样快的工业化、城市化,土地资源都必须得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否则,势必酿成灾难性的未来。
  不仅利用土地是这样,凡事皆然。所谓“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域”。任何以牺牲资源换幸福的所谓发展,都不是真正的发展。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先人的忠告:“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名 师点 评
  本文开篇在翔实的数据基础上提出观点,形成悬泉欲下之势。接着联系现实摆事实,指出用严刑峻法管控土地的必要性,义正词严。再以假设论证的形势批驳当下金钱至上的一些错误论调,并正面阐明土地于国于民的重要性。引申到做任何事都应从长计议,不可短视,强化了文章主旨。
  突围角度二:对比造势平添力量,广征博引理据丰赡
  名师支招:恰切的论证方法也是获取高分的亮点,比如选择论据引申法:“我国耕地面积不多,加上人口众多的原因,人均占有量反而处于世界低水平。因此,十分珍惜土地资源就成了我们的第一件大事。不同国家和地区土地资源分布极不均衡,那么是不是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就可以随意浪费?这就不仅是关乎尊重自然,爱惜土地的事了,更彰显着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本素质。”
  清风明月最无价
  □贵州省印江一中高三(2)班 唐春燕
  如今,城市崛起了,GDP激增了,可土地却干涸了,河水发黑了,树木枯萎了,空气重度污染了——清风明月杳如黄鹤,地球已不堪重负。对此,不禁让人思慕起东坡“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奢侈来。
  君不见,越来越多的人难忍水的污染,千方百计穿云钻雾到深山寻找矿泉水;难忍饭的异味,千里迢迢到农村寻找无公害食物;大街小巷口罩重重时,人们争先恐后去森林氧吧吐纳、洗肺……可现在究竟哪里还有那时的“一路歌行青青地”?哪里还有“人约艳阳天,一嗅春风味”?谢公流连的秀丽山水还在吗?吴均流连的富春江是否還“水流飘碧,千丈见底”?清风明月何处寻?   这些年,由于一些地方只管要GDP的增长,无视环境,恣意在黄土地上妄作“大手笔”,造成严重后果。偌大的中国,多少烟囱林立黑烟滚滚,多少河流萎缩臭水汹汹,多少童山秃岭沙滚滚骨森森。环保监测:江河污染告急!耕地污染告急!粮食污染告急!
  古人在万物繁衍生息的春天尚且知道“春禁”:“无杀伐,斩大山,行大火”,知道在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方式,让大自然调养复苏,为什么历史向前发展了2000多年后的今天,许多人反而只管饮鸩止渴,自掘坟墓?古代对执政者也有环保要求:“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为什么今天有人会对大自然如此肆无忌惮,予取不予休?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地球对人类的友善,恰如庄子说的渾沌对倏与忽,“待之甚善”。人类对地球的伤害,亦如倏与忽对浑沌,“日凿一窍”,必将致其“七日而死”。
  而今之势,严明环保法典,依法治污,乃当务之急。唯有高悬环保利剑,大刀阔斧,法定休禁,才能起死回生。小污如慢性中毒,留人苟延残喘;大污如饕餮剧毒,会让人登时毙命。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良好风习已刻不容缓。
  不如此,青山绿水何处可得?清风明月何日可期?
  名 师点 评
  文章用对比的方法比较论证,突出古今环境的天壤之别,突出古人四时知禁的睿智和今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贪婪;最后结合现实指出休禁、治理的方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全文引经据典,引言精到简约,给人强烈信服感。
  突围角度三:借物抒情抓细节,动人之处不需多
  名师支招:运用正反假设式结构。即围绕论点设置两个假设语境,以差异因素形成相反格局,一正一反,在对照中揭示观点。如:“设若人人都以为自己对环境的破坏微不足道,相互效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长此以往,地球家园必将毁于一旦;设若人人都明白今天以牺牲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换来的经济效益,明天得用百倍千倍的代价来偿还,甚至万劫不复,得不偿失,自然会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如此,则土地幸甚,地球幸甚。”
  【佳作赏析】
  又是柿饼黄熟时
  □贵州省印江一中高三(2)班 代欣然
  一个深秋的周末,我回到家,刚吃过午饭,妈妈就吩咐我去寨子上喊几个劳力来,帮忙砍掉地里那些柿饼树。这些果树可是爷爷留给我们家的绿色银行啊!
  我一出门,脑子就过着我家那片柿饼林。那些柿饼树生长多年,都有脸盆那么粗。枝条一律张张扬扬地朝四面八方铺开,舒枝散叶的日子,几乎风雨不透。一进深秋,树上的叶子金黄金黄的,地上满满一层亮亮的金箔,但树叶依旧密密匝匝,不见天光。树上结满了果子,也一样的金黄稠密,晃眼一望,你还以为是清一色的满树黄叶,哪有果子?当目光慢慢地穿过相互覆盖遮掩的一片片黄叶,你才发现在黄叶后面躲躲闪闪着一个个呆头呆脑的柿饼,它们胖胖墩墩,略略方正,像三四岁的娃娃脸,正在黄叶间跟你捉迷藏呢。一会儿从帘幕重重的黄叶后面蹦出,像是怕见生人,眨眼又从黄叶间隐没了,一个二个三个……看着看着,眼就花了;忽而满树的黄叶,忽而满树的笑脸,忽而满耳的笑声。空气甜得醉人,稠稠的,化不开,像浓郁的蜜汁。鸟雀也不怕人,叽叽喳喳在树梢捡那又大又甜的果子啄食,相互说着话,聊着家常,打打闹闹,活像当年的我们。
  恍惚间,树叶一下子变绿了,绿得苍翠欲滴,我也回到了童年,回到了炎热的夏天。
  树叶是哪天黄的,我不知道,柿饼是哪天黄的,我也不知道,我是哪天长大的,我还是不知道。只记得年年秋风中,片片柿叶红云翻滚,枝丫上到处是满面红光的大柿饼,簇簇挨挨,晃晃荡荡,一股甜腻腻的味道喷薄四射。这时,便是摘果子的时候了。
  爸爸习惯找来箩筐放在树下,边往身上捆着袋子,边叮嘱我们帮助捡果子。一家人喜上眉梢。爸爸时而双手齐摘,时而一手攀树,单手摘,上上下下,在枝杈间腾跃,一会儿地上就堆出了座座金山。
  如今,果树还是那片果树,可在炼钒、炼锰、炼焦的滚滚烟尘里,它们早已直不起腰,仿佛一群佝偻的病老,在不住地咳嗽着。
  又是柿饼黄熟时,果林中再也没有了记忆中甜腻腻的空气,黄叶间再也没有了那胖墩墩的柿饼,啾啾的鸟鸣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河水浑黄,鱼儿也不见了影子;漠漠的田地,再也不见了沉甸甸的稻穗;爸爸因在锰粉厂劳累多年,随着肺癌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我一路低着头,默默地想着亲爱的爸爸,想着那些高大的柿饼树,甜甜的柿饼——
  名 师点 评
  1.结构简洁,抒情独特。全文情感真挚,于不动声色间,以深沉厚重的叙述表现了对爸爸对果树的想念,表现出了对环境污染的控诉。2.文字流畅,手法精当。文章对果树、果子、香味的描写,对爸爸劳动的描写都惟妙惟肖。表现出极强的文字功底和审美修养。3.构思巧妙,借物抒情。文章意在表达对爸爸的深切思念,却将万千情感化入了一株株柿树。以小见大,角度独特。
其他文献
2017年10月2日,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羅斯巴什以及迈克尔·杨,以表彰他们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从而揭开了今年诺贝尔奖的序幕。  解析诺奖“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说白了就是生物钟  从蓝绿藻到真菌、从植物到动物,地球生命普遍拥有一套内置的时钟,以24小时为周期调节生理活动,以适应我们这颗行星的自转和
期刊
不问自取乱拿东西,公共场所大声尖叫乱跑,坐电梯乱按楼层……没错,这说的正是无处不在的“熊孩子”。最近,“熊孩子”就惹到了名嘴孟非。  孟非发微博称,“高铁上很多熊孩子发出的噪音其实远不如他们爹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哄孩子发出的噪音。国外已经有女性专用车厢,中国高铁为什么不可以有熊孩子和父母的专用车厢?”  看得出来,孟非近期的一趟高铁旅程,饱受“熊孩子”及其家长的困扰。如果不是太过愤怒,他也不会不顾可
期刊
【适用话题】热爱 坚持 圆梦 心态  人物时事速递>>·原创·  在2017年9月举行的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奥地利公开赛上,代表卢森堡出战的54岁的倪夏莲用了94分钟在首轮击败日本选手桥本穗花。桥本穗花的年龄足足比倪夏莲小了35岁。网友纷纷称赞说,“厉害!日本小将大概被打得要怀疑人生了”,并给倪夏莲起了“奶奶选手”的外号。倪夏蓮曾是中国女乒的主力选手,退役之后去了欧洲生活。但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坚持,
期刊
作文君:2017年9月,第69届“艾美奖”(美国电视界最高)获奖名单公布,《使女的故事》狂揽剧情类最佳剧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5项大奖。原著《使女的故事》也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周榜。腾讯“大家”李静睿说:“纽约的朋友今年一月就热情洋溢地向我们推荐了《使女的故事》,他说这本书讲的是当我们被剥夺自由时,渴求的往往是生活中那些再寻常不过的东西,一杯好咖啡,一次恋人的触摸……那
期刊
许多人必须长时间工作。然而,就小说而论,大家似乎普遍认为,连续写作超过四小时之后,收益递减效应便会降临。我一直比较赞同这一观点,可随着1987年的夏天日益临近,我越发坚信,自己需要一种更为极端的写作模式。内子洛娜对此表示赞同。  直到那一刻,我才相当好地保持了创作与产出的稳定节奏;那时,我辞去全职工作已有五年之久。但是,随着我第二部小说的出版,我写出了名堂,也首次感受到随之而来的恐慌,以及各式各样
期刊
【适用话题】奉献 毅力 科研精神  人物时事速递>>·原创·  2017年9月25日,植物学家、复旦教授钟扬教授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享年53岁。华裔生态学家何芳良撰文追忆,“他的离世是科学界难以弥补的损失”。钟扬曾说:“每个人都会死去,但我想为未来留下希望。”为此,16年来,他不断进入藏族聚居区,和團队收集四千万颗植物种子。在钟扬的带领下,西藏大学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获得批准,填
期刊
【适用话题】爱岗敬业 谦虚 不忘初心 吃苦  人物时事速递>>·原创·  2017年9月27日,刚刚获得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刘世龙因病在长春去世,享年87岁。刘世龙9岁当兵成为小八路,在抗日战争时送过信;解放战争时参加过剿匪,击毙过多名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世龙被部队先后保送到西南人民艺术剧院和北京电影学校(后改名为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毕业后,他在《鸿雁》《刘三
期刊
2017年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7年度诺贝爾物理学奖授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雷纳·韦斯、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基普·索恩和巴里·巴里什,以表彰他们构思和设计了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并对直接探测引力波做出杰出贡献。  解析诺奖  人类长出了“耳朵”  时间和空间会在质量面前弯曲,时空在伸展和压缩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传播开来,这些振动就是引力波。早在1915年,爱因斯
期刊
每逢语文考试前,不少同学还存在这样的焦虑:作文的素材不知道如何用,具体来说还是不知道具体到某一部分的句子要怎么写,不知道要通过什么方法把简单的事情讲得有说服力。可能常常感觉那些作文写得好的同学好像说的东西也就那么多,但怎么就看起来那么有话可说,而自己要么是说一堆废话,要么是不知道怎么去下手。面对他们的“困惑”,我们可以运用几种常见的句式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写出生动的有说服力的作文。  一、假设类
期刊
1985年,教师节设立。那一年,我正好上初一。  记得9月10日那天,老师同学都集合到大操场上,整齐,端正。主席台上,一排长长的桌子,大红布,金话筒。后面墙上,“热烈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十个大字,磅礴,苍劲,据说是县里最好的书法家的作品。  鎮长讲话,校长讲话,老师讲话,学生讲话。在讲话声中,我第一次听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虽然不知道工程师究竟是何方神圣,但心里认定应该是特别厉害的职业,“灵魂工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