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近年的培育情况、采取的主要措施、发挥的主要作用3个方面简述了重庆市忠县水稻适度规模种植大户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忠县水稻适度规模种植大户存在培育对象不精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欠缺、验收指标和补贴环节不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4个方面的问题。就做好水稻适度规模种植大户的转型升级,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找准重点发展对象、改革支持政策、推广绿色优质配套技术、搞好农田设施配套建设、加强培训指导服务和完善验收办法等对策。
关键词 水稻;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发展策略;重庆市忠县
中图分类号:F325;S51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3.015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農业生产特别是粮油生产发展不断跃上新水平,有效地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被邓小平同志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农村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效。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业发展出现了新的突出问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由于家庭承包土地面积减少和农业生产比较效益降低,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资源转移出农村,农村劳动力资源急剧减少、劳动力老年化日趋严重,出现了土地撂荒现象,提出了谁来从事农业生产的问题;随着大宗粮食产量的年年增产,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我国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三权”分置政策,大力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解决谁来从事农业生产问题的有效措施。忠县从2014年开始,采取有力措施,给予多项支持政策,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法流转土地经营权,培育适度规模种植大户开展水稻高产示范,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在解决目前农业生产劳动力欠缺,土地撂荒日渐严重的现实问题上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几年的培育发展,已有一定数量的适度规模种植大户从事水稻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但仍需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善发展措施,改革支持政策,促进其转型升级健康持续发展。
1 忠县水稻适度规模种植大户发展现状
1.1 近年的培育情况
2014年,在新立、乌杨、马灌、汝溪4个镇培育了忠县晨帆农机专业合作社等9个水稻适度规模种植大户(以下简称水稻大户),种植水稻89.67 hm2,户平种植水稻9.96 hm2。
2015年,在新立、双桂、花桥、马灌、官坝、汝溪、野鹤、黄金8个镇共有14个水稻大户,共种植水稻169.2 hm2,户平种植水稻12.09 hm2。其中:有2014年培育的5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72.2 hm2;2015年新培育的有忠县泽民家庭农场等9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97 hm2。
2016年,在新立、双桂、花桥、马灌、官坝、汝溪、野鹤、黄金、拔山9个镇共有16个水稻大户,共计种植水稻202.9 hm2,户平种植水稻12.68 hm2。其中:有2014年培育的4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68.5 hm2;2015年培育的7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84.3 hm2;2016年新培育的忠县洪藤家庭农场等5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50.1 hm2。
2017年,在新立、双桂、花桥、马灌、官坝、汝溪、野鹤、拔山、永丰9个镇共19个水稻大户,共计申报种植水稻312.5 hm2。经县级验收合格的有16个水稻大户,共计种植水稻 263.8 hm2,户平种植水稻16.49 hm2。其中:有2014年培育的4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 121.3 hm2;2015年培育的4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59.1 hm2;2016年培育的3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 33.6 hm2;2017新培育的周定光等5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 49.8 hm2。
2014—2017年忠县水稻大户稻谷的平均单产为666 kg·667 m-2,除去购机补贴外的所有收入,减去不计算本户劳动力成本和购机费用的所有成本后,户年平均收益167 344元,单位面积户年平均收益851.9元/667 m2。
2014年培育的9个水稻大户在2015年退出的有4个,2016年退出的1个,目前坚持下来的有4个。2015年新培育的9个水稻大户在2016年退出的2个,2017年退出的3个,目前坚持下来的有4个。2016年新培育的5个水稻大户在2017退出的2个。退出的大户原来的身份多为返乡农民、农业企业业主。
1.2 发挥的主要作用
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发展适度规模的水稻大户作用重大,有力地促进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有助于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促进忠县水稻生产发展,在保障忠县粮食安全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多数水稻大户比较有头脑,思想观念新,易接受新品种新技术。2)助农增收显著。一般的水稻大户每年收入可达10万~15万元,相当于每家2~3个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3)能够有效解决耕地摞荒的问题。以2017年为例,水稻大户共复垦46 hm2撂荒田重新种植水稻,户平均复垦面积约2.87 hm2,可见水稻大户是目前更是今后粮食生产的有生力量。4)促进水稻新品种与集成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升忠县粮食生产现代化能力。
1.3 采取的主要措施
1.3.1 给予支持政策
集中连片种植水稻规模6.67 hm2以上、基础条件较好、交通方便的大户,做到申报、租地、种粮、补贴“四个主体”一致和整地耕种、购买农资、病虫防治和销售产品“四个统一”。平均单产650 kg·667 m-2以上经验收合格的水稻大户,财政给予多项补贴扶持。
1)给予土地流转补贴250元/667 m2。2)给予作业补贴,除上级给予的机插秧30元/667 m2外,县级财政再给予60元/667 m2(集中育秧补贴30元/667 m2、机插机收作业补贴20元/667 m2、病虫机防作业10元/667 m2)。3)给予购置大中型农机补贴,在获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后,再给予等额的县级财政补贴。4)给予农业保险补贴和基础设施补贴。5)可以申报种粮大户获取种粮大户补贴[1]。 1.3.2 推广集成技术
推荐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主推集耕、插、收、防、烘为一体的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集成栽培技术。
1.3.3 开展指导服务
加强水稻大户的技术指导服务,县、镇农技部门组成水稻大户技术指导督促小组,在水稻生产全过程中实行分片包户的现场技术指导服务,严格检查督导,搞好测产验收。
2 忠县水稻适度规模种植大户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培育对象不够精准
部分返乡农民,通过外出务工打拼,手中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在财政支持政策的吸引下,盲然进入水稻大户行列,但因不懂管理不懂技术,发展状况不佳。如2014年培育的水稻大户刘××、申×,由于投入生产成本非常高,即使在给予补贴的情况下,仍处于收益较差甚至亏本的状态,最后不得不退出。更有少数水稻大户,如2017年新进入的张×、胡×,因自身能力等原因导致水稻产量低下,验收不合格,得不到相应的各项补贴支持,亏本更严重。
2.2 配套基礎设施建设滞后
忠县地处丘陵山区,多数农田基础设施差,标准化建设滞后,不能适应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部分水稻大户租赁的部分稻田存在交通不便、稻田排灌基础设施差,无机耕机收和施肥打药的操作便道、无排灌沟渠系统等基础设施。遇干旱天气没有灌溉水源,遇大雨无法及时排涝,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1]。
2.3 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欠缺
部分水稻大户的文化水平不高,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欠缺,导致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不健全、不完善。对生产物质准备、播栽管关键环节工作安排的统筹协调督促无能为力,造成水稻生产农事操作时间拖拉长、用工多成本高。种植品种多而乱,播种育秧、整田插秧、施肥管水、病虫防治等一些技术要求没有落实到位,存在稻田整得不平、栽插期拉得长、底肥量不足、追肥时间偏迟、杂草防除和病虫防治施药不当、收获不及时、稻谷烘干不达标等问题[1]。
2.4 验收指标和补贴环节不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
要求达到种植面积6.67 hm2以上、平均单产达到650 kg·667 m-2以上是近年来验收水稻大户的2个核心指标,对种植品种没有硬性的质量指标要求,存在重视产量忽略品质的问题。补贴环节主要是给予土地流转补贴、机械化作业补贴和购机补贴几方面,无助于水稻大户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推动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 加强忠县水稻适度规模种植大户培育的对策
3.1 找准重点发展对象
近年发展的水稻大户中,业主身份有本地农民、返乡农民、农业企业主等,经营模式有家庭农场、股份合作、联户经营等。从实践结果来看,还是以发展本地有头脑、懂生产的中青年农民、家庭农场主成为水稻大户较为可靠,他们生在本地长在本地,人熟地熟情况熟,本身能够具体参与从事水稻生产的各项劳动操作,懂农业善管理,在水稻规模生产中能够节省较多的劳务成本。
明确水稻大户条件,根据忠县丘陵山区的地理条件,要求水稻田相对集中连片、基础条件较好、交通方便能进行全程机械化作业,适度种植规模以6.67~33.33 hm2为宜。
3.2 改革相关支持政策
按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发展绿色优质粮食的要求,实现农药化肥零增长目标,要改革对水稻大户的财政支持环节和补贴标准,促进水稻大户转型升级,培育成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和新技术示范的排头兵,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在财政支持环节上,可保留土地流转及机械化生产作业补贴,增加优质品种、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及收后翻犁稻田作业、育秧盖膜及药肥包装物回收、新技术示范等有助于绿色优质水稻生产的补贴环节。
在补贴标准上,根据忠县目前的财政能力,培育水稻大户开展绿色优质水稻示范,总的补贴标准以约400元/667 m2为宜,分解为以下4个方面:1)调动水稻大户种植优质品种的积极性,打好绿色优质水稻基础,给予种植优质品种补贴约70元/667 m2。2)调动增施有机肥的积极性,发挥示范作用,助力改良土壤,给予施有机肥补贴约100元/667 m2。3)给予保留的土地流转及机械化生产作业补贴约150元/667 m2。4)助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树立环保观念,给予秸秆还田及收后翻犁稻田作业补贴约75元/667 m2,给予育秧盖膜及药肥包装物回收补贴约5元/667 m2。另外,鼓励水稻大户开展新技术示范,可给予水稻新型直播技术示范补贴100元/667 m2,“稻-渔”“稻-鸭”综合种养利用示范补贴50元/667 m2。在给予上述县级补贴政策的同时,仍可以申报市级种粮大户获得必要的补贴。
3.3 推广水稻绿色优质配套技术
3.3.1 推广优质水稻品种
应在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的水稻主导品种范围内,选用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米)以上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具体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由水稻大户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选购确定。
3.3.2 落实主导技术
按照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和绿色优质水稻生产要求,推广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和机耕机插机收机防技术。施用40%(N-P2O5-K2O为20-8-12)高效复合肥,施用有机质含量≥40%的非家畜家禽排泄物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或有机质含量≥45%、N-P2O5-K2O养分总含量≥5%的普通有机肥。严禁露天焚烧秸秆,每年10月底前完成全部稻田翻犁工作。开展水稻新型直播技术、“稻-鸭”“稻-渔”等综合种养利用技术示范。搞好育秧盖膜及药肥包装物等废旧物品回收保管处置工作。
3.4 搞好农田设施配套建设
农业部门实施的千亿斤口粮建设项目、宜机化农田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国土部门实施的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要向水稻大户倾斜,改造升级其承租的稻田,搞好耕作便道、排灌设施等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便于机械化耕种防收,节省生产成本,提升稻田抵抗自然灾害能力。
3.5 加强培训指导服务
要举办专门的培训班,提高水稻大户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水稻种植技术水平。县、乡镇两级农技部门要成立指导小组,分片包户,在播种育秧、配方施肥、整田插秧和栽后的肥水管理与病虫防治、收获销售等关键环节,到户到田,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帮助水稻大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优质、高产、效益好的目标。
3.6 完善验收办法
在水稻大户申报后,要通过走访群众、实地查看,对流转稻田的真实性、田块相对集中度和适宜机械化情况等方面进行核查。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采取勾划种植区域核定种植面积,提高验收工作效率,提高真实性,挤出不实面积。适当调减单位面积产量目标,增加种植区域影像图、优质品种购买发票、现场照片和实际查验结果等有助于实现绿色优质目标的验收佐证材料。
参考文献:
[1] 陈林,王泽明.忠县水稻规模种植大户培育初探[J].南方农业,2015,9(1):42-45.
(责任编辑:敬廷桃)
关键词 水稻;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发展策略;重庆市忠县
中图分类号:F325;S51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3.015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農业生产特别是粮油生产发展不断跃上新水平,有效地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被邓小平同志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农村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效。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业发展出现了新的突出问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由于家庭承包土地面积减少和农业生产比较效益降低,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资源转移出农村,农村劳动力资源急剧减少、劳动力老年化日趋严重,出现了土地撂荒现象,提出了谁来从事农业生产的问题;随着大宗粮食产量的年年增产,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我国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三权”分置政策,大力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解决谁来从事农业生产问题的有效措施。忠县从2014年开始,采取有力措施,给予多项支持政策,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法流转土地经营权,培育适度规模种植大户开展水稻高产示范,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在解决目前农业生产劳动力欠缺,土地撂荒日渐严重的现实问题上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几年的培育发展,已有一定数量的适度规模种植大户从事水稻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但仍需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善发展措施,改革支持政策,促进其转型升级健康持续发展。
1 忠县水稻适度规模种植大户发展现状
1.1 近年的培育情况
2014年,在新立、乌杨、马灌、汝溪4个镇培育了忠县晨帆农机专业合作社等9个水稻适度规模种植大户(以下简称水稻大户),种植水稻89.67 hm2,户平种植水稻9.96 hm2。
2015年,在新立、双桂、花桥、马灌、官坝、汝溪、野鹤、黄金8个镇共有14个水稻大户,共种植水稻169.2 hm2,户平种植水稻12.09 hm2。其中:有2014年培育的5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72.2 hm2;2015年新培育的有忠县泽民家庭农场等9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97 hm2。
2016年,在新立、双桂、花桥、马灌、官坝、汝溪、野鹤、黄金、拔山9个镇共有16个水稻大户,共计种植水稻202.9 hm2,户平种植水稻12.68 hm2。其中:有2014年培育的4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68.5 hm2;2015年培育的7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84.3 hm2;2016年新培育的忠县洪藤家庭农场等5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50.1 hm2。
2017年,在新立、双桂、花桥、马灌、官坝、汝溪、野鹤、拔山、永丰9个镇共19个水稻大户,共计申报种植水稻312.5 hm2。经县级验收合格的有16个水稻大户,共计种植水稻 263.8 hm2,户平种植水稻16.49 hm2。其中:有2014年培育的4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 121.3 hm2;2015年培育的4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59.1 hm2;2016年培育的3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 33.6 hm2;2017新培育的周定光等5个水稻大户,种植水稻 49.8 hm2。
2014—2017年忠县水稻大户稻谷的平均单产为666 kg·667 m-2,除去购机补贴外的所有收入,减去不计算本户劳动力成本和购机费用的所有成本后,户年平均收益167 344元,单位面积户年平均收益851.9元/667 m2。
2014年培育的9个水稻大户在2015年退出的有4个,2016年退出的1个,目前坚持下来的有4个。2015年新培育的9个水稻大户在2016年退出的2个,2017年退出的3个,目前坚持下来的有4个。2016年新培育的5个水稻大户在2017退出的2个。退出的大户原来的身份多为返乡农民、农业企业业主。
1.2 发挥的主要作用
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发展适度规模的水稻大户作用重大,有力地促进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有助于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促进忠县水稻生产发展,在保障忠县粮食安全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多数水稻大户比较有头脑,思想观念新,易接受新品种新技术。2)助农增收显著。一般的水稻大户每年收入可达10万~15万元,相当于每家2~3个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3)能够有效解决耕地摞荒的问题。以2017年为例,水稻大户共复垦46 hm2撂荒田重新种植水稻,户平均复垦面积约2.87 hm2,可见水稻大户是目前更是今后粮食生产的有生力量。4)促进水稻新品种与集成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升忠县粮食生产现代化能力。
1.3 采取的主要措施
1.3.1 给予支持政策
集中连片种植水稻规模6.67 hm2以上、基础条件较好、交通方便的大户,做到申报、租地、种粮、补贴“四个主体”一致和整地耕种、购买农资、病虫防治和销售产品“四个统一”。平均单产650 kg·667 m-2以上经验收合格的水稻大户,财政给予多项补贴扶持。
1)给予土地流转补贴250元/667 m2。2)给予作业补贴,除上级给予的机插秧30元/667 m2外,县级财政再给予60元/667 m2(集中育秧补贴30元/667 m2、机插机收作业补贴20元/667 m2、病虫机防作业10元/667 m2)。3)给予购置大中型农机补贴,在获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后,再给予等额的县级财政补贴。4)给予农业保险补贴和基础设施补贴。5)可以申报种粮大户获取种粮大户补贴[1]。 1.3.2 推广集成技术
推荐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主推集耕、插、收、防、烘为一体的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集成栽培技术。
1.3.3 开展指导服务
加强水稻大户的技术指导服务,县、镇农技部门组成水稻大户技术指导督促小组,在水稻生产全过程中实行分片包户的现场技术指导服务,严格检查督导,搞好测产验收。
2 忠县水稻适度规模种植大户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培育对象不够精准
部分返乡农民,通过外出务工打拼,手中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在财政支持政策的吸引下,盲然进入水稻大户行列,但因不懂管理不懂技术,发展状况不佳。如2014年培育的水稻大户刘××、申×,由于投入生产成本非常高,即使在给予补贴的情况下,仍处于收益较差甚至亏本的状态,最后不得不退出。更有少数水稻大户,如2017年新进入的张×、胡×,因自身能力等原因导致水稻产量低下,验收不合格,得不到相应的各项补贴支持,亏本更严重。
2.2 配套基礎设施建设滞后
忠县地处丘陵山区,多数农田基础设施差,标准化建设滞后,不能适应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部分水稻大户租赁的部分稻田存在交通不便、稻田排灌基础设施差,无机耕机收和施肥打药的操作便道、无排灌沟渠系统等基础设施。遇干旱天气没有灌溉水源,遇大雨无法及时排涝,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1]。
2.3 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欠缺
部分水稻大户的文化水平不高,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欠缺,导致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不健全、不完善。对生产物质准备、播栽管关键环节工作安排的统筹协调督促无能为力,造成水稻生产农事操作时间拖拉长、用工多成本高。种植品种多而乱,播种育秧、整田插秧、施肥管水、病虫防治等一些技术要求没有落实到位,存在稻田整得不平、栽插期拉得长、底肥量不足、追肥时间偏迟、杂草防除和病虫防治施药不当、收获不及时、稻谷烘干不达标等问题[1]。
2.4 验收指标和补贴环节不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
要求达到种植面积6.67 hm2以上、平均单产达到650 kg·667 m-2以上是近年来验收水稻大户的2个核心指标,对种植品种没有硬性的质量指标要求,存在重视产量忽略品质的问题。补贴环节主要是给予土地流转补贴、机械化作业补贴和购机补贴几方面,无助于水稻大户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推动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 加强忠县水稻适度规模种植大户培育的对策
3.1 找准重点发展对象
近年发展的水稻大户中,业主身份有本地农民、返乡农民、农业企业主等,经营模式有家庭农场、股份合作、联户经营等。从实践结果来看,还是以发展本地有头脑、懂生产的中青年农民、家庭农场主成为水稻大户较为可靠,他们生在本地长在本地,人熟地熟情况熟,本身能够具体参与从事水稻生产的各项劳动操作,懂农业善管理,在水稻规模生产中能够节省较多的劳务成本。
明确水稻大户条件,根据忠县丘陵山区的地理条件,要求水稻田相对集中连片、基础条件较好、交通方便能进行全程机械化作业,适度种植规模以6.67~33.33 hm2为宜。
3.2 改革相关支持政策
按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发展绿色优质粮食的要求,实现农药化肥零增长目标,要改革对水稻大户的财政支持环节和补贴标准,促进水稻大户转型升级,培育成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和新技术示范的排头兵,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在财政支持环节上,可保留土地流转及机械化生产作业补贴,增加优质品种、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及收后翻犁稻田作业、育秧盖膜及药肥包装物回收、新技术示范等有助于绿色优质水稻生产的补贴环节。
在补贴标准上,根据忠县目前的财政能力,培育水稻大户开展绿色优质水稻示范,总的补贴标准以约400元/667 m2为宜,分解为以下4个方面:1)调动水稻大户种植优质品种的积极性,打好绿色优质水稻基础,给予种植优质品种补贴约70元/667 m2。2)调动增施有机肥的积极性,发挥示范作用,助力改良土壤,给予施有机肥补贴约100元/667 m2。3)给予保留的土地流转及机械化生产作业补贴约150元/667 m2。4)助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树立环保观念,给予秸秆还田及收后翻犁稻田作业补贴约75元/667 m2,给予育秧盖膜及药肥包装物回收补贴约5元/667 m2。另外,鼓励水稻大户开展新技术示范,可给予水稻新型直播技术示范补贴100元/667 m2,“稻-渔”“稻-鸭”综合种养利用示范补贴50元/667 m2。在给予上述县级补贴政策的同时,仍可以申报市级种粮大户获得必要的补贴。
3.3 推广水稻绿色优质配套技术
3.3.1 推广优质水稻品种
应在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的水稻主导品种范围内,选用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米)以上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具体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由水稻大户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选购确定。
3.3.2 落实主导技术
按照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和绿色优质水稻生产要求,推广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和机耕机插机收机防技术。施用40%(N-P2O5-K2O为20-8-12)高效复合肥,施用有机质含量≥40%的非家畜家禽排泄物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或有机质含量≥45%、N-P2O5-K2O养分总含量≥5%的普通有机肥。严禁露天焚烧秸秆,每年10月底前完成全部稻田翻犁工作。开展水稻新型直播技术、“稻-鸭”“稻-渔”等综合种养利用技术示范。搞好育秧盖膜及药肥包装物等废旧物品回收保管处置工作。
3.4 搞好农田设施配套建设
农业部门实施的千亿斤口粮建设项目、宜机化农田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国土部门实施的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要向水稻大户倾斜,改造升级其承租的稻田,搞好耕作便道、排灌设施等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便于机械化耕种防收,节省生产成本,提升稻田抵抗自然灾害能力。
3.5 加强培训指导服务
要举办专门的培训班,提高水稻大户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水稻种植技术水平。县、乡镇两级农技部门要成立指导小组,分片包户,在播种育秧、配方施肥、整田插秧和栽后的肥水管理与病虫防治、收获销售等关键环节,到户到田,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帮助水稻大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优质、高产、效益好的目标。
3.6 完善验收办法
在水稻大户申报后,要通过走访群众、实地查看,对流转稻田的真实性、田块相对集中度和适宜机械化情况等方面进行核查。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采取勾划种植区域核定种植面积,提高验收工作效率,提高真实性,挤出不实面积。适当调减单位面积产量目标,增加种植区域影像图、优质品种购买发票、现场照片和实际查验结果等有助于实现绿色优质目标的验收佐证材料。
参考文献:
[1] 陈林,王泽明.忠县水稻规模种植大户培育初探[J].南方农业,2015,9(1):42-45.
(责任编辑:敬廷桃)